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明糖心苹果果实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糖酸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影响糖心果实品质指标的主要矿质元素,为实现苹果的合理营养施肥和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南冷凉高地糖心苹果果实为试材,利用典型相关和通径分析,分析比较糖心苹果果实矿质元素和主要糖酸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及通径系数。【结果】不同采收时期糖心苹果糖心组织中山梨醇含量是非糖心组织的1.10~1.92倍,不同组织的糖酸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不同矿质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且相同矿质元素在不同果实组织和品质指标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果实糖心组织和非糖心组织矿质元素对果糖直接影响依次为MgFeKCuZnCa和CaMgKCuFeZn,对山梨醇直接影响依次为MgFeCuZnCaK和CaMgZnCuKFe,对酒石酸直接影响依次为MgFeCaKZnCu和CaZnCuMgKFe,对奎宁酸直接影响依次为MgFeZnCuCaK和CaMgZnKCuFe,对苹果酸直接影响依次为MgFeKCaZnCu和ZnCuFeCaKMg。【结论】糖心组织和非糖心组织中,Mg、Ca和Zn含量对糖酸品质的影响较大,生产实践中要合理调控各矿质元素的施肥配比,从而实现糖心苹果的优质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红富士糖心果和无糖心果在常温和4℃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为阿克苏冰糖心红富士苹果生产栽培和贮藏提供依据。【方法】 将红富士苹果贮藏在常温和4℃条件下,贮藏26 d后每隔一周左右调查并测定糖心果和无糖心果概率及品质变化。【结果】 常温贮藏的果实在第54 d时糖心全部消失,4℃冷藏的果实少量依然有糖心,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冷藏的果实糖心也将全部消失,期间均未出现褐变或腐烂的现象。两种贮藏条件下糖心果和无糖心果的果形指数、单果重、a*值差异不显著;糖心果、无糖心果的果实硬度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不显著。糖心果和无糖心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处最高,果核最低。4℃和常温贮藏条件下,糖心果的蔗糖含量均低于无糖心果;常温贮藏34 d后的糖心果的山梨醇含量低于无糖心果,4℃冷藏第60 d,糖心果的山梨醇含量高于无糖心果;4℃冷藏初期的果糖和葡萄糖、常温下的果糖含量糖心果低于无糖心果,但贮藏结束时与贮藏初期相反。【结论】 冰糖心随贮藏时间延长将逐渐消失,其商品性并没有明显下降,与水心病表现不完全相同,是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采用GC-MS和HNO3-HClO4消煮法对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糖心组织与非糖心组织的初生代谢物与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23种初生代谢物中,糖心组织的山梨醇、奎宁酸含量显著高于非糖心组织,苏氨酸、肌醇含量显著低于非糖心组织,苹果酸、蔗糖、苏糖酸含量极显著低于非糖心组织;在检测到的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最适宜阿克苏地区“冰糖心”苹果的贮藏条件。【方法】 以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为材料,监测不同贮藏条件下苹果的糖心消失及褐化的过程中,各项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贮藏100 d后,温度4℃,打孔条件下的果实糖心率、糖心指数显著高于、褐化指数显著低于其他贮藏条件;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的PPO(Polyphenol oxidase)活性、乙醇、甲醇和乙醛含量的变化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果实的糖心指数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PPO活性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温度4℃,打孔是最有利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糖心苹果贮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阿克苏地区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内在品质、糖组分、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指标,探究了"糖心"果实与"无糖心"果实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葡萄糖、果糖、蔗糖、山梨醇、矿质元素等含量的差异。通过制作石蜡切片观察果肉组织的微观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糖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都高于"无糖心"果实且可滴定酸含量低;进一步分析发现,"糖心"果实的蔗糖含量是"无糖心"果实的1. 8倍;"糖心"果实山梨醇的含量是"无糖心"果实的1. 4倍;此外,"糖心"果实中Ca、Cu、Zn、Si、Fe、B含量高于"无糖心"果实,Mg元素含量则低于"无糖心"果实;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可以看出"糖心"和"非糖心"部位细胞均完整,但两者细胞大小、间隙存在明显的差异。综合分析认为,"糖心"果实的品质、口感和风味更佳。  相似文献   

6.
阿克苏两种红富士苹果土壤肥力、生长与品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阿克苏红旗坡农场10年生的冰糖心红富士‘长富2号’和无冰糖心红富士‘秋富1号’苹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冰糖心与无冰糖心红富士苹果果园土壤肥力、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由开花期至成熟期,冰糖心红富士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呈升高趋势、碱解氮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而无冰糖心红富士苹果园则相反,两果园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呈先降后升趋势;两果园红富士苹果树的树高、冠幅、胸径、梢长和梢粗均呈增加趋势,冰糖心红富士苹果树的树高、冠幅、胸径和梢长均高于无冰糖心红富士苹果树;成熟期冰糖心红富士苹果的单果质量(213.67 g)及果实中的还原糖(9.04%)、可溶性糖(15.81%)和维生素C(55.63 mg·kg~(-1))含量分别是无冰糖心红富士苹果的1.10,1.11,1.24和1.20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成熟期(采收前20 d)施用氮肥对富士苹果糖酸含量及糖代谢转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施用氮肥和调控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杨凌地区15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设置施用氮肥和对照2个处理,其中施氮处理采用环状沟施法,以尿素为氮源,每株环状沟内施用尿素1 kg后浇水并覆土;对照不施氮肥,仅浇满与施氮处理相同水量并覆土,于处理后6,13,20 d取样,研究成熟期施用氮肥对果实氮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水量、可溶性糖酸、总糖、糖酸比、果实糖代谢及转运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成熟期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果实的氮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果实含水量无显著变化;成熟期施氮对果实糖酸含量有较大影响,其中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山梨醇含量均有所下降,仅蔗糖和苹果酸含量显著增加,果实糖酸比显著降低;施氮后果实中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MdSPS1、MdSPS6)、果糖激酶基因(MdFK2、MdFK4)和己糖激酶基因(MdHK1)表达量上调,液泡膜糖转运蛋白基因(MdTST1、MdTST2)表达量总体下调,说明施氮可以促进糖的分解,但会抑制糖向液泡的转运。【结论】苹果树成熟期施用氮肥后,果实的糖代谢和转运相关基因表达量发生了变化,己糖含量降低,改变了果实可溶性糖的组成,导致果实甜度和品质降低,因此苹果成熟期采果前不宜施氮。  相似文献   

8.
烤烟成熟期质体色素含量和颜色值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研究了成熟期烤烟质体色素含量和颜色参数值的关系。【方法】以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定量测定了成熟期烟叶颜色参数值和质体色素含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成熟期烟叶绿色素含量和颜色参数H*值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其余颜色参数值整体均呈增加趋势,黄色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相关分析表明,成熟期烟叶绿色素含量与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余颜色参数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黄色素与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绿色素的决定系数R~2值较大(R~20.990),紫黄质值最小(R~2=0.663),但模型预测不同品种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颜色参数a*和C*值是反映成熟期绿色素含量的较佳指标,C*、H*值是反映成熟期黄色素含量的较佳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4个甜樱桃品种避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品质,为贵州中部避雨栽培甜樱桃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萨米脱、布鲁克斯、美早和黑珍珠4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4个品种避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品质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比较。【结果】4个甜樱桃的外观色泽、果形及品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观色泽:黑珍珠L~*、a~*、b~*、C~*和h°值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萨米脱L*值最高;果形:美早果柄最短最粗,萨米脱果柄最长最细,二者差异显著;布鲁克斯相比其他品种更接近扁圆形。果实品质:黑珍珠单果重最低,美早单果重最高,二者差异显著;可食率在93.74~95.02%,品种间差异不显著;黑珍珠果实硬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布鲁克斯最高,黑珍珠最低,二者差异显著;黑珍珠糖酸比、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均显著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结论】美早果大、硬度高,布鲁克斯和萨米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黑珍珠果实糖酸比、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高,而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较低;贵州中部避雨栽培条件下,4个甜樱桃品种中布鲁克斯的外观色泽和果实品质均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特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15年生库尔勒香梨(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为试材,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总糖、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以及6种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占总糖中的比例50%以上,随着果实的发育,山梨醇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到果实成熟期,总糖中的比例降到24.7%。而在中后期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所占的比例缓慢上升,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成熟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6.16%,果糖、山梨醇、葡萄糖和蔗糖占可溶性总糖中的比例分别为38.7%、24.7%、 22.0%和14.4%。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在果实发育前期活性较弱,随着果实发育而逐渐增高。果实发育早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随果实发育而下降,而后期则随果实发育而逐步增强。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随果实发育持续上升,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急剧升高,与蔗糖迅速积累的时期相一致。山梨醇脱氢酶(SHD)和山梨醇氧化酶(SOX)的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果实的发育先降低后增高,但前者的变化幅度大,且其活性水平始终显著高于后者。【结论】在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而成熟期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主要受山梨醇的影响,受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差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对N、P、K的响应,探寻采用叶片光谱指数诊断N、P、K的敏感期,为轮台白杏简便快捷的非破坏性营养诊断提供最佳时间窗.[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利用Unispec - SC光谱仪测定轮台白杏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果实膨大期、着色期、成熟期、收后期叶片光谱反射率.[结果]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异依赖于波长,变异最小的波段位于可见光范围,且光谱反射率呈现膨大期>成熟期>收后期>着色期.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指数(ND705)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果实着色期是轮台白杏N素叶片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期,果实膨大期是P、K素叶片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期.  相似文献   

12.
库尔勒香梨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发育期果皮、果肉和果核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分析其对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影响。【方法】从5月30日开始每隔20 d对粗皮果园的香梨树喷施钙复合试剂以及对各试验设计的果实进行采样一次,共喷4次,测定果实不同部位氮、磷、钾、钙、镁的含量。【结果】膨大期到成熟期,宿萼、脱萼粗皮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钙含量显著低于宿萼、脱萼正常果,而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宿萼、脱萼正常果;在成熟期宿萼、脱萼粗皮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镁含量显著低于宿萼、脱萼正常果,而在膨大期差异不显著。无论是粗皮果、正常果或钙处理果,膨大期到成熟期钙元素积累高低顺序依次为:果皮>果核>果肉;氮元素积累高低顺序依次为:果核>果皮>果肉;膨大期果肉磷含量比果皮和果核高,成熟期果核磷含量比果皮和果肉高;钾和镁元素在果实不同部位内没有规律性变化。【结论】粗皮果的形成与粗皮果果皮、果肉和果核内氮、磷、钾含量过高造成果实缺钙有关,而与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钙、氮和磷元素的分配不均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花期温度变化对香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的影响及其与同化物积累的关系,确定花期温度变化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的影响机制。【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增温处理,测定在坐果始期、萼片离层形成期与萼片脱落期的果实同化物含量的变化并观察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结果】与对照相比,香梨不同花期增温处理均能降低脱萼率,盛花期增温处理的脱萼率差异极显著,降低了2.29倍;各处理组间坐果率差异均不显著。在坐果始期,盛花期增温处理后果实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相比对照分别高1.86和2.79倍,但初花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萼片离层形成期未形成离层果实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于离层形成果。在萼片脱落期,各处理宿萼果果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与脱萼果。【结论】初花期增温处理对萼片脱落率和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没有显著影响;盛花期增温处理促进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进而抑制萼片的脱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海岛棉的熟性在不同区域差异较大,是品种选择优先考虑的因素。研究世界海岛棉熟性特征及其关联性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为海岛棉熟性育种、针对性引种提供参考。【方法】2013~2016年,对218份世界海岛棉资源材料采用同一生态区连续集中种植的方法进行鉴定,研究其熟性和相关性状表现。【结果】综合考察各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其中亚洲地区的资源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果枝类型、始果节位、果枝数、单株铃数变异系数达到20%以上;熟性特征,材料间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差异显著,其中以蕾期变异数最大。比较熟性特征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全生育期、蕾期、花铃期均与果枝类型、第一果枝节位呈高度正相关,零式、Ⅰ式果枝类型生育期较短,Ⅱ式、Ⅲ式果枝类型生育期较长。以熟性特征进行比较和分类,埃及材料>美国材料>中亚国家材料,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材料和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接近。不同地区来源的材料熟性与其育种地纬度、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无霜期、生育期内积温呈高度的正相关。根据熟性聚类可将海岛棉分为三个类群,与地理分布趋势一致。【结论】海岛棉熟性与果枝类型、始果枝节位高度正相关,与纬度、海拔显著负相关,中国新疆海岛棉和中亚零式果枝材料接近,从中亚国家引进熟性接近的品种更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枣实蝇在寄主植物果实不同发育期的危害程度对其最佳防治期。【方法】分析枣园对不同寄主枣树样枝套袋枣实蝇的蛀果率,调查虫口密度;室内饲养测定果实不同发育期对枣实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分析和评价枣实蝇对不同发育期骏枣和酸枣果实的生物学响应变化。【结果】枣实蝇对骏枣果实的蛀果率均大于对酸枣的蛀果率,并且枣实蝇在骏枣果实成熟期蛀果率为最大;成熟期骏枣上的虫口密度也最大;骏枣上雌虫产卵痕数、幼虫数和卵的孵化率均大于酸枣上的枣实蝇。在枣果着色期和成熟期,蛹的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膨大期;果实不同发育期,骏枣上的蛹各项生长指标均显著大于(P<0.05)酸枣上的;骏枣上枣实蝇的蛹期、雌虫怀卵量、性成熟历期、交配时间以及雌雄成虫寿命均略大于酸枣,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枣实蝇对骏枣的选择性强于酸枣,并且成熟期的骏枣果实更适宜枣实蝇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欧李果实发育期内挥发性成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与含量变化,揭示果实香气的香型转化特征,明确参与挥发物合成的主要代谢途径,为探讨果实香气代谢机制及品质育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燕山1号’欧李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自坐果25 d开始,每隔10 d对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利用解卷积系统(AMDIS)与NIST11质谱库以及保留指数(RI)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内标法确定挥发物含量,进一步明确果实香气品质与香型转化特征以及不同挥发物类型合成的主要代谢途径。【结果】发育期内共检测到140种挥发物,幼果期明显多于其他时期,成分复杂;绿果期挥发物生成速率显著升高,含量增加。酯、萜类是主要挥发物类型,含量占90%以上。青香型挥发物在幼果期至着色期内含量丰富,商熟期内显著降低;果香型挥发物自商熟期逐渐增加,花香型挥发物在完熟期内显著增加。OAVs表明幼果期至绿熟期花香强度高,是主要香气特征,着色期开始果香强度随发育期逐渐增加,完熟期后果香与花香强度接近,是成熟果实的典型香气特征。幼果期挥发物代谢途径复杂,产生的挥发物类型丰富,其中参与萜类合成主要为MEP和MVP代谢途径,参与醛、醇、酯类合成主要为脂肪族和氨基酸代谢途径;绿熟期至商熟期萜类物质代谢程度与参与酯类合成的氨基酸代谢程度明显降低,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程度明显增加;完熟期不饱和脂肪酸代谢活跃度降低,参与酯类合成的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途径以及参与单萜合成的脂肪酸β-氧化途径与脱辅基类胡萝卜素裂解途径增强,形成了大量支链酯类和芳香酯类以及环状单萜,对于典型成熟果实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结论】欧李果实发育过程挥发物变化明显,合成代谢途径具有明显更替。发育早期产生的挥发物有助于果实发育和环境适应;绿熟期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底物的己酯、己烯酯类合成途径明显加强,挥发物逐渐积累;着色期果实快速生长,挥发物合成具有滞后性,代谢途径明显转化;完熟期参与支链酯、芳香酯、环状单萜的合成代谢途径明显增强,与成熟果实香气明显相关。典型果实香气主要形成于完熟期,稍晚于生理成熟期,适当延迟采收有助于果实芳香品质的形成与保留。  相似文献   

17.
张洋  马英杰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9):1712-1722
【目的】在微喷灌的灌溉方式下,研究不同天气和不同气象因子条件下成龄灰枣树的茎流速率,精准测定出成龄枣树的耗水量,为优化枣树的土壤水分管理提供生产指导。【方法】采用针式茎流计,连续监测灰枣树茎流速率,分析枣树的茎流速率受不同天气和气象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晴天和阴天茎流速率的波动变化过程呈倒“U”型的单峰曲线,而多云天气下呈“M”型的双峰曲线。1 d中枣树的茎流累积趋势呈“S”变化,各生育期耗水量大小排序为果实膨大期>成熟期>花期>萌芽展叶期。只有成熟期枣树的茎流速率与空气温度相关程度最高,其余都是太阳辐射。各生育期太阳辐射与枣树茎流速率的相关系数RD1=0.964**RD2=0.969**RD3=0.957**RD4=0.886**。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在枣树的各生育期内对茎流速率和气象因子进行输入回归,建立不同天气条件下,各生育期枣树茎流速率和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过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检验,各生育期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各生育期内,典型天气的茎流速率排序为晴天>多云>阴天,整个生育期中的需水关键期是果实膨大期,对枣树的茎流速率产生最大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6a生核桃树与冬小麦间作巷道的光环境特性以及对比单间作核桃之间果实品质差异,为核桃与小麦的提升光合作用及品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使用LAI-2200C冠层分析仪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分别测定2种模式下核桃各时期叶面积指数以及冬小麦各时期的光合生理数据;对比分析间作园与单作园核桃果实品质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