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加入WTO为食用菌出口贸易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加入WTO 10年的中国食用菌贸易量和贸易额分析发现,出口量和出口额整体呈上升趋势,进口量和出口额在2002—2008年较稳定,2009—2011年波动较大;进口品种结构以鲜、冻的食用菌为主,出口品种仍以食用菌罐头为主,但其创汇能力不高;进出口市场整体稳定,局部有所调整,集中度高。通过对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的定量分析,得出食用菌出口绝对竞争力处于高水平,但相对竞争力低于爱尔兰和波兰。对食用菌对外贸易时空格局变化的分析,为制定相关贸易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美国、加拿大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如何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已迫在眉睫。美国、加拿大都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1两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地位与趋势美国农产品的50%以上用于对外贸易,年出口额490亿美元左右;谷物出口量占其生产总量的40%以上,占世界粮食市场交易量的50%以上。加拿大农产品的70%用于出口,年出口额234亿美元左右;粮食出口量占其生产总量的70%~80%,年出口额50多亿美元。美、加两国的农业均属出口…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拿大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加两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地位与趋势美国、加拿大均为世界上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美国农产品的50%以上出口,年出口额490亿美元左右;谷物出口量占其生产总量的40%以上,占世界粮食市场交易量的50%以上。加拿大农产品的70%出口,年出口额234亿美元左右;粮食出口量占其生产总量的70%~80%,年出口额50多亿美元。美、加两国的农业均属出口导向型,在提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产品过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每年为国内20万人创造就业机会,仅加州每年农产品出口船装值达61亿…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中国既是牛肉生产大国,又是牛肉进口大国,这使得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肉牛产业的研究热点之一。澳大利亚、新西兰是肉牛产业强国,比较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各因素如何影响中国的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中国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方法/过程】描述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牛肉国际贸易状况,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算及对比3国牛肉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中国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不强。影响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贸易开放度以及人口增长率。借鉴澳大利亚、新西兰经验,中国应改良品种,强化肉牛质量安全监管,政府出台政策扶持,注重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肉牛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大宗农产品是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基础性商品,研究其国际竞争力对出口的影响,为改善中国大宗农产品贸易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2001~2018年相关贸易数据,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出口的影响效应。【结果】2001~2018年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MS指数由5.63%上升至6.93%,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3.05%,其中,糖及糖食、棉花及制品的MS指数分别由0.96%、11.22%上升至4.62%、28.12%,出口贡献率分别为33.77%和47.94%,谷物和油料产品的MS指数分别由3.10%、4.94%下降至0.94%、2.69%,出口贡献率分别为-859.52%、-14.81%。【结论】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是出口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具体竞争力的出口效应高于整体竞争力;糖及糖食、棉花及制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出口增长贡献率较大,而谷物和油料国际竞争力下降对其出口有显著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出口额与出口量占全国比重、比较优势指标,以新疆、山东两个中国苹果产品出口强省为参照,通过对物流成本、出口价格比对、生产价格指数等对影响陕西苹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陕西苹果产品的出口相较于其他出口省份不具有竞争力的结论。并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提升陕西苹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发展方向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3,(3):76-80
河北省是梨果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首位,虽然出口量自2002年起年年攀升,但出口数量仍然很低,根据海关信息网统计,2011年出口量不足4%,其中经由石家庄海关的出口量不足3%。以往有关梨果出口竞争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将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用河北与其他省份进行比较的较少。本文选用近3年的梨果出口数据来测算各省市区梨果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出口优势变差系数、出口依存度和出口贡献率,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梨果的出口综合竞争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优化中国甘薯出口结构,提高中国甘薯出口贸易竞争力。【方法】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及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中2010—2017年中国甘薯生产及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甘薯进出口贸易趋势及结构。【结果】研究发现:中国甘薯生产规模在经历下降和波动中趋于稳定;出口规模近两年呈明显回升态势;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和世界甘薯出口中的地位逐年增加;出口的区域结构以亚洲的日本、欧洲的德国和荷兰、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为主;出口市场集中度明显上升。证明中国甘薯出口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需求仍有差距、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不利于分散市场风险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对甘薯出口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结论】为提升中国甘薯出口竞争力,建议:以需求导向优化生产加工结构并提升产品质量和丰富产品种类;动态优化出口市场结构,适当多样化地开拓新市场以分散风险;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合理利用WTO的政策优化配置国内外要素资源,降低贸易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业部信息,2011年1—5月玻利维亚出口柑橘到国际市场出口额为3740万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0.3%。从2005年出口量为1.9万t上升为3.7万t。2005—2010年年出口增长率为23.8%。  相似文献   

10.
车斌  李英娇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801-1806
【目的】分析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国蔬菜出口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国蔬菜近年来出口贸易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我国和出口目的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地理距离、我国和出口目的地蔬菜产量及APEC成员身份等因素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结果】我国蔬菜产量、出口目的地的APEC成员身份、我国和出口目的地的GDP等4个因素与我国蔬菜的出口额呈正相关,其中,蔬菜产量对出口影响程度最大;我国与出口目的地之间的地理距离、出口目的地的蔬菜产量两个因素与我国蔬菜的出口额呈负相关。【建议】为促进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发展,应提高蔬菜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改善蔬菜运输与储藏条件,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蔬菜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state of the chemical industries and the demands of foreign trade of Hunan Province,the strategic target of promoting the export is proposed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predicting the export tendency is built.Then the prediction to developm  相似文献   

12.
As contiguous area to Russia, Heilongjiang Province takes advantage of geography and resource superiority to promote the export of farmer labor services to Russia in recent years with trading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xport of farmer labor services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Russi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ssian Far E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of "large agricul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eilongjiang Province would continue to increase labor export to Russia. The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the export of farmer labor services and gave some proposals accordingly. At las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well-organized and reasonable farmer labor export to Russia could play a role to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福建省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现状,运用资源禀赋系数分析其在水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指出质量安全、水产品深加工力度不足、技术性贸易壁垒、贴牌出口、原料和用工等是影响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大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实施品牌战略等提升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和中韩自贸区(FTA)谈判历程及《中韩自贸协定》农业领域的主要内容,从增长潜力和主要影响因素2方面探讨了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前景。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且出口产品集中度一直很高;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总体上仍具有一定增长潜力,且在未来中韩FTA实施后会进一步扩大;但受到中国农产品整体出口竞争力下降、韩国农产品市场整体开放程度较低、韩国农产品关税形式复杂多样、韩国加强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运用、韩美FTA实施压缩中国农产品扩大对韩国出口空间等的影响,以及韩国国内市场容量较为有限,未来中韩FTA实施后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增长幅度预计不大。  相似文献   

15.
描述中国农产品出口扶持政策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产品出口扶持政策在贸易管理和企业扶持上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产品出口扶持政策建议:(1)完善农产品生产贸易管理体系,尽快与WTO接轨;(2)完善以出口信贷为重点的金融支持政策;(3)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4)提高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利用成分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木质家具出口总量和结构进行研究,揭示了木质家具行业出口产品的数量与结构特征,构建了木质家具出口结构分析预测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木质家具出口总量和出口产品结构变动的趋势情况,并进行了短期预测。结果表明:卧室用木家具和办公室用木家具出口数量会继续增加,但增速放缓;而厨房用木家具和其他红木漆木家具则会持续小幅下降。这些数据反映了国外对我国木家具的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通过对我国木质家具的出口总量和结构的分析,有利于把握家具出口产品的数量动态变化和结构变动规律,为我国木家具企业产品生产结构调整提供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结合1991要2011 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粮食出口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 现,粮食贸易政策对我国粮食出口产生了显著影响,特别是1995 年和1996 年实施的粮食出口政策对粮食出口量产 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2008 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粮食出口控制措施对粮食出口量也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汇率和人 均粮食产量对我国粮食出口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国际粮价对我国粮食出口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讨提高中国鸡肉食品竞争力的对策.[方法]应用描述统计和计算竞争力指标.[结果]中国的鸡肉出口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明显处于劣势的贸易价格和生产成本,人民币不断升值,疫病和药物残留.[结论]中国需要通过提高鸡肉生产集约化程度,发展鸡肉深加工产业,加强疫病和药物残留防控能力,抵制和反击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和倾销行为,增强鸡肉贸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Comtrade数据并经整理,对1989-2006年的世界木质家具总出口额、出口结构、地区结构变动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木质家具需求旺盛;(2)木质起居室(餐厅)和商店家具占木质家具的出口比重下降,带款垫的木质框架坐具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3)欧洲木质家具出口市场决定着世界木质家具出口格局,世界木质家具产业有向亚洲转移的趋势。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永良  侯铁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430-3432
利用市场占有率指标分析了我国苹果出口贸易流向的基本情况,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探讨了影响我国苹果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