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无公害果品呼唤套袋栽培 1.1苹果套袋的目的是生产高档无公害产品中宁县现有苹果面积3.3万亩。2004年,全县套袋300万只。在白马乡、宁安镇、清水河林场等苹果主产区(乡),果农对苹果套袋没有不说好的。他们清楚地看到,今后,不是套袋苹果,难以卖上好价钱。  相似文献   

2.
苹果进行套袋最先是为了预防病虫害,后期却以促进果实着色为主,提高苹果商品率,从而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作者就套袋苹果的优缺点作了详细分析,旨在为阳光苹果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套袋对早富1号苹果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套袋和未套袋果实香气成分,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早富1号苹果果实套袋与未套袋香气成分均以酯类物质为主,属于"酯香型"。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未套袋果实套袋果实;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套袋果实未套袋果实。早富1号果实主要香气成分均以乙酸乙酯、乙酸丁酯、2-甲基乙酸丁酯等物质为主。早富1号苹果果实套袋与未套袋香气成分基本一致,相对含量呈现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套袋和不套袋苹果分别建立反射光谱与糖度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分析,为构建苹果品质分级系统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美国ASD公司的便携式光谱仪和数显折光计分别测量套袋和不套袋烟富3号红富士苹果,以苹果赤道位置4个取样点的反射率光谱和对应位置的糖度为数据源,原始光谱经多元散射校正后,与糖度数据一同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分别建立套袋和不套袋苹果的反射率光谱糖度模型,进行糖度预测。【结果】(1)套袋苹果校正集相关系数Rc=0.76,均方根误差RMSEP=0.8375 Brix;预测集相关系数Rv=0.72,均方根误差RMSEP=0.8702 Brix;(2)不套袋苹果校正集相关系数Rc=0.69,均方根误差RMSEP=0.9040 Brix;预测集相关系数Rv=0.63,均方根误差RMSEP=0.9134 Brix。【结论】不套袋苹果的模型精度低于套袋苹果模型精度。相对复杂的表面情况导致不套袋苹果模型精度较差,不套袋苹果的无损检测误差会高于套袋苹果。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苹果套袋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苹果套袋栽培的优势、劣势、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技术应用现实,提出了今后苹果免套袋栽培技术实施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苹果生产套不套袋。市场差距有多大?河南省灵宝市寺河乡窝头村的果农说:“套袋苹果比没套袋的每公斤高六角钱,卖得快,很抢手。”作为农业部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区.窝头村果农去年尝到了苹果套袋的甜头:全村种植苹果1300亩,套袋1600万只,仅套袋一项户均就增收4.85万元。据介绍,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广水果套袋生产技术。苹果套袋率达40%左右,每年可为果农增收4.5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苹果套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苹果套袋技术,包括苹果袋的选择、套袋与摘袋、套袋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套袋苹果的贴字等内容,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果实是否套袋,是生产中果农非常纠结的一项技术措施。果实不套袋,果品好看好卖;套袋,费工费钱还难管理。苹果从套袋到摘袋,果袋钱和人工费很高。另外,随着套袋技术的全面采用,其负作用也日益明显,最突出的问题是降低食用品质。苹果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要生产给人  相似文献   

9.
苹果套袋在日本已有百年历史,而我国近几年来才较大面积推广。苹果套袋可提高果品质量,是生产高档绿色无公害果品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1996年.凌海市白台子乡果树站在8个村进行了苹果套袋试验。8年的实践表明,套袋苹果果皮细嫩,果面光、着色好,无污染残留,病虫果由原来30%下降到5%左右。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日趋严格,套袋苹果也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苹果套袋技术已成为提高果品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技术运用得体,可使苹果无污染,无农药残留,且外观美观,果色柔和品质上乘。为切实将这一技术真正转化为提高果农收入的好技术,加强套袋苹果套袋前期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套袋是当前生产优质高档苹果的重要措施,然而一些潜在病虫害伴随着套袋而加重发生,导致套袋红富士苹果成果率普遍较低。针对影响套袋成果率的主要因素,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了"三选、一紧、三推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苹果能否走出国门,出口创汇,关键在于苹果的质量.苹果果实套袋是生产优质、高档、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实践证明,套袋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的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瑞阳’苹果套袋及不套袋主要果实外观品质及内在品质的差异,为‘瑞阳’苹果在甘肃陇东地区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晚熟苹果‘瑞阳’为试材,测定其外观品质(单果质量、硬度、果形指数、果实色泽、果面光洁指数)、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离和测定了可溶性糖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提取并测定了果实主要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结果】不套袋‘瑞阳’果实相比于套袋果实,其果面光洁度等外观品质无显著差异;果实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都显著升高(P0.05);不同处理之间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套袋果实香气物质总含量低于不套袋,香气物质种类有所减少,特别是"果香型"的酯类化合物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不套袋处理对瑞阳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无明显影响,能明显提高果实内在品质,香气物质总含量显著升高且香气种类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苹果套袋是目前生产高档苹果获得高效益的重要措施,经过严格疏果后的苹果全部套袋,可获得漂亮全红的高档苹果。可发挥品质好、能增产、无公害、果不烂的效果。采用套袋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苹果套袋栽培技术对于果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苹果套袋栽培技术,简要谈论了一些关于苹果套袋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越西县苹果由于受气候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外观质量极差,以致被消费者戏称为"越西麻苹".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越西县果树站于1997年春开始推广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到2008年,全县苹果套袋技术已经全面推广,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套袋果个大、色艳、质优,为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提供了保证,是提高苹果外观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为促进越西苹果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就近年来套袋苹果出现的病害问题,指出了主要病害的种类,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从选袋、套袋时期、套袋方法、施肥、修剪、用药等方面,阐述了套袋苹果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套袋时间 苹果套袋越早,果实退绿越好,解袋后着色越快。因此,苹果套袋的最佳时间以6月上旬-6月下旬为好,过晚不但退绿不好。解袋后着色也不好,影响套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苹果套袋机理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明 《甘肃农业》2005,(11):200-2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苹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无公害优质苹果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套袋技术便在苹果上得到普遍应用。作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苹果套袋的机理出发,总结出苹果套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苹果套袋既能提高果品质量,又能增加经济效益,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是在生产中,由于缺乏正确的苹果套袋配套技术,经常出现套袋效果不明显,经济效益不显著甚至事倍功半的现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冀北苹果套袋栽培的健康发展。现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