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野生盘羊×巴什拜羊回交二代的脂尾形态特征以及脂尾大小对体尺指数的影响。以216只饲养条件相同、体况良好的75日龄野生盘羊×巴什拜羊回交二代为研究对象,计算脂尾性状的变异系数,再根据脂尾性状采用R语言K-mean聚类分析方法对野生盘羊×巴什拜羊回交二代进行分析,研究脂尾的分离分化情况,并用SPSS 19.0对回交二代各类型脂尾羊的7个体重体尺指数(体重、体长指数、胸围指数、管围指数、体躯指数、肢长指数和胸指数)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野生盘羊×巴什拜羊回交二代分为4个类型:小尾型、中尾型、大尾型和肥尾型;肥尾型体长指数极显著大于小尾型(P0.01),大尾型体躯指数极显著大于小尾型(P0.01),大尾型和肥尾型胸围指数、胸指数极显著大于小尾型(P0.01),各尾型间的体重、管围指数、肢长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回交二代的脂尾出现了性状分离,脂尾越大其体型越大,但体重无明显变化;结合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的体型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的特点,大尾型和肥尾型在体型上更趋近于巴什拜羊,小尾型则在尾型上更趋近于野生盘羊。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野生盘羊×巴什拜羊回交二代的脂尾形态特征以及脂尾大小对体尺指数的影响。以216只饲养条件相同、体况良好的75日龄野生盘羊×巴什拜羊回交二代为研究对象,计算脂尾性状的变异系数,再根据脂尾性状采用R语言K-mean聚类分析方法对野生盘羊×巴什拜羊回交二代进行分析,研究脂尾的分离分化情况,并用SPSS 19.0对回交二代各类型脂尾羊的7个体重体尺指数(体重、体长指数、胸围指数、管围指数、体躯指数、肢长指数和胸指数)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野生盘羊×巴什拜羊回交二代分为4个类型:小尾型、中尾型、大尾型和肥尾型;肥尾型体长指数极显著大于小尾型(P<0.01),大尾型体躯指数极显著大于小尾型(P<0.01),大尾型和肥尾型胸围指数、胸指数极显著大于小尾型(P<0.01),各尾型间的体重、管围指数、肢长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回交二代的脂尾出现了性状分离,脂尾越大其体型越大,但体重无明显变化;结合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的体型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的特点,大尾型和肥尾型在体型上更趋近于巴什拜羊,小尾型则在尾型上更趋近于野生盘羊。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欧拉羊的生产性能,强化欧拉羊的优良遗传特性,试验对半血野生盘羊与欧拉羊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体形外貌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欧拉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含1/4野生盘羊血统羊在体形外貌上与半血野生盘羊接近,初生~12月龄体重极显著高于欧拉羊(P0.01),杂种优势表现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4.
对含1/4野生盘羊基因公羊与欧拉羊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体形外貌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欧拉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含1/8野生盘羊基因羊在体形外貌上具有明显肉用羊特征,初生~12月龄体重较欧拉羊高,差异显著(P0.05),杂种优势表现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8):1-4
为检测绵羊在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前后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情况,将6只巴什拜羊和6只盘羊杂交羊人工感染MO,在感染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1β、TNF-α、IL-8、IL-10及IFN-γ含量。结果显示:两组羊在感染后IL-1β浓度均升高,第21天巴什拜羊的IL-1β含量降低,且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感染后两组的TNF-α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TNF-α含量开始下降,且第14天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第21天极显著低于杂交羊(P0.01);感染后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的IL-8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且杂交羊IL-8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两组羊的IL-10含量在第5天达到最高,且杂交羊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而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杂交羊;感染后两组羊的IFN-γ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的IFN-γ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杂交羊。结果提示:绵羊感染MO前后细胞因子变化明显,巴什拜羊和杂交羊细胞因子变化也有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巴什拜羊母羊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巴什拜公羊各2只作父本,分别组成1个萨♂×巴♀杂交组与巴♂×巴♀对照组。结果表明,杂交组后代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对照组高5.15 kg、4.46 kg。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9):35-37
为了检测巴什拜羊和盘羊杂交羊在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前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表达水平的变化,对试验羊攻毒MO,在感染前(第0天)及感染后的第2、5、7、14及21天,颈静脉采血分离中性粒细胞,采用Real-time q PCR方法检测BPI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后第5天,2组BPI相对表达量升高。巴什拜羊BPI持续升高,杂交羊在第7天表达水平最高,在14-21天则逐渐降低。在第7天,巴什拜羊高于杂交羊(P0.05),在第14-21天,巴什拜羊极显著高于杂交羊(P0.01)。说明绵羊感染MO后初期BPI有明显升高趋势,在后期巴什拜羊和杂交羊的BPI变化有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引入的半血野生盘羊种公羊在引入地区生长发育、体形外貌等的观测,分析其对引入地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半血野生盘羊种公羊能适应甘南当地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行为表现正常,生长发育好,表现出体长背宽、臂部发达的外表特征,是甘南藏羊理想的杂交父本.2岁平均体重99.83±15.25 kg、体高95.66±2.38 cm、体斜长101.67±3.05 cm、胸围122.33±2.52cm、管围11.75±1.52 cm.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2):79-82
为研究绵羊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前后体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将6只盘羊杂交羊和6只巴什拜羊人工感染MO,在感染前后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5、IL-9、IL-12及IL-13含量。结果显示:2组羊在感染后IL-5浓度均升高,第7(P0.05)、14(P0.01)和21天(P0.01)盘羊杂交羊IL-5含量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感染后第7(P0.01)、14(P0.01)和21天(P0.05)盘羊杂交羊的IL-9浓度极显著和显著地高于巴什拜羊;在感染后的第7(P0.05)、14(P0.01)和第21天(P0.01),盘羊杂交羊的IL-12浓度显著和极显著地高于巴什拜羊;在感染后的第5(P0.05)、7(P0.05)、14(P0.01)和21天(P0.01),IL-13浓度巴什拜羊显著和极显著低于盘羊杂交羊。结果表明:绵羊感染MO前后血清中IL-5、IL-9、IL-12及IL-13的浓度有明显变化,巴什拜羊和盘羊杂交羊的上述细胞因子变化也有显著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不同品种羊的重组干扰素刺激基因15(IFN-stimulated gene,ISG15)蛋白对淋巴细胞转化效果影响的差异,试验比较了5种浓度的盘羊、巴什拜羊及其杂交羊重组ISG15蛋白对培养的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盘羊重组ISG15蛋白浓度为10~80 μg/mL时,D570 nm值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5);添加巴什拜羊重组ISG15蛋白浓度为40~80 μg/mL时,D570 nm值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5);而各种浓度的杂交羊ISG15组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提示,盘羊和巴什拜羊的重组ISG15蛋白在一定浓度下能有效地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且随蛋白浓度的增加对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增强,而杂交羊重组ISG15蛋白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巴什拜羊是以新疆塔城地区著名爱国人士巴什拜为首的广大农牧民从1919年始在裕民县区域经长期精心选育而成的肉用型粗毛脂臀绵羊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耐粗饲、产肉性能高、粗毛质好、羔羊生长发育快(4月龄体重公羔可达36kg,母羔34kg)、羔羊屠宰率高(56%)和骨肉比高(1:4)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小尾寒羊和巴什拜羊母羊各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小尾寒羊公羊、巴什拜公羊各2只作父本,组成4个杂交组合,以小尾寒羊和巴什拜羊为两个纯繁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2年7 ̄8月配种,2003年1月产羔完毕,哺乳期4个月,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于2004年9月中旬,即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萨♂×巴♀和萨♂×寒♀其后代胴体重比巴什拜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出5.72kg和4.12kg,净肉重比巴什拜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4.81kg和3.86kg。增重显著(p<0.05)。但萨♂×巴♀后代胴体重、净肉重比小尾寒羊分别高出12.01kg和10.49kg。增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了解杜泊羊与湖羊级进杂交效果,试验选择纯种杜泊羊作为父本,分别与湖羊(杜×湖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1代)、杜湖F1代(杜×F1代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2代)、杜湖F2代(杜×F2代杂交组,后代记为杜湖F3代)进行杂交,以湖羊纯繁组、杜泊羊纯繁组为对照,观察各组后代羔羊体型外貌,测定各组母羊的繁殖性能(包括产羔数、产活羔数、产双羔数、产多羔数、产羔率、羔羊成活率、产双羔率、产多羔率)及后代羔羊的生产性能(羔羊初生重及1,2,3,6月龄体重和1~6月龄平均日增重,6月龄羔羊体长、体高和胸围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宰前体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胴体脂肪含量(GR值)]、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白细胞介素(IL)和干扰素(IFN)]、肉品质(pH45 min值、pH24h值、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和羊肉胴体感官评定(胴体特点、胴体重量、肥度、肉脂硬度、肌肉发育程度、肉脂色泽、适宜烹饪方式)。结果表明: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羔羊体型外貌明显趋向杜泊羊。杜×F1代杂交组、杜×F2代杂交组和杜泊羊纯繁组母...  相似文献   

14.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巴什拜羊母羊96只做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巴什拜公羊各2只做父本,分别组成萨♂×巴♀杂交组与巴♂×巴♀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5年10月15日~11月25日配种,2006年4月产羔完毕,哺乳期3个月。2006年11月30日(即7月龄以上)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后代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对照组高5.74kg、3.88kg。增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肉乳兼用型和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与河北省本地西杂牛杂交的改良效果,为河北省培育优质肉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肉乳兼用型西门塔尔牛(MD)冻精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DM)冻精与河北省本地西杂母牛进行杂交,测定其后代的生长发育指标,对两种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D杂交后代的初生、3月龄、6月龄及12月龄体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但结果差异不显著;日增重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除4~6月龄时DM杂交后代母牛日增重大于MD杂交后代母牛外,其余时期MD杂交后代的日增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MD杂交后代胸围和腹围大于DM杂交后代,体高、十字部高及体斜长小于DM杂交后代。[结论]本研究中肉乳兼用型杂交后代较乳肉兼用型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生长发育性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4):60-62
选择3月龄萨福克×阿勒泰杂交一代断奶公羔,经60 d舍饲方式育肥后,与4只同月龄、体重为组内均重的阿勒泰羊公羔一并进行屠宰试验,比较其产肉性能。结果表明:萨阿杂交一代公羔活重、胴体重、一级肉率、去尾脂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指标均高于阿勒泰羊公羔,且尾脂率由原来的15.75%下降到2.80%,杂交羔羊胴体外观评级达到"一级"标准。说明使用萨福克公羊杂交改良阿勒泰羊母羊,杂交后代的胴体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符合人们对"低脂肪、高蛋白"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7.
呼伦贝尔短尾羊的适应性强、耐寒、耐粗饲,善于行走采食,生长发育快,在鄂温克草原冬季严寒、枯草期漫长的恶劣环境中,除特大雪灾外,只靠天然草场放牧抓膘就可以保膘过冬春,正常生长发育,繁衍后代。引进杜泊羊进行杂交改良以来,从对后代生产性能的观察表明,其较多方面符合当地生产环境,具有适应性强、增重速度快、产肉性能高、胴体品质好、板皮质量好、对饲草无选择性等特点,其成活率、生产能力均高于其他毛肉兼用型绵羊品种的杂交羊,改良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萨福克羊(Suffolk)以其体型大,早期生长快,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繁殖性能好,产肉多和适应性强等特点而著称于世,是世界上优良肉用绵羊品种之一。萨福克羊引进我国后,适应了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并能保持其原有的优良性状。利用萨福克羊早熟、体大、肌肉发育良好的特点,与我国多个绵羊品种进行杂交,可提高杂交后代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和产肉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216只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二代羔羊(75日龄)进行群体体型结构分化分析,用R语言K-mean进行聚类分析,按脂尾体积大小分成中尾(Ⅰ组)、肥尾(Ⅱ组)、小尾(Ⅲ组)和大尾(Ⅳ组)共4组,以分析脂尾显著差异的四组间体尺变异规律。结果表明:Ⅳ组试验羊的胸宽和胸围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1);Ⅱ组试验羊的胸围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1);Ⅰ组羔羊胸围显著高于Ⅲ组(P0.05);在体重、体长、胸深、管围方面,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构建体重和体尺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7.055+0.294X1(体高)+0.231X2(体长)+0.098X3(胸围)+0.39X4(胸深)。研究结果显示,野生盘羊杂交二代75日龄羔羊群体之间产生了体型分化,主要表现在胸围和胸宽。  相似文献   

20.
周大薇 《动物保健》2014,(7X):33-34
试验用矮小型鸡做母本,青脚白羽鸡作父本进行杂交,测定其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体尺性状和产肉性能。结果表明,杂交一代13周龄体重为2012.56g,成活率为96.42%,料肉比为2.91:1;体斜长、胸骨长、胸宽、胸深、胫长、胫围分别为18.49cm、12.70cm、7.69cm、11.18cm、9.11cm、4.51cm: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分别为90.78%、81.25%、66.55%、16.42%、22.22%、3.87%。杂交一代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我国优质肉鸡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