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弄清安哥诺和黑宝石2个晚熟李品种的成花机理,以更好地指导生产。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安哥诺和黑宝石2个晚熟李品种的花芽形态分化及雌雄蕊发育进行了系统地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安哥诺和黑宝石花芽形态分化自8月中旬开始至12月下旬结束。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整个分化过程历时130d。雌雄蕊发育的情况:3月10日,花药中具有幼嫩的花粉母细胞,而子房内尚未产生胚珠原基;3月21日,花药中形成游离的花粉母细胞,子房内出现胚珠原基;4月1日,花药中形成单核花粉粒,胚珠进一步发育;4月12日,花药中形成二核花粉粒,而且胚珠成熟,进入开花期。  相似文献   

2.
对"赣华79-9”脐橙雌蕊的发生及其发育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赣华79-9”脐橙的成熟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柱头表皮细胞外生延伸形成由单细胞组成的毛状体,柱头内部形成溶解性分泌腔;花柱道由数十条放射状等宽沟道构成;每一子房内约形成10个子室.胚珠发育正常,珠被内外两层,属双层珠被类型.胚囊母细胞正常发育形成八核配子体.  相似文献   

3.
山桐子花芽分化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山桐子花芽分化与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桐子花芽分化可划分为6个时期: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序轴分化期、花序分化期、花器官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山桐子的花芽分化始于8月下旬,在形成花序轴原基之后进入休眠期。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2~3层)、绒毡层组成。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为四面体结构,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子房1室,多胚珠;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型,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毛白杨胚胎学研究的第二部份。研究了毛白杨胚珠、胚囊的构造,受精作用及胚的发育过程;找出了授粉前后花序的外部特征与胚珠发育情况之间的关系。 子房由二心皮合成。柱头四裂;花柱为开放型;基生胎座,上生2—4枚胚珠,通常1—2枚发育,其余败育。胚珠倒生型;珠柄发达;单珠被;厚珠心。直列式四分体;珠孔受精。双受精现象发生在授粉后40小时至6天之间。核型胚乳,胚的发育为简化的“十字花型”。 对珠被的特点,胶囊的发育类型,受精的方式以及胚的发育类型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伊犁地区新源、巩留两地的原生野生欧洲李为试材,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形态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欧洲李的花芽形态分化始于6月下旬,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从6月22日绝大多数花芽处于未分化期到9月2日绝大多数花芽处于雌蕊分化...  相似文献   

6.
黄条金刚竹(Sasaella kogasensis'Aureostriatus')是竹亚科东笆竹属(Sasaella)金刚竹的品种之一,叶子具黄条纹,是观赏价值较高的竹种之一.2015年3月黄条金刚竹在国内出现了自1984年引种以来的首次开花.为了给研究竹类植物花器官的发育提供新的资料信息,通过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的方法对黄条金刚竹花序形态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与描述,结果如下.(1)花芽分化初期生长点呈半球形;早期花序上顶端小穗原基先发育,侧生小穗原基后发育,各小穗小花发育顺序从下往上;小花分化由外向内,外稃、内稃和浆片原基先分化,雄蕊和雌蕊原基后分化.(2)黄条金刚竹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单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类型为连续型,花粉粒多为三细胞型.(3)黄条金刚竹胚珠为倒生胚珠,珠被双层,薄珠心,大孢子四分体呈线性,合点端1个大孢子分化成为功能大孢子,功能大孢子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胚囊为蓼型胚囊.研究明确了黄条金刚竹花序建成以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表明黄条金刚竹为混合花序,雌雄配子体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7.
柳杉的花芽分化是年发育周期中的重要物候期。本文着重研究雌雄球花芽分化的各个时期和其他物候期的关系,结果如下: 柳杉雄球花原基于6月下旬开始分化,7月上旬形成小孢子叶球(雄球花)原基和小孢子叶,7月下旬出现小孢子囊原基,10月上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 柳杉的雌球花原基于6月中旬开始分化,7月下旬苞鳞形成,胚珠原基和珠鳞原基的分化在8月底和11月中,11月上旬形成珠被,11月底形成大孢子母细胞,胚囊在翌年2月底形成。  相似文献   

8.
穗分化进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麦各生育阶段的到达日期比较稳定,与穗分化阶段密切相关,不因大麦生态类型、播种期而发生较大的偏移,可作为判断穗分化阶段的指标。穗分化的伸长、单棱、二棱、三联小穗原基、内外稃原基、雌雄蕊原基、药隔、柱头乳突发生、花粉粒发育九个分化阶段,分别与二叶、断乳、分蘖初、盛、末、返青、拔节、孕穗、抽旗叶九个阶段相对应。  相似文献   

9.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鲁梅克斯长叶-20花芽形态分化、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以及胚后发育等生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鲁梅克斯长叶-20花芽分化分为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形成期和雌蕊原基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以2-细胞型为主,兼有3-细胞型,具有3条或4条萌发沟;雌蕊发育过程中双珠被的倒生胚珠、厚珠心发育形成核型胚乳,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呈线形排列,合点端的一个功能大孢子发育成单核胚囊,经三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八核的蓼型胚囊;受精后初生胚乳核先于合子分裂,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胚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直至发育成具有完整子叶的成熟胚。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光镜、扫描、透射电镜技术 ,观察兰靛果忍冬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花药壁发育属于基本型 ,变形绒毡层 ,四分体呈四面体型排列 ,小孢子母细胞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 ,3- c型花粉。柱头表面具大量乳突细胞 ;花柱细长 ,上部具明显的花柱道 ,下部实心 ,有发达的引导组织 ;子房下位 ,倒生胚珠 ,具珠被绒毡层 ,薄珠心 ,蓼型胚囊  相似文献   

11.
紫玉兰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胚状体获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统计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调节2,4-D、6-BA和NAA之间的配比,对紫玉兰的雌蕊、雄蕊、花被、花萼和带腋芽枝条等组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雌蕊在MS+2,4-D 4.00 mg/L+6-BA 1.00 mg/L+NAA 4.00 mg/L能够产生浅黄绿色丝状愈伤组织;花萼在MS+2,4-D 4.00 mg/L+6-BA 1.00 mg/L+NAA 2.00 mg/L能够产生淡黄色块状愈伤组织;腋芽在MS+2,4-D 4.00 mg/L+6-BA 2.00mg/L+NAA 4.00 mg/L能够诱导产生浅绿色团状愈伤组织,该组织经转接培养后产生胚状体。  相似文献   

12.
常规植物石蜡制片技术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蜡切片技术在植物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为植物组织结构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仍需石蜡切片技术支持。以凹叶木兰的雌、雄蕊群及花被片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改良脱水、包埋、染色、分色等制片环节,设计了一种优良、易操作的植物组织石蜡制片方法,并对实验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化了实验步骤,节约了实验药品,减少了实验中有毒试剂的使用和接触,提高了制片质量并使同一批制片染色效果统一。  相似文献   

13.
5种山杏优良无性系花器官抗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仁(16号)、自交亲和(22号)、丰产(28号)、抗冻(41号)和晚花(94号)5种山杏优良无性系花器官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胁迫处理的方法研究其抗冻性。结果表明:山杏花器官的褐变率和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降低而渐增,总体上呈S形曲线,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相吻合。利用Logistic方程对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进行了拟合,求出LT50值,花瓣LT50为-3.903~-4.664℃、雄蕊为-3.166~-3.660℃、雌蕊为-2.916~-3.254℃。低温处理时间在温度接近LT50时对相对电导率有显著影响,而过高于或低于LT50时影响不明显,所以以LT50为主要指标对花器官的抗冻性进行判断,可知花瓣抗冻性>雄蕊抗冻性>雌蕊抗冻性。因为雌蕊对低温敏感脆弱且是结果实的器官,所以采用雌蕊的抗冻性评价山杏无性系花期的抗冻能力。基于相对电导率的山杏无性系花器官抗冻能力为41号>94号>28号>22号>16号,与基于花器官褐变率的各无性系花器官抗冻能力排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莜麦灌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了青海莜麦一号在柴达木盆地种植过程中不同产量水平下生产1 kg籽粒的需水量、总需水量和阶段需水量,以探讨莜麦不同产量水平与需水量的关系、以及高产的科学灌溉措施.结果表明,要取得7000 ~ 9000 kg的高产水平,主要不在于提高单位面积的灌水量,而应在基本满足对水分需求的基础上,把改进耕作措施、增施肥料以及提高灌溉技术等放在首位;苗期灌溉最好是在二叶一心时期,中期在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覆盖器官分化期灌拔节水效果都较好,后期一般在灌好扬花水的基础上、灌透建库水.  相似文献   

15.
During postgenital tissue fusions, some plant epidermal cells redifferentiate into parenchyma, a different cell type. Diffusible factors cause this response in the fusing gynoecium of the Madagascar periwinkle (Catharanthus roseus). Surgical manipulations of the gynoecium showed that epidermal cells from normally nonfusing surfaces could trasmit and respond to the diffusible factors. Furthermore, the diffusible fators could be trapped in agar-impregnated barriers, as shown by the redifferentiation of carpel epidermal cells from nonfusing regions when the factor-loaded barriers were appressed to them.  相似文献   

16.
梅花花朵香气成分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研究梅花香气成分的时空动态变化,以‘三轮玉蝶’梅花朵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5个阶段的花朵及不同花器官释放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梅花开花的5个阶段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乙酸苯甲酯、丁子香酚和乙酸己酯是构成‘三轮玉蝶’梅花朵香气的重要成分。在梅花开花过程中,花香化合物释放存在4种趋势,乙酸苯甲酯呈现低—高—低的动态趋势,苯甲醛呈现高—低—高的趋势,α-蒎烯、莰烯、柠檬烯和樟脑4个单萜类化合物呈现高—低的趋势,丁子香酚呈现低—高的趋势,梅花复杂的花香调节模式致使不同开花时期的香气成分和含量产生变化。从梅花不同花器官中检测出27种化合物,不同的部位释放的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很大的差异。花瓣主要释放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衍生物,雄蕊主要释放芳香族化合物,花萼、花盘和雌蕊群释放的化合物类型较广,单萜化合物在此部位检测到。在开花的第4阶段,花萼、花盘和雌蕊群释放低含量的丁子香酚和高含量的乙酸己酯可能是引诱蜜蜂觅食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7.
与黄瓜雌性性状连锁的cs-acs1g基因特异片段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快速、准确划分出黄瓜雌性系是蔬菜育种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为了弥补目前物理方法鉴定的缺陷,本试验开展分子水平上鉴定的研究。【方法】从GenBank中查找到cs-acs1g基因序列,根据该序列设计两对引物,然后从黄瓜(C0208)雌性系材料中克隆2个基因片段,利用PCR扩增方法及田间调查手段相结合,验证cs-acs1g基因的2个片段和雌性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cs-acs1g基因的1 013 bp片段为黄瓜(Cucumis sativus L.)雌性系所特有,非雌性系没有此片段,而cs-acs1g基因的540 bp片段无品种特异性。【结论】利用雌性系特异基因进行植株鉴定可以应用到实践中,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用于质谱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草莓雌蕊蛋白提取方法,通过在传统酚提法中加入氯仿提取步骤建立了一种新的酚氯仿提取方法,并对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方法Ⅰ)、酚提法(方法Ⅱ)和酚氯仿法(方法Ⅲ)提取草莓雌蕊蛋白的3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总蛋白提取得率、总蛋白鉴定通量、非共有蛋白亚细胞位置和亲疏水性分布4个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酚氯仿法的蛋白提取效率最高,蛋白提取最全面。方法Ⅰ、方法Ⅱ、方法Ⅲ的蛋白提取得率分别为0.20%、0.12%和0.27%,总蛋白鉴定量分别为5 170、5 345和5 697。韦恩图分析显示,方法Ⅲ交集到了方法Ⅰ和方法Ⅱ的大部分非共有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方法Ⅰ和方法Ⅲ的非共有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而方法Ⅱ则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表明3种方法具有不同的亚细胞偏好性。亲疏水性分析显示,方法Ⅰ亲水性蛋白比例最高但疏水性蛋白提取不足,方法Ⅱ则亲水性蛋白提取较少,方法Ⅲ兼顾了亲疏水性蛋白的提取。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方法Ⅲ为草莓雌蕊的最优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杆菌介导rolC基因转化烟草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手段,将来自发根农杆菌的rolC基因转化到烟草(Nicotiana tabacum)植株的基因组,并借助GUS组织化学法,PCR扩增法和Southen杂交进行了鉴定证实。 rolC基因改变转基因烟草植株某些性状的特点,如植株高变矮,花冠变小,雄蕊 变短等,还发现rolC基因具有延迟转基因烟草植株花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Floral biology, pollen germina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ies have indicated different types of pollen within the same flower in at least two species of New World Lecythidaceae, subfamily Lecythidoideae. Two types of pollen are produc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ndroecium and serve different functions. One type attracts pollinators by providing a reward, and the other functions in fertilization. The former type has lost its ability to germinate, at least under in vitro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