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蕙兰杂交种子的无菌萌发和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蕙兰传统品种‘崔梅’与普通蕙兰进行杂交,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种子进行无菌萌发实验,并作不同培养基的对照。对萌发原球茎的增殖及分化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培养基、6-BA和NAA对根状茎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10天的种子接种在KC培养基上萌发效果最佳,蕙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NAA0.5mg/L+6-BA1.0mg/L,根状茎分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1.0 mg/L +6-BA 0.5 mg/L。  相似文献   

2.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铁皮石斛快繁技术体系,给生产提供参考,研究了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灭菌方法、腋芽诱导、原球茎的诱导、增殖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铁皮石斛成熟茎段为外植体,探讨1/2MS培养基或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各生长、分化阶段的影响。研究表明,腋芽诱导最适宜培养基的配方为MS+ 6-BA 2.0 mg/L+ NAA 0.5 mg/L,诱导率达91.28%,平均芽数达2.34;原球茎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 6-BA 0.5 mg/L+NAA 0.5 mg/L+2,4-D 1.0 mg/L,诱导率可达66.67%;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MS+ 6-BA 3.0 mg/L+NAA 0.3 mg/L,原球茎分化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 NAA 1.0 mg/L+ 6-BA 3.0 mg/L+ KT 1.0 mg/L,最适宜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 2.0 mg/L+ AC 0.5 g/L。  相似文献   

3.
以铁皮石斛和钩状石斛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辅助杂交获得杂交种子,诱导种子离体萌发,开展无菌播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与钩状石斛杂交容易成功,杂交坐果率可达到80%;适宜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NAA 0.1 mg/L,培养30 d时的萌发率为89.7%;培养基MS+6-BA 1.5 mg/L+ NAA0.1 mg/L+香蕉100 g/L+ AC 1.0 mg/L对原球茎的增殖最好;培养基MS+ 6-BA 1.5 mg/L+ NAA 0.1mg/L+马铃薯200 g/L+ AC 1.0 g/L对原球茎的分化最好;壮苗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 MS+ NAA 0.6 mg/L+香蕉100 g/L+AC 1.0 g/L,植株生长健壮,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4.
建立杂交兰无菌播种和再生体系,获得一定数量的杂交后代群体,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以大花蕙兰‘肯尼’为母本和墨兰‘太平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取其成熟种子进行无菌播种,探讨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添加物对其种子萌发、根状茎增殖与分化及壮苗生根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最适配方为:1/2MS+6-BA 1.5 mg/L+NAA 0.5 mg/L+活性炭1.0 g/L;根状茎增殖与分化培养基最适配方为1/2MS+6-BA 2.0 mg/L+NAA 0.5 mg/L,培养70天分化成苗率达88.6%。适宜的壮苗生根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2.0 mg/L+香蕉泥90 g/L+活性炭2.0 g/L。室外闭瓶炼苗30~40天,再开盖炼苗3~5天后,以发酵的树皮加碎石子为基质,60天左右种苗成活率达98.62%。  相似文献   

5.
不同培养基成分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铁皮石斛无菌苗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讨论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对铁皮石斛的诱导、增殖、分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铁皮石斛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1.5 mg/L,原球茎诱导率为95%;最适合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BA 1 mg/L+ NAA 1 mg/L;最适合原球茎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BA 5 mg/L+ NAA 1 mg/L,其分化率达80%;最适合铁皮石斛根诱导的培养基为MS+IBA 1.5 mg/L+香蕉泥100 g/L,其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的种子、无菌苗的根及生长点为材料,以2,4-D、NAA、6-BA设置不同的激素配比,以建立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结果显示,用0.1%升汞溶液为消毒剂,5.5 min为最佳的消毒时间,此时的种子发芽率为56.7%;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以种子为外植体诱导愈伤,MS+0.6 mg/L 2,4-D为最佳的培养基。以无菌苗的根为外植体诱导愈伤,进行暗培养,MS+1.0 mg/L 2,4-D+0.2 mg/L 6-BA为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以无菌苗的生长点为外植体诱导愈伤,并进行光培养,MS+2.0 mg/L NAA+1.0 mg/L 6-BA为最佳的诱导培养基;愈伤增殖培养:由种子诱导愈伤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6 mg/L 2,4-D。MS+1.0 mg/L 2,4-D+0.2 mg/L 6-BA是无菌苗的根诱导愈伤的最佳增殖培养基。MS和MS+2.0 mg/L NAA+1.0 mg/L 6-BA为生长点诱导愈伤的最佳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由种子、生长点诱导并增殖愈伤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本研究为总状绿绒蒿的快速繁殖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基...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原球茎诱导与增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铁皮石斛嫩茎为外植体,采用幼嫩茎段→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途径,通过单因子、双因子以及正交试验诱导原球茎。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条件为:70%酒精浸泡3s后,0.1%升汞溶液中浸泡8min,诱导铁皮石斛原球茎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5mg/L+ 2,4-D1.0 mg/L,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3mg/L。  相似文献   

8.
以红椿优良母株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对红椿组织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1mg/L 6-BA+0.15mg/L NAA,诱导率为85.56%;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改良1/2MS+0.5mg/L 6-BA+0.15mg/L NAA+1.0mg/L KT,增殖系数为5.7;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 NAA,生根率为98.5%。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云南野生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带休眠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离体培养的影响,以建立金丝梅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腋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诱导率可达90%;适合腋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GA30.1 mg/L,增殖系数可达5.1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活性炭0.1 g/L,生根率为96.69%。炼苗移栽到草炭土∶珍珠岩=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100%,移栽到苗圃后成活率为100%。研究结果为金丝梅高效快速繁殖以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欧报春(Primula vularis)种子上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的消毒、丛生芽诱导和增殖、生根、炼苗和移栽等技术的研究,筛选出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从而建立欧报春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欧报春种子上胚轴能诱导出不定芽,但下胚轴不能。欧报春上胚轴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4 mg/L+6-BA 0.6 mg/L,诱导率达21.67%;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6 mg/L+6-BA 0.5 mg/L,诱导率达62.96%;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诱导率达95.59%;最佳移栽基质为草炭:珍珠岩=3:1(体积比)的混合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  相似文献   

11.
五种药用石斛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卢文芸  唐金刚  乙引  严志坚 《种子》2005,24(5):23-25,28
为解决石斛的快速繁殖和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以MS为基本培养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载的5种药用石斛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和快繁,并根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配制了多种基质进行炼苗.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石斛在诱导侧芽萌发时所需培养基不同,但是在增殖、壮苗生根以及炼苗移栽时所需基质却具有相似性.环草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马鞭石斛和金钗石斛在诱导侧芽萌发时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 NAA 0.1 mg/L 6-BA 1.0mg/L、MS NAA 0.1 mg/L 6-BA 1.5 mg/L、MS NAA0.5 mg/L 6-BA 2.0mg/L、MS NAA1.0mg/L 6-BA 2.0 mg/L、MS NAA0.1 mg/L 6-BA 2.0 mg/L.这5种石斛增殖、壮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 NAA 0.1 mg/L 6-BA 3.0 mg/L、1/2MS NAA 0.7 mg/L.移栽最适基质为:碳酸盐小石子:木屑=1:2,再覆盖1 cm厚的苔藓,幼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实验室里获得马鞭石斛和束花石斛这两个种的组培苗,并初步解决了石斛试管苗脱瓶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使下一步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70-5474
为建立泽林考兰薄层细胞的再生体系,以其试管苗茎尖薄层细胞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其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薄层细胞在1/2MS+6-BA 2.0 mg/L+TDZ2.0 mg/L+NAA 0.1mg/L培养基上的类原球茎的诱导率最高,达53.3%;类原球茎在1/2MS+6-BA 2.5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培养40 d后,增殖系数为9.6,类原球茎在1/2MS+6-BA 0.5 mg/L+NAA 0.15 mg/L培养基上培养40 d后分化出小苗,分化率为89.7%;小苗在1/2MS+NAA 0.2 mg/L+AC 0.5 g/L培养基上生根培养40 d后,生根率达94.2%;小苗驯化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长势良好。本研究通过以泽林考兰试管苗茎尖薄层细胞为外植体诱导出类原球茎,建立了泽林考兰薄层细胞再生体系,为泽林考兰试管苗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虎舌红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程序,建立虎舌红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芽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0.5 mg/L+GA31.0 mg/L,萌发率为73.33%;芽苗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 NAA 0.5 mg/L+ GA3 0.1 mg/L,增殖系数可达7.5,且芽苗生长良好;生根培养基以1/2 MS+ IBA 0.5 mg/L+NAA 0.5 mg/L为最好,生根率达96.67%.在此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炭,以0.2% AC效果更好.炼苗以碎树皮的成活率最高,达91%.  相似文献   

14.
半夏类原球茎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外植体和植物激素对半夏类原球茎诱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半夏高频再生体系。以贵州大方‘圆珠半夏’为材料,进行了半夏类原球茎的诱导、分化和驯化移栽技术的试验研究。块茎诱导类原球茎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3 mg/L,诱导率和增殖系数分别为86.67%和17.40。叶片和叶柄则采用MS+6-BA 1.0 mg/L+NAA 0.1 mg/L配比的培养基效果较好,类原球茎诱导率均可达50%以上,最大增殖倍数分别为12.80和8.6。炼苗移栽时,选用直径为0.5 cm、根数为9.4个/株、根长为3.71cm左右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高且植株生长良好。组培苗移栽基质为园土和珍珠岩体积比1:1最好。在适宜的植物激素配比下,可从合适的半夏外植体上诱导出类原球茎,建立半夏高频再生体系,为半夏的种质资源保存、基因工程育种,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分别以荷兰菊茎段、花托、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建立其高频再生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茎段诱导丛生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3 mg/L+GA30.5 mg/L,平均诱导不定芽数为4.95个;花托诱导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6 mg/L,诱导率最高为75%;叶片诱导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1.0 mg/L,诱导率67.4%;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4 mg/L,其增殖倍数为8.3倍,且幼苗生长情况优于其它处理;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4 mg/L。该研究建立了荷兰菊稳定高效的组培再生体系,为工厂化育苗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半夏类原球茎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外植体和植物激素对半夏类原球茎诱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半夏高频再生体系。以贵州大方‘圆珠’半夏为材料,进行了半夏类原球茎的诱导、分化和驯化移栽技术的试验研究。块茎诱导类原球茎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3 mg/L,诱导率和增殖倍数分别为86.67%和17.40。叶片和叶柄则采用MS+6-BA 1.0 mg/L+NAA 0.1 mg/L配比的培养基效果较好,类原球茎诱导率均可达50%以上,最大增殖倍数分别为12.80和8.6。炼苗移栽时,选用直径为0.5 cm、根数为9.4个/株、根长为3.71 cm 左右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高且植株生长良好。组培苗移栽基质为园土和珍珠岩体积比1:1最好。在适宜的植物激素配比下,可从合适的半夏外植体上诱导出类原球茎,建立半夏高频再生体系,为半夏的种质资源保存、基因工程育种和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艳山姜组织培养,为其种苗快速繁育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以种子作为外植体,通过比较种子处理方式,优化培养基的蔗糖浓度和植物激素以及组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起艳山姜的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破损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可达到93.8%;培养基MS+6-BA 3.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对丛芽生长影响显著,培养30 d的增殖系数达到4.93;培养基MS+NAA 0.8 mg/L+蔗糖30 g/L诱导生根最佳,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5.58条;组培苗移栽于椰糠和椰糠+表土+河沙的基质中,成活率达到100%。该种子组织培养技术适用于艳山姜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栀子优良品种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存和尽快繁殖栀子优良种质,以品系优良的10年生栀子新萌枝条为试验材料,在添加不同植物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了栀子组培再生体系建立的试验研究,并探讨栀子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技术。结果表明:适宜栀子外植体的启动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5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3 mg/L,增值系数可达4.6;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2.0 mg/L,生根率为87%;炼苗移栽基质使用草炭和蛭石,比例为1∶1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建立线柱苣苔高效再生体系,以线柱苣苔种子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6-BA与NAA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筛选初代培养、继代增殖与生根培养等各阶段最适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用0.1% HgCl2溶液对线柱苣苔蒴果与种子灭菌10 min可有效抑菌。种子萌发及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 NAA。利用本试验所得出的结果,增殖系数为13.5/20天,可实现线柱苣苔种苗的快速繁殖,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液体培养基和外植体培养基对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及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含6-BA2 mg/L、NAA0.1mg/L和椰子汁30 mg/L的1/2 MS液体培养基适合原球茎增殖,含6-BA 1 mg/L和NAA0.1 mg/L的1/2 MS液体培养基适合丛生芽增殖,含6-BA1 mg/L、NAA0.2mg/L和椰子汁30mg/L的1/2 MS液体培养基既可诱导原球茎的增殖,又可诱导丛生芽;此外,当外植体为原球茎时,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当外植体为幼芽时,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