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比较野生菊黄东方鲀与养殖菊黄东方鲀肌肉的品质,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并分析了其肌肉中营养成分及部分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野生组菊黄东方鲀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组(P0.05);16种氨基酸中,野生组有6种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P0.05),而其他氨基酸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野生组菊黄东方鲀肌肉中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DAA)的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P0.05)。根据FAO和WHO提倡的相关评价指标,在营养、口感味道等方面,野生菊黄东方鲀相对于养殖菊黄东方鲀较优。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平均初始体重为15.60 g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饲料中蛋白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设计两因素三水平(2×3)实验,配制3种不同蛋白梯度(38.87%、45.55%和51.00%,干重)的等脂实验饲料,设置3个密度梯度为1.53 kg/m^3(0.196 m3体积的实验桶,每桶20尾鱼)、2.30 kg/m^3(每桶30尾鱼)和3.06 kg/m^3(每桶40尾鱼)。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实验为期56 d,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结果显示,增重率在高、中蛋白组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但当饲料蛋白含量一定时,养殖密度对增重率没有显著性影响。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鱼体常规成分没有显著性影响。当饲料蛋白一定时,高密度组的血清总蛋白和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中密度组(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在低蛋白组显著高于中蛋白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在低蛋白组显著高于高蛋白组(P<0.05)。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氨氮排泄没有显著性交互作用。静水投喂3 h后,氨氮排泄率在高密度组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研究表明,45.55%饲料蛋白质含量已经能够满足红鳍东方鲀幼鱼正常生长的需求。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氨氮排泄没有显著性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菊黄东方鲀与脊尾白虾混养模式下鱼虾的生长、饲料系数、能量收支和利用效率等,进行了混养试验,并与菊黄东方鲀单养模式进行比较。试验设置3个处理组,分别为菊黄东方鲀单养组(C组),菊黄东方鲀与脊尾白虾混养组(A、B组),其中A、B组分别混养4、8 kg脊尾白虾,养殖试验进行139 d。试验结果:A、B、C组菊黄东方鲀的产量和成活率分别为4 623.3、4 325.0、4 722.8 kg/hm2和93.6%、98.0%、100%;脊尾白虾产量分别为352.9、882.4、0 kg/hm2;饲料系数分别为1.85、1.78、2.04。试验期间各系统接受的总太阳辐射能为1604.2 MJ/m2;单养组(C)的光能利用率、光合能转化效率、饲料能转化效率、总能转化效率、底泥沉积率、单位净产量耗饲料能、单位净产量耗总能分别为0.56%、0.46%、68.6%、30.3%、98.6%、38.9 MJ/kg、55.3 MJ/kg;混养A组的对应指标分别为1.01%、0.48%、75.7%、24.7%、62.2%、34.4 MJ/kg、49.7 MJ/kg;混养B组的对应指标分别为0.57%、0.49%、73.6%、32.3%、64.3%、33.6 MJ/kg、48.0 MJ/kg。研究结果表明,菊黄东方鲀与脊尾白虾混养可提高生物总产量和饲料利用率,降低沉积能,改善池塘底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育肥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养殖效果和品质的影响,选用3种常用饲料(硬颗粒饲料、膨化饲料和冰鲜鱼)在室内循环水养殖槽内,开展了为期60 d的生殖蜕壳河蟹雄体的育肥试验,对比了不同饲料组间雄蟹的成活率、性腺发育和色泽等指标。结果显示:(1)3个饲料组间雄蟹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硬颗粒饲料组成活率最低(43%),其余两组成活率在60%~70%;(2)3个饲料组间的性腺指数(GSI)和肝胰腺指数(HS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SI均为约3%,HSI均为5%~6%;(3)3个饲料组间的头胸甲色泽指标L值(亮度)、a值(红度)和b值(黄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冰鲜鱼组肝胰腺色泽指标L值和b值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膨化饲料组肝胰腺的a值最高(P0.05)。试验证明:采用硬颗粒饲料、膨化饲料和冰鲜鱼对生殖蜕壳后的雄蟹进行育肥,对其成活率和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投喂膨化饲料可显著提高肝胰腺的红度,投喂冰鲜鱼可提高肝胰腺的亮度和黄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饲料对草鱼生长、体成分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水温20~29℃下,将初始体重(394.96±13.21)g的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养殖在水库网箱(2 m×2 m×2 m)中,投喂以商业配方为基础配制的膨化和非膨化饲料,养殖时间120 d,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显示,膨化饲料组草鱼成活率和增重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和肠体比显著高于非膨化料组相,饵料系数和增重成本显著降低(P0.05);鱼体血清血糖、甘油三酯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膨化饲料组草鱼水分和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粗脂肪显著升高、粗蛋白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与非膨化饲料相比,饲喂膨化饲料可提高大规格草鱼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但会导致鱼体肥满度和粗脂肪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混养斑尾复虾虎鱼对菊黄东方鲀养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池塘空间的利用效率,通过斑尾复虾虎鱼与菊黄东方鲀的混养试验,对菊黄东方鲀混养和单养的养殖能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以2龄、3龄的菊黄东方鲀作为主养鱼与斑尾复虾虎鱼混养,主养鱼产量可达300 kg/亩(15亩=1 hm~2,下同),每亩还能增收16.7~26.23 kg商品规格的斑尾复虾虎鱼;2龄菊黄东方鲀混养和单养的饲料系数分别为1.75和2.06,3龄菊黄东方鲀混养和单养的饲料系数分别为3.32和4.20,与单养相比,混养在饲料利用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以商业配方为基础,配制膨化饲料和非膨化饲料饲喂初始体重(394.96±13.21g)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120天,旨在对比这两种饲料对其生长、体成分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试验在水库网箱(2m×2m×2m)中进行,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实验结果表明,与非膨化料组相比,膨化饲料组草鱼成活率和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增重成本显著降低(P<0.05);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和肠体比显著升高(P<0.05);鱼体血清血糖、甘油三酯、总固醇和过氧化氢酶显著升高(P<0.05);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显著降低(P<0.05);肝脏谷丙转氨酶(GPT)显著升高,谷草转氨酶(GOT)显著降低(P<0.05);鱼体成分中水分和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粗脂肪显著升高、粗蛋白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与非膨化饲料相比,饲喂膨化饲料可使大规格草鱼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提高,但会鱼体肥满度和粗脂肪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适合长江刀鲚的新的养成模式,于2020、2021年两个年度在主养菊黄东方鲀的池塘中进行了混养长江刀鲚的试验,每年养殖周期为5月中旬至11月底。试验结果:2020、2021年,菊黄东方鲀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2 812.5、3 007.5 kg/hm2,收成规格分别为261.5、268.5 g;长江刀鲚的成活率分别为57.45%、66.90%,收成规格分别为38.6、50.7 g,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73.50、112.65 kg/hm2。试验结果表明,在菊黄东方鲀池塘中混养长江刀鲚不会影响主养对象的养成效果,且在不额外增加日常养殖生产成本(不单独投喂饵料或饲料)的情况下,能保证长江刀鲚的养殖成活率和收成规格,从而提高了养殖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生物保鲜剂对菊黄东方鲀品质的影响,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及汁液流失率为指标,探讨在4℃贮藏条件下,不同生物保鲜剂(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以及溶菌酶)处理对菊黄东方鲀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10 d时,0.5%浓度茶多酚组的菌落总数为4.71 lg(CFU/g),TVB-N值为12.82 mg/100 g,汁液流失率为6.12%。在贮藏15 d时,0.2%浓度乳酸链球菌菌落总数仅为4.44 lg(CFU/g),TVB-N值为13.16 mg/100 g,汁液流失率为6.91%。在贮藏10 d时,0.3%浓度溶菌酶组的菌落总数为4.68 lg(CFU/g),TVB-N值为13.25 mg/100 g,汁液流失率为4.47%。空白组在贮藏10 d时的菌落总数达到5.52 lg(CFU/g),显著高于其他保鲜剂处理组(P0.05)。空白组汁液流失率显著低于保鲜剂组。结论:0.5%茶多酚、0.2%乳酸链球菌素及0.3%溶菌酶对菊黄东方鲀的保鲜效果均最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美国大豆协会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和海水鱼膨化饲料对卵型鲳鱼参在近海网箱进行养殖并评估其生长表现。卵形鲳鱼参以每箱 1 0 0 0尾的密度放养于体积为 8.0m3的网箱中。卵型鲳鱼参从鱼种养至 5 0 g时采用 47%粗蛋白和 1 5 %油脂 ( 4 7/1 5 )饲料 ,5 0 g以上则以 43%粗蛋白和 1 2 %油脂 ( 4 3/1 2 )饲料投喂。两饲料皆为膨化浮性颗粒饲料。卵型鲳鱼参在 1 36d内由 7g长至 349g。总的平均饲料系数为 2 .1 1 ,平均成活率为 92 .5 %。净收入和投资回报率分别为人民币 5 5 1 1元 /网箱 (人民币 689/m3)和 90 .1 %。生产 1kg鱼的膨化饲料成本为人民币 1 0 .0 8元 ,而投喂野杂鱼的饲料成本为人民币 2 0元以上。投喂膨化饲料养殖的卵形鲳鱼参其肉质口感与投喂野杂鱼的一样 ,味道更鲜 ,没有腥味  相似文献   

11.
为改变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和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 2个品种长期以来的单养模式,提高池塘空间和投喂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养殖效益,分别于2018、2019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菊黄东方鲀混养试验,并与菊黄东方鲀和南美白对虾单养模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混养模式能有效提高池塘水产品产出总量,对池塘整体提质增效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封闭呼吸室对同一日龄、不同规格的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杂交F1代幼鱼进行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温14.8~15.6℃时,体质量(37.24±3.64)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3385±0.0161)mg/(g.h),体质量(14.45±1.08)g的菊黄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2327±0.0241)mg/(g.h),体质量(27.96±1.38)g的杂交F1代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2282±0.0219)mg/(g.h);同一日龄不同规格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杂交东方鲀幼鱼的耗氧量分别为(12.5243±0.6720)、(3.3544±0.2975)、(5.8469±0.9537)mg/(h.尾);3种东方鲀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平均耗氧率显著高于夜晚。水温为14.8~15.6℃时,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及杂交东方鲀幼鱼的临界窒息点分别为0.665、0.882mg/L和0.774mg/L。  相似文献   

13.
为探求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能量比,以鱼粉和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作为主要脂肪源,配制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6%、42%和48%,粗脂肪含量分别为8%、12%和16%,蛋能比为17.06~24.20 mg/kJ的9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4.95 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56 d。结果显示,由双因素分析方法得出,饲料的蛋白水平、脂肪水平和蛋能比水平均可显著影响红鳍东方鲀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且饲料蛋白为36%时,显著低于42%和48%组,但与饲料蛋白为42%和48%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在饲料脂肪为8%时,显著低于12%组,与饲料脂肪为12%与16%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此外,饲料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对红鳍东方鲀生长和饲料利用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由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终末体重、FE、SGR均是Diet8(48/12)蛋白水平为48%、脂肪水平为12%处理组最高,显著高于Diet1(36/8)蛋白水平为36%和脂肪水平为8%处理组、Diet2(36/12)蛋白水平为36%和脂肪水平为12%处理组、Diet3(36/16)蛋白水平为36%和脂肪水平为16%处理组(P<0.05)与Diet4(42/8)蛋白水平为48%和脂肪水平为8%处理组、Diet5(42/12)蛋白水平为42%和脂肪水平为12%处理组、Diet6(42/16)蛋白水平为42%和脂肪水平为16%处理组、Diet7(48/8)蛋白水平为48%、脂肪水平为8%处理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根据研究结果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及蛋白质节约效应,红鳍东方鲀幼鱼的最适蛋白水平为42%,脂肪水平为12%,蛋能比为20.75 mg/kJ。  相似文献   

14.
利用美国大豆协会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和海水鱼膨化饲料对卵型鲳鱼参在近海网箱进行养殖并评估其生长表现.卵形鲳鱼参以每箱1 000尾的密度放养于体积为8.0 m3的网箱中.卵型鲳鱼参从鱼种养至50 g时采用47%粗蛋白和15%油脂(47/15)饲料,50 g以上则以43%粗蛋白和12%油脂(43/12)饲料投喂.两饲料皆为膨化浮性颗粒饲料.卵型鲳鱼参在136 d内由7 g长至349 g.总的平均饲料系数为2.1︰1,平均成活率为92.5%.净收入和投资回报率分别为人民币5 511元/网箱(人民币689/m3)和90.1%.生产1 kg鱼的膨化饲料成本为人民币10. 08元,而投喂野杂鱼的饲料成本为人民币20元以上.投喂膨化饲料养殖的卵形鲳鱼参其肉质口感与投喂野杂鱼的一样,味道更鲜,没有腥味.  相似文献   

15.
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华鲮幼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不同蛋白含量(26.1%、38.3%、52.7%)的配合饲料投喂华鲮幼鱼153d,结果显示:①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26.1%上升到52.7%,平均日增重从0.08g/d上升到0.33g/d,3组之间的日增重和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从4.82下降为2.18,3组之间的饲料系数有显著差异(P<0.05);②3种不同蛋白含量(26.1%、38.3%、52.7%)的配合饲料的成本分别为2.53元/kg、3.75元/kg、5.57元/kg;鱼体每kg增重所需饲料成本上看,P1:12.19元/kg,P2:10.39元/kg,P3:12,14元/kg;③初步认为蛋白含量为38.3%的配合饲料更适合华鲮幼鱼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6.
暗纹东方魨幼鱼对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州 《水产学报》2003,27(5):450-455
以白鱼粉为蛋白源设计了6个不同蛋白质水平(35%,40%,45%,50%,55%,60%)的等能饲料,采用室内水泥池养殖,在水温为24~26℃条件下对暗纹东方鲀幼鱼进行了12周的生长实验以确定其最适蛋白质需要量.增重率和饲料效率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上升,50%试验组的鱼体增重显著高于35%、40%和45%试验组(P<0.05),蛋白质含量高于50%以后增重不再有显著变化(P>0.05).蛋白质效率总体上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趋于降低,但在35%、40%和50%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折线模型测算出暗纹东方鲀幼鱼获得最大增长和对饲料利用最佳时的蛋白质水平分别大约是49%和46%,据此估算出暗纹东方鲀幼鱼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46%~49%,这一结果同红鳍东方鲀的最适蛋白质需要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对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后代的早期形态特征和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在全长5 cm和10 cm时,形态上的主要差异是:(1) 菊黄东方鲀的尾鳍为浅黄色,无黑杂色;红鳍东方鲀的尾鳍为黑色,其杂交后代与菊黄东方鲀相似,尾鳍浅黄色,略带黑色;(2) 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无或极少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体背黑斑不相交;红鳍东方鲀背部皮刺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黑斑相交,向下延伸至腹部,其杂交后代背部皮刺超出侧线,与体背黑斑部分相交,向下未能延伸至腹部;(3) 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向前延伸至两眼连接线,红鳍东方鲀向前延伸至两鼻孔连接线,其杂交后代超过两眼连接线而未达鼻孔连接线。以尾鳍颜色和皮刺的分布特征可以区分幼鱼阶段的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后代。在体长为5 cm及10 cm时分别选取了2个和4个框架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判别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种的准确率达到96.8%和100%。经过110 d的饲养,红鳍东方鲀、杂交东方鲀以及菊黄东方鲀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110.24±3.78)、(101.16±6.56)和(82.92±4.29) mm,体质量分别为(35.68±5.04)、(33.00±6.24)和(20.99±3.00) g,无论体长还是体质量,都是红鳍东方鲀>杂交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差异极显著。研究表明,菊黄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杂交,其后代早期形态与母本菊黄东方鲀相似,生长比红鳍东方鲀慢,而比菊黄东方鲀快,具有显著的经济杂交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实验将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用膨化浮性饲料养成商品鱼,对膨化浮性饲料养殖加州鲈生产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114 d鱼种养殖期内,加州鲈从5 g长至112 g,比预定的出塘规格(100 g)高出12%,饵料系数为1.14,表明鱼种阶段,加州鲈对膨化饲料有良好的反应。在159 d商品鱼养殖期内,加州鲈从155 g长至354 g,生长缓慢,平均饵料系数为1.43。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用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饲喂初体重6.91±0.33 g哲罗鲑(Hucho taimen),比较两种饲料对其生长、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在室内玻璃钢水族箱中进行,分2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0尾鱼.处理1为膨化饲料组,处理2为颗粒饲料组.试验期间水温9.8~16.2℃,溶氧>8.0 mg/L,试验共进行56d.试验结果表明,同颗粒饲料组相比,膨化饲料组哲罗鲑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水分和灰分显著降低(P<0.05);胃蛋白酶、前肠+幽门盲囊胰蛋白酶、后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消化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白球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颗粒饲料组相比,哲罗鲑饲喂膨化饲料后生长性能提高,但消化道消化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菊黄东方鲀当年鱼种养殖阶段消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池塘养殖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鱼种生长及肠组织中消化酶活性随生长的变化,2012年5-11月进行室外养殖试验,池塘面积0.2 hm2,水深1.5~2.0 m,鱼苗体长1.2~1.5 cm,放养密度为22.5 万尾/hm2,试验用海水盐度5~15,水温为15~35℃,pH 8~9;测定当年鱼种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长、体质量、肝重、肠长等生长指标,通过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其肠组织主要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菊黄东方鲀幼鱼体长、体质量与养殖天数均呈指数相关(L=27.07e0.0088t, W=1.0982e0.0262t);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增长相关(W=3×10-5L3.1070),且为异速生长。不同生长阶段菊黄东方鲀肝体比、比肠长、肥满度的变化显著(P<0.05);肝体比随生长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变化范围为4.15%~20.23%;比肠长则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变化范围为0.97%~2.33%,不同生长阶段肥满度变化为3.99%~5.11%。菊黄东方鲀肠组织碱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随生长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最大值均出现在养殖40 d(83.11 U/mg与3.13 U/mg);酸性蛋白酶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0.05),最小值(0.34 U/mg)与最大值(0.86 U/mg)分别出现在113 d和166 d;脂肪酶活性随生长变化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菊黄东方鲀鱼种的生长与养殖条件的改变存在密切关系;肝体比、比肠长等与鱼的发育及营养摄入存在一定关系;肠组织不是生成蛋白酶和淀粉酶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