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发展规模养殖,建设养殖小区是现代畜牧业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临沧市紧紧围绕优势畜产品发展,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循环畜牧业,构建现代和谐畜牧经济”为宗旨,开展了广泛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现总结如下。1发展养殖小区建设的几个有利1.1有利产业规模的区域集聚,提高生产能力截至2009年全市农业(畜牧)部门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以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猪养殖项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巩固退耕还林畜牧业发展项目为载体,  相似文献   

2.
王兴礼 《中国猪业》2022,17(6):54-58
生猪养殖方式中按是否投入抗生素可分为生猪的“有抗”养殖和“无抗”养殖。生猪的“无抗”和“有抗”养殖存 在不同的弊端:如生猪“无抗”养殖,会带来猪的腹泻等病症的发生率增多、病死率增加、料肉比升高等问题;生猪“有抗”养殖,则会导致耐药病原体产生、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对猪的健康损害、猪肉的药残对食用者的危害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由于抗生素对猪的部分疾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因此,抗生素在治疗方面仍可使用;同时,由于养殖技术及物质支撑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更高要求,更促进了生猪“无抗”养殖的发展。本文对生猪“有抗”和“无抗”养殖做辩证性论述,旨在引导生猪养殖业向现代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湖北畜牧兽医》2013,(11):89-89
据悉.来自黑龙江省各地的50多家畜牧企业和养殖场正式成立了黑龙江省畜牧业协会绿色养殖分会。这些企业和养殖场将通过建立“无抗养殖”新模式.开发养殖“无抗猪”、“无抗鸡”、“无抗蛋”等绿色畜产品,推动我省畜牧业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畜禽产品。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年消费量占全国肉食消费量的50%左右。但在养猪生产中抗生素不规范使用、滥用现象依然存在,这既加大了生猪疾病防治的难度,也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影响了生态环境质量。生猪无抗养殖是大势所趋,文章针对生猪养殖业的普遍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国家对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及国际生猪业发展行情,探索一种生猪无抗养殖的可行模式,以期加快生猪无抗养殖技术的推广,促进生猪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5.
《吉林畜牧兽医》2007,28(6):63-63
我国食物安全科学研究获得重大进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无抗生素发酵饲料研制及无抗健康生猪饲喂技术,历经6年实现向生产力转化。科学家们研制成功的一种无抗发酵饲料近日在保定国家储备生猪基地投放养殖,不增加饲养成本,标志着我国生猪饲喂技术迈入无抗生素时代。  相似文献   

6.
饲料AGP(抗生素生长促进剂)停用已成为世界畜牧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我国饲料乃至畜牧业的无抗化也成为行业及公众关心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无抗畜牧业(无抗饲料、无抗养殖、无抗畜产品)的概念定义、饲料AGP的效果、危害、我国饲用AGP使用的动物分布与最长停药期及无抗饲料技术研发方向等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7.
正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导致药物残留及细菌产生耐药性,会严重影响畜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1年)》,要求在2020年年底以前,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笔者从营养调控和环境控制技术应用等方面,阐述生猪养殖过程中减少抗生素使用的部分技术途径,为规模猪  相似文献   

8.
食用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一方面关系到广大城乡人民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又关系到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农民增收,是新时期农业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市是畜禽养殖大市(县),畜牧业已成为我市最大的农业优势产业,特别是家禽养殖业在全省也有较高的知名度。2004年全市生猪饲养量36.03万头,家禽饲养量914.39万羽,其中专业化场(户)蛋鸡存栏384.49万羽,肉产品产量21457吨,禽蛋总产量43173吨,畜牧业产值5.86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9.3%。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产品流通日益频繁,如何保障畜产品安全生产,实现畜禽养殖…  相似文献   

9.
<正>在当前各类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养殖业产能相对较弱的大趋势下,通过对比浙江省畜牧业发展模式,笔者以山东省栖霞市畜牧养殖行业行情为例,针对如何发展,如何转变养殖模式等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一、生猪生产情况的对比和下步行情预测浙江省2012年生猪养殖进入近年来的高峰,2013年生猪存养量开始大幅下降。据行业统计,2017年浙江省猪肉自给率仅为38.9%。应该说,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进程中急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是畜产品安全问题。畜产品安全风险相关的因素有:药物残留、化学性危害和生物性危害等。因此本文主要结合畜产品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畜牧业安全保障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1影响畜产品安全的风险因素1.1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近几年科技的发展提升了畜牧业产品的质量,但有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2011~2012年连续两年通过对全市养殖登记排查、拉网式监测和深入到畜禽产品生产养殖、屠宰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摸底调查,初步了解掌握了目前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为此提出了从编制畜牧业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无公害等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全市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畜禽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畜产品数量持续稳定增长.然而,畜禽养殖业(尤其是畜禽的规模养殖)上依靠长期使用抗生素来促进畜禽生长、减少畜禽疾病的饲养模式,造成的细菌耐药性、畜产品抗生素药物残留、过敏中毒反应以及"三致"作用等危害日益严重,不仅使畜禽产品(肉、蛋、奶等)的安全与质量降低,而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更与当今人们对畜产品质量上追求的无污染、无药残、无公害形成鲜明的对比.欧盟鉴于发生在人类的抗药性事件,已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GP).  相似文献   

13.
1现状与优势 巴中建区设市以来,畜牧业一直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势头,产值年均增幅在10%左右。全市已建成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8528户(其中千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06家),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55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面达26%,四县(区)均为国家生猪调出奖励大县。全市已认证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8个,无公害畜产品7个。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猪肉类食品需求的不断上涨,推动了养猪业发展。但近年来发生了一些猪肉的食品安全问题,部分猪肉中含有药物残留,食用后产生头晕腹泻一些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引发疾病。另外,自然环境也因为抗生素的使用受到污染,水源和土壤在接触含有抗生素残留的粪便发生化学反应,危害周围生物。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行业内逐渐提出了“无抗养殖”即少用或不用抗生素,发展绿色健康的生猪养殖,本文对抗生素的危害、抗生素的替代品以及无抗养殖具体的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今日畜牧兽医》2007,(6):63-63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消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无抗生素发酵饲料研制及无抗健康生猪饲喂技术.历经6年科技攻关成功实现了向生产力的转化:科学家们研制成功的“肉多多”无抗发酵饲料5月1日率先在保定国家储备生猪基地投放养殖.这标志着我国生猪饲喂技术开始进入无抗生素时代,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架子牛养殖中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和饲养管理不当的问题,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了从场区环境、选种与引进、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和生产记录等养殖环节,提出了健康养殖、科学合理用药、选用“替抗”产品等措施的明确表述,达到架子牛无抗养殖的目的,从而实现动物产品无抗生素残留,维护肉牛产品质量安全、畜牧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物演变认识的不断提高,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日益明确,滥用抗生素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欧盟等发达国家对抗生素的限制使用和对畜产品检测标准逐步提高,禁用抗生素的呼声响彻世界各地,也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在畜牧业生产中,随着细菌素的出现和研究的深入,细菌素取代抗生素逐渐成为可能,以保证畜禽健康和畜产品安全和养殖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8.
细菌性疾病常常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控制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合滥用,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并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生猪"无抗"养殖已经迫在眉睫。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分析了影响生猪生产的主要细菌性疾病及其流行情况、"无抗"养殖在生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生猪细菌性疾病"无抗"防控策略等方面,以期能够帮助更多养猪从业者。  相似文献   

19.
正山西长治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获得长足发展,形成了以生猪、肉鸡、蛋鸡为主导,肉牛、肉羊为补充的畜禽养殖结构。围绕规模健康养殖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长治市于2011年成立了长治市畜牧兽医检验检测中心,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检测工作,成为山西省畜牧产业监测工作的排头兵,为全市畜牧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一、实验室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6月,在长治市长子县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西宁市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畜产品需求,而本地畜产品远远不能满足(这点要说的意思是:群众的畜产品需求与本地生产供应之间的矛盾问题,以便引伸出市政府的战略),市政府积极探索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新路,把发展设施畜牧业作为重要战略来抓,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涨,畜牧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出现了奶牛、肉牛、生猪等养殖小区的建设热潮。特别是2007年,全市共建成奶源基地67个、肉牛羊基地25个、生猪基地37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