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病因本病以水牛小便呈棕红色至紫红色为主要特征,因在循环血液中有大量红血球被溶解,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此病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和长期干旱的区域。与地区土壤、饮水和植物中磷含量不足有关。或将长期干旱年生长的植物作饲料,引起食物性磷缺乏以及天气骤然转寒冷促使血管内红血球大量被破坏。主要见于泌乳期带犊的或妊娠期带胎的母牛。2临床症状病牛排出红尿,食欲异常、精神萎顿,体温趋于正常值;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逐渐减少;尿色较深,呈暗红色;红尿期间贫血现象严重,黏膜及皮肤呈淡红或苍白色。有条…  相似文献   

2.
<正> 血凝是红血球凝集反应的简称。4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某些病毒和细菌培养物能凝集红血球,开创了微生物学的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至今在某些传染病的诊断上仍不失其应用价值。已经证明红血球表面有大量糖蛋白受体,很容易吸附某些物质,诸如细菌的纤毛及某些病毒囊膜外面的血凝素分子等(图1·I)。  相似文献   

3.
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猪细小病毒抗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外用血清中和试验和免疫扩散试验诊断猪细小病毒,但都不实用,比较简便的方法是血凝抑制试验(HI),用鸡红血球结果判定最理想,但成鸡个体差异大;1~2日龄鸡血球产量低。豚鼠红血球终点界限不清晰,结果难以正确判定。我们参考虫媒病毒的HI法,改变了缓冲液的配方,并降低豚鼠红血球的浓度,用于检测猪血清中的PPV抗体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牛羊共患的一种血液传染病,附驻在红血球上或游离在血浆中,破坏大量红细胞。另一种观点认为此病属血原虫在血液中大量增殖,破坏大量红血球而致病。病猪以高热、贫血、黄疸,后期耳尖、四肢末端发红为主要特征。此病暴发时,采发热病猪耳静脉血或剖解淋巴结及脾送该市畜牧局、信阳农专病理室,镜检发现猪附红细胞体。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感染发病率高达70%~90%,高热稽留、厌食、贫血,怀孕母猪70%出现死胎,病程长,自然病死率低。1临床症状潜伏期5~7天,病猪体温突然上升至41℃~42.5℃,稽留热型。精神萎靡、厌食,结膜初期充…  相似文献   

5.
昆虫的血液循环同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有着本质的不同。应该指出以下三点最重要的差別: 1.昆虫的血液是无色的液体,不含有红血球。脊椎动物血液的颜色取决于红血球中血色素的存在。这种物质能够同空气中的氧建立不稳定的联系,并且把氧传递到机体的组织和器官中。昆虫的血液叫做血淋巴,它不能完成呼吸(传递氧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免疫球蛋白(IgG)从小鹅瘟高免血清中提取出来,吸附于固定的鹅红血球表面。吸附 IgG 的致敏红血球在小鹅瘟病毒作用下能发生特异性凝集。如果病毒样品先与特异性免疫血清混合,在37℃培养1小时,然后再与吸附 Ig 的红血球接触,则血球凝集现象即被抑制。  相似文献   

7.
绪言红血球内有游离可染性铁的存在早有记载。1941年 Grüenberg 氏用普鲁士蓝反应的染色方法,发现胎儿和新生软尾鼠(Newborn flextailed mice)的红血球内含有铁颗粒,命名为含铁红血球(Siderocyte)。其后,Doniach、Pearson 及 Grüenberg 等氏(1943)报告在成年人,主要是切除脾脏的病人的血液中可见到含铁红血球。1947年 Dacie 及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牛场在养殖过程中,每天排泄出大量的粪尿,在生产过程中用水冲洗清理粪尿,每天也向外排放大量的粪尿污水。若对这些粪尿及粪尿污水处理不当或管理不善.将会导致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必须解决牛场粪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问题,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是  侍刚 《江西饲料》2008,(2):44-44
羊心水病是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在羊群中经常发生。该病一般因感冒高烧引起。病羊心包内蓄积着大量黄色含血的液体,致使大脑皮质和肾小球的血管内皮细胞中立克次氏病原体附着在红血球上,因蜱、蝇等的吸血传播扩散而使健康羊发病。  相似文献   

10.
羊心水病是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在羊群中经常发生。该病属热性疾病,一般因感冒高烧而引起。病羊的心包内蓄积大量黄色含血的液体,致使大脑皮质和肾小球的血管内皮细胞中立克次氏病原体附着在红血球上,因蜱的吸血传播扩散而使健康羊发病。  相似文献   

11.
1鸭粪的营养价值鸭粪中含粗蛋白一般可在20%-34%变化。但由于鸭粪实际上是粪尿的混合物,而尿中含有大量尿酸盐(含量高达28%-55%),所以鸭粪中大量的氮是以非蛋白氮(尿酸盐、氨、尿素、肌酸等)的形式存在的,真蛋白质的含量仅占干物质的10%左右。由于反刍动物可以充分利用非蛋白氮,所以鸭粪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良好饲料,而单胃动物基本上不能利用非蛋白氮,因而用鸭粪喂猪等单胃动物不合适。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是一种寄生在猪红血球上的立克次氏体,其可造成红血球的改变而容易为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红血球减少,导致贫血。  相似文献   

13.
羊焦虫病是由寄生在红血球中的一种原虫引起的疾病。在养羊中较为常见,呈地方性散发流行。当焦虫侵袭羊体后,导致体表局部出血、水肿、发炎和角质增生;大量寄生时,引起羊体贫血、消瘦、生长发育不良,此时,羊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导致羊群大面积发生焦虫病。  相似文献   

14.
巴贝西焦虫病是由寄生于红血球内的原虫——巴贝西焦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热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是体温升高、贫血、黄疸和排血色素尿等,成年牛表现重,幼年牛表现轻。在日本,寄生于牛的巴贝西焦虫三种。双芽焦虫(Babesia bigmina)和阿根廷焦虫(Ba-  相似文献   

15.
阐述磷酸盐缓冲液对制备鼠疫F1抗体绵羊红血球的作用,观察不同批次(2019和2020年)磷酸盐缓冲盐水(PBS)对制备的鼠疫F1Ab绵羊红血球,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排查制备中各环节的影响因素,规范操作规程,稳定其质量,为鼠疫菌的诊断提供标准、可靠的鼠疫F1Ab绵羊红血球,确保鼠疫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于千桂 《北方牧业》2007,(12):22-22
<正>羊心水病,是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在羊群中常发生。该病属热性疾病,一般因感冒高烧后引起。病羊心包内蓄积着大量黄色含血的液体,致使大脑皮质和肾小球的血管内皮细胞中立克次氏病原体附着在红血球  相似文献   

17.
<正>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兔的一种以全身性出血和多发性血管内凝血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败血性、病毒性传染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染,潜伏期48~72h。RHDV属杯状病毒科兔病毒属,其核衣壳仅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60000的主要结构蛋白(Vp60)组成。病毒粒子在电镜下呈球形,20面体对称结构。能凝集人的O型红血球,对绵羊红血球有轻度凝集,不凝集其他动物的红血球[2]。  相似文献   

18.
奶牛血红蛋白尿多发生于奶牛产后或寒冷季节,以排出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疾病,因溶血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使患畜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因该病发病急,如诊治不当,病牛多在2~3天内死亡。近几年齐齐哈尔地区奶牛血红蛋白尿呈散发性,多因诊断不及时和治疗方法不正确,给养牛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我们治疗29例奶牛血红蛋白尿的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养猪场猪粪尿的污染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久梅 《中国猪业》2010,5(4):63-63
<正>规模化养猪基于先进的生产设备、科学的饲料配方及饲养技术。猪舍多采用缝隙地板,用水冲洗清理粪尿,每天要向外排放大量的粪尿污水。对这些粪尿污水若不积极开发利用,将会导致环  相似文献   

20.
产后母牛由于在妊娠后期消耗了大量的营养,此时奶牛处于生理病态。所以,母牛产后最初几天,乳房水肿,乳腺及循环系统的机能活动都不正常,在此期间有的奶户为多挣钱而大量挤奶,不给奶牛一个恢复的机会,这样会使血钙转入奶中,造成大量失钙,引起产后瘫痪或酮尿症等产后疾病。因此,在母牛产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