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氮肥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施氮肥可明显增加牧草产量,略增加蛋白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两者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施碳铵优于施尿素,合理施肥应为每次刈割后施碳铵821.4kg/hm2,在此种施肥处理下,鲜草、干草、蛋白产量分别为110328.6、14366.0、2110.7kg/hm2,产值可达14342.7元/hm2。  相似文献   

2.
玉米配方施肥校正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原县玉米主产区的中等肥力条件下,施不含钾配方的肥料碳铵367.5 kg/hm2、重钙489.75kg/hm2产量最高,达13 351.35 kg/hm2,肥料利用率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均产生增产作用,增产范围在2.7%~10.6%。其中秸秆全量还田(7500kg/hm2)配施碳铵210kg/hm2+碳酸钙300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8301kg/hm2,比对照增产10.6%;其次是秸秆半量还田,配施碳铵210kg/hm2的处理,产量8217kg/hm2,比对照增产9.5%;秸秆全量还田+碳铵90kg/hm2的处理产量最低,增产率为2.7%。同一调查日期内各处理株高相近。处理4对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褐变穗等病害的抗性明显增强,稻瘟病发病率降低20个百分点,抗倒伏和抗早衰能力明显增强。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穗粒数、空瘪率呈递增趋势,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碳铵施用量与产量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处理4比处理3每公顷增产水稻274.5kg,增产率为3.4%。  相似文献   

4.
谷子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谷子施肥技术,为谷子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谷1号为供试品种,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试验,采用A(N70%底肥和30%追肥)和B(N 30%底肥和70%追肥)2种施肥方法和N与P、K(作底肥)不同的施肥量,研究施肥与谷子产量的关系。[结果]在2种施肥方式下,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谷子产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施N 100与50 kg/hm2和150与50 kg/hm2产量差异极显著,施N 150 kg/hm2与100 kg/hm2的产量差异显著;施P肥量由35 kg/hm2增加到70 kg/hm2时,谷子单产提高7.2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K肥量由30 kg/hm2增加到60 kg/hm2时,谷子单产提高8.07%,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就A与B 2种施肥方式相比,B施肥方式产量明显高于A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养分配比对地膜大蒜蒜薹、蒜头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磷钾施肥量的增加,大蒜蒜薹和蒜头的产量逐渐增加,当施N、P2O5、K2O分别超过210kg/hm2、90kg/hm2、60kg/hm2时,大蒜蒜薹和蒜头的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蒜薹产量最高的施肥组合为施N 210kg/hm2、P2O5 90kg/hm2、K2O 60kg/hm2,蒜头产量最高的施肥组合为N 210kg/hm2、P2O5 90kg/hm2、K2O 90kg/hm2,蒜薹和蒜头总产值最高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 210kg/hm2、P2O590kg/hm2、K2O 90kg/hm2。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氮量为 96~ 14 4kg/hm2 范围内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烤烟产量、产值和施肥利润随之增加。当施氮量达 16 8kg/hm2 时 ,烤烟产量增加 ,但产值和施肥利润均下降。在施氮量为 96~ 16 8kg/hm2 范围内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增产率上升 ,氮肥生产率和产投比下降。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甜1号’为材料,分析氮磷钾肥不同施肥类型和氮肥施用量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单施或配施均可显著增加甜高粱籽粒产量,其中,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产量最高,为3 816kg/hm2,相比不施肥增产79.2%。氮磷钾肥配施经济效益最高,为10 092元/hm2,较不施肥增收40.7%。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最大,吸氮量比不施肥增加76.8%,吸磷量增加131.2%,吸钾量增加90.7%,以300kg/hm2 P2O5和300kg/hm2 K2O为底肥,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甜高粱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不利于成熟期甜高粱茎秆糖分的积累。氮、磷、钾吸收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甜高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氮肥过量施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养分的吸收。氮肥最佳施用量为246.0kg/hm2,籽粒产量较不施氮肥增产49.4%,经济效益增收29.3%。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和优化施肥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播期和优化施肥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大豆品质和增加产量;优化施肥,即适量少施氮、增施磷钾锌硼肥,可提高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适量少施氮,可增加大豆产量136.5 kg/hm2,增加油分0.25个百分点;增施磷钾肥,大豆产量增加148.5~277.5 kg/hm2,油分增加0.11~0.54个百分点;增施锌硼肥,大豆产量增加184.5~216.0 kg/hm2,油分增加0.34~0.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施氮量对苦荞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川荞2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苦荞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促进苦荞麦植株的生长发育,地上部显著增加植株的高度、茎粗和分枝数,地下部可使主根增长、一级侧根数增多,根体积和根粗增大,均以施肥N40 kg/hm2处理最高,显著高于不施氮对照.单株粒数、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施N80 kg/hm2处理最高,产量为2 008.5 kg/hm2,显著高于对照和施肥N120 kg/hm2处理,比其分别高63.4%和34.1%.施氮显著提高了荞麦的蛋白和脂肪含量,但芦丁含量则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槲皮素含量无明显变化.在试验条件下,合理的氮肥水平(80~120 kg/hm2)能提高苦荞麦的产量和品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探索硼锰铜复合微肥不同施用技术对超级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出效果好的施肥技术进行推广。试验结果:施基肥、抛秧后10 d、幼穗分化1期分别施硼锰铜复合微肥10.0 kg/hm2获得的产量效益最好,产量为8 405.5 kg/hm2、净效益28 777.8元/hm2,比基肥施30.0 kg/hm2和基肥、抛秧后10 d分别施15.0 kg/hm2,增产710.2 kg/hm2和383.5 kg/hm2,净效益增2 556.7元/hm2和1 380.6元/hm2。建议推广基肥、抛秧后10 d、幼穗分化1期各施硼锰铜复合微肥1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从参考馆员制度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入手,从内涵、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性质、服务模式、角色与职责、素质能力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参考馆员与学科馆员的异同,提出在当今网络资源庞杂浩繁,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人们也从多放面给予“绿色”与“生态”的关注。但对于“绿色”与“生态”内涵的理解,某些生态学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还有待探讨。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图书馆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应从建筑、能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在现实中建成。  相似文献   

13.
"利"与"弊"     
有一次,著名人际关系交往专家卡耐基曾经长期租用红约一家饭店的大舞厅,用来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但是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饭店让他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当然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他知道跟饭店的人争论是没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