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ND和EDS的流行区,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和禽病流行的复杂化,原本在鸭体内呈隐性或带毒的NDV、EDSV对鸭群的致病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前控制这两种疾病的主要手段仍是用ND、EDS疫苗预防和紧急接种.然而,市场上的ND、EDS疫苗种类繁多,产地各异,质量好坏难以辨认且主要针对鸡.  相似文献   

2.
以鸭源NDV和EDSV适应株同时接种鸭胚,收获48一120小时鸭胚尿囊液,测其NDV和EDSV的HA价后,制成二联油乳剂灭活苗,免疫130日龄蛋鸡,免疫后30天HI抗体达到高峰,免疫后180天ND—HI抗体≥8log_2,EDS—HI抗体≥6.5log_2,与进口和国产二联苗比较抗体水平相近,P>0.05无显著差异,疫苗保存6—9个月不影响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用同一鸭胚增殖鸡新城疫 D1 0 ( ND- D1 0 )和减蛋综合征 GC2 ( EDS76- GC2 )两株病毒制成的异源二联灭活苗 ,与常规生产的新减二联灭活苗 ,分别免疫 4月龄蛋鸡 ,均在免疫后第 4周 ,产生的 ND和 EDS76HI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前者产生的 HI抗体价分别为 1 0 .6log2和 9.4log2 ,后者为 1 0 .l log2和 8.7log2。免疫后第 52周 ,二者产生的 ND和 EDS76HI抗体价均维持在 7log2和 5log2以上  相似文献   

4.
维扬麻鸡150只分为5组(即Ⅰ-Ⅴ组).其中I、Ⅱ、Ⅲ组为试验组,对应用市售的A、B、C三种lBD中等毒力活疫苗进行两次免疫接种,Ⅳ组为ND免疫对照组,Ⅴ组为空白对照组,在IBD活疫苗二免后定期监测鸡群免疫ND(LaSota)疫苗后的HI抗体消长情况,以评价这3种IBD活疫苗对NDHI抗体产生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I组(免疫A疫苗)对NDV的HI抗体水平的影响最大,Ⅱ组(免疫B疫苗)对NDV的HI抗体水平的影响次之,Ⅲ组(免疫C疫苗)对NDV HI抗体水平的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日龄与母源抗体水平的鸭和鹅,用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其HI抗体消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和观察,结果,初生水禽3日龄首免即可对禽流感疫苗(H5亚型)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雏鹅母源抗体几乎以每4d下降1个HI抗体效价单位的速度消退;母源抗体对H5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加强免疫鸭和鹅所产生的H5 HI抗体水平及其维持时间与仅免疫一次的鸭和鹅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鸭和鹅免疫H5禽流感疫苗后第25~30d H5 HI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N28株)和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1株)各3批,以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1株)推荐的免疫程序和剂量分组免疫5周龄SPF鸡和5周龄非免疫鸭。免疫后定期采集血样,测定血清HI抗体效价,分别计算各免疫组鸡和鸭HI抗体效价的几何平均数,绘制各批疫苗免疫鸡和鸭后HI效价消长曲线,并分别对两种疫苗免疫鸡和鸭后各时期的HI抗体效价进行t检验。结果为:①免疫后1周,各免疫组均未测到HI抗体;②鸡免疫后4~5周,HI抗体效价达到峰值1:2^6.0~1:2^7.0,随后2周下降相对较快,平均每周下降0.3—0.7个滴度,之后HI抗体效价缓慢下降,直到试验结束,平均每周下降0.04~0.17个滴度;③鸭首次免疫后第3周各免疫组HI抗体效价达到1:2^4.0~1:2^5.3,加强免疫(首次免疫后第3周)后,HI抗体效价迅速升高。加强免疫后第3周(首次免疫后第6周)HI抗体效价达到最高值1:2^10.6-1:2^11.7,且在峰值水平维持3周,之后1周下降相对较快,平均下降1.2~2.7个滴度,然后缓慢下降,到首免后24周平均每周下降0.28~0.39个滴度,24周除049H5N2批疫苗免疫组外,其他各批免疫鸡HI抗体效价均小于1:2^4.0;④免疫后3周内,两种疫苗刺激鸡产生的HI抗体效价均高于相应批次疫苗免疫鸭产生的HI抗体效价,免疫后第2周相差1.9—2.3个滴度,免疫后第3周相差1.6~2.0个滴度;⑤两种疫苗免疫鸡和鸭后,各时期HI抗体效价t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免疫SPF鸡和非免疫鸭后,HI抗体效价消长规律一致,两种疫苗免疫后各个时期的HI抗体效价在统计学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将新城疫病毒(NDV)Colon-30株和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AV)-127株分别接种于非免疫鸡胚和鸭胚,制备抗原液。抗原液经甲醛灭活后,与纯化的天然免疫增强剂蜂胶乳化,制成鸡新城疫(ND)-减蛋综合征(EDS76)蜂胶二联灭活疫苗,对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测定。对3-6周龄易感雏鸡以2倍使用剂量肌内注射,安全性良好;对1日龄雏鸡接种1个使用剂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15d生长曲线表明,对雏难 影响。对6周龄雏鸡注射1个使用剂量,每批疫苗免疫10只鸡,免疫后5-32d,鸡血清中EDS76血凝抑制(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6.5-11.8log2,ND血凝抑制(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4.8-9.8log2;对ND免疫攻毒试验表明,3批疫苗,每羽份含有的半数保护量(PD50)分别为≥127、≥131和≥127。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与同类产品对不同日龄鸭及SPF鸡的免疫效果,将该疫苗与国内两家禽流感生产企业的2批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分别免疫鸭和SPF鸡,免疫后14、21、28、42 d采血测定各免疫组的HI抗体效价。禽流感灭活疫苗(D7株)以0.25 mL剂量免疫鸭后14 d,所有免疫组鸭的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即能达到6㏒2以上,28 d HI抗体GMT达到峰值9.1㏒2,而两批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以0.5 mL剂量免疫鸭21 d后HI抗体GMT均没有达到6㏒2;两种疫苗分别免疫21日龄SPF鸡21 d后各免疫组的HI抗体GMT基本相似。试验结果表明,禽流感灭活疫苗(D7株)对鸭的免疫效果要明显优于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Re-5株),而对鸡的免疫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ND)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在我国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N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我国用于新城疫预防的疫苗种类相对较多,临床上评价ND疫苗的免疫效果的重要指标就是疫苗免疫后血清的HI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新城疫(ND)疫苗对贵州三穗麻鸭的免疫效果,选用NDⅠ系活疫苗(CS2株)、Ⅳ系灭活疫苗(LaSota株)和重组基因Ⅶ型NDV灭活疫苗(A-Ⅶ株)分别对三穗麻鸭进行免疫实验,检测疫苗最小免疫剂量、免疫鸭的抗体滴度和消长规律,以及病毒感染免疫鸭后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活疫苗CS2株、灭活疫苗LaSota株、灭活疫苗A-Ⅶ株的最小免疫剂量分别为1.0 mL/只、0.5 mL/只和0.2 mL/只;3种疫苗2次免疫要高于1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滴度,但各免疫组不同免疫次数鸭的抗体滴度均在第60天达到高峰,其中以灭活疫苗A-Ⅶ株1次或2次免疫诱发的抗体滴度最高(分别为7.5log2和8.1log2),并且抗体持续期长,在免疫后第150天抗体水平仍能达到免疫保护要求;对免疫鸭的排毒检测发现,活疫苗CS2株免疫后的鸭持续排毒,灭活疫苗LaSota株免疫后的鸭排毒量少且时间短,而灭活疫苗A-Ⅶ株免疫后的鸭未检测到排毒。试验结果表明,重组基因Ⅶ型NDV灭活疫苗(A-Ⅶ株)在免疫剂量、免疫次数、免疫鸭的抗体滴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抑制免疫鸭排毒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ND疫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鸭群免疫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后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比较免疫一次和免疫两次后抗体水平差异,对鸭群进行免疫试验,并在不同时间段采集血清用试管凝集试验测定抗体滴度。结果表明:免疫后鸭群无不良反应,无鸭浆膜炎发病、死亡情况发生,一次免疫后10d抗体滴度达到24.5±1.19,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升高,60d时抗体滴度为26.5±0.93,两次免疫较一次免疫抗体升高快,免疫后20d达到高抗体稳定期。  相似文献   

13.
用NDLaSota弱毒株、EDS76毒株、IBD地方分离株JD2及D78株 ,分别接种鸡胚、鸭胚 ,收集尿囊液等含毒组织 ,结合JD2囊组织毒 ,制备各种病毒抗原 ,经福尔马林灭活后按一定比例混合 ,再加入含硒免疫增强剂 ,与白油佐剂乳化成油包水型三联乳剂疫苗。对三联苗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 ,证明本疫苗安全、无副作用 ,接种后 2~ 3周产生免疫保护 ,ND和EDS76攻毒保护率为 10 0 %。通过免疫抗体检测 ,该三联苗均能产生较高效价的抗体 ,其中IBDAGP抗体效价达7 4 2 (log2 ) ;NDHI抗体效价达 9 2 4 (log2 ) ;EDS76HI抗体效价达 9 18(log2 )。种鸡注苗后 8周测定其 1日龄雏鸡IBDAGP抗体阳性率为 96 35 %。本疫苗在河北省一些种鸡场和蛋鸡场进行区域试验 ,获得满意效果 ,有效控制了ND、EDS76及IBD的发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14.
将40日龄非免疫鸡分为3组,每组20只。第1组:肌肉注射鸡新城疫一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0.5mL/只,并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检测ND抗体和IB抗体;第2组:第一次免疫后71d,用同一疫苗进行第二次免疫,并追踪测定ND抗体和IB抗体;第3组:不注射疫苗,试验对照组。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ND抗体,用间接ELISA检测IB抗体。结果表明,第1组试验鸡接种疫苗后在6d就可以产生ND抗体(4log2),30d达到最高峰(10.11log2),持续期为110d;在18d检测到IB的阳性抗体(S/P值〉10.2或滴度/〉396),持续期为120d。第2组试验鸡的IB、ND抗体效价普遍高于第1组,抗体水平持续到228d时ND抗体效价达到6.2log2;IB抗体滴度达到4275。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疫苗免疫后鸡群的生长情况和临床症状,检测免疫后不同时期鸡群的ELISA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率以及对鸡新城疫(ND)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鸡群的HI抗体水平,评价和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 CA株 CF株)在石家庄地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免疫效果、免疫持续期以及是否会产生免疫抑制。结果表明,试验疫苗接种蛋鸡和肉鸡后,均没有观察到因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对蛋鸡和肉鸡均安全。疫苗接种蛋鸡后14 d、28 d、42 d、60 d和90 d,接种肉鸡后14 d、21 d、36 d攻毒保护率均达80%以上;商品蛋鸡接种疫苗后90 d其ELISA抗体水平仍高达6500以上。ND HI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疫苗接种后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无显著影响,不引起免疫抑制。结论:试验疫苗安全、有效,质量稳定,适用于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6.
不同ND抗体水平鸵鸟对NDV强毒的抵抗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新城疫(ND)HI抗体水平的5只鸵鸟进行新城疫病毒(NDV)感染试验,HI抗体效价(Log2)和3Log2以内的3只鸵鸟均表现ND的的典型症状的病变,4Log2的鸵鸟耐过NDV的侵袭,5Log2的鸵鸟未表现任何症状。这表明当鸵鸟的ND HI抗原体水平≤4Log2时应及时接种ND疫苗。  相似文献   

17.
对鸡群作NDV的HI抗作水平检测是了解鸡群对ND的免疫状态、疫苗免疫效果和判定免疫程序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为进一步探索玻板HI抗体水平与保护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用玻板法测定HI抗体水平的同时做了二次攻毒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H5亚型禽流感疫苗对特禽及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分别免疫SPF鸡、乌鸡、珍珠鸡、贵妃鸡、火鸡、鸭及鹅,免疫后采血测定其HI抗体,观察我国现有的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对特禽及水禽的免疫效力.结果,免疫后3周,SPF鸡、乌鸡、珍珠鸡、贵妃鸡、火鸡、鸭及鹅的平均HI抗体滴度分别为2 7.2、2 7.6、2 4.3、2 4.83、2 4.6、2 6.2及2 5.3,乌鸡两次免疫,其中一次HI抗体为2 9.65.试验证明,SPF鸡、特禽及水禽用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均能产生一定水平的HI抗体,但不同种类的家禽所产生的HI抗体滴度存在较大差异,以SPF鸡及乌鸡所产生的HI抗体滴度最高,而珍珠鸡、贵妃鸡及火鸡所产生的HI抗体滴度较低,水禽对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可产生一定水平的HI抗体.  相似文献   

19.
<正> 不少资料证明,雏鸡血清中所含的新城疫(ND)母源HI抗体水平与保护力之间呈正相关性,与接种ND疫苗的有效率呈负相关性,因此,掌握雏鸡体内ND母源HI抗体消长规律,对确定何日龄为ND首次免疫的最佳时机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一问题,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做过试验研究,多数人的结果是,雏鸡一出壳其ND母源HI抗体水平并未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0.
孙梅 《新疆畜牧业》2013,(11):53-54
通过使用新城疫和禽流感的二联浓缩疫苗免疫生产鸡群,分别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进行翅静脉采血,检测鸡群中ND、AI(H9)HI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组鸡的抗体效价3周达到高峰,ND达到8log2以上,AIH9达到9log2以上,维持在较高水平达20周以上。结果表明浓缩疫苗在肉种鸡上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