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对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内采集的66份标本和实验室以前收藏的15份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共鉴定出白粉菌34种,隶属于8属,分别是:叉丝壳属、白粉菌属、单囊壳属、叉丝单囊壳属、球针壳属、钩丝壳属、布氏白粉菌属、叉钩丝壳属.  相似文献   

2.
采用chelex-100法提取内蒙古地区4种白粉菌的基因组DNA,扩增其r 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连接载体测序,并基于ITS序列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4种白粉菌形成3个进化距离较远的分支;寄生在豌豆和田旋花上的豌豆白粉菌和旋花白粉菌的ITS序列紧密聚在1支,其亲缘关系较近,同属白粉菌属;寄生在紫花苜蓿上的托罗斯内丝白粉菌和寄生在山桃上的三指单囊白粉菌各自成1支,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ITS序列可用于内蒙古地区白粉菌分类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3.
烟草白粉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且田间很难发现其有性态,故烟草白粉菌是如何进行初侵染还不是很明确。为了解烟草周边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的相关性,确定周边寄主引起烟草白粉病发生的地位,本研究在贵阳周边的清镇、开阳、修文、贵安新区等烟草基地对烟草周边白粉菌植物进行调查采集、形态学鉴定,并建立植物白粉病菌的rDNA-ITS系统发育树,确定相互间的亲缘关系。此次共调查了烟田周边白粉菌植物16个科的30种植物,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为8种;其次是豆科植物4种;调查的30种植物中,三叶鬼针草(菊科)、豨莶(菊科)、酸模叶蓼(蓼科)、短序铁苋(大戟科)、朴树(榆科)等5种植物发现有性型,形态学鉴定分别为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与ITS(ITS4/5)比对的结果一致;经构建几种白粉菌属植物种间ITS系统发育树表明,所采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不是同一个种,在分子亲缘关系上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几种白粉菌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河南省5种植物白粉菌DNA,扩增其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并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寄生于凤仙、豇豆和菊芋的叉丝单囊壳属白粉菌,其ITS序列聚在一支,遗传距离小,亲缘关系近;寄生在大叶黄杨上的冬青卫矛白粉菌和番茄上的新番茄粉孢菌,其ITS序列聚在另外一支。此分析结果与5种白粉菌的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说明ITS序列分析技术可以为病原菌的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粉菌的资源状况.共鉴定出白粉菌科Erysiphe属10种,Microsphaera属2种,Phyllactinia属1种,Pleochaeta属1种,podosphaera属1种,Sphaerotheca属3种,其中有7种为甘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6.
在白粉菌属分种性状数据库支持下,以 Foxbase 编程建立分种鉴定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全面地进行各性状比较分析,具有较好的“模糊判别”能力,在一定的概率保证下做出鉴定结论.同时可以列出相近种的性状以供用户参考,可以调用计算机存储的模式标本图形进行核对,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都已达到实用化程度.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分类鉴定融合在同一系统中,操作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有较强的统计分析能力,用户可以十分方便地了解白粉菌属分类性状的有关信息,在计算机帮助下提高分类鉴定的速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白粉菌菌株CFSZ5159为材料,通过分子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种的鉴定,旨在建立-种快速有效克隆白粉菌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的方法.采用Chelex-100法提取白粉菌CFSZS159的基因组DNA,以此为模板对rD-NA内的ITS序列进PCR扩增、克隆及测序测定.结果:CFSZ5159菌株ITS扩增片段大小为629 bp,采用GENETYXVersion7软件对序列进行了分析,结合传统方法鉴定确定其为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表明该方法具有经济、简便、快速的特点,适合于白粉菌的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粉茵的资源状况。共鉴定出白粉菌科Erysiphe属10种,Microsphaera属2种,Phyllactinia属1种,Pleochaeta属1种,Podosphaera属1种,Sphaerotheca属3种,其中有7种为甘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对内蒙古地区白粉菌进行调查,鉴定出寄生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及大青山周围的22科41种植物上的7属24种白粉菌,其中有13种为内蒙古新记录种。22科41种寄主植物中,有9种寄主为国内新记录,16种为内蒙古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白粉菌的新寄主——十字花科沙芥属沙芥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区实验田的十字花科沙芥属(Pugionium Gaertn.)沙芥(P.cornurum(L.)Gaertn.)种白粉病标本进行室内鉴定,确定沙芥白粉病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白粉菌属(Erysiphe)十字花科白粉菌(E.cruciferarum(Opiz)Junell),并描述了沙芥白粉病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经全国信息资料检索及文献查阅,发现沙芥种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白粉菌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11.
温室接种试验证明,小麦白粉病能成功地侵染小麦属以外的6属18种禾草,其中6属17种为国内首次报道的该菌寄主。野外调查中发现,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Trin.)Nevski)雀麦(Bromus japonicusThunb.)、早熟禾一种(Poa sp.)和披碱草属一种(Elymus sp.)上的白粉菌发生严重,但室内试验证实前两种禾草上的白粉菌与小麦白粉病无关,后两种禾草上的白粉菌需进一步研究。用小麦白粉菌河南菌系和陕西菌系分别接种同一物种的禾草,所得结果不尽一致。关于野生禾草在小麦白粉病流行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黑粉菌的新种及新记录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肃省调查发现描述我国黑粉菌,新种1个.即草玉梅单囊壳,Sphaerotheca anemonea S.R.Wang ex K. Zhu sp.nov..新记录种2个为新记录,是发生在美女樱(Verbena hybrida Voss)的Sphaerotheca verbenae Savul. & Negru.和发生在青荚叶(Helwingiae japonicae L.)上的Microspheara helwingiae Sawada.  相似文献   

13.
山西白粉菌的种类、寄主及分布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4年以来,在山西境内共采集白粉菌标本300余份,已鉴定出白粉菌种类共11属(其中有性型9属,无性型2属),61种和变种(其中有性型44种,无性型17种),寄生在30科、75属86种和变种的植物上。其中山西新记录种及寄主新记录共34种(标记为*),中国寄主新记录6种(标记为**)。所有标本均保藏于山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SAU)。  相似文献   

14.
 对采自我国北方11个省(区)、直辖市的65个市、县,小麦近缘野生植物8属42种393份,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小种的混合菌种进行接种,除21份免疫外,均接种成功。用接种成功的7属40种共286份小麦近缘植物产生的白粉病菌,分别对小麦回接,亦全部回接成功。用6个小麦白粉病菌小种,对7属15种共29份小麦近缘植物进行分小种接种,发现它们与在小麦上一样有很强的寄生专化现象。在1~6叶期,84.4%的小麦近缘植物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感病性随生育期的推移而下降,其中47.4%病情降为0,37.0%部分病情下降,15.6%病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唐宗祥  符书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49-4950
[目的]将黑麦Imperial及KingⅡ所带的白粉病抗性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为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2套小麦-黑麦附加系(中国春×Imperial和Holdfast×KingⅡ)为研究材料,研究黑麦Imperial及KingⅡ中白粉病抗性基因的染色体位置。[结果]中国春×Imperial的附加系6R和Holdfast×KingⅡ的附加系3R和6R对白粉病具有免疫力。这说明黑麦Imperial的白粉病抗性基因位于6R染色体上,而黑麦KingⅡ中白粉病抗性基因位于3R和6R染色体上。黑麦KingⅡ的3R染色体上的白粉病抗性基因可能是新基因,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白粉病抗原。这说明3R和6R染色体上的白粉病抗性基因可在小麦中表达。[结论]该研究为将黑麦白粉病抗性基因导入小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以簇毛麦为抗源,采用杂交与辐射、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小麦,选育出高产、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和农艺性状较好、抗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经AFLP标记,确定了4个抗白粉病种质均为含有一段簇毛麦DNA的易位系,并得到3个可能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和7个连锁不太紧密的标记,为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鉴定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瓜白粉病病原菌及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文章概述了黄瓜白粉病病原菌的种类、特性、寄主范围及其分布,Sphaerotheca fuliginea和Erysiphe cichoracearum的致病力类型和生理小种的分化,黄瓜抗白粉病鉴定接种方法,生物技术在瓜类白粉病病原菌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黄瓜抗白粉病的遗传基础,并提出了今后黄瓜白粉病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以簇毛麦后代材料为抗源,采用杂交与辐射,杂交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经多代抗病鉴定、定向选择和细胞学分析,选育出了高产、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和农艺性状较好、抗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本项研究为外缘抗性基因导入小麦品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导入及AFLP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以簇毛麦为抗源,采用杂交与辐射、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小麦,选育出高产、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和农艺性状较好、抗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经AFLP标记,确定了4个抗白粉病种质均为含有一段簇毛麦DNA的易位系,并得到3个可能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和7个连锁不太紧密的标记,为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鉴定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