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正> 香鱼(Plecoglossus aItivelis)是一种小型名贵鱼类,由于(它)具有黄瓜味,故被称为香鱼。这种鱼在我国辽宁、山东、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均有分布。我省秦皇岛石河及汤河也产香鱼,50年代至60年代初,香鱼产量在3~4万斤左右,最大个体达半斤以上,每年供首都宴会之用,从60年代中期至今,由于兴修水利和工业污水的排放,石河、汤河的香鱼资源已处灭绝的境地,产量只有几斤,个体只有几克重,所以恢复香鱼的资源是当前迫切的任务。但在日本也由于水利工程和河流的污染,香鱼产量日趋下降,可是他们坚持把人工放流作为补充香鱼资源的方法,产量逐年上升,现在香鱼的捕捞产量占日本全国淡水捕捞总产量的1/5以上,1978年香鱼总产量达21600吨(其中捕捞产量14400吨),每年生产香鱼苗种8000万尾  相似文献   

2.
田照辉  胡红霞  白燕  朱华 《水产科学》2007,26(11):593-596
对水泥池养殖的香鱼卵巢、精巢发育做组织学观察,并与洄游型、陆封型香鱼的性腺发育做比较:养殖香鱼卵母细胞的结构和洄游型香鱼、陆封型香鱼基本一致;受精孔和精孔细胞出现的时间早于洄游型香鱼和陆封型香鱼。养殖香鱼卵巢发育略早于野生香鱼,但发育速度比野生香鱼慢,尤其慢于陆封香鱼。精巢结构属叶型壶腹型结构。雄鱼发育成熟早于雌鱼,能自然排精。雌鱼不用激素诱导即可获得游离卵。  相似文献   

3.
香鱼(Plecog lossus altivelis)属鲑形目、胡瓜亚目、香鱼科、香鱼属,为一年生小型经济鱼类,一般个体重100~150克,最大达250~300克。香鱼分洄游型和陆封型两个品系,前者分布于有入海口的河川中,后者分布于水库湖泊里。陆封型香鱼个体小,繁殖力差。成体香鱼呈纺缍型,背部灰黑色,体侧银白色,各鳍末端淡黄色,胸鳍上方有一黄色斑块。香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其脊背上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具有浓厚的诱人香味,深受消费者青睐,素有“淡水鱼之王”美称,是近年新兴的人工养殖珍稀新品种。福建省古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0年3月…  相似文献   

4.
香鱼(plecog losssu altivelis)属鲑形目、胡瓜亚目、香鱼科、香鱼属。为一年生小型经济鱼类,一般个体尾重100-150,最大达250-300g。香鱼分洄游型和陆封型两个品系,前者多布于有人海口的河川中,后者分布于水库湖泊里。陆封型香鱼个体小,繁殖力差。成体香鱼呈纺锤型,背部灰黑色,体侧银白色,各鳍末端淡黄色,胸鳍上方有一黄色斑块。香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其脊背上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具有浓厚的诱人香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福建省古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0年3月至11月,…  相似文献   

5.
香鱼(Plecglassusaltivelis)属鲑形目、香鱼科、香鱼属,是一年生的小型经济鱼类。香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尖。身体上部绿色,背缘黑色,两侧及腹部为白色,成鱼体长10~30cm,重50~100g,最大的可达500g左右。香鱼分布于我国北起辽宁、南至福建、台湾的入海河流中。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北部沿海也有分布。该鱼喜栖于岩石或沙砾底质,水质清澈的入海溪流中,是冷水性鱼类中较喜温(10~27℃)的种类。香鱼有终生生活在湖泊中的陆封型和溯河的洄游型两种,秋季产卵,绝大多数寿命一年。香鱼味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相似文献   

6.
香鱼     
香鱼(Plecog lossus-altivelis T&S)属鲑形目,香鱼科,分布于东北亚温带水域,如日本,朝鲜,及我国辽、冀、浙、台等省,属过河口洄游性小型鱼类,并可有陆封种,香鱼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鱼类,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理想的增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7.
浅析碧流河水库陆封型香鱼消亡原因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碧流河水库建成后,其库内洄游型香鱼形成陆封型种群.现有的捕捞数据表明,1999年以来,碧流河水库香鱼资源量锐减,该种群极有可能在碧流河水库内消失.对碧流河水库陆封型香鱼消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恢复措施进行了探讨.认为陆封型香鱼柄息环境恶化、自身不利变异、敌害鱼类和竞争鱼类抑制作用以及人为活动的破坏导致了碧流河水库陆封型香鱼的消亡;针对上述问题,积极有效的措施是通过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控制敌害鱼类和竞争鱼类数量加强对香鱼资源的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郝允碧 《淡水渔业》1987,(1):42-42,41
<正> 山东省棲霞县菴里水库,是一座养鱼水面约3600亩的中型水库。平均水深10米,透明度0.8米,pH值7.68,是个中营养型水库。1958年建库,1960年开始放养,至1981年共投放鱼苗、鱼种834.2万尾,捕捞成鱼61.5万斤,多年平均亩产8.5斤。1972年最高鱼产量达15.6万斤,平均亩产43斤,此后鱼产量逐年降低。为了恢复鱼产量,自1977年开始,增加投放鱼种数量,由14万尾提高到24万尾,鱼种规格亦由2寸左右,提高到3寸以上。结果年年放鱼不见鱼,1980年鱼产量只5000斤。主要原因是鳡鱼、鲌属鱼类猖獗,大量吞食放养鱼种,一般鳡鱼个体重30-40斤,鲌属鱼类有的个体重达10余斤,凶猛鱼产量占总产量的10%以上。 1982年6月是该水库枯水年的枯水季节,水库蓄水量不足20万米~3,为清野除害  相似文献   

9.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属鲑形目、香鱼科、香鱼属,是一年生的小型经济鱼类。香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身体上部绿色,背缘黑色,两侧及腹部为白色,体长10-30cm,重50~100g,最大的可达500g左右。香鱼分布于我国北起辽宁,南至福建、台湾的入海河流中,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北部沿海也有分布。该鱼喜栖于岩石或沙砾底质,水质清澈的入海溪流中,是冷水性鱼类中较喜高温(10℃~27℃)的种类。香鱼有终生生活在湖泊中的陆封型和溯河的洄游型两种,属秋季产卵类型,绝大多数寿命为…  相似文献   

10.
1香鱼概况 香鱼属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香鱼科,为一年生小型鱼类,在全球分布区域很窄.仅限于从日本北海道到琉球群岛、朝鲜半岛、我国台湾岛及黄海、渤海、东海沿岸的通海河川中。约在10万年前,在日本琵琶湖中形成了纯淡水种群。进入现代社会,人们兴修水利阻隔了香鱼洄游通道,使香鱼在湖库中定居成为陆封型香鱼。  相似文献   

11.
香鱼是一种肉味鲜美,价格高昂的理想养殖品种。香鱼分陆封型和涸游型两类,陆封型个体较小,洞型游香自最大可达30厘米。洞游型香鱼在淡水中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每年的秋末初冬,随溪流到河口入海处产卵孵化,幼苗阶段生活在咸淡水域中,仔鱼变态长出鳞片后,再溯河到溪流淡水中生长,食物以底栖藻类为主。香鱼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都有很大的消费量,而且市场价格不菲,目前国内(浙江、福建)的价格也已达100-180元/公斤,而目前大多数养鳗场都面临着养鳗亏本的情景,香鱼则是很好替代更新的品种之一。利用养鳗场养殖香鱼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2.
大西洋鲑     
大西洋鲑和太平洋鲑类(大马哈类)没有任何亲缘关系,从分类学角度讲,太平洋鲑鱼隶属于鲑科大马鱼属;而大西洋鲑则隶属于鲑科鲑属,与虹鳟鱼在生态学、生物学以及分类地位上相似。大西洋鲑有陆封型和洄游型两种。陆封型的个体较小,生长速度较慢,终生生活于淡水湖泊中;而洄游型的大西洋鲑生活史与太平洋鲑鱼相似,在海水中生长,淡水中繁殖,属溯河性洄游鱼类。它不象太平洋鲑类只在某个海区(白令海峡)生活,而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环球旅行者”。大西洋鲑历史上曾广布于大西洋北部以及从安哥娃湾(Ungava Bay)、安大略湖到北美 Conneticut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溧水县方便水库属中型水库,养鱼面积4,275亩,原来鱼产量一直很低。1977~1980年,四年总产5.44万斤,年平均1.36万斤,亩产仅3斤多。为了抛掉“老大难”的帽子,1981年以来,水库在进行渔业生产设施配套的同时,明确了各项生产责任制,从而使鱼产量明显增加。1981年鱼产量2。86万斤,1982年总产5.05万斤,亩产11.8斤,为1981年前的3.7倍。渔业初见成效,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明确了各个生产环节中的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14.
正技术简介: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Brerart),属鲑形目、鲑科、大麻哈鱼属。为溯河洄游性鱼类,幼鱼在淡水生话期间,分化成降海型与陆封型二个生态群体。陆封型群体终生生活在淡水河流中,为大麻哈鱼类中罕见的生物学特性,只有中国和日本有分布。在我国大陆分布于图们江、绥芬河,每年人工繁殖洄游型群体进行人工放流,对陆封型群体这一宝贵资源没有充分重视。2012年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成立后,从吉林图们江引进陆封型马苏大麻哈鱼,开展了人工选  相似文献   

15.
香鱼,又名鲇鱼、油香鱼、年鱼,是一年生小型洄游性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有一种特殊的清香,一直被视为“鱼中珍品”,特别是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日本、东南亚更称之为“淡水鱼之王”。由于野生香鱼资源有限,市场价格较高,在日本市场,香鱼则是大众化的消费,每年市场需要量3~5万吨,国内市场香鱼消费也随之日益增长。加上台湾地区的市场缺口,香鱼养殖的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16.
大西洋鲑的生态学资料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大西洋鲑Salmosalar属鲑科,鲑属。有洄游型和陆封型两种,洄游型的大西洋鲑生活史与太平洋鲑相似,在淡水中产卵繁殖,海水中生长发育,为溯河性洄游鱼类(不像太平洋鲑只在某个海区生活),而被称为“环球旅行者”。陆封型的大西洋鲑终生生活于淡水中。1分布在亚洲仅发现一种大西洋鲑(Salmosalar),而太平洋鲑有六种:Omcorhynchustshawytscha、O.gorbuscha、O.nerka、O.keta、O.kisutch和O.masu其中仅有一种(O.tshawytscha)重量可达到或超过大西洋鲑的重量,其余种类的个体较小。从大西洋鲑的起源上看,历史上大西洋鲑广布…  相似文献   

17.
马田 《内陆水产》2003,28(2):28-28
香鱼属鲑亚目、香鱼科、香鱼属。香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身体上侧绿色,背缘黑色,两侧及下侧为白色,香鱼地方名:海胎鱼、秋生子,日本人称为鲇鱼,因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而得名。香鱼体长10~30厘米,重50~100克,最大的可达500克左右。1生物学特性洄游习性香鱼多为1年生。每年的2~5月,当河水水温逐渐上升到10~15℃。接近于海水的温度时,在海里越冬的幼鱼(体长2~3厘米)便进入河口上溯。幼鱼在河川中生长发育.随着性腺的发育,又向河川下游洄游,在9~11月产卵。随着仔鱼的生长发育和水温的继续下降,幼鱼入海越冬。生活习性香鱼又名鲇鱼。…  相似文献   

18.
香鱼     
香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喜群居,多生长在溪涧岩石间,是一种小型淡水鱼。它体侧扁,吻较尖,鳞细小、色白、肉多细腻,无支骨,长约20厘米,体重80克上下,背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煮熟香气浓郁,故得此名。 香鱼在台湾称鳞鱼,又名“国姓鱼”。据台湾著名学者连横的《雅言》记载:台北之鳞,亦名“国娃鱼”。他还留下一首有关香鱼的诗:“春水初添新店溪,溪流蓄汀绿玻璃。香鱼上钓刚三寸,斗酒双柑去听鹂”诗中提到的新店溪  相似文献   

19.
姜祝飞 《内陆水产》2001,26(12):25-25
香鱼(Plecolossusdtivelis)属鲑亚目、香鱼科、香鱼属。香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身体上侧绿色,背缘黑色,两侧及下侧为白色。香鱼地方名:海胎鱼、秋生子,日本人称为鲇鱼,因能散发出诱人香味而得名。香鱼体长10~30厘米,重50~60克,最大的可达500克左右。1生物学特性1.1洄游习性香鱼多为一年生。每年的2~5月,当河水水温逐渐上升到10~15℃(接近于海水温度)时,在海里越冬的幼鱼(体长2~3厘米)便进入河口上溯,幼鱼在河川中生长发育。性腺发育成熟,又向河川下游洄游,在9~11月产卵。随着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628尾图们江马苏大麻哈鱼陆封型的一些生物学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鱼群由1—6龄组成,主要是2—4龄。我们首次发现雌鱼绝大多数个体(99.4%)终生不性成熟,性腺滞于Ⅱ期,故他们自繁能力极低。陆封型与洄游型关系密切。他们的产卵期与产卵场环境相同,前者雌雄比为1:1.7,后者为8:1,前者雄鱼参与后者繁殖,其性比恰呈互补,主食落入水中的陆生昆虫。建议保护陆封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