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为闽北天然林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中12个林隙内外进行植被调查,将林隙分为50,50~100,100~150,150~200m~2共4个林隙大小等级,在林隙的中心区、近心区、林冠区、边缘区和非林隙区中设置4m×4m的样方,对乔木层、灌木层、灌草层3个不同林层进行调查,通过计算不同大小等级、不同林层梯度林隙内外物种的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生态优势度指数λ与均优多指数Z,结合方差分析研究物种多样性对林隙的响应及其变化规律。【结果】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不同林层中,林隙区内物种多样性丰富且高于非林隙区。在不同大小的林隙空间内,各林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随着林隙由中心区向非林隙区的不同梯度变化,物种多样性由差异显著向差异不显著转变。【结论】闽北闽粤栲天然林分结构相对稳定,林隙内的物种多样性丰富,但差异不显著,林隙的形成有利于闽粤栲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与更新,对现有闽北闽粤栲天然林的经营应以保护与自然恢复更新为主。  相似文献   

2.
安徽查湾自然保护区甜槠林林隙形成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线调查法研究安徽查湾自然保护区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林隙的形成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形成的林隙形状近于椭圆形,其长短轴比率约为1.60,与林隙大小无关;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分别占整个林分面积的27.64%和7.58%,每年干扰频率分别为0.567%.a-1和0.155%.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645 a;林扩展林隙的面积以<200 m2的居多,以100~200 m2所占的面积比例和数量比例均最大;冠空隙的面积以<100 m2的居多,以50~100 m2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50 m2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风倒是林隙形成的主要方式,与风倒有关而形成的林隙占94.44%;林隙形成木为1~4株,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2.67株。  相似文献   

3.
对黄龙山白皮松林林隙的一般特征和干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皮松林林隙形成的主要方式是人工砍伐,其次枯立、干基折断和干中折断也是较重要的形成方式,大多数林隙是由多种死亡方式混合而成的.林隙的线状密度为13.2个·km-1.扩展林隙大小分布为:A1(扩展林隙面积)≤200 m2的小林隙约占调查总数的57.89%,A1>800 m2的最大林隙占2.63%,扩展林隙的面积级越大,林隙的个数就越少;而林冠空隙大小分布并不遵循此规律,林冠空隙个数在450 m2 <A2(冠空隙面积)≤600 m2时达到最小值,且所占面积比例最小,A2≤150m2的小林隙约占调查总数的57.90%,且所占面积比例仅次于A2>600 m2的林隙.在白皮松林中,大多数林隙是由1~5株形成木形成的,其中由单株形成木形成的林隙最多,每个林隙的林隙形成木平均为2.05株;林隙形成木的腐烂等级以B级为主;组成林隙形成木的树种主要有4种,大多是由白皮松和侧柏形成的.d(胸径)<20 cm和h(树高)<5 m的形成木较容易形成林隙;而d>60 cm,h>15 m的树种不容易形成林隙.  相似文献   

4.
千年桐人工林林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千年桐人工林林隙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千年桐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千年桐人工林冠林隙大小以10-20 m2居多,占36%,30-40 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为42.81%;扩展林隙中≤50 m2的小林隙最多,所占面积百分比最大的区间为75-100 m2。扩展林隙的形状指数主要集中在1.20-1.30,而冠林隙的形状指数在各范围内的分布差异不明显。林隙的形成年龄大多≤2 a。  相似文献   

5.
云南金沙江流域云南松天然林林隙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永仁县响水河和白马河林场云南松Pinus yunanensis天然林中45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云南松天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结果表明:永仁县云南松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扩展林隙和树冠空隙的平均面积分别为469.42 m2和181.90 m2,扩展林隙和树冠空隙在云南松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8.23%和10.49%,年干扰频率分别为0.672 1%和0.249 7%,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有400.48 a.大多数林隙在40 a以前形成.大多数林隙是由1~3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1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的径级结构以30~50 cm这一范围居多,高度以20~30 m居多,林隙形成木通过掘根、干基折断、干中折断、枯立、折枝或枯枝这几种形式形成,其比例分别是33.7%, 27.9%,18.6%,17.4%和2.4%,在不同的林隙中可见到形成木这几种形式的不同组合.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永仁县云南松天然林的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表5参10  相似文献   

6.
南方铁杉林林隙自然干扰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林隙大小结构、形成方式及形成木数量特征等方面,对南方铁杉林隙干扰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冠空隙(CG)主要集中在400m^2以下,扩展空隙(EG)主要集中在700m^2以下;林隙形成木以枯立木和风倒木为主,形成木高度集中在20~60m,形成木树种组成与其主林层树种所占比例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北京西山地区人工针叶林林窗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研究了北京西山地区针叶林林窗的形成方式及其特征 .结果表明 :在西山人工针叶林中 ,林窗形成最主要的方式为人为砍伐 ,占 76 7% ;其次是由病虫害和干旱形成的 .林窗以 10~ 2 0m2 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 ,为2 7 93 % ,而以 <10m2 所占的数量最多 ,占 46 5 1% .在扩展林窗中 ,以 2 0~ 40m2 的数量和面积比例最大 ,为5 1 12 %和 45 45 % .林窗主要由一株形成木形成 .在所调查的林分中平均每个林窗拥有的形成木数为 1 79株 ,每株形成木所能形成的林窗面积为 9 0 1m2 ,扩展林窗面积为 16 2 1m2 .林窗大部分是在 10年前形成的 .  相似文献   

8.
闽中山地天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田县龙坑村尖奇山天然林中7个林隙进行调查, 探讨了闽中山地天然林林隙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 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或近圆形, 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大小而变化, 都在1 14左右; 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热带山地雨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78 61%和27 66%, 干扰频率分别为1 572%·a-1和0 553%·a-1 林隙干扰返回间隔期约为180a EG大小为300 ~1 000m2, 平均约为560m2, 大多数CG大小为80 ~400m2,平均约为200m2 大多数林隙是在50a以内形成的, 而10 ~50a之前形成的林隙最多 大多数林隙是由1~5株形成木创造的, 而由2~4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 林隙形成木通过干基折断死亡的形式存在 龙坑村尖奇山天然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10余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1层的树种, 而且还有第2、3层的树种 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 对闽中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经营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闽粤栲天然林种群数量与结构的林隙边缘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林隙对闽粤栲天然林种群数量与结构的边缘效应,为闽粤栲天然林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线及样方调查法对闽粤栲天然林林隙样地进行调查,运用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计算边缘效应强度值,分析不同面积大小林隙的边缘效应变化趋势。【结果】用物种多样性拟合的边缘效应强度值ED为0.796~1.711,平均值为1.124;用生态优势度拟合的边缘效应强度值EC为0.327~1.444,平均值为0.818。不同大小林隙的边缘效应ED表现出的变化趋势为50~100 m~2(1.219)0~50 m~2(1.179)100~150 m~2(1.068)150~200 m~2(0.969)。边缘效应EC的变化趋势为50~100 m~2(0.692)0~50 m~2(0.752)100~150 m~2(0.920)150~200 m~2(0.977)。【结论】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优势度的边缘效应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闽粤栲天然林林隙边缘区具有增大物种多样性、降低生态优势度的作用,总体表现为边缘效应的正效应。面积为50~100 m~2的林隙其边缘效应强度ED最大,EC最小,表现出最强烈的边缘效应,而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边缘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安曹下杉木丰产林全林林窗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杉木林林窗的大小结构、形成方式及林窗形成木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在安曹下杉木林中,林窗的面积为22.75-319.92 m2,平均面积为102.3 m2,林窗大小多为50-200 m2,其中以50-100 m2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且所占的面积比例也最大;林窗形成方式由砍伐形成的最为普遍,占形成木总数的70.45%,其次是由于枯立而形成的,占22.73%;林窗大多由1株形成木形成,平均每个林窗拥有形成木1.33株。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建国以来减灾工作状况分析,提出通过提高人们的理性认识,动用相应的法律法规,校正人与自然间的相互关系,达到减灾目的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博  张宇 《油气储运》2012,31(5):330-334,407,408
德国作为世界天然气消费大国和欧洲大陆重要的天然气运输中转国,其天然气输配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阐述了德国天然气供给链条的结构组成,梳理了当前市场上的主要供气商和管道运营商,呈现了德国天然气的市场结构和运行方式。系统介绍了德国的天然气储运系统,着重描述了其境内重要的长输管道和过境的欧洲输气干线,概述了地下储气库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展示了发达国家天然气输配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可为中国天然气工业领域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指出树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新观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用Reineke定义的密度指数模拟了日本落叶松同龄林的自然稀疏模型和日本落叶松不同初植密度的自然生长过程表,这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密度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石灰岩山区次生植被自然恢复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行山石灰岩中山区天然次生植被分布特征、天然次生植被自然恢复的效果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分析认为,该区次生植被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植被能依据自身修复能力进行自然演替,并形成稳定的群落。针对人工恢复植被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次生植被恢复的策略与措施。包括:调整绿化工程规划,保护现有成果,增加自然恢复和自我修复比例,封山禁牧,加强管护力度;充分利用次生植被,营造天然——人工复合植被;加大次生植被恢复科研投资,培育次生植被恢复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汽车储气方式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东  顾安忠 《油气储运》2000,19(11):29-33
天然气可用液化,压缩和吸附三种方式来存储。对于车用天然气而言,液化方法实用性有限。而压缩天然气需要高压及昂贵的多级压缩设施,同时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高昂的造价也限制了CNG汽车进入北美市场。实验室水平的吸附式天然气(ANG)储气只需用CNG约1/6的压力即可达到其3/4的体积能量存储密度。目前,探寻一种新的,更适合车用的吸附剂以进一步提高ANG存储的体积能量密度并降低成本的研究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针对天然气储气方式的经济性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吸附,液化及压缩等方法的存储数据,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评价、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加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农业自然资源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围绕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的动态过程,提出并构建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全过程、多维度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框架与指标体系面向气候、土地、水和生物四大农业自然资源在不同阶段的管理目标与核心内容,具体涵盖9个准则层、111个单项指标。研究表明,该概念框架及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全过程性、系统性及与自然资源管理实务充分衔接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现了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立体空间的连动式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林林隙更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决祁连山水源林区青海云杉天然林更新难的经营难题,该文根据实测数据对该地区青海云杉林隙天然更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林区青海云杉林隙中心区更新最好,林隙内次之,林隙外(林冠下)最差,林隙内更新幼树以林隙中心区为核心呈聚集分布;林隙内外光环境对青海云杉的天然更新有影响。提出了“单株择伐-小面积林隙 天然更新”促进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的可行技术,为该区青海云杉水源林更新及经营模式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对两优0923非防治的中稻田白背飞虱、灰飞虱和褐飞虱与其天敌间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生态位分析方法,对盆拍法调查的3种飞虱与其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三方面关系进行分析,对每一种天敌对应的关联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相似性比例等参数标准化后的密切指数相加,按照密切指数值之和大小排序,评判3种飞虱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并用同样方法分析常规防治田农药对飞虱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施药,科学保护和利用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其结果是,非防治田白背飞虱前三位天敌是条纹蝇虎、草间小黑蛛和锥腹肖蛸;灰飞虱的是八斑球腹蛛、茶色新园蛛和锥腹肖蛸;褐飞虱的是纵条蝇狮、四点亮腹蛛和黑肩绿盲蝽.防治田白背飞虱前三位天敌是条纹蝇虎、草间小黑蛛和锥腹肖蛸;灰飞虱的是拟水狼蛛、四点亮腹蛛和草间小黑蛛;褐飞虱的是黑肩绿盲蝽、拟水狼蛛和四点亮腹蛛.盆拍法的防治田和非防治田之间3种飞虱前三位的相同天敌,白背飞虱完全相同,灰飞虱没有相同天敌,褐飞虱的是黑肩绿盲蝽和四点亮腹蛛.飞虱与天敌在时间和数量关系上,扫网法的防治田和非防治田之间3种飞虱前三位的相同天敌,白背飞虱的是锥腹肖蛸和四点亮腹蛛,灰飞虱完全相同,褐飞虱的是纵条蝇狮和条纹影虎.两种稻田的差异主要是农药杀伤了飞虱,使飞虱数量减少,并对天敌有一定杀伤力,进而影响到天敌的发生规律.非防治田的盆拍法和扫网法之间,3种飞虱前三位相同的天敌,白背飞虱的是锥腹肖蛸,灰飞虱的也是锥腹肖蛸,褐飞虱的是纵条蝇狮.防治田两调查方法结果之间,白背飞虱的是锥腹肖蛸,灰飞虱和褐飞虱前3位天敌中没有相同天敌,其差异主要是两法调查稻株的部位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受白粉病、台风和冬季低温影响,而国外天然橡胶生产受新冠肺炎疫情、落叶病和台风影响,我国及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分别下降14.9%和6.9%。疫情导致全球天然橡胶出口减少2.9%,消费下降6.9%,而我国的天然橡胶进口量同比增加13.7%,消费量与2019年相当。国内外天然橡胶价格年平均值未出现类似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的大幅度下跌,国内市场全乳标准胶年平均价格每吨1.16万元,比上年上升2.19%;国际市场年平均价格每吨1327美元,下降6.35%。展望2021年,国内外天然橡胶产业仍然处于供应大于需求阶段,新冠疫情影响仍将继续,我国天然橡胶消费增长可能放慢,而全球宽松货币和汽车产销将有利天然橡胶价格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