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花叶橡皮树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1)外植体诱导:MS 6-BA2.0mg,/L(单位下同) NAA0.2;(2)分化及继代:MS 6-BA 0.5 NAA0.05;(3)壮苗:MS 6.BA 0.1 NAA0.01;(4)生根:MS NAA0.1 IBA 0.1。同时探讨了花叶橡皮树外植体的成苗途径。初步建立了愈伤组织成苗的培养体系,为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大花蕙兰高频再生和工厂化生产体系中,采用一次成苗培养基可简化生产程序,提高效率,并降低在接种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率,降低瓶苗成本.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大花蕙兰一次性成苗的主要影响因素,最终得到最佳的一次性成苗培养基,其配方为1/2MS +BA 1.0 mg/L+ NAA0.1 mg/L+马铃薯汁100 g/L+琼脂8 g/L+蔗糖30g/L+活性炭2 g/L,pH值5.4.  相似文献   

3.
对赤桉优选株系离体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 BA0.5mg/L(以下单位同) NAA0.2 Vc3;增殖培养基为MS BA0.5 NAA0.1 IBA0.2;壮苗培养基为MS NAA0.1 IBA0.2;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1 IBA0.5;太阳闪射光和壮苗培养有利于赤桉生根;最适pH为5.8—6.0;组培苗移栽基质以30%泥炭土 70%黄心土成苗最好。  相似文献   

4.
生长素类物质对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豫薯4号和豫薯12号为试材,研究了生长素类物质(IBA和NAA)、温度和光照时间对转移后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苗的温度为28℃,光照时间以不低于14h@d-1为好,培养基中加入0.1~0.5mg/L的IBA(或NAA)有利于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苗,IBA的效果优于NAA.与不加任何生长素类物质的MS培养基相比,添加IBA 0.5mg/L的MS培养基可使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苗率提高9.9%~15.4%,平均成苗天数缩短3.3~8.5d.IBA(或NAA)浓度过高时(达到1.0mg/L),甘薯茎尖外植体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导致成苗率降低,平均成苗天数延长.  相似文献   

5.
文心兰茎尖诱导丛生芽高频率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文心兰茎尖为外植体,通过基本培养基(MS、1/2MS、1/2 N6)、植物激素(6BA、NAA)、培养条件(有机添加物、糖、培养物状态)等关键因子对文心兰丛生芽诱导、增殖、生根各培养阶段影响的试验,探讨了文心兰以丛生芽途径再生植株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茎尖诱导丛生芽较适培养基配方为1/2 MS+6BA 2.0 mg·L-1 +NAA 0.1 mg·L-1,诱导率为84.6%;丛生芽在MS+6BA 2.0 mg·L-1 +NAA 0.1 mg·L-1 +蔗糖30 g·L-1培养基中增殖效果较好,增殖系数为5.5;株高2.0~3.0 cm的试管苗是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材料;生根培养基适宜配方为1/2MS+IBA0.5 mg·L-1 +苹果汁100 g·L-1 +活性碳0.5 g·L-1 +蔗糖20 g·L-1,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太子参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繁殖、生根等关键技术。不同发育阶段适宜培养基组成:茎尖培养基MS+NAA0.5mg/kg +BA0.5mg/kg,出苗率86.7%。继代繁殖培养基MS+NAA0.5mg/kg +BA 0.5mg/kg和MS+NAA1.0mg/kg +BA0.5mg/kg。生根培养基1/2MS+IAA1.0mg/kg,生根率为76.7%,茎尖组培苗移栽成活率85.2%,定植成活率100%,近3年研究一个简易、快速、实用太子参工厂化育苗生产程序已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7.
以尾细桉M 1的单芽茎段为外殖体进行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再生芽诱导的较好培养基为EU+BA 0.5+NAA 0.2.增殖较适宜的培养基为EU+BA 1.0+NAA 0.2,EU+BA 0.5+IBA 0.2,EU+BA 0.5+NAA 0.1+IBA 0.1,每个芽可产生5个芽.壮苗较适培养基为1/2MS附加AC 0.5%~1.0%,有效苗品质高.生根较适培养基为1/2 MS附加NAA 0.2或IBA 0.2,生根率95%以上.炼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8.
圆齿野鸦椿种子外植体的快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齿野鸦椿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组培繁殖育苗技术,以筛选最适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激素种类和含量对种子无菌株系建立的影响不同,BA含量为0.5-2.5 mg.L-1时,种子的成活率随BA含量的升高而下降,而NAA对其影响不大,种子无菌株系建立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BA+0.3 mg.L-1N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2)在细胞分裂素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芽的增殖系数随着生长素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MS+1.0 mg.L-1BA+0.5 mg.L-1NAA+1.0 mg.L-1I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培育基上,发芽率达50%,增殖系数为3.70,芽饱满健壮;(3)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适当的配比是芽增殖的关键,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BA+0.3 mg.L-1NAA+1.0 mg.L-1I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增殖倍数达5.0;(4)一定含量的NAA有利于诱导长根,而IBA则不同,培养基中NAA的含量为0.1 mg.L-1,IBA的含量为0.5 mg.L-1时,生根率达95%,根长为3.51 cm.  相似文献   

9.
魔芋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白魔芋(Amorphophallusalbus)块茎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在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的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验结果显示,在MS+0.5mg·L-16 BA+0.5mg·L-1NAA、MS+0.5mg·L-16 BA+0.5mg·L-12,4 D及MS+1.0mg·L-16-BA+1.0mg·L-12,4 D的培养基上容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效率分别为92%、96%和93%),且愈伤组织容易分化;在分化培养基MS+1.0mg·L-16 BA+0.1mg·L-1NAA及MS+1.0mg·L-16 BA+0.5mg·L-1NAA上,愈伤组织容易分化(分化效率分别为86%和52%)。将在MS+1.0mg·L-16 BA+0.1mg·L-1NAA培养基上分化出的不定根和不定芽转至MS培养基上,30d后培养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
银露梅离体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银露梅嫩茎切段诱导簇生芽时,以MS+BA 2 mg/L+NAA 0. 2 mg/L效果最好,分化率达100 %;继代培养时以MS+BA 1 mg/L+KT 0.5 mg/L+NAA 0.1 mg/L增殖率最高,达11.71倍;再生苗在1/2 MS+NAA 0.1 m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祝进  王永清  倪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73-2574
就尤力克柠檬小种子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尤力克柠檬小种子离体培养最佳的接种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BA+0.5 mg/L KT+0.1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1.0 mg/L NAA+0.5 mg/L IBA.  相似文献   

12.
(一)植物名称大花君子兰 (二)材料类别种胚 (三)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1)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2,4-D1mg/L(单位下同)+水解蛋白500;(2)芽分化培养基:MS+BA2+NAA0.005+水解蛋白500;(3)生根培养基:1/2MS+NAA0.1+KT0.5+IBA0.5+活性碳5g/L.以上培养基均加3%蔗糖、0.8%琼脂,pH值5.8.培养温度(24±2)℃,光照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13.
草莓新品系妙紫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草莓杂交育种的后代群体中选择出优系妙紫,以其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侧芽和茎尖诱导培养及增殖快繁、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以建立其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结果发现:(1)茎段和茎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是MS+0.5 mg/L BA+0.1 mg/L NAA,芽都能诱导萌发,且新梢生长健壮。(2)适宜的增殖快繁培养基是MS+0.5 mg/L BA+0.05 mg/L NAA,增殖系数较高,可达10倍,增殖方式是以腋芽增殖为主,新梢生长健壮。在激素水平增加的MS+1.0 mg/L BA+0.1 mg/L NAA培养基上,虽然增殖系数可达20倍,但芽丛长势弱。(3)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0.5 mg/L NAA,新梢平均生根数达4.5条。  相似文献   

14.
以粉菠萝冠芽、幼叶为外植体材料,采用外加不同梯度浓度激素的完全培养基(MS)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MS+BA1.0 mg.L-1+IBA0.1 mg.L-1为最佳丛生芽养基;MS+BA0.2 mg.L-1+NAA 0.1 mg.L-1为最佳芽增殖培养基;1/2 MS+NAA0.5 mg.L-1为最佳生根培养基。通过对再生植株的分子标记研究表明,基因组没有发生变化,表明通过粉菠萝体细胞植株再生苗同粉菠萝原生苗没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马蹄茎尖在MS+BA2.0 +NAA0.2(mg/L)培养基上培养60天后诱导产生丛生芽 ,此时将它们切分 ,转入MS+BA0.5~2.0+NAA0.05~0.2(mg/L)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每30天继代1次 ,每代增殖倍数为5~6倍。经过7~8次继代培养后 ,当芽长至3~4cm时 ,再切成单芽培养在1/2MS+NAA0.5(mg/L)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萝藦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有利变异性状萝藦茎上的生长点为外植体,以不同浓度的BA、IAA、NAA、2,4-D、GA的MS、1/2MS和1/3 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了芽伸长生长培养、芽分化培养和试管苗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1/2 MS+IAA 0.2mg/L是促进萝藦培养芽伸长生长的理想培养基;MS+BA 0.5 mg/L+NAA 0.1 mg/L+GA 0.5 ms/L是萝藦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 MS+IAA 0.5 mg/L是萝藦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果桑离体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健  于元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891-3892
以果桑为材料,对其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MS较有利于果桑芽体的萌发与生长;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1mg/L;继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20mg/L+GA31.0mg/L;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2mg/L+IBA0.5mg/L。  相似文献   

18.
羽衣甘蓝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羽衣甘蓝的花蕾、腋芽、花茎、花丝为外植体 ,进行愈伤组织或不定芽的诱导试验 ,研究了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羽衣甘蓝离体培养的影响 ,筛选出了最佳诱导分化、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 :以MS +BA4mg·L -1 +NAA0.1mg·L-1 诱导成苗率最高 ,芽苗健壮 ;芽在继代培养中以MS +BA2 +NAA0.02mg·L-1 增殖率最高 ;在生根阶段以1/2MS +NAA0.4mg·L-1生根效果最好 ,生根率可达100 %。  相似文献   

19.
以柴蕉吸芽茎尖为外植体,进行无菌株系建立与芽苗增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先将柴蕉吸芽接种于液体诱导培养基1/2 MS+4 mg.L-1BA+0.5 mg.L-1NAA+30 g.L-1蔗糖,7 d后转到1/2MS+4 mg.L-1BA+0.5 mg.L-1NAA+30 g.L-1蔗糖+1 mg.L-1AC中,可以有效减少外植体的褐变;在MS+4 mg.L-1BA+0.3 mg.L-1NAA+30 g.L-1蔗糖+6 g.L-1琼脂+80 g.L-1腺嘌呤培养基上采用薄切片进行继代增殖,出芽率高且芽苗粗壮。  相似文献   

20.
黄花水仙和南日岛水仙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黄花水仙和南日岛水仙为材料,对2个水仙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低温处理1个月的带鳞茎盘基部的鳞片为外植体,接种于MS+0.5 mg.L-1BA+0.1 mg.L-12,4-D的诱导培养基和MS+1.0 mg.L-1BA+0.5或1.0 mg.L-12,4-D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诱导黄花水仙形成的小鳞茎数量多,增殖率高;南日岛水仙以MS+0.5 mg.L-1BA+2.0 mg.L-1NAA的诱导培养基和MS+1.0 mg.L-1BA+0.5或1.0 mg.L-12,4-D的增殖培养基效果较好.生根培养基为1/2MS+0.05 mg.L-1NAA,移栽后成活率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