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江苏省重要晚稻品种南粳44为试材,通过大田试验探究寒露风发生期间,水稻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钾溶液对抽穗扬花期晚稻叶片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后水稻光合能力普遍增强,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上升,其中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03%腐植酸钾,水稻抗低温效果较为显著;(2)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寒露风期间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经施肥处理后发现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对处理的敏感性相对较弱,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处理的敏感性较强,丙二醛含量较对照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0.3%磷酸二氢钾和0.03%腐植酸钾叶面喷施处理3种保护酶活性增幅最大,丙二醛含量增幅最小;(3)在产量及产量构成方面,与对照相比,0.3%磷酸二氢钾和0.03%腐植酸钾叶面喷施肥处理水稻结实率、千粒重等显著增加,从而导致产量大幅上升,而0.05%腐植酸钾叶面喷施肥处理对产量及部分相关性状有轻微抑制作用;(4)千粒重、结实率与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除株高和分蘖数外,其他生理、生化性状与产量显著相关,该结论可为产量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壤水分胁迫与水稻活性氧代谢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杂交稻,粳稻,旱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稻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脂质过氧化的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受水分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脂质过氧化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镉胁迫对烟草生理特性的影响,选用本生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挑选了生长4周健壮的烟草苗进行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0,50,250和500 μg·L-1),并于处理后一周分别取样并进行相关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本生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试验数据表明低浓度的镉胁迫下烟草会出现自我保护现象,但浓度超过250 μg·L-1的镉胁迫一周会明显抑制烟草叶绿素合成及氧化酶系活性,进而对烟草细胞产生伤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抗寒种衣剂对水稻秧苗抗寒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研究了两个早籼稻品种经4种抗寒种衣剂(HET种衣剂、YKJ种衣剂、YKZYJ种衣剂和ABA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在低温胁迫下的若干生理生化效应。【结果】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种衣剂处理使秧苗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维持较高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降低,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受害株率大幅下降。【结论】抗寒种衣剂增强了秧苗抵抗低温胁迫的能力;4种抗寒种衣剂的抗寒效果以YKZYJ种衣剂最优,YKJ和ABA种衣剂次之,HET种衣剂再次。  相似文献   

5.
西藏裸大麦叶片旱促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干旱诱导裸大麦叶片衰老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水势降低,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脂类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6.
以棕色彩棉为材料,对子叶衰老过程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干物重,三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子叶在出土后19d开始衰老;叶绿素含量变化在很大程度上SOD和CAT活性变化存在正相关,与MDA的含量变化负相关,但与POD活性变化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缺素培养对玉米叶片脂质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以玉米品种金玉1号为试材,用水培法在苗期进行缺素(N、P、K、Ca、Mg、Fe)处理培养,缺素症状出现后对其生理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袁明:在不同缺素培养下玉米叶片的丙二醛(ⅧA)含量显著增加,产生的活性氧物质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植株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三唑酮对离体水稻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质量浓度为20mg/L的三唑酮溶液处理提高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表明三有延缓水稻叶片的衰老。叶片衰老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抗坏到(AsA)、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含量降低,三唑酮处理抑制了它们的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三唑酮处理抑制它们的提高。结果表明,三唑酮提高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保护能力是其延缓衰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光合细菌在水稻上的应用,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对水稻的生理活性、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对过氧化氢酶(CAT)及色素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水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提高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及固氮菌数量,增加水稻分蘖,提高产量。水稻超氧化物歧化酶、分蘖和产量提高分别为对照的68.29%,30.88%和36.75%。光合细菌在水稻上的施用方法以菌液沾根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抗氧化酶系统在缓解光氧化伤害中的作用。[方法]以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和野生型为材料,对其叶绿体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同工酶谱进行了比较。[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片细胞及叶绿体中抗氧化酶SOD、POD和CAT的同工酶种类相对较多,酶活性相对较高;强光条件下,突变体叶绿体H2O2的含量低于野生型叶绿体。[结论]较强的内源活性氧清除系统减轻了强光下过剩光能对光合膜的光氧化伤害,是该突变体PSII具有较高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提高水稻净光合速率和延缓衰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赣秀早在剑叶出叶期喷施300 ppm多效唑能显著地延缓水稻叶片的衰老。主要表现在缓解叶绿素含量的减少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多效唑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延缓效应和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与促进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杂交稻叶片衰老的表现型,为水稻抗早衰栽培技术和抗早衰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选用6个杂交稻组合,在抽穗后常规水分管理和限水条件下,研究根系活力、叶片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动态及其对水分亏缺的响应。[结果]不同杂交稻品种的根系伤流强度、叶片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衰减节律有明显差异,表现在衰减的起始时间、频率和衰减量。不同组合各生理指标对水分亏缺的响应不完全一致。叶绿素含量衰减率与根系活力和叶片氮含量衰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SOD、CAT和POD活性动态不同,不同组合对水分亏缺的响应不同。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素含量的变化动态与SOD和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素含量的变化动态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杂交稻组合叶片生理指标的衰减节律及其对水分亏缺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利于延缓叶片氮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衰减、维持叶片较高的光合功能。[结论]水稻的抗衰老特性是基因型差异及其各项生理机能对环境应答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水稻开花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5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在开花期低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含量等10项与耐冷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剑叶光合速率和SOD酶活性对水稻的耐冷性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水稻开花期耐冷性鉴定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进行了耐冷性预测,结果与它们的结实率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用这2个指标在开花期对水稻耐冷性进行鉴定是可行的,用该方法对水稻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按照土壤中大于2mm砾石含量设置了7个不同处理的土壤种植烤烟,研究土壤砾石含量与烟叶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轻砾石土壤植烟的烟叶叶绿素含量较高,光合能力较强,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均较高,且旺长期叶片中含有较高水平促进烟株生长的内源激素,更有利于烤烟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耐淹基因型水稻分蘖期对淹涝胁迫的生理差异。[方法]以不同基因型的水稻品种FR13A、9311、IR64和OM052为供试材料,进行2、4、5、7 d淹涝胁迫处理并分别恢复3和5 d,研究不同程度淹水对分蘖期水稻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淹水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及地上相对含水量下降;根冠比增加,根长变短;淹水处理诱导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在没顶淹水4 d时,OM052的SOD、POD和CAT的酶活性及MDA含量比对照增加分别增加了50.0%,25.8%,50.5%和17.9%。没顶淹水5 d后,仅OM052和耐淹品种FR13A存活。[结论]淹水5 d可能是分蘖期水稻淹水胁迫的转折点,OM052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好的耐淹性。  相似文献   

16.
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的抗氧化酶系统研究(英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Objective] The mitigative effect of antioxidase system of a rice mutant with low chlorophyll b on photooxidative damage was studied.[Method] A rice mutant with low chlorophyll b and its wild type were taken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comparatively research their peroxide (H2O2) contents, the activity and isozym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nd peroxidase (POD) in chloroplast.[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wild type, there were many kinds of SOD, POD and CAT isozymes in leaf cells and chloroplast cell of mutant, and the activity of SOD, POD and CAT isozymes in leaf cells and chloroplast cell of mutant was also correspondingly higher. Under intense light condition, the H2O2 content of chloroplast in mutant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wild type. [Conclusion] The higher activity of scavenging active oxygen can relieve the photooxidative damage made by excessive light energy of intense light on photosynthetic membrane, which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higher photosystem Ⅱ (PS II) stability of this mutant.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冬油菜根系生长、干物质积累、有效光合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研究表明,群体密度在60、90万/hm2时,根长和根颈直径相对增长量大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极显著;群体过大,抑制叶片和根部干物质积累;60、90万/hm2有利于增加根冠比和根系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而减小叶片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群体越大,叶绿素质量浓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越低,但低温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稳定;SOD活性随群体增大而增大,但在低温受冻后,0℃以下(11月20日),各处理SOD活性大幅减小,但60、90万/hm2仍能保持较高活性;POD、CAT、APX活性随群体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气温下降后,随群体不断增大,POD、CAT、APX活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以60、90万/hm2处理的活性最高,低温下POD、CAT、APX活性能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60~90万/hm2是保证冬油菜高越冬率比较合理的群体密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盛有绿藻细胞悬液的培养皿用紫外灯照射0、20、40、60、80、100、120 s,研究紫外线照射对绿藻生长繁殖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紫外线(20~60 s)照射对单细胞绿藻的分裂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了绿藻细胞的生长。当紫外线照射时间延长至80 s以上时,绿藻的细胞密度急剧减少。低剂量紫外线(20~80 s)照射对绿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较高剂量紫外线(100 s以上)照射显著降低了绿藻的叶绿素含量。[结论]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可直接影响藻类的生长繁殖和叶绿素含量,间接影响其光合效率,从而增强了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