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丙烯菊酯旋光异构体的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丙烯菊酯旋光异构体的色谱分析方法。丙烯菊酸在氢氧化钾醇溶液中水解成菊酸和丙烯醇酮,然后分别将菊酸与d-2-辛醇反应,丙烯醇酮与R(-)-戊菊酸反应,制成非对映衍生物,再进行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获得各异构体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2.
用恒温热重法测定了热压SiC-Al2O3复相陶瓷在1500℃空气中的氧化增重速率,并研究其高温氧化行为。氧化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热压SiC-Al2O3复相陶瓷材料的氧化增重速率随氧化时间延长而减小;反应气体氧和反应气物气体CO通过氧化产物边界层的扩散过程与氧化反应过程相比是很慢的,成为氧化速率限制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认阿魏酸的异构体转换反应及川芎、当归药材中阿魏酸的存在形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研究阿魏酸的异构体转换。结果 反式阿魏酸在常规保存条件下,可部分转变成塑顺式,在川芎和当归药材中,反式和顺式阿魏酸是共存的。结论 反式阿魏酸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存在缓慢的异构体转换反应。  相似文献   

4.
香子兰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该方法所得香子兰精油的化学组成,在其精油的44个色谱峰中鉴定出11种主要化学成分,占该精油总量的80.1%,其中最高的香草醛为64.83%。  相似文献   

5.
羟胺氧化法测定果实中O^—2含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羟胺氧化法测定果实为O^-2的含量的一些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液pH值对羟胺氧化有重要影响,以所改进的方法测定了苹果在贮藏过程中O^-2含量变化,初步表明O^-2在苹果实衰老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电沉积法制备Mo-W-Ni-Pb-Ca多元活性阴极,研究了在0.5mol/L H2SO4中的析氢反应,结果表明,多元阴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其析氢过电位比软钢阴极降低305mV,i0提高三个数量级,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并用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表面组成和结构。证实表面有:Ni,NiO,MoO2,MoO^2-4,WO3,PbO2,PbO,Ca^++等物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羰基簇为前体制备的Ru-Fe-ZrO2双金属催化剂上的CO吸脱附行为及其表面加氢反应.吸附在由Ru3(CO)12-Fe2(CO)9混合簇为前体制备的Ru-Fe-ZrO2双金属催化剂上的CO红外光谱表明,CO以线型吸附为主,Ru/Fe原子比为1∶2者出现弱桥式带;高分散Ru-Fe-ZrO2双金属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的还原作用使其CO吸附能力增强.以Ru2Fe(CO)12异核簇、Ru3(CO)12-Fe2(CO)9混合簇为前体的Ru-Fe-ZrO2催化剂在CO加氢反应中出现-CH3、-CH2等中间表面物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羰基簇为前体制备的Ru-Fe-Zro2双金属催化剂上的CO吸脱附行为及其表面加氢反应。吸附在由Ru3(CO)12-Fe2(CO)9混合簇为前体制备的RU-Fe-ZrO2双金属催化剂上的CO红外光谱表明,CO以线型吸附为主,Ru/Fe原子比为1:2出现弱桥式带;  相似文献   

9.
在·OH、O2^-和H2O2的产生和检测系统中,加入不同体积的茵陈水提液对活性氧的清除观察其与少 氧引发反应的竞争效应。结果表明,茵陈水提液能显著降低·OH作用下的水杨酸羟基化作用,及O2^-引发的NBT光化学还原,而对H2O2驱动的过氧化物一钛复合物的形成没有影响。因而,体外茵陈水提液是·OH和O2^-的有效清除剂,但对H2O2没有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0.
顺反混合菊酸(顺/反=43/57),用氢氧化钠-乙二醇处理,反应产物经^1HNMR测定表明:反式异构体的含量可达95%,反应收率为86%。  相似文献   

11.
鸡肝酯酶快速检测氰戊菊酯农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鸡肝酯酶对不同浓度的氰戊菊酯农药进行了催化水解,并通过pH-stat法优化了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在pH 8.0,温度55℃的条件下,酶催化反应速度较大.在该反应条件下,分析了农药浓度(1/x)与酶解反应初速度(1/y)之间的关系,发现在0.05~2.00 mg·L-1农药浓度范围内,两者的关系曲线为y=0.0723...  相似文献   

12.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土壤中的毒死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多克隆抗体,考察了pH值和甲醇含量对竞争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土壤中毒死蜱的残留检测ELISA方法。试验表明,毒死蜱对抗体竞争性结合的I50为76.8μg/L,方法检出限为5.2μg/L。土壤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分别采用ELISA和GC测定,用ELISA方法测得土壤中毒死蜱的添加回收率为80.33%~83.36%,CV为5.28%~9.83%,最低检出限为0.005mg/kg,与GC测定结果基本相当,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蒲侠  张兴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927-12929
[目的]研究无皂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为油脂类单体寻求一种新的绿色聚合方法,。[方法]在制备桐油衍生物(TOMG/MA)/苯乙烯无皂乳液的基础上,控制反应中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聚合反应的一个因素,对无皂乳液聚合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苯乙烯/(TOMG/MA)无皂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Rp=k[St]1.25[TOMG/MA]0.01[KPS]0.96,反应活化能大约为81.8kJ/mol。[结论]苯乙烯/(TOMG/MA)无皂乳液聚合反应符合一般的自由基共聚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微波条件下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微波技术对淀粉-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进行研究。[方法]以焦磷酸锰络阴离子为引发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采用正交试验筛选通过微波加热,玉米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组合条件为:苯乙烯用量20ml,焦磷酸锰络阴离子浓度9mmol/L,反应时间14min(30s+30s)。[结论]该研究确定了淀粉-苯乙烯接枝共聚物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PCR技术简单扩增奶牛高GC含量的rDNA重复序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利用PCR简单扩增高GC含量的长重复序列的方法,经反复摸索后选用LAPCR法即LA PCR Taq酶结合GC缓冲液Ⅱ来扩增奶牛高GC含量的长片段重复序列,成功获得了全长2538bp,GC含量为65.7%的DNA序列,其中ITS1的GC含量高达80%.探索了克隆复杂DNA序列时引物设计的特别规则、反应体系的改进、DNA聚合酶的选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春  房桂干  邓拥军  李萍  殷燕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79-18981
[目的]探讨竹簧碎屑的水解工艺,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H2SO4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和液固比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稀H2SO4水解竹簧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竹簧水解液的单糖组分。[结果]稀H2SO4水解竹簧碎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稀H2SO4质量分数3.5%、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5 h、液固比10∶1(ml/g),在此条件下戊糖得率达到72.61%。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竹簧水解液中单糖组分主要以木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其含量分别为72.380%、11.673%、5.979%和3.468%。[结论]竹簧碎屑具有制备木糖或木糖醇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richoderma reesei外切葡萄糖苷酶CBHⅠ对木糖是否有糖苷合成活性。[方法]以木糖为底物,检测了155min反应体系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并以GC/MS对反应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在封闭的反应体系中,还原糖含量出现规律的周期性上升下[降的特征,在2条回归曲线y=3E-05x+0.7151和y=-0.0002x+0.6276之间呈波状振荡,还原糖含量振荡周期为(33.75±4.79)min,从而推断出CBHⅠ可以以木糖为底物合成非还原性产物。对非还原性产物衍生后进行GC/MS分析,产物中有以木糖为单位的非还原性二糖存在。[结论]CBHⅠ对木糖有糖苷合成活性,这扩大了其在糖苷合成中底物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以活性白土、磷钨酸等为催化剂进行了松香催化裂解试验,并以活性白土为催化剂进行松香裂解反应条件及裂解产物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白土和磷钨酸的催化性能较强,反应2 h后可使松香酸值分别降至1.20 mg·g-1和2.07 mg·g-1;活性白土催化裂解松香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20 ~ 240 ℃、催化剂用量5.0% ~ 10.0%、反应时间1.0 h;在此反应条件下得到的裂解产物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是各种芳香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由萘、吲哚、吡啶和菲类等物质组成;松香裂解反应除了松香脱羧反应外,同时伴随着大量碳—碳键和碳—氢键的断裂和重排。图1表5参9  相似文献   

19.
克菌丹在苹果园土壤中的代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GC-M S是对农药及其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 S)联用研究了克菌丹在土壤及苹果中的代谢,确证了克菌丹的代谢物为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克菌丹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6~1.9 d。最低检出浓度为0.006 m g/kg。  相似文献   

20.
甘草种子SCAR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是一种常用中药材,药典记载的甘草药材来源植物有三种,即: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目前人工栽培用的甘草种子有些来自人工培育,有些来自野生收集,因此容易造成种子的混杂。通过将收集到的5种甘草种子进行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PCR扩增,对RAPD电泳图谱上具有差异性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根据序列信息设计序列特异的引物,建立甘草种子的SCAR(序列特异的扩增区域)标记。初步建立了几种甘草种子的SCAR标记:GC1F/GC1R,GC2F/GC2R,和GC3F/GC3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