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研究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及主要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板悬挂于茶树冠上部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最多,但与悬挂于茶树冠中部差异不显著,与悬挂于茶树冠顶部和底部差异显著;黄板悬挂于茶树冠底部诱集蜘蛛数量最多,但与悬挂于茶树冠上部和中部差异不显著,与悬挂于茶树冠顶部差异显著。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秋季在茶树园活动高峰期为上午5:00~8:00和下午16:00~19:00,峰值分别为上午6:00和下午18:00,成虫活动低峰期为夜间21:00至次日4:00。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黄板诱集小贯小绿叶蝉的应用研究现状,从最佳的诱板颜色、规格、悬挂高度、悬挂密度等方面总结了提高黄板诱杀茶园小贯小绿叶蝉效果的技术要点,以期为茶园生产中提高黄板使用效果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进行鉴定,明确陕西茶区该类害虫的学名和特征,并对危害我国茶树的小绿叶蝉种类进行了探讨。【方法】运用网捕法采集小绿叶蝉成虫,用显微照相机(CCD)拍摄成虫照片,在解剖镜下观察其一般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并对小绿叶蝉种类进行鉴定。【结果】采自陕西茶区茶园的小绿叶蝉的外部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与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相同,而与该地已有报道的小绿叶蝉的特征不同。【结论】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应为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我国茶树小绿叶蝉的种名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4.
邓芳 《农技服务》2014,(3):63-63
茶园安置三种不同高度黄板诱杀茶小绿叶蝉,经四次调查三种不同高度黄板诱杀茶小绿叶蝉头数,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出安置高过茶叶树冠30厘米的黄板诱杀茶小绿叶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筛选可减轻小贯小绿叶蝉为害的叶面肥,旨在为茶树主要害虫的无公害治理提供依据。采用扫网法在小贯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期调查田间喷施3种不同体积分数叶面肥前、后小贯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的数量。结果表明,喷施叶绿素20.0%、10.0%、4.1%后第3天小贯小绿叶蝉成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第7天时极显著低于对照。喷施茶丰素8.3%、4.2%后第7天成虫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喷施天达2116 10.0%、4.1%及茶丰素33.3%后7d内成虫数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施叶绿素20.0%、10.0%、4.1%后7d内小贯小绿叶蝉若虫数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从第3天开始极显著低于茶丰素33.3%;喷施天达2116 10.0%、4.1%及茶丰素8.3%、4.2%后7d内若虫数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叶绿素20.0%、10.0%、4.1%对小贯小绿叶蝉种群数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清水处理。综合考虑成本及经济效益,建议在陕西茶区使用叶面肥时优先选用4.1%叶绿素,在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达到减轻小贯小绿叶蝉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不同色板、诱捕器对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和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进行诱捕。结果表明,用天敌友好型诱虫色板和黄板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绿板防治绿盲蝽效果较好,初步掌握了襄阳市2种刺吸类害虫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陕西茶区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及寄主抗虫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危害陕西茶区主要茶树品种(紫阳、福鼎大白、南疆一号)的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与天敌蜘蛛种群动态变化及其寄主抗虫性,为开展小贯小绿叶蝉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于2011年8月15日-10月20日和2012年3月12日-10月13日,调查小贯小绿叶蝉和天敌蜘蛛在不同品种各分层上的田间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危害各主要茶树品种的小贯小绿叶蝉成、若虫发生动态均呈单峰型,7月中旬虫口开始快速上升, 7月底达到峰值,主要分布于各品种茶树的上层,中、下层较少;各品种茶树的抗虫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紫阳和福鼎大白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最优,南疆一号品种的抗性最差;天敌蜘蛛的种群数量与小贯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在紫阳(R=0.716,P<0.001)、福鼎大白(R=0.476,P=0.007)和南疆一号上(R=0.652,P<0.001)均呈正相关。因此,小贯小绿叶蝉在陕西茶区的种群动态呈单峰型,紫阳和福鼎大白品种对其抗性优良,天敌蜘蛛对其有显著跟随现象。  相似文献   

8.
黄板诱杀茶园黑刺粉虱及假眼小绿叶蝉效果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黄板诱杀茶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明显,诱杀区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平均校正减退率分别达到71.92%和53.73%,黄板表面所粘附的害虫具有规律性分布特征,即黄板离茶蓬越近的部位诱杀虫数越多,黄板两侧诱杀的虫数多于中部。因此,建议在茶园中使用黄板防治黑刺粉虱和假眼小绿叶蝉时黄板下缘应尽量靠近茶蓬,并根据茶蓬宽度,采用高20~25 cm,宽35~45 cm规格的黄板,可提高其诱杀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9.
小贯小绿叶蝉是陕南茶区夏季主要的害虫之一,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面积茶芽生长受阻,夏茶产量减产。使用特定颜色的粘虫板能有效防治小贯小绿叶蝉,但市面上粘虫板颜色众多,材质也有区别,文献所报道的推荐效果最好的种类说法不一,文章旨在通过不同粘虫板在茶园的诱集效果对比,选出对小贯小绿叶蝉诱集效果最好的种类,为小贯小绿叶蝉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茶园中设置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成虫的诱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西、北朝向的复合板和黄板诱捕叶蝉数量显著高于东、南朝向.随着挂板时间的延长,板上诱虫量逐渐下降,以第10天下降较为明显.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第7天最好,尤其是朝西方向,分别达到83.83%和84.15 %.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茶园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的防治指标,通过试验测算了不同田间密度下小贯小绿叶蝉对茶树鲜叶造成的经济损失率,结合小贯小绿叶蝉防治费用和茶鲜叶收益分析,确定了日照茶区小贯小绿叶蝉防治指标:东部茶区,夏茶、秋茶防治指标分别为9.5头/百叶和8.3头/百叶;西部茶区,夏茶、秋茶的防治指标分别为12.3头/百叶和9.0头/百叶。  相似文献   

12.
黄色诱虫板对茶果园主要害益虫的诱杀作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10月在福建农林大学南区茶园、生防所茶园和生防所桔园悬挂黄板,研究其诱集害益虫效果。结果表明,黄板可以粘杀11个目上百种小型害益虫的成虫和少量蛾类幼虫,偶尔还有少量蜘蛛、螨类。在所诱集的害益虫各类群中,以植食性害虫最多,占总诱集量的70.52%;肉食性天敌次之,占总诱集量的15.82%;中性昆虫第三,占总诱集量的13.66%。在诱集的植食性害虫中,以同翅目害虫的数量最多,占总诱集量的56.25%,按同翅目害虫的数量多少为序,依次为:粉虱蚜虫叶蝉飞虱木虱角蝉蛾蜡蝉;其次为缨翅目蓟马类害虫,占总诱虫量的13.76%,第三为双翅目害虫(包括在茶果园中为中性的苍蝇和蚊类),占总诱虫量的13.75%;其他害虫(包括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的数量较少,占总诱虫量的16.24%;在诱集的天敌昆虫总量中,寄生性天敌占总诱集量的13.15%,捕食性天敌占总诱集量的2.65%。  相似文献   

13.
茶树遭受小绿叶蝉等刺吸式害虫危害会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以自制便携式LED节能诱虫灯为诱捕器,研究不同滤色光波对皖南茶园主要昆虫的诱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种滤色光波以金黄色、土黄色和橙黄色光波对植食性害虫的诱集效果较好,其诱集数量分别为469头,410头和403头。以橙红色,土黄色和金黄色光波对天敌昆虫的诱集数量较小,其诱集数量分别为29头,31头和33头,诱集益害比分别为0.09,0.08和0.07。利用金黄色、土黄色和黄绿色3种滤色光波连续诱杀茶小绿叶蝉3晚(每晚诱杀2 h),诱杀结束后11 d茶园茶小绿叶蝉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7.2%、64.8%和57.3%,校正防效分别为72.2%,81.5%和77.5%。茶园灯光诱杀防治小绿叶蝉推荐采用土黄色光源。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广西西林县古障有机茶园和黄果园常规茶园的最主要害虫和天敌分别为假眼小绿叶蝉和蜘蛛。在茶树生长季节,有机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比常规茶园少,蜘蛛数量比常规茶园多。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和蜘蛛间的相关系数(r:0.2182~0.7355)比常规茶园的(r:0.1318)大,说明有机管理措施有助于天敌和害虫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5.
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是茶园的重要害虫,严重危害茶叶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调查灰茶尺蠖种群发生动态的基础上,测定了植保无人机喷施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表明,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药后3 d的防效为93.88%,药后7 d的防效为96.94%;对小贯小绿叶蝉药后3 d防效为73.26%,药后7 d防效为81.32%。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可用于兼治这两种害虫,这为茶园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信息素诱虫板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诱捕,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明显,对茶小绿叶蝉的最高防效达到78.05%,能有效防治茶小绿叶蝉对茶园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假眼小绿叶蝉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顺利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园中最主要的害虫,常年为害茶树,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减轻化学农药对茶园及其茶叶产品的污染,该项目研究筛选出了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一种真菌制剂和一种植物源农药新品种;系统调查了茶园蜘蛛种群,研究了不同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功能,提出了以蜘蛛种群为主要保护对象、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主要措施的茶园保护利用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的技术措施和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茶园主要益害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消长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3~2017年调查了生态观光茶园和常规茶园的益害生物(蜘蛛、小绿叶蝉和灰茶尺蠖),并分析了两类茶园主要益害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生态观光茶园的有益生物数量多于常规茶园的,益害生物的多样性高于常规茶园的;生态观光茶园的主要害虫数量明显少于常规茶园的;在生态观光茶园中蜘蛛量与小绿叶蝉若虫量的拟合优度高于常规茶园的。  相似文献   

19.
为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提供参考,开展了黄色色板悬挂高度、悬挂密度、有效悬挂时限等诱控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结果表明:色板控制假眼小绿叶蝉悬挂最佳高度是色板底部与茶蓬表面持平;25 cm×20 cm的黄板在茶园中悬挂密度以375块/hm2左右为宜。一般色板使用时效以20 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正(续第4期第16页)一、色板诱杀技术利用害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粘杀害虫,实现物理诱杀害虫。技术产品黄板或蓝板等色板(部分配有诱芯)。防治对象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角胸叶甲等。技术要点茶小绿叶蝉成虫发生期(春茶修剪后),黑刺粉虱成虫高发期(4月底至5月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