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取2012—2018年2—8月气象资料,分析其与黄桃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桃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与气象条件之间有的成正相关、有的成负相关,同时各个气象条件在不同月份对黄桃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黄桃品质变化对气象条件的依赖程度要大于黄桃产量变化对气象条件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2.
气象条件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研究好气象条件和作物产量之前关系对确保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玉米是建平县主要农作物,降雨量和积温条件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结合建平县玉米生长的相关材料,分析了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积温、降雨量和玉米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黄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目前国内黄桃种植范围广、品种多样。为评价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黄桃营养品质,本研究以浙江嘉兴、浙江湖州、上海奉贤、山东武台、安徽砀山、湖南炎陵等地的不同品种黄桃为原料,分别从风味、香气、质地和外观4个方面进行感官评价,同时测定其理化与营养品质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黄桃优良营养品质指标(单果重、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维生素C、总多酚、总黄酮等)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选育优良的黄桃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及黄桃的综合品质评价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黄桃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差异较大,针对黄桃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营养品质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整体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玉米病害、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19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基因型玉米在不同区域的病害、产量、粗蛋白、粗淀粉、粗脂肪、赖氨酸差异。结果表明:19个玉米品质的稳定性既由基因型控制也受环境互作效应影响。基因型起内因作用;互作作用中玉米种植及生长的时间(播期与生育期等)×区域特征(资源与逆境等)是不同生态区病害、产量、品质差异的主要外因;独立作用中年度间的气候变化对玉米不同生态区病害、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其中气象条件中温度适宜程度、降雨量、湿度与病害(弯孢叶斑病与南方锈病)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产量与日照呈正相关且系数较大(为0.21),粗淀粉与日均温呈正相关,粗脂肪与日照呈正相关;不同生态区随着纬度的降低,吐丝后的降雨量增加,玉米病害加重,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玉米的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品种、不同发育阶段要求不同的光、热、水等环境条件,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时间的气象条件对玉米生育的满足程度又不相同,因而,玉米生长发育好坏及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环境条件,并且存在十分明显的年际变化及地域变化。  相似文献   

6.
嘉善黄桃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7—2016年嘉善黄桃产量与气象数据,分析黄桃产量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与嘉善黄桃气象产量相关性最强的气象因子是4—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线性回归分析显示,4—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仅能解释气象产量25%的变化,两者间对应关系较弱。根据经验分析,台风对黄桃产量有较明显影响,依据历史台风灾害确定各级台风强度对应的黄桃灾损率,并设计黄桃气象指数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7.
玉米病害、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19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基因型玉米在不同区域的病害、产量、粗蛋白、粗淀粉、粗脂肪、赖氨酸差异。结果表明:19个玉米品质的稳定性既由基因型控制也受环境互作效应影响。基因型起内因作用;互作作用中玉米种植及生长的时间(播期与生育期等)×区域特征(资源与逆境等)是不同生态区病害、产量、品质差异的主要外因;独立作用中年度间的气候变化对玉米不同生态区病害、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其中气象条件中温度适宜程度、降雨量、湿度与病害(弯孢叶斑病与南方锈病)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产量与日照呈正相关且系数较大(为0.21),粗淀粉与日均温呈正相关,粗脂肪与日照呈正相关;不同生态区随着纬度的降低,吐丝后的降雨量增加,玉米病害加重,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小麦冬前生长期气象条件对冻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不同播种期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小麦冬前气象条件对冬后冻害程度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农业气象试验和统计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样气象条件下,不同品种冻害影响程度不一样,差异较大。冬前的温、光、水等气象条件都与冬后的冻害程度相关显著,尤其是出苗到越冬期间更明显。10月20日~11月4日播种,穗粒结构相对随播种期变化波动较小,产量较高。[结论]江苏省里下河腹地的小麦常年播种期安排在10月20日~11月4日,以适当迟播为宜;加强灾害影响和救灾措施研究,在栽培管理上做到适期播种,施足基肥和苗肥,培育壮苗越冬,做好以施好腊肥为主的冬季田间管理工作,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对减轻灾害影响的程度、提高产量和品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鹿邑县(1978~2007年)近30年来气象条件与棉花产量、品质等诸多要素间的相关分析,证明鹿邑县棉区10月25~31日拔秆,对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均较小,而后作物可适期早播。  相似文献   

10.
玉米产量的丰、欠与玉米生育期中的农业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玉米一生中总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气象、农业气象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玉米产量的丰、欠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气象条件占着很重要的比例,不同的气象条件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采用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测定了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光合生理指标的阶段变化,分析了光合特性与产量、品质相关指标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拔节期到抽穗开花期为啤酒大麦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光合特性的变化既影响产量的形成,也影响籽粒蛋白质的含量;千粒重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联程度最为密切(r=0.7396),抽穗开花期的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联程度达0.8691,拔节期到抽穗开花期的光合特性对啤酒大麦的籽粒品质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沼液滴灌在桃园中使用广泛,探讨了施用不同浓度沼液对黄桃黄金蜜1号设施栽培生长的影响,为黄桃设施栽培施用沼液提供理论依据.以设施黄桃黄金蜜1号为试验材料,设清水对照(CK)、25%沼液(清水冲稀,下同)、50%沼液、75%沼液共4个处理.在设施黄桃黄金蜜1号生长3个月后,对各处理黄桃的叶面积和叶片密度、果实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实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与对照相比,施用25%、50%、75%沼液分别显著增产2.50%、4.41%、4.63%;施用50%沼液能显著提高叶面积、叶片密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276.37%、9.7%和15.66%;75%沼液能显著提高叶面积、叶片密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6.58%、11.1%和9.07%.25%沼液对叶面积、叶片密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效果不显著.施用沼液对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显著.分析沼液浓度与各指标相关性可知,叶面积、叶片密度及产量与沼液浓度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51、0.9221和0.9022.分析产量与各指标相关性可知,可溶性固形物及叶面积与产量相关性较高,r2分别为0.9693和0.9356.综合分析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50%沼液对设施黄桃黄金蜜1号产量和品质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双季晚稻多年田间观测数据与气象资料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气象条件对晚稻产量结构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结实粒数是造成双季晚稻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生殖生长期的气象条件对晚稻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原料生物质炭对桃园土壤肥力和黄桃产量的影响,以黄桃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当地习惯施肥(CK)与分别配施 20 t·hm-2水稻秸秆生物质炭(RB)、小麦秸秆生物质炭(WB)、杉木生物质炭(FB)4种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胞外酶活性、各生育时期叶片及果实养分含量、黄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质炭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而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WB处理较CK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和全氮含量,增幅分别为6.7%、15.4%和17.6%。生物质炭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归一化酶活性显著增加80.0%~96.0%。不同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同,WB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指数17.8%。除RB处理较CK显著降低硬核期果实氮含量外,WB和FB处理均促进了植株地上部对养分的吸收,相较于CK,WB处理显著提高成熟期叶片钾含量、膨大一期果实磷含量以及膨大一期和硬核期果实钾含量;FB处理显著提高了膨大二期叶片磷含量、成熟期叶片钾含量,以及膨大一期果实氮、磷含量和成熟期果实磷含量。WB处理黄桃单果质量降低了12.7%,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3.8%,但黄桃总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生物质炭施用可通过提高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株地上部养分吸收,但短期内对黄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黄芪种植与气象条件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黄芪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影响。渭源县是一个传统农业种植县,黄芪种植区域广阔,本文以渭源县为例,就黄芪栽培的农业气象条件和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为提高黄芪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黄桃的产量、品质和商品率等,以"锦绣"黄桃为试材,进行了快宝~有机水溶肥在黄桃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黄桃叶面喷施快宝~有机水溶肥,黄桃产量为19642.50kg/hm~2,比对照增产892.50kg/hm~2、增幅4.76%;纯收益为233910.0元/hm~2,比对照增收18285.00元/hm~2、增幅8.48%;黄桃糖度为10.10°,比对照增加0.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北方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及食味品质受抽穗开花期温度变化的影响。[方法]以11个北方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产量构成因素和食味品质在不同温度条件间的差异,并分析各温度条件下食味品质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温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低温条件下对食味品质与常温条件下差异显著;常温处理稻米的食味品质与结实率显著相关,低温处理食味品质与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均显著相关,高温处理食味品质与千粒重显著相关。[结论]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可以选择相应的产量因子以实现食味品质和产量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8.
黄桃即锦绣黄桃,因其品质优良,外观艳丽而为桃类精品,是市场抢手货,多年来价高不下.其栽培要点如下: 1 选择园地,合理密植.黄桃性喜温暖向阳的气象条件,并要求土质肥沃、排渍良好的土壤.因此,发展黄桃不宜在高海拔寒冷区域种植,不宜在背荫低洼,排渍不良之地种植.黄桃不宜在高海拔寒冷区域种植,不宜在背荫低洼,排渍不良之地种植.黄桃树势中等、树冠紧凑,在山地梯土上每667m2可种60株,技术得当者可种70株.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7年度许昌小麦发育期间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与相关气象条件的统计分析,评述在气象条件下小麦生育期间的主要病虫害的消长与气象因子变化关系和规律,从中揭示气象条件在小麦病虫害发生程度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通过气象因子建立有效的小麦虫害预报模式,并提出相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的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要求不同的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条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份以及不同时间的气象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也有不同的影响,所以说玉米生长发育的好坏以及产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条件,并且存在十分明显的年际变化及地域变化。1玉米生长各阶段所需温度、水分、光照玉米整个生育阶段划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阶段。下面就以这三个阶段对温度、水分、光照的要求来谈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