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明确峨眉黑鸡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及其与青脚麻鸡的差异,试验选择36周龄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进行了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同周龄青脚麻鸡相比,峨眉黑鸡拥有更大的体斜长、龙骨长、胸深和胫长,体型更大。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的屠宰率都达到了90%以上,全净膛率分别为(63.40±2.67)%和(61.20±7.83)%,产肉性能良好。除了水分,峨眉黑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青脚麻鸡(P0.01),胸肌、腿肌中其他营养指标在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峨眉黑鸡与青脚麻鸡相比,多个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相当,某些指标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重庆秀山鸡放牧饲养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及其与肉用型青脚麻鸡的差异,试验选择1日龄秀山鸡和青脚麻鸡各200只(公母各半),60日龄采用林下放牧方式进行饲养。150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40只鸡(公母各半)进行屠宰,取肉样,测定其生长、屠宰、肉质等指标,并通过各组总增重、饲料采食量和死亡率等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青脚麻鸡的生长速度较快,且60,90,120日龄各阶段体重极显著高于秀山鸡(P0.01),150日龄体重显著高于秀山鸡(P0.05);青脚麻鸡在整个试验期的平均日增重和总增重显著高于秀山鸡(P0.05),但死亡数和死亡率青脚麻鸡高于秀山鸡;秀山鸡公鸡活重极显著低于青脚麻鸡公鸡(P0.01),母鸡活重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在群体间和性别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青脚麻鸡略高于秀山鸡;秀山鸡胸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青脚麻鸡(P0.01);青脚麻鸡公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秀山鸡(P0.01),母鸡显著高于秀山鸡(P0.05)。说明通过2品种的综合经济效益分析,养殖秀山鸡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青脚麻鸡。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10):20-23
选取36周龄峨眉黑鸡公、母各6只,对其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峨眉黑鸡多项指标达到了优质肉鸡标准,同时,多项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化学成分指标存在显著的性别间差异。研究表明,峨眉黑鸡的公鸡、母鸡均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和优良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宁都黄鸡的体尺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本试验将宁都黄鸡分为笼养组和散养组,分别记为N,NL,两组各随机取8只,编号后称活重,测量体尺,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屠宰,进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体尺各项指标NL组都不同程度高于N组;其中胸围、胫围显著高于N组(P<0.05);肉质性状中的剪切力NL组显著高于N组(P<0.05).  相似文献   

5.
在乌鲁木齐近郊某养鸡场养殖拜城油鸡、良凤花鸡、油麻鸡各200只,饲养环境和条件相同,定期测量其体重,记录产蛋性能指标,120日龄时测量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肌肉品质,比较3个品种的生长性能、产蛋性能、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试验结果显示:120日龄时良凤花鸡公母鸡体重最重,但成活率较低,油麻鸡成活率和体重介于良凤花鸡和拜城油鸡之间;油麻鸡开产日龄、50%产蛋率周龄、高峰产蛋率、单产等产蛋性能均优于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油麻鸡公、母鸡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和胫围均优于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油麻鸡屠宰性能比拜城油鸡高,比良凤花鸡略低。油麻鸡保留了拜城油鸡成活率高、抗逆性强、耐粗饲的特点,其屠宰性能、外貌特性、生长速度等又表现出优良的特性,兼顾了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2个品种的优势,适合在新疆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苏北草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用60日龄体重相近的草母鸡180只,随机分为林地散养、低网床上平养两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210日龄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每组共12只鸡进行屠宰、取肉样,测定并比较屠宰性能和肉质等指标。结果显示:散养鸡肝脏重、肌胃重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鸡(P0.01);散养鸡的腹脂率、腺胃重极显著低于网上平养鸡(P0.01);散养鸡的胸肌黄度、腿肌红度、腿肌黄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鸡(P0.05或P0.01);散养鸡的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网上平养鸡(P0.01)。结果表明:不同饲养方式对草鸡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有一定影响,散养方式提升了草鸡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饲养方式对鸡肉品质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试验以快速型、中速型、优质型 3种青脚麻鸡商品代为试验材料 ,分别在笼养、平养和放养 3种方式下饲养 84d ,测定其常规肉品质和部分屠宰性能。结果表明 :(1)鸡种对肉pH值、胸肌率、半净膛率影响显著 (P <0 .0 5 ) ,对嫩度、活重、全净膛率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2 )饲养方式不同对肉色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对嫩度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而对pH值和失水率影响不显著 (P >0 .0 5 )。在屠宰性能方面平养鸡的肉用性能整体较高 ,笼养鸡次之 ,放养鸡最差。 (3)性别对活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对失水率、pH值、嫩度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蝇蛆干对青脚麻鸡产肉性能、肉营养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选择1200只35日龄的青脚麻鸡公雏,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0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加蝇蛆干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3%蝇蛆干。在相同条件下饲养至70日龄,每组随机抽取8只进行屠宰并分别取胸肌和腿肌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两组产肉性能优良,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青脚麻鸡胸肌、腿肌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8%和4.4%(P<0.05),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1.0%和2.3%(P<0.05);试验组青脚麻鸡肉中肉豆蔻烯酸、十五烷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青脚麻鸡胸肌、腿肌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1.9%和3.5%,胸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提高了21.1%(P<0.05);试验组青脚麻鸡肉中测出双戊烯、1-甲氧基-2-丙酮、3-壬酮和乳酸異丁酯4种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且香味呈味物醛类和1-辛烯-3-醇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日粮中额外添加3%蝇蛆干能提高青脚麻鸡肉中粗蛋白质、氨基酸、鲜味物质和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含量,对于生产营养风味俱佳的青脚麻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肉鸡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生长速度肉鸡产肉性能和肉品质差异,试验选取快速、中速和慢速型黄羽肉鸡(新广铁脚麻鸡、新兴矮脚黄鸡、瑶鸡配套系)以及817肉鸡进行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817肉鸡屠宰率最高,上市日龄短,肉质更嫩,产肉性能优于其他组肉鸡;瑶鸡配套系肉色相较其他肉鸡更鲜亮;817肉鸡滴水损失最小,而新兴矮脚黄鸡滴水损失较高,显著高于其他肉鸡(瑶鸡配套系母鸡除外)(P0.05);817肉鸡和新广铁脚麻鸡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新兴矮脚黄鸡和瑶鸡配套系(P0.05);瑶鸡配套系肌内脂肪含量最高,是817肉鸡肌内脂肪含量的2倍左右;3种黄羽肉鸡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817肉鸡,慢速型肉鸡肌苷酸含量相对较高。研究结果为鸡肉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正1鸡品种选择购买雏鸡要选择正规种鸡场孵出的健康、体壮的品种。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专门品种的生产性能要高于杂牌品种。"快大型"品种长得快,但肉质差,市场价格不高。地方土鸡长势慢些,但肉质好,市场价格高。产蛋鸡应选用蛋鸡品种。西南山区常用的几个品种主要是青脚麻鸡、三黄鸡、绿壳蛋鸡、山地乌骨鸡等。青脚麻鸡是杂交品系,西南地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甜叶菊提取物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性能及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将160只青脚麻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A组日粮添加0.2%益生素;B组日粮添加0.2%甜叶菊提取物和0.2%益生素;C组日粮添加0.2%甜叶菊提取物;D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饲养试验时间为8周。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D组)相比,在生长性能方面,A、B组的体重在第6周和第8周时显著增加(P0.05);在屠宰性能方面,A、B组青脚麻鸡的宰前活重、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显著增加(P0.05);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B组青脚麻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加(P0.05);在血清尿素氮含量方面,A、B、C三组青脚麻鸡血清尿素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可以改善青脚麻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并降低其体内血清尿素氮的含量,当与甜叶菊提取物一起添加时,还可提高其法氏囊指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相同条件下青脚麻鸡、土杂黄鸡和珍珠鸡的适应性及生长发育观察研究表明:青脚麻鸡和珍珠鸡在放养条件下野性、觅食性、生长发育速度优于土杂黄鸡;青脚麻鸡和珍珠鸡在野外生活抗病力强,野外放养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土杂黄鸡。因此,选养放养鸡品种,首先要考虑不同鸡种在放养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选养放养鸡品种应首选青脚麻鸡,其次为珍珠鸡,土杂黄鸡放养性能较青脚麻鸡和珍珠鸡差。  相似文献   

13.
三种优质肉鸡肌纤维特性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芦花鸡、北方黄鸡、青脚麻鸡三种优质肉鸡的肌肉品质、肌纤维特性进行了比较,并对肌纤维特性与肌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肌肉品质:三种鸡的肌肉肉色均正常,青脚麻鸡的剪切力显著比北方黄鸡和芦花鸡大,分别大9.18%、8.74%(P〈0.05)。品种间pH、滴水损失差异不显著。(2)肌纤维特性:北方黄鸡的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芦花鸡、青脚麻鸡低,分别低11.44%、13.71%(P〈0.05),而北方黄鸡的肌纤维密度分别比芦花鸡、青脚麻鸡高15.49%、20.12%,呈显著性差异(P〈0.05)。(3)相关性:肌纤维直径与肌纤维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肌纤维直径与三种鸡的pH呈负相关,与剪切力呈正相关(r=0.873),与芦花鸡和北方黄鸡的肉色呈正相关,与青脚麻鸡的肉色呈负相关关系。肌纤维密度与三种鸡的pH呈正相关,与剪切力呈负相关(r=0.864)。与北方黄鸡和青脚麻鸡的肉色呈正相关,与芦花鸡的肉色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肉质性状指标包括pH、色泽、嫩度、系水力、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等,这些性状受到包括牛的品种、年龄、性别和基因型等遗传因素以及饲养管理和屠宰工艺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同一品种牛,屠宰月龄较小的母牛或阉牛,其肉品质较好;不同品种或群体的牛,会因钙蛋白酶抑制素、钙蛋白酶、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脂肪酸结合蛋白4及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等基因的多态性而产生肉质性状差异。屠宰前的应激反应和屠宰后的排酸方式因影响肉的极限pH而改变肉品质。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突变促进产肉性能的同时,可能对肉品质有一定影响。本文就影响牛肉品质的若干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测试通江黄牛的体尺性状和产肉性能,并与四川本地黄牛改良牛进行比较,试验选择18月龄的通江黄牛和夏西本杂交公牛各6头进行体尺测量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规模化舍饲条件下饲养的通江黄牛18月龄各项体尺性状、屠宰性状、肉质性状和头蹄皮及内脏重量获得了较好的表型值,其中屠宰性状优于农户散养条件下的通江黄牛。与四川本地黄牛改良牛相比,通江黄牛虽然体型较修长,产肉量较少、大部分器官较小,但是通江黄牛产肉率和部分肉质性状与四川本地黄牛改良牛不存在显著差异,部分肉质性状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为合理保护、评价和利用四川本地黄牛品种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杂交组合肉鸡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优质黄羽肉鸡———峪口黄鸡、石歧杂鸡、番禺麻鸡作为父本,与隐性白洛克、矮小型隐性白洛克、番禺麻鸡3个母本组成5个杂交组合,测定其杂交后代肉鸡的体重、体尺、饲料转化率、屠体性状和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各组的体重差异显著,第1组的肌内脂肪含量较高,具有较理想的肉质性状,但体重最低。第5 组在饲料转化率、屠体性状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其他各组,在各脂肪性状上与对照组相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东涛鸡的体尺和屠宰性能,本试验以150、400日龄的东涛鸡和广西麻鸡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尺、屠宰性状,以及脏器重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体尺性状中,150日龄的东涛鸡活重、体斜长、龙骨长、髋宽、胸宽显著低于广西麻鸡(P<0.05);而400日龄的东涛鸡的龙骨长、胫长水平显著高于广西麻鸡(P<0.05);150日龄和400日龄东涛鸡胫围均显著高于同日龄广西麻鸡(P<0.05)。在屠宰性状中,150日龄东涛鸡胴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腿肌率显著低于广西麻鸡(P<0.05),但屠宰率、半净膛率却显著高于广西麻鸡(P<0.05);400日龄东涛鸡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广西麻鸡(P<0.05);150日龄和400日龄东涛鸡腹脂重和腹脂率均显著低于同日龄广西麻鸡(P<0.05)。在脏器重量中,150日龄除东涛鸡的心脏重和睾丸重显著(P<0.05)低于广西麻鸡之外,其它脏器在两个品种中差异不显著(P>0.05);400日龄东涛鸡肝脏重、脾脏重、肌胃重显著(P<0.05)高于400日龄广西麻鸡。由此可见,东涛鸡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屠宰体重商品猪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相关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品种、杂交程度、营养、饲养、屠宰技术以及在出售和使用前的冷冻处理和贮存情况、环境等,为此养猪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影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但对不同屠宰体重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报道很少。因此,本试验以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索萨索鸡与白羽鸡(AA鸡)杂交对其生长和屠宰性能的改良作用,并研究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取萨索鸡、白羽鸡及其杂交F1代各500只,在一栋鸡舍内分栏饲养,饲喂相同日粮,自由采食和饮水。第10周时,每个组合随机取12只鸡(公母各半)进行体尺测量和屠宰测定。结果显示:杂交F1代公鸡、母鸡的体重和生长速度均大于萨索鸡,体尺性状极显著(P0.01)高于萨索鸡。屠宰性状中与产肉性状相关的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翅膀重、胸肌重、腿重、腿肌重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萨索鸡。萨索鸡和杂交F1代的体斜长、胫长、胸宽、胸深与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翅膀、腿重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体尺与屠宰性状的相关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高于白羽鸡。萨索鸡与白羽鸡杂交F1代生长性状和屠宰性能较萨索鸡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研究初生重、性别和屠宰体重对扬翔华系杜洛克所产后代杜长大三元杂商品猪胴体性和肉品质性状的影响,为降低商品猪饲养成本和改善猪肉品质提供指导意见。试验选取体况相近且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商品猪共317头,按照其初生重(BW)分为低初生重组(BW1.22 kg)、中初生重组(1.23 kgBW1.43 kg)和高初生重组(BW1.44 kg)。公猪均在7日龄时去势,饲养条件相同并分析其胴体性能的差异,且在3个体重阶段(90~110 kg、110~130 kg和130~150 kg)屠宰进行肉质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胴体性能方面,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在不同初生重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阉公猪的背膘厚(BF)显著高于母猪,提高了17.97%(P0.01);此外,眼肌面积和背膘厚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肉质性状方面,与母猪相比,公猪的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均分别极显著提高了4.34%、15.82%(P0.01);而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均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下降,其中低屠宰体重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高屠宰体重(P0.05),提高了18.5%,但与中屠宰体重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初生重对猪胴体性状及肉质品质影响较小,阉公猪胴体性能良好,肉品质更优;猪肉品质在不同屠宰体重间稍有差异,为提高其风味、肉质感观等,建议扬翔1号猪配套系商品猪屠宰体重在110~130 kg范围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