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清肺平喘口服液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本试验研究清肺平喘口服液连续灌服情况下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情况。将雌雄各半的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清肺平喘口服液2.52g/kg、5.04 g/kg和10.08 g/kg剂量组,每组30只,连续给药90 d,以SD大鼠的体重、摄食量、血液生化指数及脏器系数检查作为检查指标,全面评价连续灌服对大鼠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灌胃给药直至90 d均无死亡,各给药组大鼠毛发光润,摄食、粪便均正常。给药观察期间,3个试验组大鼠的体重、摄食量、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清肺平喘口服液在2.52 g/kg、5.04 g/kg和10.08 g/kg剂量下连续灌服对SD大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用药安全性,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对象,通过开展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其临床应用的主要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靶器官.其中,急性毒性试验设20.00、10.00、5.00、2.50和1.25 g/kg 5个剂量组,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3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试验用药剂量为240.00 g/kg,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每次0.80 mL/只;亚慢性毒性试验设每天灌服0.16、0.08和0.04 mL/只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胃给药后30 min内精神萎靡,安静,呼吸变慢,但30 min后恢复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对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40.0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用药组小鼠的体重、脏器(肝脏、脾脏和肾脏)指数和血清学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仅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脏有损伤,肝细胞有点状坏死灶,肝细胞索凌乱,细胞界限模糊不清,细胞核着色减弱,其他脏器组织切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连续用药也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速康解毒口服液"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安全性。选取4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按200、400、800、1 600mg/kg剂量1次性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以最大质量浓度(1.0g/mL)、最大容积(0.8mL)1次性灌胃受试药物,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药物处理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3 200、1 600和800m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0d,对照组用9g/L生理盐水,称量小白鼠体质量、检测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白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经口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0.0g/kg,表明该受试物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处理组小白鼠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速康解毒口服液"不会对靶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评价瑞鲍迪甙A作为饲料甜味剂的安全性,进行了瑞鲍迪甙A大鼠、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灌胃给予;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瑞鲍迪甙A以20、4和l g/kg拌料给予大鼠90d,每周称量大鼠体重和饲料消耗,并在喂养45和90d时剖检,分别进行血液细胞学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计算主要脏器系数以及进行相应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瑞鲍迪甙A对大、小鼠的经口LD50分别大于34.0和45.0 g/kg b.w.;亚慢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大鼠的采食、体重、脏器系数、血液细胞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大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瑞鲍迪甙A属于实际无毒级别物质,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大鼠无明显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柴桂感寒口服液的毒性作用并初步确定其安全范围,为柴桂感寒口服液的兽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健康的昆明系小鼠(18.00~22.00 g/只),按1.875、3.750、7.500、15.000和30.000 g/kg的给药剂量设5个处理组,于24 h内分2~3次灌胃给药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另取20只昆明系小鼠,雌雄各半,按60.000 g/kg的剂量灌胃给药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长期毒性试验则选取健康清洁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20.000 g/kg)、中剂量组(10.000 g/kg)、低剂量组(5.000 g/kg)和空白对照组(纯化水),每组20只(雌雄各半),给药周期30 d,于停药后第1 d(试验第31 d)和停药后1周(试验第38 d)分别进行眼球采血,用于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同时剖检并采集大鼠实质性脏器计算脏器指数及制作石蜡组织切片.[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胃给药后30 min内嗜睡,精神萎靡,但40 min后其生理状态恢复正常,无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因而无法计算出半数致死量(LD50).在最大耐受量试验中,各给药剂量组小鼠也未出现死亡情况,剖检发现其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腺、胃肠、睾丸(♂)、子宫(♀)和卵巢(♀)等脏器均无任何肉眼可见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即小鼠对柴桂感寒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大于60.000 g/kg.长期服用柴桂感寒口服液对大鼠的采食量和体重均无不利影响,不会导致大鼠实质性脏器损伤或发生异常变化,对其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也无明显影响;石蜡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各给药剂量组大鼠肝脏、脾脏和肾脏的组织形态结构与空白对照组一致,均未出现异常病理变化.[结论]柴桂感寒口服液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连续服用也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兽医临床用药安全性高,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等病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催情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为催情散在奶牛持久黄体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g/mL(以生药计)的催情散药液,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5个急性毒性试验组分别按20 000,16 000,12 800,10 240和8 192mg/kg剂量一次性灌服催情散药液,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自来水,连续观察7d,记录中毒症状和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2组,给药组于12h内分3次给小鼠灌胃1g/mL催情散药液,每次灌胃体积为每20g体质量0.8mL(最大灌胃体积),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自来水,连续观察7d,记录中毒症状、死亡数并确定最大耐受量;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催情散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分别按10 000,5 000和2 500mg/kg剂量灌服给药,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自来水,连续灌服30d,灌药前和灌药第7,14,21,28和30天称量大鼠体质量、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脏器系数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故无法计算LD50;小鼠对催情散的最大耐受量为120g/kg,表明该受试药物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发现,除了由于心脏采血导致部分心肌纤维出现坏死和间质血管出血外,其他各器官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结论】中药催情散实际无毒,临床按推荐剂量使用不会对奶牛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对Wistar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评价其用药安全性,为复方苦玄参颗粒的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以SPF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分3次灌胃,测定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亚慢性毒性试验选取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13.40、6.70和3.35 g/kg(以复方颗粒计)],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5 d,分别于第1、7、14、21、28和35 d称重,给药结束后对各剂量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进行眼球采血,用于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同时采集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称重,计算各器官的脏器系数,以及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昆明小鼠在最大给药量(80.40 g/kg)下未表现出任何毒性反应,解剖也未发现明显可见的病理变化.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Wistar大鼠的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Wistar大鼠相比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经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和对照组Wistar大鼠的脾脏、肺脏、肝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组织均未出现异常病理变化.[结论]复方苦玄参颗粒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用药也不会产生亚慢性毒性作用,具有很高的用药安全性,可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转溶菌酶基因水稻稻米毒理及致畸作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大鼠长期毒性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和精子致畸试验对转溶菌酶基因水稻稻米的毒性及致畸作用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转基因大米淀粉灌胃小鼠,剂量相当于成人每日食用2 250 g,连续7 d观察,动物全部存活,表现正常,未见动物出现中毒反应,小鼠灌胃转基因大米的最大耐受量MTD≥37.5 g/kg.转基因大米粉分别以15 g/kg/d和7.5 g/kg/2个剂量,相当于成人日食用量900 g和450 g,连续94 d灌胃大鼠,灌胃期间动物的行为活动、外观体征、饮食、粪便、体重均无异常.5项血液学检查和13项生化指标检测及处死1/2的动物尸体解剖观察、脏器系数及脏器病理学检查,结果均属正常,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剩余1/2的动物留存观察2周,各项观察指标、血液、生化及病理检测也无异常.转基因大米粉以15 g/kg和7.5 g/kg 2个剂量分别灌胃小鼠,未发现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精子畸形发生率有不良影响.本试验结果提示携带溶菌酶基因、NPT-Ⅱ标记基因等外源DNA的转基因大米无明显的毒性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确定莽吉柿胶囊的安全性,通过大鼠、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其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为该药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剂量设计和临床毒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灌胃给药(28.8g/kg、40mL),1d 2次,给药间隔时间5 h,观察记录给药后14 d内动物中毒症状、死亡时间和体重;解剖死亡动物和存活动物,观察主要脏器变化。长期毒性实验:设置莽吉柿胶囊低(0.15 g/kg)、中(0.9 g/kg)、高(5.4 g/kg)3个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给药26周,观察记录动物的外观行为、体重和摄食量,并分别于给药后第4周、13周和26周恢复期结束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急性毒性实验,给药后有2只动物死亡,解剖没有发现脏器存在明显异常,其余动物未见异常。长期毒性实验,给药期内高剂量组动物摄食量、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恢复期结束后恢复正常,无延迟性毒性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莽吉柿胶囊单次灌胃最大耐受剂量 28.8 g/kg,大鼠灌胃26周无毒反应剂量为0.9 g/kg,分别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576倍和18倍,结果表明,临床拟用剂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γ-氨基丁酸对ICR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γ-氨基丁酸对小鼠经口LD50大于10g/kg。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γ-氨基丁酸以500、100、20 mg/kg给小鼠连续灌胃30 d,对小鼠的增重、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探索香连丸有效成分(Main Active Components from Xianglian pills, MACXLP)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包括毒性剂量、毒性反应和可能的毒性靶器官,为香连丸的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首先对昆明小鼠24 h内一次性灌胃不同剂量的MACXLP,观察动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死亡情况、主要脏器的形态学变化,计算脏器系数和半数致死量(LD_(50)).其次对SD大鼠连续灌胃不同剂量(2,4和8 g/kg)的MACXLP,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周,恢复2周.观察给药期和恢复期大鼠的外观形态、体质量及饮食饮水变化;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后,观察主要脏器的形态学变化、计算脏器指数,检测其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实验中, MACXLP对小鼠的LD_(50)为18.561 g/kg(以生药量计),其95%置信区间为15.727~21.691 g/kg.与正常组相比,小鼠肺的脏器系数显著升高(p0.01).长期毒性实验中, MACXLP对大鼠的摄食、饮水和体质量变化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检查血小板数目、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尿素显著降低(p0.05),其他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脏和肺脏有明显病变.得出MACXLP单次大剂量或多次高剂量重复给药对肝脏和肺脏均有一定的损害,其毒性靶器官可能为肝脏和肺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一味中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为人体肿瘤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对复方制剂进行了经口急性毒性、最大耐受量及其28 d经口毒性方面的研究。经口急性毒性预试验对各组小鼠一次灌服剂量0.2、0.6、1.8、5.4、16.2 g/kg (bw)的提取液,最大耐受量试验提取液按1.25、1.00、0.80、0.64、0.51 g/mL的质量浓度、0.04 mL/g (bw)的灌胃量对各组小鼠24 h之内灌胃3次,对小鼠连续观察7 d;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连续28 d灌服等体积不同含量[15、7.5、3.75、0 g/kg (bw)]的复方制剂,测定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粗提物经口LD505 g/kg(bw),小鼠对其最大耐受量达到150 g/kg (bw),最大耐受量为人用剂量的1 050倍;28 d经口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体重、血液生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仅中剂量组LDH与对照、低、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GPT、GOT、Cr和BUN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复方制剂对小鼠无毒性作用,对血液生理生化部分指标无影响,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野大黄散提取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测定野大黄散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_(50))和最大耐受量(MTD);亚慢性毒性试验分别以2、10、20 g/kg 3种剂量的野大黄散提取物,连续对小鼠灌胃35 d,观察小鼠临床表现,计算脏器指数,检测血常规、血清生化、免疫学指标,观察脏器组织病理变化,综合判定野大黄散提取物的毒性。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无法测定半数致死量,MTD≥12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野大黄散提取物10 g/kg和2 g/kg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数、呼吸道与肠道sIgA分泌水平和血清IgG水平显著提高(P0.05),各给药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等脏器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野大黄散提取物属无毒物质,是安全性较高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最大耐受量测定法和30d喂养试验,测定小白鼠的最大耐受量和长期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白鼠灌胃最大耐受量为160g/kg(生药),相当于日临床用药量的160倍;30d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白鼠的一般状况、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其脏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剂量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中药CA安全无毒性.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复方止痢中药制剂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利用其对大鼠进行长期毒性试验,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6.66、22.20、66.60 g/k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20. 00 m L/kg) 4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保证每天给药1次,每周给药6 d,连续给药6个月。记录大鼠的临床症状和体质量,并分别于给药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并进行系统尸检以及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灌胃复方止痢中药制剂后,大鼠均存活,饮水、采食等行为活动表现正常,体质量明显增加;各剂量组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停药2周后各指标也均无显著性差异;剖检观测各脏器组织位置、质量和脏器系数均正常,部分脏器质量有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大鼠未见明显与给药相关的异常病理和毒性改变,恢复期停药后未见延迟性毒性。因此,长期服用复方止痢中药制剂对大鼠未见明确的毒性反应,停药后亦无延迟性毒性反应,说明复方止痢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依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中"兽药急性毒性试验指导原则"和"兽药30天和90天喂养试验指导原则",研究中药女黄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药物组以16、4、1、0.5 g/kg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女黄颗粒药液,观察7 d并记录小鼠的表现及死亡情况,测定女黄颗粒的半数致死量(LD_(50));以90 g/kg的剂量灌服女黄颗粒药液,观察14d并记录小鼠的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女黄颗粒的最大给药剂量;药物组以18、6、2 g/kg的剂量连续灌服女黄颗粒药液30 d,期间观察大鼠的临床表现和体质量变化,试验结束时检测其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指标,确定其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中,女黄颗粒各剂量组均未发现小鼠死亡,无法测出女黄颗粒的LD_(50);最大给药量试验期间,小鼠临床表现正常,未发现死亡,女黄颗粒的最大给药量为9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大鼠精神状态良好,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病变。可见,女黄颗粒毒性评价为实际无毒,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TSP-1甘薯口服液的安全性,开展受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致畸试验以及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等,结果表明,TSP-1甘薯口服液灌胃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达到60 g/kg(人体推荐用量的120倍)时,小鼠的主要脏器均无可见病变出现;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无影响,无致突变作用;未引发小鼠精子畸形,无遗传毒性。TSP-1甘薯口服液连续灌胃35 d后,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有所增强,表明其对肝脏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中、低剂量组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高、中剂量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减弱,低剂量组与对照没有显著影响。血清生化检测结果表明,TSP-1甘薯口服液对肌酐含量、尿酸含量、肌酸激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说明它对肾和心肌无毒性。  相似文献   

18.
以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开展了不同浓度(0.5、1.0、2.0和5.0 g/mL)金连菊复方制剂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90 d试验期间,所有供试Wistar大鼠未见死亡和明显的中毒症状,生长活动基本正常;各给药剂量组Wistar大鼠除个别检测指标较对照组(CK,灌服蒸馏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或降低变化外,整体上其体重增长速率、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组织结构与CK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长期服用金连菊复方制剂对Wistar大鼠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以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开展了不同浓度(0.5、1.0、2.0和5.0 g/mL)金连菊复方制剂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90 d试验期间,所有供试Wistar大鼠未见死亡和明显的中毒症状,生长活动基本正常;各给药剂量组Wistar大鼠除个别检测指标较对照组(CK,灌服蒸馏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或降低变化外,整体上其体重增长速率、脏器系数、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组织结构与CK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长期服用金连菊复方制剂对Wistar大鼠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只体质量15~17g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分别灌胃剂量为192.45,64.15,21.38mg/kg的1,8-桉叶油素和体积分数0.5%吐温-80水溶液(对照组),每组按10g体质量0.2mL给药,1次/d,连续灌胃染毒90d,分别于给药第30,60,90天和停药后30d测定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4.15和21.38mg/kg 1,8-桉叶油素在试验期间对小鼠的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92.45mg/kg 1,8-桉叶油素在灌胃60和90d时,对小鼠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停药后30d,1,8-桉叶油素各剂量组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8-桉叶油素对小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其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64.15mg/kg,损害作用最低剂量(LOAEL)为192.45mg/kg;1,8-桉叶油素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