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化感作用是植物成功入侵并扩张的关键。现对黄顶菊的化感作用进行综述,并就其研究前景进行探讨,为黄顶菊的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阳  何师国 《北方园艺》2016,(3):189-194
近年来关于葱属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现主要从葱属植物化感潜势和化感物质种类、葱属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葱属植物化感物质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葱属植物化感作用分子机理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合理利用葱属植物化感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化感作用是当今学者研究的热点。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现况,试图从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释放方式、影响化感作用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在农业中的应用5个方面对植物化感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化感作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大蒜秸秆水浸液为试材,以番茄、辣椒、黄瓜、莴苣、大葱和洋葱为受体材料,研究了大蒜秸秆水浸液对不同受体蔬菜的发芽率、胚芽和胚根长及鲜重的影响,用薄层层析试验,分离大蒜秸秆水浸液中的化感物质,研究其对莴苣的生物活性,并鉴定出抑制物质,为高效利用大蒜秸秆的化感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大蒜秸秆水浸液对番茄和辣椒种子发芽率均有抑制作用,但对黄瓜种子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水浸液对番茄、黄瓜、辣椒胚芽和胚根的影响均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浓度效应;但对同属作物洋葱和大葱的萌芽指标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经薄层层析得到的5个斑点中,斑点2、3、5对莴苣的萌芽有抑制作用,经GC-MS鉴定:斑点2中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斑点3主要以联苯和1-甲基萘等为主;斑点5以脂肪族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5.
西瓜连作引起化感物质积累,导致产量下降,研究西瓜化感作用对揭示西瓜连作障碍机理、
克服西瓜连作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西瓜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西瓜化感现象的研
究现状、化感物质及其释放途径、化感物质的作用特点、以及化感作用在西瓜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
西瓜化感作用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制定增强西瓜抗逆性能和提高西瓜产量、品质的科学途径提供一定
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效应及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坤  郭修武  郭印山  谢洪刚  胡禧熙 《果树学报》2011,(5):776-781,F0003
为探讨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组培苗和室外贝达葡萄(V.ri-paria×V.labrusca)盆栽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效应,并利用LC-MS技术对根系腐解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室内试验表明,0.01、0.05、0.1 g.mL-1(根系...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蔬菜作物的化感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介绍了蔬菜作物对蔬菜作物或其他非蔬菜作物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蔬菜间化感作用的关系,指出了蔬菜作物化感作用的利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8.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化感物质的种类、释放途径和作用机制,着重介绍了植物之间、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化感作用,以及植物化感作用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途径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生物测定和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的化感作用及其优势组分的化感物质。结果表明: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对莴苣的化感作用不同,以乙醚洗脱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对乙醚洗脱组分进行再分离,最后得出80%乙醚+20%乙酸乙酯洗脱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对80%乙醚+20%乙酸乙酯洗脱组分进行GC-MS分析鉴定,确定辣椒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基-环己烷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二苯胺、4,4’-叔丁基二苯酚、苯萘胺、邻苯二甲酸,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大蒜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蒜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现从土壤养分元素不均衡、化感物质积累、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的角度阐述了大蒜连作障碍产生的机制,并介绍了克服连作障碍产生的各项防治措施,同时对研究大蒜连作障碍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大蒜是世界性的药食同源植物,其营养、药用成分及功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从传统医学实践到现代生物医学实验的不同层面和维度对大蒜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以及功能性成分、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大蒜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药食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番茄、瓠瓜、大白菜、花椰菜、辣椒、茄子、长豇豆、大蒜、芹菜和玉米为试材,研究了
蜗牛对蔬菜和玉米的危害与趋向性。结果表明:蜗牛能啮食大白菜、花椰菜、瓠瓜、辣椒、茄子、玉米苗、
芹菜等7 种作物,在移栽后1 d 即能取食,且有正趋性;番茄、长豇豆和大蒜上未发现蜗牛取食迹象,并
有负趋性。蜗牛最喜欢啮食大白菜,趋性最强;其次是花椰菜;大蒜对蜗牛的负趋性最大。  相似文献   

13.
以脱毒嘉定白蒜为试材,研究水肥供给对组培苗和组培鳞茎的生长及原原种质量的影响以及继代次数和组培鳞茎播期对原原种质量的影响,然后进行脱毒原种和常规蒜种的生产比较试验。通过水肥供给试验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组织类型为组培鳞茎、32 孔穴盘、灌溉时间为30 min、补肥间隔为14 d);15 代组培鳞茎相比8 代组培鳞茎更适合用于嘉定白蒜原原种繁育;相对晚播有利于提高原原种鳞茎中正常分瓣比例,但是显著影响鳞茎生物量的积累;在生产比较试验中,脱毒大蒜原种各项生长指标以及鳞茎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蒜种。试验结果为实现嘉定白蒜脱毒种苗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影响大蒜生长的土壤障碍因子,研究锌钼与腐殖酸配施对大蒜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大蒜产量及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指标的影响。设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锌肥+钼肥(T1)、常规施肥+腐殖酸(T2)、常规施肥+锌肥+钼肥+腐殖酸(T3)4个处理。结果表明,锌钼与腐殖酸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大蒜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利于增强土壤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并能显著增加大蒜株高、茎粗、蒜头直径及产量。T3处理的大蒜产量可达20.13 t·hm~(-2),比当地传统施肥增产14.83%。综上所述,锌钼与腐殖酸配施对于河南蒜区的大蒜产量和土壤质量的改善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试验研究大蒜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大 蒜不同部位粗提物均对辣椒疫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特别是鳞茎粗提物,在150.0 mg·mL-1 浓 度下,对辣椒疫病菌生长抑制率达100.0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下降。盆栽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浓度大蒜各部位粗提物对辣椒疫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为150.0 mg·mL-1 时,防效可达 59.38%。GC-MS 测定结果表明,大蒜根、茎叶和鳞茎粗提物中分别有20、19 和23 种挥发性物质,均以有机硫化物为主, 占总挥发性物质的90% 以上,但其组成成分和含量有明显差别。向培养基中加入硫醚类有机硫化物纯品,对辣椒疫病菌的 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100 mg·L-1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达60.55%。与大蒜轮作或混栽可 有效降低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防效分别达59.81% 和62.09%。这些结果说明大蒜挥发性物质在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控上有很 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蒜苗生产中化学肥料用量过大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设置CK(不施肥)、T1(普通化肥常量施肥)、T2(普通化肥减量施肥)、T3(缓释肥减量施肥)、T4(缓释肥常量施肥)5 个处理,研究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蒜苗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减少化肥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T1 处理相比,T3 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蒜苗茎粗、叶宽、假茎长、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也可显著提高蒜苗中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各指标分别增加78.2%、84.2%、12.6%;可显著降低蒜苗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大蒜素含量,产量增加4.1%,净收益提高9.7%。综上所述,缓释肥减量施肥有利于蒜苗生长,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又显著提高蒜苗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为本试验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总结2004~2018年我国大蒜价格的波动特征与规律,从供给量、成本变化、出口量等方面分析波动原因,运用SADF和GSADF方法检验并证实了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的假设。结果显示:2009~2011年和2016~2017年我国大蒜价格两次大幅度波动,供需基本面因素对价格波动的解释力不足,大蒜市场出现了2个正向泡沫,投机者的市场预期在泡沫存续期间发挥主导作用。科学防范价格泡沫对大蒜等小宗农产品定价机制的潜在影响,可以提升小宗农产品市场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麻江红蒜栽培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麻江县红蒜主栽区贤昌镇为样本,采用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对麻江红蒜的种植面积、栽培管理方式及产量等进行调研,分析麻江红蒜栽培面积减少和产量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2016年贤昌镇红蒜种植面积达133.4 hm~2,但单个农户的种植规模均较小,种植面积不足667 m~2的农户占比为35%;整体产量偏低,平均为435 kg·(667 m~2)~(-1),最低仅为285 kg·(667 m~2)~(-1);栽培管理中存在选种不严、种植密度偏低、施肥单一和管理粗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选优留种、分级播种、合理密植和均衡施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籽用西瓜生产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籽用西瓜生产阶段性特点和科研工作的主要成就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籽瓜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更新缓慢、病害控制困难、综合利用不足等问题,并从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简约化、品种多样化、病虫害控制、科技协同创新等方面对籽瓜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硫硅配施对水培青蒜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深液流水培方式研究硫硅配施对大蒜青蒜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硅配施可以明显提高青蒜苗株高、假茎长、假茎粗、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参数,其中2 mmol·L~(-1)硫配施1.50 mmol·L~(-1)硅效果最佳。适宜浓度的硫硅配施有利于提高青蒜苗中大蒜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VC含量,其中硫浓度2~3 mmol·L~(-1)配施硅浓度0.75~1.50mmol·L~(-1)效果最好。综上,硫浓度2 mmol·L~(-1)配施硅浓度0.75~1.50 mmol·L~(-1)最有利于水培青蒜苗的生长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