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设施栽培番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以金鹏1号番茄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相同N、P、K配比下增加施肥量对番茄果实N、P、K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中有2个处理达到目标产量,产量结果与养分吸收结果基本一致,均随施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肥水过剩的条件下,产量与养分吸收量又呈下降趋势。综合各因素,中等土壤肥力的塑料大棚番茄春季栽培中,推荐最佳施肥量大约每667 m2施风干牛粪7 500 kg,尿素125 kg,过磷酸钙250 kg,硫酸钾84 kg。每kg番茄果实(干质量)的氮、磷和钾含量分别为20.63 g/kg4、.3 g/kg和34 g/kg。  相似文献   
2.
大蒜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23  
[目的]研究大蒜长期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蒜连作0(CK)、5、10、15和20年的土壤再分别盆栽大蒜,以大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真菌数量持续上升,连作20年的土壤约为对照的2.88倍.而其它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只在短期内(5-10年)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连作10年的大蒜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各增加了8.72%和25.81%,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分别为对照的5.63、11.60和3.35倍.连作10年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对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等土壤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6.67%、41.67%、203.13%、23.73%和43.65%,但长期连作(15-20年)后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氨化细菌与脲酶、多酚氧化酶均呈显著正相关;芳香族分解菌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微生物总量分别与磷酸酶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蒜连作5-10年,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上升,未发生连作障碍;但连作15-20年,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调,土壤酶活性下降,连作障碍明显.  相似文献   
3.
刘素慧  徐金强  秦旭  尉辉  陈昆 《北方园艺》2018,(12):119-124
以番茄品种"劳斯特"和大蒜品种"苍山白皮蒜"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方法,分别以单作大蒜作为对照(D1)、单作番茄作为处理1(D2)、番茄定植0d后套作大蒜作为处理2(B1)、番茄定植15d后套作大蒜作为处理3(B2)、番茄定植30d后套作大蒜作为处理4(B4),研究了不同套蒜时期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不同套蒜期处理下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硫化细菌数量与D1和D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细菌、放线菌、硝酸细菌、氨化细菌数量在整个处理期内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处理100d时达到最大值,其中B1、B2和B3处理较D1分别增加83.06%、63.75%、44.65%和52.46%、11.32%、29.50%;硝酸细菌和氨化细菌数量在处理70d时达到最大值,其中B1、B2和B3处理较D1分别增加132.51%、105.56%、74.50%和70.00%、50.36%、37.54%。真菌和硫化细菌在整个处理期内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至处理第130天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处理B1、B2和B3较D1分别增加87.44%、67.98%、62.64%和154.34%、151.08%、148.53%。不同套蒜期对番茄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套蒜番茄根际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单作番茄和单作大蒜,以番茄定植后15d套蒜最有利于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增加,有利于番茄根际土壤微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樱桃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范围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以"春露"樱桃为试材,借助营养液沙培盆栽的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设施樱桃幼苗光合色素、光合参数及抗氧化酶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0~0.7%时,设施樱桃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在NaCl浓度0.7%时上述指标最小,较对照分别降低35.92%、33.33%、35.12%、56.25%,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胞间CO2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在NaCl浓度0.3%时最小,较对照减小12.31%,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NaCl浓度为0~0.3%时,盐胁迫强度的增加刺激SOD、POD活性的提高;NaCl浓度在0.5%~0.7%时,盐胁迫强度的增加抑制SOD、POD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凯特二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大蒜秸秆不同施用量对温室番茄连作土壤温度、容重、孔隙度、pH值和电导率等理化性质及其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大蒜秸秆后,温室番茄连作土壤0~15cm内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均与秸秆量成正比,最高和最低温度分别比对照高2.39℃和1.00℃;不同土层容重均随秸秆施用量增加而降低,孔隙度则随之而增加,0~10cm土层的变化幅度最大,容重最大增幅和孔隙度的最大降幅分别为6.71%和6.18%;大蒜秸秆处理还可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的电导度(EC),可减轻温室土壤酸化和遏制土壤次生盐渍化,0~20cm土层内的效果较明显;施用大蒜秸秆提高了番茄生长前期的根系活力(最高为31.45%),延缓了后期根系衰老。因此,大蒜秸秆还田可改善温室番茄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番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6.
选择适宜的品种,通过合理的茬口安排,利用前茬对后茬化感作用减少病虫害发生.栽培采用土地可高效利用的大棚蔬菜立体种植模式,其操作性强,可提高产量与品质进而增加农户收入.  相似文献   
7.
以大蒜秸秆水浸液为试材,以番茄、辣椒、黄瓜、莴苣、大葱和洋葱为受体材料,研究了大蒜秸秆水浸液对不同受体蔬菜的发芽率、胚芽和胚根长及鲜重的影响,用薄层层析试验,分离大蒜秸秆水浸液中的化感物质,研究其对莴苣的生物活性,并鉴定出抑制物质,为高效利用大蒜秸秆的化感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大蒜秸秆水浸液对番茄和辣椒种子发芽率均有抑制作用,但对黄瓜种子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水浸液对番茄、黄瓜、辣椒胚芽和胚根的影响均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浓度效应;但对同属作物洋葱和大葱的萌芽指标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经薄层层析得到的5个斑点中,斑点2、3、5对莴苣的萌芽有抑制作用,经GC-MS鉴定:斑点2中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斑点3主要以联苯和1-甲基萘等为主;斑点5以脂肪族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8.
追施钾肥对洋葱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追钾肥对洋葱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追施钾肥可促进洋葱的生长,增加洋葱的株高和假茎粗及叶、根、假茎和鳞茎的鲜重,促进洋葱鳞茎的生长,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可溶性固溶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了洋葱的品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钾肥施入量为350和400 kg/hm2在提高洋葱产量、改善品质方面均无差异。因此,350 kg/hm2是追施钾肥最佳施入量。  相似文献   
9.
红蓝光质对香椿芽苗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以白光(普通日光灯)为对照,研究红蓝光质对香椿芽苗菜营养品质(氨基酸、维生素C、硝酸盐、粗纤维、总黄酮、单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蓝光和红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香椿芽苗菜氨基酸含量,而红光处理降低了香椿芽苗菜氨基酸含量;3种光质均有利于香椿芽苗菜维生素C 的形成和累积,其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蓝光>红光>红蓝混合光;各处理均抑制香椿芽苗菜硝酸盐的累积,其中红光的抑制作用最强;红光处理可提高香椿芽苗菜的粗纤维含量,而蓝光处理则降低香椿芽苗菜粗纤维含量;与对照相比,蓝光和红蓝混合光处理提高了香椿芽苗菜总黄酮的含量,同时降低了香椿芽苗菜单宁的含量。总之,蓝光和红蓝混合光处理可提高氨基酸、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同时可降低硝酸盐、粗纤维和单宁含量。因此,蓝光和红蓝混合光处理更有利于提高香椿芽苗菜品质。  相似文献   
10.
利用LED光源,研究白光、红光、蓝光、红蓝光及紫光处理对茄子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中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茄子叶片酸性转化酶活性总体高于中性转化酶活性;红蓝光处理下茄子叶片磷酸合成酶活性最高,较白光对照提高14.5%;红光处理和红蓝(2∶1)光处理对茄子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影响较大;蓝光处理下,茄子叶片APX活性最低,较白光降低23.39%。蓝光处理和红蓝光处理下茄子叶片维生素C(维生素C)含量最大,较白光对照分别高出46.57%和21.06%;红光和紫光处理下茄子叶片维生素C含量较低,较对照分别低13.43%和2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