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茶叶》2008,(6):42-42
以日本Benifuji绿茶为原料,用50%乙腈提取茶叶有效成分,提取液经氯仿脱咖啡碱和色素、乙酸乙酯和HP-20大孔树脂富集儿茶素,得多酚含量高于80%的茶多酚粗品,再经Toyopear HW-40S柱层析分离纯化,得EGC、ECG、EGCG、EC及两种未知成分,经H-NMR、MS和HPLC等分析,两种未知成分为(-)-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和(-)-3-O-甲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3’Me)。  相似文献   

2.
陈平  钟建华  孙东 《茶叶科学》2003,23(2):115-118,104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脂溶性茶多酚中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了一种新的单取代的长碳链脂溶性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4'-棕榈酸酯,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元素分析、IR、MS和1H-NMR等表征。药理学实验考察并比较了脂溶性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4'-棕榈酸酯、水溶性的绿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单取代的EGCG棕榈酸酯的活性比脂溶性茶多酚强,而与绿茶多酚相当。  相似文献   

3.
茯砖茶降脂功能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现代分离技术与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相结合,从茯砖茶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3,4-二羟基苯甲酸(DB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选择FXR、LXR、PPARδ、PPARγ及3T3-L1细胞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浓度为50µg/mL时,GA和ECG对FXR模型的激活值分别达1.77±0.14和3.22±0.06;EGCG的激活倍数高达6.00±0.45。添加质量浓度为30µg/mL时,GC对PPARγ模型的激活倍数为1.62±0.16;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对PPARγ模型的激活倍数达1.73±0.16;各化合物对3T3-L1模型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加工出富含儿茶素类含量的茶叶,本试验探索了提高茶树鲜叶儿茶素类含量的不同光质萎凋工艺。试验以茶树新品系HK-2和HK-3为材料,采用白光(CK)、红光、黄光、蓝光、紫光光质进行萎凋,于照射0、2、4、6、8、12、24 h时取样,利用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简单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儿茶素(C)]和酯型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含量的测量。结果表明,与白光组CK相比,HK-2品系茶树鲜叶采用4 h的蓝光萎凋工艺,简单儿茶素含量显著增加了21.64%,6 h的蓝光萎凋工艺EG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的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3.31%、38.56%和35.78%;HK-3品系茶树鲜叶采用12 h的蓝光萎凋工艺EGCG含量显著增加了33.18%,6 h的蓝光萎凋工艺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分别显著增加了75.49%、35.83%和38.51%。以7种儿茶素组分的相对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萎凋能调控茶树鲜叶在萎凋过程中儿茶素含量的变化,其中蓝光萎凋6 h处理是提高茶树鲜叶儿茶素类含量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5.
茉莉花茶主要品质成分定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有代表性的112个茉莉花茶茶样为实验材料,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茶多酚总量(TP)、游离氨基酸总量(AA)、咖啡碱(CAFF)、水浸出物(water extract)、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这13种品质成分的含量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除CG的模型综合评价指标Q值为0.7702以外,其余的Q值为0.8~0.9。经外部检验,CAFF和GCG的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7~0.8,GC、EGCG、ECG、CG为0.8~0.9,其余均达0.9以上,模型效果较好,为简便快速地测定茉莉花茶品质成分的含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饮茶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东联 《茶报》2004,(4):20-21
饮茶能降低血脂,是与茶叶中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有关,这类物质主要是茶多酚。用茶多酚进行提炼、氧化、聚合,可转化成茶色素,其生化反应是以儿茶素的聚合物为主体,最主要有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等,由于各种组分的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7.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具有较强药理功效。它是茶叶天然成分之一,不能进行人工合成。近年来,科研学者对高EGCG茶进行了系列研究工作。本文就影响茶叶EGCG含量的因素以及提高茶叶EGCG含量的途径进行了阐述,并展望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武夷山地区36份茶树种质资源样品为试验样本,通过测定样品中L-茶氨酸(L-The)、儿茶素(C)、表儿茶素(EC)、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咖啡碱(CAF)、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8种组分的含量,分析武夷岩茶初制加工中不同茶树种质资源之间、鲜叶和毛茶之间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36份茶树种质资源分为3类,发现各类群间GA、EGC、EGCG和儿茶素总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比毛茶与鲜叶各内含成分的转化保有率发现,经过武夷岩茶初制加工工艺后,L-茶氨酸和儿茶素总量的损耗率不超过20%,咖啡碱含量变化不大,没食子酸含量平均提高了40%以上。研究为了解武夷岩茶初制加工工艺,稳定茶叶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绿茶茶汤中主要品质成分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绿茶茶汤为分析对象,在分析大量绿茶茶汤中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将化学分析结果与扫描茶汤样品得到的近红外光谱对应起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了绿茶茶汤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儿茶素总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酸(GA)共11个指标或组分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对这11个模型分别进行了外部检验。结果表明,除ECG和GA外,其余指标或组分分析模型的交叉检验和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都在95%以上;除GA预测集RPD为2.67外,其余模型的RPD都在3以上,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准确性较高。研究结果为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茶汤或茶饮料中主要品质成分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基于化学成分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贵州省沿河县古茶树不同树型、产地和季节的茶样内含成分差异.结果表明,乔木型茶鲜叶咖啡碱、可可碱、儿茶素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显著高于灌木型,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显著低于灌木型;基于19化合物×69样品的数据矩阵提取累计解释方差大于82%的前3个主成分,基本实现对沿河县4个乡镇的茶样区分;季节和加工因素对古树红茶中咖啡碱含量影响不显著,春茶中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及茶黄素总量均高于对照和秋季茶样,秋茶酯型儿茶素(16.72 mg/g)显著低于古树春茶(44.20 mg/g).本研究可为沿河古茶树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绿茶EGCG防癌作用的分子靶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绿茶中含量最高、活性最强的多酚类成分。近年来绿茶EGCG癌症预防作用的分子靶点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对已报道的EGCG癌症预防作用机制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将EGCG开发为癌症化学预防剂应采取的策略,以期为设计预防癌症的新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EGCG和没食子酸丙酯(PG)为起始化合物,以碘甲烷作为甲基化试剂,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选择性地合成了EGCG的甲基化衍生物EGCG4"Me,通过核磁共振鉴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13.
表儿茶素类单质红外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茶素类物质的测定对茶叶品质检测有重要作用,本工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对表儿茶索、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4种儿茶素类单质进行了中红外光谱实验研究,得到了对应单质的红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3147~3498cm^-1范围内的宽带吸收来自于苯环上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而400~1750cm^-1范围内多峰结构吸收,对应于骨架振动和取代基的变形振动吸收;对应中红外吸收光谱的多峰结构谱段高频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对应儿茶素相比都多了一强吸收峰,对应波数分别为1681cm^-1和1692cm^-1,这是由于前两者都相应多出了-C=O结构。这些结果对于茶叶品质的光谱检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绿茶成分EGCG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绿茶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儿茶素单体EGCG的抗肿瘤作用上,证实了EGCG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理效应,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的形成和发生,是茶叶中抗肿瘤效应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EGCG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茶叶抗氧化剂是茶叶中所含抗氧化性质的有效成分,称为儿茶素类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有左旋一表儿茶素(L-EC)、左旋一表没食子儿茶素(L-EGC)、左旋一表儿茶素没食子酸脂(L-ECG)、左旋一表没食子儿条素投食子酸脂(L-EGCG),其等摩尔浓度的抗氧化能力依次是L-EGCG>L-EGC>LECG>L-EC,说明儿茶素抗氧化能力是随其分子结构中的酚式羟基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增强。L—EGCG与抗坏血酸、柠檬酸、苹果酸、TOC的协同作用最为明显。从原料来源看,茶叶抗氧化剂氧化强度顺序如下:黑茶>绿茶>白茶·青菜>红茶(即“后发酵…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焙火程度的武夷岩茶为试验样本,参照GB/T8313—2018进行样品前处理,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样品L-茶氨酸(L-The)、儿茶素(C)、表儿茶素(EC)、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咖啡碱(CAF)、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8种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8种有效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从轻火到足火,茶叶中的氨基酸、儿茶素等含量明显下降。文章所述方法简便、高效、稳定,可靠性强。结果显示,可用近似酚氨比对武夷岩茶进行不同焙火程度的判断,并为后续如何提高武夷岩茶的滋味品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冉伟  张瑾  张新  蔺松波  孙晓玲 《茶叶科学》2018,38(2):133-139
研究了茶尺蠖幼虫为害茶树叶片对儿茶素合成途径的影响。采用3龄茶尺蠖幼虫取食茶树新梢芽下第二叶,测定了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儿茶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茶尺蠖幼虫为害后3、6、12βh显著诱导了CsANR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且在为害后3βh和12βh达到了极显著差异。CsLAR基因在茶尺蠖为害后6βh和12βh,与对照具有显著差异。茶尺蠖幼虫为害后24βh显著诱导了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升高,而茶尺蠖为害后48βh仅没食子酸和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茶尺蠖为害后24βh和48βh均没有被显著诱导。上述结果表明茶尺蠖幼虫为害提高了茶树儿茶素合成途径的代谢强度和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绿茶多酚的主要组分,具有广谱抗癌活性。同时,多项研究表明,EGCG对多种化疗药物具有良好的增敏作用。文章分别对EGCG防治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胃癌等各类癌症及对5-氟尿嘧啶、阿霉素、二甲双胍、顺铂、紫杉醇等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进行了综述,为EGCG临床辅助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08,(1):42-42
建立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Syrian hamster embryo cell,SHE细胞)混合培养模型,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SHE癌前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讨EGCG的抑癌机制。将SHE癌前细胞和正常细胞分别按1:10000、1:1000、1:100、1:10比例接种于6孔的培养皿中,培养7天,建立SHE细胞混合培养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2009,(5):42-42
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肝细胞(L02)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肝细胞损伤模型组的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极显著升高,EGCG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MDA含量,其培养上清液中ALT和LDH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