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果枸杞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黑果枸杞特殊的生态、经济价值,致使柴达木盆地地区黑果枸杞种苗的需求量逐年攀升。扦插育苗是黑果枸杞树种育苗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为解决青海省黑果枸杞育苗技术不规范、成活率低、成本高、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对设施条件、育苗前准备、苗期管理、炼苗出圃等方面提出技术要求。该规程可为苗木生产的规格化和优质化提供保障,对青海省黑果枸杞嫩枝扦插育苗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黑果枸杞野生资源调查和核心种质材料的收集为目的,开展了野生黑果枸杞形态学描述与形态类型鉴定的研究。通过对26个生态区野生黑果枸杞形态学的调查发现,树体和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高于叶片和花性状。可考虑选择花青素含量、单株产量果数、果柄长度、平均单果质量、株高5个性状作为黑果枸杞类型划分的主要指标,将黑果枸杞自然类型初步归纳为:大果高秆集中成熟型、小果高秆集中成熟型、大果矮秆集中成熟型、小果矮秆集中成熟型、大果高秆分批成熟型、小果矮秆分批成熟型、大果矮秆分批成熟型、小果矮秆分批成熟型8个自然变异类型和特异种质白果枸杞2个自然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源野生黑果枸杞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黑果枸杞天然分布于青海柴达木地区,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植被退化严重,部分野生分布地区出现长势不良甚至成片死亡的现象,为了有效地对该树种进行人工恢复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对其进行育苗技术研究意义重大。通过比较试验得到了关于不同种源、在不同基质上黑果枸杞的出苗、生长节律、病害发生情况、生长状况的规律及其他野生黑果枸杞育苗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野生枸杞资源,采用生态学方法,对围封保护下宁县保护区内野生枸杞的恢复效果及多样性变化进行6年的固定样方监测。结果表明:宁夏中宁县保护区内的植被和野生枸杞均得到较好的恢复,在不同年份中,宁夏枸杞、黑果枸杞和枸杞等均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从生态优势度和Margalef指数看,宁夏枸杞在2013年分别高出基值0.064和0.866,黑果枸杞在2014年分别高出基值0.162和1.193;黑果枸杞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和Sheldon指数均在2014年分别高出基值0.082、0.068、0.023和0.079。在围封保护措施下,黑果枸杞在保护区内呈明显的恢复趋势。但仍存在春旱和人为破坏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河西走廊不同生境条件下黑果枸杞种群生殖配置参数特征,揭示黑果枸杞种群繁殖投入规律与特征,以石羊河流域下游不同生境黑果枸杞种群为对象,测定黑果枸杞生殖配置参数及土壤含水率等指标,分析不同生境条件下黑果枸杞种群生殖配置特征。结果表明:1)石羊河流域下游不同生境条件下黑果枸杞种群高度、冠幅、单株生物量以及繁殖投入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2)不同生境条件下,黑果枸杞种群生殖配置、茎叶生物量分配呈不同的规律性。覆沙地生殖配置最大,达到了14.15%,与固定半固定沙丘、中度覆沙盐碱地差异不显著(P<0.05),其次为湖积盐渍化土地,其余均<8%。干旱荒漠区黑果枸杞生殖配置水平较低,茎生物量分配较高,叶生物量分配次之。3)黑果枸杞繁殖投入与土壤平均含水率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判定系数达到了0.616 2,土壤含水率对黑果枸杞生殖配置影响较大。4)不同生境条件下,黑果枸杞叶片长宽、果实长宽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P<0.05),固定半固定沙丘叶片和果实较大,覆沙地次之,而重度盐渍化地叶片和果实最小,黑果枸杞会通过减小叶片和果实大小来适应干旱盐渍化环境。因此,生境条件对黑果枸杞种群生长指标、生殖配置及形态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野生枸杞资源,采用生态学方法,对围封保护下宁县保护区内野生枸杞的恢复效果及多样性变化进行6年的固定样方监测.结果表明:宁夏中宁县保护区内的植被和野生枸杞均得到较好的恢复,在不同年份中,宁夏枸杞、黑果枸杞和枸杞等均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从生态优势度和Margalef指数看,宁夏枸杞在2013年分别高出基值0.064和0.866,黑果枸杞在2014年分别高出基值0.162和1.193;黑果枸杞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和Sheldon指数均在2014年分别高出基值0.082、0.068、0.023和0.079.在围封保护措施下,黑果枸杞在保护区内呈明显的恢复趋势.但仍存在春旱和人为破坏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正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为茄科(Solanceae)枸杞属(Lycium L.)多年生灌木,主要分布于中亚地区,具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黑果枸杞极高的营养保健及药用价值,使得国内外市场需求剧增,野生黑果枸杞价格不断上涨,带来了毁灭性采摘,对野生黑果枸杞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研究人员对黑果枸杞的人工培育开展了研究,探索出了扦插育苗、种子繁殖、组织培养等方法,但这些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  相似文献   

8.
黑果枸杞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黑果枸杞是我国西北部分地区特有的一种多年生耐盐、抗旱、防风固沙、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灌木.对黑果枸杞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它的开发利用价值、前景,并提出了黑果枸杞的开发利用途径,为更好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黑果枸杞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野生枸杞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黄河三角洲地区野生枸杞、黑果枸杞、宁夏枸杞、山东梁山枸杞中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借助统计学软件(R 2.13.1)对不同地域枸杞中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野生枸杞的金属含量与黑果枸杞有很大差别,与宁夏枸杞较为接近,但又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域野生枸杞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抗氧化物质含量与特性,利用福林酚法、分光光度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成熟黑果枸杞干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中总多酚、总黄酮和维生素E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92 mg·g~(-1)、2.39%和0.51 mg·g~(-1);共检测到12种花青素类化合物,矮牵牛素(m/z317)、飞燕草素(m/z303)、锦葵素(m/z331)和矢车菊素(m/z287)是其主要的母核物质,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花青素结构,对其中10种花青素类化合物命名;不同地区黑果枸杞多酚和花青素的质量分数及各组分占比均不同。研究结果为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的人工选育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市场对黑果枸杞优质种苗日益增长的需求,避免大量的黑果枸杞野生资源被乱砍滥伐,从外植体预处理、外植体消毒、无菌苗获得、组培苗扩繁、生根培养、移栽等方面,对黑果枸杞组培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进行了介绍,以期实现对选定的黑果枸杞优良母株进行种苗的快速繁殖,从而为规模化生产优质黑果枸杞组培种苗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采收时间气温对野生黑果枸杞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阿勒泰北屯市西区生态园野生黑果枸杞为材料,成熟期每5d取样1次,用p H示差法和盐酸-香草醛法连续测定野生黑果枸杞中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结果表明:新疆阿勒泰北屯市西区生态园野生黑果枸杞适宜采收时间为8月中旬—9月中旬;花青素与原花青素含量与采收前5d及采收当天最低温平均值显著相关,与采收前5d温差值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引种黑果枸杞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做育苗栽培试验,通过对苗圃地选择,种子处理,科学种植,田间管理等措施,黑果枸杞种植在保水性能较好的沙壤土里,这样有利于保苗,也有利于苗木的生长,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引种黑果枸杞出苗率较高,生长势良好。从引种黑果枸杞的苗期生长状况来看,黑果枸杞对日喀则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环境比较适应。  相似文献   

14.
为开展黑果枸杞不同种源在阿拉善左旗的区域优选和适宜灌溉量优化。选择甘肃民勤、新疆库尔勒、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青海诺木洪共4个种源区的黑果枸杞一年生幼苗,通过生长期不同灌溉水量的田间控制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验小区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生长季末幼苗存活率及株高、地径和新梢长度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新疆库尔勒种源区的黑果枸杞在阿拉善左旗的表现优良,可作为大田栽培推广的种源;不同种源区的黑果枸杞,在生长最优目标下的适宜灌溉制度为生长季每隔20d灌溉1次,连续灌溉5次,每次灌水量为870m3·h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柴达木盆地白刺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充分利用白刺的野生资源,选育出果实品质较好的白刺.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并结合前人研究的记录,对柴达木盆地白刺的种类、形态特征、分布类型和生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分布有唐古特白刺、大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以唐古特白刺资源量最大,白刺分布范围广泛,多与柽柳和枸杞伴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6个不同类型的黑果枸杞种子耐盐性进行评价比较,筛选出耐盐性较高的类型,为在新疆北疆地区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西宁野生、库尔勒野生、武威野生三个生态型及其相应的优选系:西宁优系、库尔勒优系、武威优系黑果枸杞种子为试验材料,在50、100、150、200、250、300 mmol/L NaCl浓度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以发芽率达到50;为生产要求,低于50;为受到明显胁迫的标准,测定不同浓度NaCl对发芽率、相对盐害率、耐盐浓度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50~300 mmol/L NaCl浓度处理下,发芽率、胚根、胚轴长随NaCl浓度升高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用种子发芽率和NaCl浓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优选型黑果枸杞种子耐盐临界浓度显著高于野生型,优选型耐盐临界浓度为150~300 mmol/L,野生型耐盐临界浓度为100~150 mmol/L。【结论】武威优系、库尔勒优系耐盐能力显著较强;西宁优系、库尔勒野生中等;西宁野生、武威野生显著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低洼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方式,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设置不起垄(对照,H1)、起垄20 cm(H2)、起垄40 cm(H3)共3个栽培处理,研究不同起垄高度对黑果枸杞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起垄处理的植株枝长和叶面积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叶绿素含量除8月份外,其他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较小。脯氨酸含量仅在后期大幅上升,其中H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在8月份时起垄处理的叶片K+含量显著高于H1处理,10月份时则呈相反趋势;Na+含量则一直呈现出起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的趋势。总的来看,起垄种植黑果枸杞更有优势,起垄处理虽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较小,而相对降低的地下水位埋深对黑果枸杞的生长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低洼盐碱地黑果枸杞的规范化栽培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低洼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方式,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设置不起垄(对照,H1)、起垄20 cm(H2)、起垄40 cm(H3)共3个栽培处理,研究不同起垄高度对黑果枸杞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起垄处理的植株枝长和叶面积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叶绿素含量除8月份外,其他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较小。脯氨酸含量仅在后期大幅上升,其中H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在8月份时起垄处理的叶片K+含量显著高于H1处理,10月份时则呈相反趋势;Na+含量则一直呈现出起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的趋势。总的来看,起垄种植黑果枸杞更有优势,起垄处理虽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较小,而相对降低的地下水位埋深对黑果枸杞的生长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低洼盐碱地黑果枸杞的规范化栽培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分析了当前生产条件下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为枸杞产业进一步增产增效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柴达木盆地4个枸杞主产区的291个土壤耕层土样数据,通过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主要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基底效应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变异范围在4.3%~118.9%。速效磷和碱解氮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18.9%和118.4%;pH值变异系数最低,仅为4.3%;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7.4%和65.2%。地统计学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速效钾、pH值和有机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基底效应[C0/(C+C0)]分别为8.4%、10.8%和16.6%;土壤速效磷空间相关性较弱,其基底效应[C0/(C+C0)]为84.3%;土壤碱解氮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其基底效应[C0/(C+C0)]为49.0%。【结论】有机质、pH值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盆地地形有关;速效磷和碱解氮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枸杞种植区施肥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不同盐渍化梯度土壤对黑果枸杞品质的影响,设置总盐质量百分比0.11%~0.20%(T1)、072%~0.98%(T2)、1.10%~2.20%(T3)三个梯度栽培型和总盐质量百分比0.96%(T4)野生型黑果枸杞共4个处理,采用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法及冗余分析,评价不同处理的黑果枸杞中天然活性物质、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T2处理黑果枸杞果实还原糖、转化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17.8 g·kg-1、309.5 g·kg-1,是T4的1.55和1.59倍;T1处理果实Mn、Zn元素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均最高,分别为9.55 mg·kg-1、2370 mg·kg-1和9.61 mg·kg-1,是T4的1.39、3.27和2.38倍。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法显示,T2土壤栽培型黑果枸杞果实品质得分最高是1.47,T4为1.03。综上可知,盐渍化土壤组分优化可提升黑果枸杞的营养成分累积程度,结果为揭示盐渍化土壤提升盐生植物果实品质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