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然与人为干扰对四湖地区涝渍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与人为干扰共同作用于四湖地区的涝渍生态环境。自然干扰因子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气候及水文改变等,人为干扰因子主要是指农业政策、人口压力、水利工程及环境污染等。在自然干扰条件下涝渍低洼地呈现出有规律的演变.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程度直接决定了涝渍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的分级指标。[方法]对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孕灾环境特征、涝渍致灾因子与油菜产量的关系及安徽省油菜涝渍的发生几率进行分析,并利用涝渍判别模型确定不同区域油菜涝渍灾害分级指标。[结果]油菜产量与降水量、降水日数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安徽省影响显著的油菜涝渍主要发生在4~5月,致灾因子是降水日数、日照时数和降水量。油菜产量形成关键期发生涝渍灾害,对减产起决定性作用。安徽省油菜发生轻度涝渍的几率为2.5年一遇,中度涝渍是4年一遇,重度涝渍是6年一遇,但不同区域有较大差异。[结论]利用涝渍判别模型确定的油菜涝渍灾害分级指标评估涝渍等级的总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荆州四湖地区涝渍生态系统演变的阶段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州四湖地区涝渍生态环境的形成、演替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全新世以前主要由地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驱动,从全新世后期到明末清初由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共同驱动,从明末清初至今,主要由围湖垦殖、筑堤修坝、农业政策等人为因素驱动.区域农业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大大加快了涝渍生态环境演替的速度.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等"四水"是四湖地区涝渍地形成的直接动力,而湖泊在四湖地区涝渍生态环境的演变中起着特殊重要的调控和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涝渍相随对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测坑试验研究了棉花花铃期涝渍相随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棉花花铃期受涝渍相随的影响很大 ,不同涝渍处理棉花产量差异显著 ;涝渍胁迫对棉花品质有一定影响 ,但处理间差异不大。通过数学模型定量分析表明 ,涝渍连续过程中涝和渍对作物的影响程度不同 ,涝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远比渍大 ,渍前受涝越严重 ,减产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涝渍为黑龙江省主要灾害之一,涝渍侵蚀耕作土壤,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抑制作物根系呼吸、降低叶片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到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是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黑龙江省涝渍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针对涝渍灾害,明确涝渍机理和完善涝渍灾害的防灾、减灾及抗灾治理的防御体系,为今后涝渍研究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涝渍胁迫是农业生产的限制因子之一.涝渍胁迫条件下植物细胞感受到缺氧信号,并做出适应性调节,如产生厌氧蛋白质等.同时植物细胞的代谢途径也发生改变,其突出的特征是以无氧发酵代替有氧呼吸.涝渍胁迫也可以诱导植物生长形态的改变,如通气组织的形成和不定根的产生等.从植物的生长形态、生理代谢、内源激素等方面概述了涝渍胁迫对植物产生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指出了目前对植物受涝渍胁迫进行化学调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江汉平原涝渍环境的形成是地质、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干预交互叠加作用的结果,各个历史时期的围湖垦殖活动加速了涝渍生境的劣化进程。目前荆江河段的构造沉降仍在继续,适度退田还湖是恢复和重建江汉平原涝渍地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成因、演替与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成因主要有地质地貌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和农业生产活动;涝渍地的演替过程与人类的干预程度密切相关,并表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分异规律性,从而引起涝渍灾害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棉花苗期遭受涝渍胁迫后,采用不同的恢复技术对棉花形态、生理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为遭受涝渍胁迫后的棉花快速恢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方法,以湘杂棉8号F1、中棉所63F1为试验材料,淹水15 d排除渍水后进行恢复,设置双对照,共13个处理。研究采用恢复技术后棉花形态生长、SPAD、产量、棉铃等特征变化。[结果]涝渍胁迫后采用恢复技术能加快棉花株高及叶片增长。喷施天丰素、尿素及磷酸二氢钾等技术能提高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喷施萘乙酸、赤霉素、乙烯利、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土壤穴施复合肥,土壤穴施复合肥配合喷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等恢复技术均能提高单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及总干物质积累量,其中总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最大的技术为土壤穴施,分别比胁迫不采用恢复技术处理总干物质积累量提高45.2%、70.4%;总干物质积累量恢复到不受涝渍胁迫处理的54.1%、58.2%。对籽棉产量分析,植株喷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土壤穴施氮磷钾复合肥2项技术,与涝渍胁迫不采用恢复技术对照比较均达极显著差异,其中植株喷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技术比涝渍胁迫不采用恢复技术对照提高94.9%、144.5%,恢复到未受涝渍胁迫对照的71.3%、73.6%。[结论]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棉花苗期遭受涝渍胁迫后,喷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土壤穴施复合肥均能快速恢复棉花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使云南烤烟灾害评估标准化,同时提高评估的时效性,构建了干旱指数、涝渍指数和低温指数作为烤烟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估的统一标准.干旱指数和涝渍指数考虑了前期降水情况、连续旱(涝)日数、温度及光照情况、烤烟需水量等因子,可逐日滚动;低温指数基于低温强度、低温持续时间、烤烟所处生育期等因子.也可逐日滚动.依据灾害指数将干旱、涝溃和低温灾害划分为4级.检验结果表明,依据灾害指数所做的灾害监测结果与实况较为吻合,各等级灾情评估准确率在75%以上.构建的灾害指数在业务工作中用于烤烟灾情评估和监测,简单易行、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干扰看人类干扰的合理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又称人类干扰.总结了人类干扰的特点:①干扰方式的相似性与作用时间的同步性;②干扰历时的长期性与作用程度的深刻性;③干扰范围的广泛性与作用方式的多样性;④干扰活动的小尺度与作用后果的大尺度.在此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了自然干扰与人类干扰在作用机制和尺度等方面的差异,指出自然干扰的运行机制对于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段式分层深松后铲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作秸秆还田条件下,为降低底层土壤扰动量,提高表层秸秆扰动入垄沟量,设计一种分段式分层深松后铲。分段式分层深松后铲下段铲柄为圆弧形,通过滑推分析和铲柄与秸秆相互作用力学分析设计上段铲柄。为验证设计合理性,应用EDEM软件分析所设计分层深松铲与普通分层深松铲对于底层土壤和表层秸秆扰动规律。通过分析分层深松对于土壤与秸秆扰动位移确定试验因素,运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前铲铲尖类型、后铲铲尖类型、前后铲间距和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以底层土壤扰动率和秸秆入垄沟率为评价指标,对设计分层深松铲作田间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前铲铲尖为双翼型、后铲铲尖为凿型、前后铲间距为300 mm、前进速度为3km·h-1时设计分层深松铲作业效果最优。优化设计分层深松铲与普通分层深松铲田间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分层深松铲整体性能更优,满足垄作秸秆还田条件下耕作要求,可为分层深松铲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人为干扰对北京野鸭湖市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Jaccard指数(Cj)和Srenson指数(Cs)对北京野鸭湖市级自然保护区内低干扰、中干扰和强干扰3种不同干扰强度的区域进行了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在低干扰、中干扰和强干扰调查区,S依次为83、93和30,中干扰的最大,符合中度干扰假说;H、D和E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S与之不是简单的一致关系;植物群落的相似性与共有物种数成正比。最后,通过湿地恢复前后植物多样性的对比,表明短期的物种恢复工作效果不明显,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尺度滑动窗口算法,分析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的人为干扰空间格局,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在建三江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受人为干扰度(pd)及干扰邻近度(pdd)。结果表明:1)2001—2006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多尺度的干扰格局分布有极大影响,耕地干扰比例高达37.94%。2)人为干扰度类型c1、c2在水域、林地和沼泽分布较广,干扰值较小;而水田和旱地占干扰度c7、c8的74.38%和61.76%,说明耕地是建三江区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人为干扰源。3)多尺度干扰邻近度证明人为干扰是在一定尺度上发生,当pd0.4或pd0.7且pddpd时,人为干扰对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必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泰加林中,寻找火干扰林分并设置样地进行火干扰调查,利用耐火树种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的火疤外。在属性因子量化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泰加林的林火烈度,可作为该自然保护区林火烈度划分的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结合聚类分析,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的林火烈度进行可量化划分等级。得到烈度各个等级的表征因子范围值。【结果】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的林火烈度可量化为高、中、低3个等级,高烈度火烧样地占总数的37.4%;中度火烧的样地占总数30.7%,低烈度火烧占总数的31.8%。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火干扰史归属于1880~2000年的63个年份,1990以前的年份发生的林火烈度等级不均,1990年后发生自然火烧的次数减少,且以中、低等级的火干扰为主。【结论】 该保护区发生的自然火烧以高烈度和中度干扰为主;林火烈度受地形因子、火前林分组成和林火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干扰条件下构树盆栽苗芽种群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通过对构树苗木不同部位截断、抹芽及喷施5种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田间干扰试验,旨在探明不同干扰方式对构树苗木芽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理干扰和化学干扰均能刺激构树芽萌发;在物理干扰条件下芽种群增量的季节变化差异显著,表现为春季芽种群增量最大,为43个;在1年4个季节中,通过去顶芽获得的芽种群增量最大.不同浓度的化学干扰对芽种群增量的影响差异显著,3种生长素促进萌芽的效应依次为6-BAGA3KT,3种生长素促进萌芽的适宜浓度分别为50,80和50μg.L-1,芽增量分别为50个,31个及24个.因此,春季去顶芽的物理干扰和喷施50μg.L-1 6-BA的化学干扰2种方式可以刺激构树芽的大量萌发并生长发育成萌枝,对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早期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新疆霍城蝴蝶的群落结构,对霍城县5种不同生境进行蝴蝶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方法 2016~2017年5~8月采用样线法观测蝴蝶,α–多样性测度方法分析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及科、属和种级分类下的多样性指数。结果 共记录蝴蝶1 993只, 隶属于7科29属39种。粉蝶科个体数占比54.9%,是该地区的优势类群;绢蝶科、凤蝶科和弄蝶科是稀有类群。蝴蝶群落呈现季节性变化,蝶类种类和数量的高峰期出现在6和7月。通过不同生境蝴蝶群落多样性和相似度比较,5种生境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山地森林>山地草原>农田>亚高山草甸>荒漠,山地草原和亚高山草甸的相似性系数较高,达到0.458,荒漠和亚高山草甸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2。结论 蝴蝶群落的多样性与生境类型密切相关,植物群落的组成、海拔高度、人为干扰程度和气候等因素对蝴蝶种类组成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含时理论来讨论离子阱在受到外来扰动时系统发生的压缩效应。通过调节设定的理论参数,对压缩特性作了数值计算,并从物理上作了一些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岩石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德玲  葛修润 《长江大学学报》2005,2(1):91-93,96,i007
对岩石的扰动状态概念模型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了相对完整状态、完全调整状态的选择,根据岩石的内部微结构变化的特点修改了扰动函数,提出了一般形式的扰动状态本构方程的数值解法,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证明扰动状态概念是一种能较好模拟工程材料本构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由于诸多原因,他们在入学后多会产生孤独、失落、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困扰,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引导,势必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新生心理困扰的表现、产生原因和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