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越橘越冬伤害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露地不防寒和温室中的越橘品种蓝丰、伯克利、M7、北村、北青的枝条和花芽为试材,通过枝条和花芽自由水、束缚水及枝条电导率的测定,鉴定越冬期间受伤害的程度.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露地越冬植株枝条的自由水、束缚水均低于温室内植株;2011年露地越冬植株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温室内植株,而2010年二者则无显著差异.可见,露地越冬枝条和花芽失水是越橘越冬伤害的主要原因.有的年份冬季低温造成枝条冻害是越橘越冬伤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长白山区靖宇县为试验地点,对5个主栽越橘品种‘美登’(‘Blomidon’)、‘北陆’(‘Northland’)、‘瑞卡’(‘Reka’)、‘蓝丰’(‘Bluecrop’)和‘达柔’(‘Darrow’)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生长期动态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质量分数由高到低排列为‘瑞卡’‘北陆’‘美登’‘达柔’‘蓝丰’。5个供试品种光合—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美登’光饱和点最高,强光利用率高;‘蓝丰’和‘北陆’最大净光合速率高,光合潜力大,并且光补偿点低,弱光适应性强;‘瑞卡’叶片比叶质量大,叶绿素质量分数高,光合特性强;以上4个品种适合长白山区引种栽培。所有越橘品种果实生长期横、纵径及固形物质量分数均呈增长趋势,在粉果期至成熟期增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北方3个越橘主栽品种(北陆、北极星、埃利奥特)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方法]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越橘叶片进行解剖结构观察。[结果]3个品种叶片均为背腹型叶,栅栏薄壁组织1~2层,北陆叶片海绵组织和主脉的较为发达,北极星其次,埃利奥特最差。[结论]3个品种的栅/海比排列顺序为北陆>埃利奥特>北极星。  相似文献   

4.
马琳娜  吴林  刘海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34-8435,8461
[目的]研究越橘品种"北陆"和"蓝丰"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反应。[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2年生半高丛越橘"北陆"和高丛越橘"蓝丰"为试材,研究2种类型越橘在不同的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反应。[结果]在不同的水分胁迫条件下,"蓝丰"和"北陆"的SOD活性值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处理第7天2个品种的中度水分胁迫处理的SOD活性值均达最高值;2个品种的脯氨酸含量随着水分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蓝丰"和"北陆"的MDA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下降幅度顺序为严重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正常水分处理;2个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SOD、脯氨酸、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与越橘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品种蓝莓花器官的形态特征差异,为蓝莓品种的分类鉴定和栽培等提供理论依据,利用Nikon SMZ25体视显微镜对‘蓝丰’‘布里吉塔’‘莱克西’‘北陆’‘伯克利’‘蓝金’‘奥尼尔’7个品种的花器官进行了观察,并采用纤维素酶溶解法,对蓝莓的花粉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蓝莓品种的单花长、萼片长、花瓣长、花柄长、花冠直径、花丝长、花药长、花柱高、雄蕊数量、花粉粒数等都有显著差异。其中‘伯克利’‘布里吉塔’‘莱克西’的花最大,‘北陆’的花最小;单花长、花冠直径、花丝长、花药长均以‘伯克利’最大,‘北陆’最小;‘布里吉塔’的萼片长、花瓣长、花柱长均为最大;‘莱克西’的花柄最长,雄蕊数量却最少;‘蓝丰’的雄蕊数量最多;花粉粒个数最多的品种为‘布里吉塔’(254.9粒/花药),最少的为‘蓝金’(166.7粒/花药)。  相似文献   

6.
钟心尧  卢曦  吴宝华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850-2851,2856
[目的]为了研究北方越橘主栽品种北陆茎的解剖结构特征。[方法]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北方越橘主栽品种北陆一年生茎进行解剖结构观察。[结果]一年生茎的木材为散孔材,导管多为单穿孔板,茎的次生木质部中具有丰富的木薄壁组织和木射线。木射线类型属于异型I,射线为单列和多列。[结论]越橘是一种原始的散孔材保留树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棚保温防寒、埋土防寒和露地越冬3种不同的防寒处理方式,研究了8个树莓品种的越冬情况,记录不同防寒措施下树莓的抽条率、成活率以及枝梢的生长量。结果显示:3种越冬处理下树莓的植株成活率均达到98%以上,表明树莓的各供试品种均能在本地安全越冬,但露地越冬的树莓发生较严重的抽条现象;树莓在大棚内越冬的萌芽时间最早,其次是埋土防寒的处理,最后是露地越冬的处理;同一品种树莓在大棚内越冬的植株长势强于埋土防寒和露地越冬防寒处理的树莓。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避雨栽培对贵州中部大樱桃枝条发育及成花的影响,对3年生的4个大樱桃品种(美早、布鲁克斯、黑珍珠和萨米脱)在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2种模式下的枝条类型、单个结果枝上花芽数量及不同节位成花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美早和布鲁克斯成枝力较强,3年生植株枝条数量均在100个以上;避雨栽培下各品种大樱桃结果枝比例除美早外,其他均在80%以上,2~30cm的枝条结果枝比例最高;结果枝花芽着生数量为1.0~6.6个,结果枝基部的第1~15节均可形成花芽,高成花节位因品种不同略有差异,基本在第1~4节。贵州中部地区避雨栽培可促进大樱桃花芽形成,对黑珍珠的促花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生态条件对越橘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生态条件下越橘花芽分化进程、花芽量进行调查发现,积温、无霜期、年平均温度是影响花芽分化和花芽量的主要因子。高丛越橘"蓝丰"和"埃利奥特"、半高丛越橘"北春"、矮丛越橘"美登"4个品种花芽分化进程在3种生态条件下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山东地区最早,吉林地区最晚,辽宁介于二者之间。高丛越橘花芽分化需要较长的无霜期和较高的积温,吉林地区生态条件不能满足其需要,在当年不能完成花芽分化;矮丛越橘"美登"物候期最早,生育期较短,在积温高、无霜期长的辽宁、山东地区,该品种出现二次开花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蓝莓品种结果母枝性状与成花的相关性,为广西蓝莓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测广西天峨县引种的3个蓝莓品种(密斯蒂、莱格西和杰兔)结果母枝最长及最短枝条的长度、粗度、叶片数、侧花芽数、顶花芽数及总花芽数等性状,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及结果母枝与成花的相关性.[结果]采用回归分析得出,密斯蒂枝梢总花芽数((y))与枝梢长度(x1)和叶片数(x2)的回归方程式为(y)=1.632+0.052x1-0.026x2,莱格西枝梢总花芽数((y))与枝梢长度(x1)和粗度(x2)的回归方程为(y)=1.061+0.009x1+0.152x2,杰兔枝梢总花芽数((y))与枝梢长度(x1)、粗度(x2)和叶片数(x3)的回归方程为(y)=-3.201+0.086x1+0.267x2+0.360x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蓝莓枝梢长度和粗度与叶片数显著相关(P<0.05,下同);枝梢总花芽数与枝梢长度、粗度和叶片数显著相关,且不同品种间相关系数存在差异.[结论]蓝莓结果母枝长度和粗度与叶片数对其总花芽数存在显著影响,生产上可通过适当修剪及肥水控制调节枝条的长度、粗度和叶片数以提高结果母枝质量及总花芽数,进而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安徽蓝莓种苗组培扦插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蓝莓组培繁育技术,为发展蓝莓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6个兔眼蓝莓品种、5个高丛蓝莓品种和2个半高丛蓝莓品种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的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和温室锻炼和大田移栽试验,还进行了蓝莓扦插繁育技术试验。[结果]不同的蓝莓具有不同的最佳繁育方法,高丛和半高丛蓝莓适宜组培繁育,而兔眼蓝莓适宜绿枝扦插繁育。蓝莓在丛生芽诱导培养基WPM+ZT 2.0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WPM+ZT1.0 mg/L、生根培养基1/2WPM+IBA 0.1 mg/L培养,生根率达30%~70%,试管苗经温室锻炼后成活率达60%。[结论]安徽发展蓝莓产业化生产条件优越,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边东波  周建波  王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777-3779,3786
[目的]了解贴梗海棠开花结果习性.[方法]观察贴梗海棠的花蕾变化,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授粉.[结果]不同发育时期花朵的形态有着微妙的变化,花长在4月18 ~ 19日达高峰期,花径在4月16日以后出现急剧增大的现象,经过去雄套袋不授粉的植株收获3个果实,共有种子194粒.[结论]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花蕾的形态有很大的差别,花长和花径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变大,到花期的最后出现短暂的变小,属于异花授粉植物.  相似文献   

13.
白车轴草挥发性成分植物生理学与化学分类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胜碧  孙姗姗  方特钱  刘和  赵荣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169-3173,3246
[目的]解析白车轴草挥发性成分的植物生理学与化学分类学特征。[方法]分别采集、提取白车轴草开花期的叶柄、花蕾、盛花与衰花精油,应用GC/MS/D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应用植物化学成分规范分析法,以基本成分与特征成分表征植物挥发性成分的生理学与化学分类学特征。[结果]通过分析,确定白车轴草精油基本成分共8种,特征成分共83种,分属于4个不同部位或花期。通过提出指纹成分与重叠成分的概念,对特征成分进行细分可知,指纹成分是某个部位或花期独有的成分,重叠成分则是2个或多个(但不是全部)部位或花期共有的特征成分。对重叠成分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开花期的白车轴草叶柄、花蕾、盛花与衰花之间既有区分,又有联系。[结论]该研究为探寻白车轴草的生长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3种观赏凤梨花蕾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建立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3种观赏风梨的花蕾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找出合适的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结果]确定3种观赏风梨花蕾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0mg/L+ZT 1.5mg/L+NAA 0.5mg/L,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1mg/L,生根的适宜培养基是1/2MS+IBA 0.3mg/L+NAA 0.2mg/L+活性炭O.5g/L。[结论]以观赏凤梨花蕾为外植体的组培过程无褐化现象产生,且伤害母株程度小,污染率低。该研究结果为生产企业的大规模种苗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刘磊  白志川  刘会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12-7213
[目的]了解牡丹芽体的生长发育,为其组织培养或促成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牡丹早、中、晚花3种类型,共41个品种,将其带顶芽的枝条在去离子水中培养,从2007年12月21日到2008年1月26日,从形态学角度进行观察。[结果]3个品种的萌动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早花品种的萌动率最高且在观察期间一直呈上升趋势,中花品种次之,晚花品种最低。早花品种中"凤丹白"的萌动率最高,达到100%;中花品种中"天香湛露"的萌动率最高,达到80%;晚花品种中"胡红"的萌动率最高,达到80%。[结论]在相同冷量条件下,早花品种最先萌动,芽发育良好,中花品种次之,最后是晚花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营养液对西伯利亚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花期的影响。[方法]将西伯利亚百合鲜切花置于3种营养液(蔗糖、GA3和6-BA)中瓶插培养,用清水作对照,测定切花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蔗糖可以明显延长西伯利亚百合花期,但是中后期叶片发黄枯萎厉害;GA3能保持叶片发绿,但花期较短;6-BA的效果居中。3种营养液不同程度地延长了盛花期,也延缓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减缓蛋白质降解,均以GA330 mg/L处理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实践中西伯利亚百合切花的保鲜提供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插穗特性对蓝莓硬枝扦插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青  韩鸽  房经贵  叶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93-694,700
[目的]探索插穗特性对蓝莓硬枝扦插成活的影响。[方法]调查蓝莓插穗在不同品种、营养储藏量及愈伤组织形成率3因素下的各处理成活率,分析它们对蓝莓硬枝扦插成活影响的差异。[结果]品种是决定篮莓扦插成活的重要因素,而营养储藏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蓝莓硬枝扦插时,最宜选用的插稳标准为4—8芽节长、0.41—0.80cm粗组合,而最不宜选用9—18芽节长、0.10~0.20cm粗组合;扦插过程中,愈伤组织形成的难易度可作为判断蓝莓硬枝插穗成活难易的指标。[结论]为确保蓝莓硬枝扦插的成功,宜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同时选择的插穗最佳长、粗度组合为4—8芽节长、0.41—0.80cm粗。愈伤组织的形成率能作为判断蓝莓硬枝插穗成活难易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野生蓝莓生殖特性,为野生蓝莓人工化种植提供重要的指导。[方法]依据蓝莓生长的土壤类型不同,划分了3个生境类型的蓝莓种群,分别进行生殖特性研究。[结果]草甸土蓝莓种群结实量较大,是蓝莓生长的最适生境;环境因素对蓝莓生殖也有很大的影响,乔木层郁闭度、灌木层盖度、光照强度、人为干扰等环境条件对蓝莓生长有积极的作用,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越大越不利于蓝莓的生长。[结论]在野生蓝莓的经营管理中,以就地保护为主,对现有资源充分利用有利生态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促进蓝莓种群生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蓝莓幼嫩芽叶中的儿茶素类茶多酚成分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南高丛蓝莓“夏普蓝”叶片儿茶素类茶多酚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试验表明,蓝莓幼嫩芽叶含有5种主要儿茶素类茶多酚,分别为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酸(GA),此外还含有咖啡因(CAF).[结论]研究可为蓝莓作为一种理想的茶用资源植物提供科学依据及植物化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黄精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黄精开花习性、花粉活力与授粉方式。[方法]在黄精花期定株定点记录观察开花习性、用0.5%TTC染色检测各期花粉活力、通过5种不同人工授粉处理确定黄精授粉方式。[结果]黄精4月12日现蕾,29日开花,5月29日终花,花期30d。花粉在开花前即具活力,且高于花后活力,花后10h花粉活力变的很低;黄精平均花粉活力为68.24%;黄精的自由授粉结实率为36.33%,自交结实率为33.67%,表明黄精为自花授粉植物。[结论]该研究为黄精规范化栽培及良种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