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郭传甲 《养猪》2005,(2):11-13
猪的杂交是指不同品种或不同品系间的交配,一般将品种间杂交生产的商品猪叫杂种猪,系间杂交生产的商品猪叫杂优猪。在商品猪生产中利用杂交提高生产水平、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1猪的杂交效应猪的杂交效应即杂种优势和遗传互补效应。1.1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不同种群杂交所生杂种,在生活力、生长势、生产性能等方面往往优于两个亲本种群的平均值的现象。杂种优势主要利用非加性基因的效应(即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显性效应是同一基因座位上两基因的特殊组合效应,上位效应是不同基因座位上基因间的互作效应)。目前以配合力作为研究杂种优势的…  相似文献   

2.
王雨荪 《养猪》1989,(1):37-38
日本的养猪业生产在近二十年来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养猪头数翻了一番。不仅如此,他们还紧步美国之后,积极效仿美国经验和作法,特别是从70年代后全国只保持四大品种(兰德瑞斯L、大白猪W、汉普夏H、杜洛克D)。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育优良品系,通过品系间杂交,获得了明显的稳定的杂种优势,并力求组合配套,探索培育高产“杂优猪”。以此广泛地开展杂种优势利用,将成为日本养猪业育种的基本旋律。同时,还将全面引进美国迪卡公司的“杂优  相似文献   

3.
一、杂交育种的过去和现在杂交猪也叫杂优猪,是杂交品系间杂交而产生的商品肥育猪。它与品种间杂交产生的杂种猪不同。在养猪业生产中,较长时期采用品种间杂交生产杂种猪,利用杂种优势,公认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随着育种科学技术的进展,逐步认识到,大多数品种在其培育过程中都是注意综合性状的选择,具体到每一个性状,就难以是最佳效果。品种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个体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于杂  相似文献   

4.
测定杜长大三元杂交体系和斯格配套系各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计算出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选用5个与繁殖性状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对测定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利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计算出繁殖性状各位点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斯格祖代猪与父母代猪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数、断奶窝重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父母代猪与祖代猪的初生窝重差异显著(P<0.05),斯格父母代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数和断奶窝重与长大母猪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斯格父母代猪与长大母猪的初生窝重差异显著(P<0.05),初生重、断奶重杂优率低,其余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处于较高水平。显性效应在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的杂种优势中起着很重要作用,加性效应是初生重和断奶重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学基础,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数的杂种优势的产生存在上位效应。  相似文献   

5.
猪血浆蛋白多态性预估杂种优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测定了杜长大、大杜长大、大长大、长大、杜洛克等5个品种组合的转铁蛋白、后白蛋白、后转铁蛋白、血液结合素、淀粉酶的多态性。根据这些位点基因频率计算了基因平均杂合度,对这些品种组合的基因平均杂合度与主要经济性状以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与日增重、屠宰率和瘦肉率间存在非常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平均杂合度与日增重杂优率、屠宰率的杂优率间也有非常显著正相关。因此猪血浆蛋白位点平均杂合度可作为一项预估杂种优势率的遗传指标。  相似文献   

6.
1现状泰兴市素有"生猪之乡"的美誉,是全国首个年上市生猪超百万头的县级市,是全国首批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杂优猪产业示范基地涵盖黄桥、新街、元竹、古溪、珊瑚、分界、广陵、河失、姚王9个乡镇,规划在示范基地建40个年上市2 000头以上规模场,规模比重达85%,年上市90万头杂优猪。现建成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我国许多地方都引进了不少外来品种,并且广泛开展了猪的杂交改良工作,使杂种猪群的比例不断扩大,个别地区杂种猪占猪群的80%以上。各地杂种猪群的生产性能差异很大,有些生产性能较好,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有的则由于缺乏全面的、长远的杂交改良计划,盲目追求杂  相似文献   

8.
实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收益的有效措施。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外采用多品种杂交的方法,选择和培育具有不同性能的高产品系、综合品系间的优点,生产商品“杂优猪”。近年来,国内也在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我省经过10年左右的杂交和培育杂种猪的实践,己经形  相似文献   

9.
滇陆N1系猪选择D1系(长白、太湖各半血)公猪和约乌二元杂母猪组成基础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历时7年,完成了0~5世代6个世代的选育,5世代核心群参配母猪99头,24d内受胎97头,情期受胎率97.97%.初产仔(11.00±2.11)头,产活仔(10.18±2.25)头,经产(12.54±2.83)头.同胞育肥猪达90kg体重日龄184d,料重比3.251,胴体瘦肉率51.25%.与英系大约克杂交,杂种优势显著,杂优猪151日龄体重90kg,料重比3.211,日增重842g,杂种优势率36.25%,胴体瘦肉率57.45%.产仔数和瘦肉率主选性状遗传性基本稳定,体型外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生猪生产的发展要面向市场和人类健康,要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在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扩大加工,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商品猪占饲养总数的90%左右,养猪所需费用中,饲料费用占到80%左右。因此,养好商品猪,对缩短肥育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一、杂交在商品猪生产中的作用养猪业发达国家生产的商品猪90%以上是杂种或杂优猪,通常将品种间杂交生产的商品猪叫杂种猪,品系间杂交生产的商品猪叫杂优猪,杂种或杂优猪已成为商品猪生产的重要途径。理想的商品猪应具备:生长速度快,达屠宰体重日龄小;单位增重耗料量少;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高,…  相似文献   

11.
猪的乳头数系繁殖性状。本文对二花脸的杂种猪乳头数遗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杂种猪乳头数是随着二花脸的血缘成份的多少而变化的。在二元杂交中二花脸血缘占5O%,其杂种猪乳头数在16个以上,三元杂交中二花脸血缘占50%,其乳头数也在16个以上,低于50%的乳头数在14个,轮回杂交中二花脸血缘占50%的杂种猪乳头数在18个以上。杂种猪乳头数变化范围在双亲乳头数范围内其变异系数多数在8%以上。杂交时,乳头数不表现杂种优势,公猪在杂交中其乳头数遗传与母猪基本一样,要提高杂种猪乳头数同样要选择乳头多的公猪做种。  相似文献   

12.
1配套系杂优猪的优势 在商品猪的生产中,养殖者总是希望所饲养的商品猪在繁殖性状、肥育性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等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其实这在现实中很难做到。不过配套系杂优猪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什么是配套系杂优猪呢?这还得从品种、品系和配套系说起。  相似文献   

13.
一、配套系杂优猪的优势 在商品猪的生产中,总是希望所饲养的商品猪在繁殖性状、肥育性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等各方面都很优秀,这在现实中很难做到。不过配套系杂优猪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什么是配套系杂优猪呢?这还得从品种、品系和配套系说起。 (一)一个品种可以分  相似文献   

14.
滇陆新品系猪选育及杂交利用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陆新品系猪 (N1系 ) ,选择D1系 (长白、太湖猪各半血 )公猪和约乌二元杂母猪组成基础群 ,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 ,历时 7年 ,完成了 0~ 5世代六个世代的选育。五世代核心群参配母猪 99头 ,2 4天内受胎 97头 ,情期受胎率 97 97%。初产仔 1 1 0 0± 2 1 1头 ,产活仔 1 0 1 8± 2 2 5头 ,经产 1 2 54± 2 83头。同胞育肥猪达 90kg体重日龄 1 84天 ,料重比 3 2 5,胴体瘦肉率 51 2 5%。与英系大约克杂交 ,杂种优势显著 ,杂优猪 1 51日龄体重 90kg ,料重比 3 2 1 ,日增重 84 2 g ,杂种优势率 3 6 2 5%,胴体瘦肉率 57 45%。产仔数和瘦肉率主选性状遗传性基本稳定 ,体型外貌基本一致。已全面完成合同规定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5.
连林生  越中保 《养猪》2000,(4):29-31
由云南地方猪种撒坝猪选育的专门化母系,在杂交体系应用中不仅能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且本身肉质优良,肌纤维较细、肌肉脂肪丰富,生产的杂种猪亦具有较好的肉质。  相似文献   

16.
饲料突然变换对配套系杂优猪生产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选择配套系杂优猪为研究对象,研究饲料突然变换对杂优猪生长育肥性能的影响.配套系杂优猪以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饲养时间短为特点,但其适应能力、耐粗饲能力、抗应激能力都很差,必须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取得良好的饲养效果.否则易发生PSS(应激综合征)、PSE(肉色苍白/蛋白质松软无弹性、切面渗水的劣质肉),给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杂交,是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中普遍采用的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有效手段。在很多国家,几乎所有的商品猪群都是杂种。猪杂交优势的利用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个体杂种优势和亲本杂种优势。个体杂种优势指的是杂种仔猪本身所表现的在生活力和生长势等方面的优势;亲本杂种优势又包含了母本杂  相似文献   

18.
刍议猪配套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传洲 《猪业科学》2005,22(11):58-59
《猪业在线》2005年第3期策划了关于“猪配套系”专题讨论,时未及至。拜读了各位专家之作后,颇受启发。故在此发颗“猪后炮”,以助余兴。以下是本人的主要观点,并力求赋予这些观点以个性。1配套系杂优猪“优”之缘由彭中镇教授在“试析配套系与猪配套系育种”一文中指出,猪配套系一词乃是国人根据hybridpigs(杂优猪)的生产模式转译之。可见,猪配套系实质乃商品猪生产杂交繁育体系。自专门化品系问世后,配套系也就随之形成。配套系生产的杂优猪之所以优,从遗传角度而言,理由有三:一是利用杂合子获得杂交优势效应,二是利用不同性状的基因间互…  相似文献   

19.
养猪能否见效益,在一般的市场情况下主要是看养猪能否保证出栏率。特别是商品肥育猪,出栏率高,效益就高,出栏率低,效益就低。在农村,同样是养猪,有的赚钱,有的却赔钱,主要原因就是许多养猪户尚未脱离落后的养猪方法和传统陋习,导致养猪效益不高。科学养猪关键是“种、料、病、管”,搞好这4个方面就能提高肥育猪的出栏率,获得更大效益。1充分利用优良种猪的杂种优势选择30 kg以上的杂种猪作为商品猪育肥对象,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杂交组合以良种洋三元杂交为最好,良种土三元杂交也可。养殖事实证明:采用二元杂交猪可比本地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5%~2…  相似文献   

20.
撒坝猪杂种优势性能研究及最佳组合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撒坝猪新品系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及其杂种中亲优势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经选育后的撒坝猪具有良好的杂种优势性能,且肉质优良,筛选出最佳二元杂约撒和长撒,三元杂约长撒和杜约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