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优良品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15个晚熟核桃品系的8个主要经济性状(坚果横径、平均坚果重、坚果壳厚、坚果出仁率、核仁重、核仁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进行分析,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6.29%确定了4个反映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式,并通过计算品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品系进行比较,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系,其结果与品系的实际表现型相近似。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比采用优良性状打分评优法科学、简便。为核桃优良性状选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滇东北核桃优良单株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核桃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滇东北地区决选7株核桃样本的7个主要经济性状(三径平均值、坚果重、种壳厚、种仁重、出仁率、含油率、单位面积(m2)树冠投影产仁量)进行分析.以性状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2.617%为标准,确定了3个反映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式,并通过计算优株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优株进行比较和排序,其结果与实际表现相符.证明了主成分分析法在核桃优树综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选出产量高、坚果性状优良的核桃单株,以黔南州22株优良核桃单株的坚果样品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各单株坚果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核桃单株坚果性状中的3个指标三径均值、仁质量、出仁率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7.104%,可以综合反映核桃单株的坚果品质;通过各单株的主成分分值结合其方差贡献率进行综合评分,评选出最优的4个单株,分别是:平塘02、福泉10号、平塘01、平塘新00号,与坚果性状实际表现相符.主成分分析法在核桃优株综合选择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湖北兴山核桃复选优系主要经济性状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18个兴山核桃复选优系的主要经济性状(产果量,单果重,仁重,出仁率,取仁指数,产仁量,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分析,依性状累积发率达到85%以上,提出了4个反映兴山桃核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函数式,通过计算各优系的重要主成分值,依据主成分生物学内涵和核桃市场消费趋势,提出核桃坚果利用的主成分组合,从而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按各种不同利用类型对优系进行排序,其结果与优系的实际表型相近似,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对兴山核桃复选优系主要经济性状评析比传统的定性描述和多个单一性状选优科学,简便,为核桃优选选择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疆乌什县核桃优树坚果性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新疆乌什县核桃优树的果实进行评价,为新疆核桃选优及优树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奠定基础,为今后核桃产业发展及林果产业储备优良种质做准备.[方法]通过对新疆乌什县1970年前后选出的18株核桃优树的表观性状进行评分,并对其5种主要经济性状(三径平均、单果重、坚果壳厚、坚果出仁率、核仁重)进行主成分分析,依性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提出了两个反映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函数式.通过计算各优树的重要主成分,结合表观性状的评分,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结果]根据主成分分析及核桃果实表观性状的评分,最终表明4号核桃优树的果实综合指标最佳.[结论]应用主成分法并结合综合评分建立核桃优树果实评价体系,在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民和县引进的五个早实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坚果主要性状指标分析、主成分分析,探讨该地区五个核桃品种坚果性状的特点。结果表明:五个品种的坚果均匀度中等,核仁皮色较淡,种仁饱满,取仁容易,坚果的定量指标性状均能达到国家或林业相关标准。性状指标中,脂肪含量变异最小,离散度最低,性状稳定。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西扶1号核桃品种坚果综合性状在该地区表现最好。该研究结果将对发展早实核桃产业提供较为详实的数据参考,也为该地区早实核桃推广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滇东北地区的134株初选核桃优树坚果的主要性状离散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优树间差异较大;对其中30株较优树的7个主要指标,即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三径均值、单果质量、仁质量、壳厚及出仁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坚果质量、仁质量、蛋白含量及坚果大小4个综合指标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9.315%,建立4个主成分函数;通过各优树的主成分分值结合其方差贡献率进行综合评分。评选出最优的10个单株.与坚果实际表现相符。  相似文献   

8.
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49个陆地棉品种的9个主要纤维品质性状(长度、整齐度、短纤维指数、比强度、伸长率、马克隆值、成熟度指数、反射率、纺纱均匀性指数)进行了分析,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21;,确定了3个反映棉花纤维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式,并通过计算品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品种(系)比较,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系),其结果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型相近似,表明可以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棉花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为棉花优良性状选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树莓经济性状主成分分析及优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11个树莓品系的13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分析,以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为依据,确定了反映树莓主要经济性状的3个主成分及其函数方程;并通过计算各品系的主成分值进行比较,从中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系,其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接近。表明用主成分分析对树莓品种进行选择比传统打分评优更准确、更科学,可为树莓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10个陆地棉品种的9个产量及品质构成因素(衣分、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指、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比强度、伸长率、整齐度)进行分析,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0%,确定3个反映彩色棉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及其函数式,并通过计算品种(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品种(系)比较,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系),其结果与品种(系)实际表现型相近似。表明可以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彩色棉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以期为彩色棉选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进入盛果期的不同品系平欧杂种榛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果实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平欧杂种榛的坚果质量2.10~3.90 g,坚果三径均值16.80~22.39 mm,果仁质量0.85~1.50 g,果壳厚度1.38~2.17 mm,果腔系数0.60~0.89,出仁率25.05%~45.32%;供试平欧杂种榛品系坚果性状、果仁性状和出仁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7.60%~35.49%;在品种选育时,坚果、果仁的质量和整齐度选择空间最大,坚果形状指数和三径均值以及果仁三径均值的选择余地最小,各经济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平欧杂种榛划分为3类;影响平欧杂种榛果实经济性状的主要指标为出仁率、果腔系数、果仁质量、果仁形状指数和壳厚。根据经济性状的综合得分值,筛选出84-41、83-33、B-21、B-3和84-310等品系的坚果综合经济性状较优。  相似文献   

12.
以20个杏树品种为试验材料,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研究了杏树果核数量性状指标,对测得果实的核纵径、核横径、核侧径、核型指数、核干重、仁纵径、仁横经、仁侧径、仁型指数、仁干重以及出仁率11项果核性状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84.55%,囊括了所检测的11个果核性状指标。对20个杏树品种,使用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欧式距离为10时,该20个杏树品种可聚为5类。对11个果核性状指标,利用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相同欧式距离处,该11个果核性状指标可聚为4类,分别从这4类指标中挑选仁侧径、核侧径、出仁率、仁型指数4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20个杏树品种进行系统聚类, 在欧式距离为10时, 聚类结果与用3个主成分值聚类结果相同,表明用以描述杏树果核性状的11个指标可简化为4个指标,即仁侧径、核侧径、出仁率、仁型指数。为其他经济林树种的性状指标筛选简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25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开展坚果经济性状变异和分级研究,并对坚果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平欧杂种榛品种(系)坚果、果仁质量分别在0.81~3.36 g和0.27~1.10 g,坚果、果仁三径均值分别在13.11~19.75 mm和8.17~13.89 mm,果壳厚度、果腔系数和出仁率分别在0.74~2.39 mm、0.53~0.93和21.90%~46.04%,果序坐果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分别在1.4~4.7个、81.0~620.7个和123.9~1 064.4 g。不同平欧杂种榛品种(系)各经济性状指标之间的差异显著,其中,坚果、果仁质量和整齐度、单株结果数和产量变异系数在31.5%~55.2%,在品种选育时其可选性强;坚果、果仁形状变异系数在5.8%~9.2%,选择空间最小。通过聚类分析,供试平欧杂种榛被划分为3个类群。主成分分析表明,果仁大小和整齐度是影响供试平欧杂种榛坚果综合经济性状的最重要指标,其次为果壳厚度,85-124、82-8、85-41、85-202、84-5、85-140和84-254等品种(系)的坚果综合经济性状较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太行山区15个核桃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以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核桃示范基地品种圃嫁接的15个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并测定了各品种核桃的果实特性及种仁营养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果实特性及种仁营养成分有很大差别,不同品种核桃具有各自的优势。通过对测定的15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所提取出的6个主成分能够代表15个供试品种综合性状的88.233%,其中总蛋白质含量(文中提到的含量是质量分数)、单果质量、P含量、维生素E含量、出仁率、坚果产量是评价核桃综合品质的关键性指标,应用主成分综合得分对15个核桃品种进行排序,由大到小顺序为:绿岭、辽宁1号、绿波、元丰、香玲、中林1号、辽宁3号、鲁果1号、鲁光、金薄香2号、辽宁8号、鲁果6号、上宋6号、阿克苏9号、绿早。15个核桃品种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其中绿岭、辽宁1号、绿波表现较好,可在类似地区进行引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具有文玩性状的野核桃,以贵州9份野核桃单株种子为试验材料,从坚果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和3径均值等9个指标的变异性和相关性方面研究其种子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种仁重变异系数最高,达29.90%;其次为出仁率和单果重,分别为15.92%和15.88%;壳厚最低,为3.79%;其他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异。坚果的横径与侧径、3径均值,单果重与3径均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纵径与3径均值、单果重,侧径与3径均值,单果重与种仁重,种仁重与出仁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壳厚与纵径、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9份野核桃可聚为2类,其遗传距离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性状指标简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SPSS软件对17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10个果实性状指标(果重、果高、果径、果型指数、果皮厚、核重、核高、核径、核型指数以及出核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就能概括所有性状98.47%的信息.利用这3个主成分值对17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进行系统聚类,在欧式距离为10时,无性系12号、17号、6...  相似文献   

17.
观察山东沂源5株叶籽银杏的成熟种子形态,发现叶生种子形状多样,大小较正常种子小1/2~1/4,背凸腹平;核体内上部1/5~3/5处为“空腔”,棱线不明显;内种皮珠孔端棕色,萎缩、皱褶或不发育;种仁多种形状,较圆滑。测定叶生种予的种质量、核质量分别为3.72、0.79g,出核率、出仁率分别为21.40%、48.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