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对土地整治规划和基本农田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2016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从基本农田质量、基本农田地形条件、基本农田区位条件、基本农田区位设施状态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并基于GIS技术,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研究如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区域,以期为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和耕地的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永久基本农田的特点,从耕地的自然质量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角度,建立东营市东营区永久基本农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Arc GIS分析获得相关数据,通过TOPSIS法对耕地的综合质量进行排序,最终使用制图输出功能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可视化,将结果与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对比。结果表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在空间格局上大致呈现出"西南部、北部密集,其他地区稀疏"的态势,和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存在一定差异;质量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更好地反映出耕地农业配套设施完善、耕地连片性好、区位条件有利的特性。通过相关资料查阅以及实地踏勘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可以快速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设范围。同时,本次研究成果也为东营区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用地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这将会对基本农田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立足于两规合一,以江西省贵溪市为研究区域,拟探索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方法。在考虑两规、城市开发边界和耕地综合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从自然质量条件、空间形态和区位条件三方面选取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耕地连片性、斑块形状指数、耕地到农村道路的距离、耕地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等5个指标,建立耕地入选永久基本农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数法对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进行分值确定,根据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分值来判断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优先程度,同时遵循最大相似性原理划分为优先划入型、适宜调入型、重点调控型和缩减退出型4种类型耕地,从而确定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将城市周边和道路沿线应划入却尚未划入的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达到上级下达指标,做到基本农田保护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且布局更优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耕地生态质量的基本农田划定的目的与意义,指出当前基本农田划定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生态质量的基本农田划定对策,以期为各地基本农田划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彦澎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6):250-254
针对当前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主观干预过多的问题,在综合考虑耕地质量情况、交通区位条件和耕地连片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以网格作为分析单元,首先以K-Means算法对网格的属性进行初步聚类;然后利用网格间的空间关系和相似性进行最大相似区的确定;最后再以模糊聚类方法对细碎区聚合归并,最终得到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可用于指导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实施。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贵溪市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评价耕地综合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条件、空间形态、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江西省贵溪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以综合指数模型在GIS平台上实现指标量化分析与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并根据测得的耕地质量综合分值,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镇发展的要求划定贵溪市基本农田。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加权指数和模型计算得到的贵溪市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在[58.51,97.78],耕地质量加权平均综合指数为81.89,耕地综合质量整体较优。2)通过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和布局调整优化,贵溪市划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为45 413.25 hm2,基本农田综合质量分值较调整前增加了5.58。该研究可以为县域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耕地质量的优劣反映了区域农业生产的水平,也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基础。以伊犁河谷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研究区,选用土地自然质量、耕地利用条件、地块空间形态和生态安全格局4个指标因素,利用指数衰减赋值、多因素综合评价和多因素指数等方法构建察县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各指标质量评价等级,确定察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初步划定方案。结果表明,察县耕地质量总体情况良好,全县55.74%的耕地质量较高,44.99%的耕地优先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吴彦澎  李昀  李潇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223-229
针对当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传统方法主观干预过多的问题,在综合考虑多因素的情况下,以质量优先原则、区位优先原则、空间邻近性原则为准则,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空间定位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以网格作为分析单元,将耕地地块数据以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涉及的指标数据转移至网格属性中,并以空间聚类算法为手段,通过特征值分析,最终得到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可用于指导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实施。并以江苏省扬州市1′×1′的经纬度网格划分为具体案例,分析证明该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西安市周至县为例,通过建立科学的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方法,在考虑到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与立地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划定长久稳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采用LESA (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LESA),以县级耕地分等成果为依托,以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分析为主要影响因素,科学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LESA指标体系,计算评价指标分值,通过对比,最终确定周至县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34672.21hm~2,建立了符合周至县特点的指标评价体系。LESA评价体系是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充分利用的结果,可为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划定是土地整治规划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将生态条件好、设施配套齐全、粮食产量高的耕地划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对提高耕地质量,缓解人地矛盾,防治水土流失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耕地自然质量、耕地生产能力、生产便利条件3方面选取12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加权综合评价法,对新疆阿勒泰市现有耕地进行综合评价,将耕地综合得分进行分级排序。依据综合评价法可将该市的耕地划分为5级,各级耕地所占比例分别为一级耕地25.76%、二级耕地36.11%、三级耕地19.38%、四级耕地14.01%、五级耕地4.74%,将一级和二级的耕地划为高标准基本农田,能够满足上级下达指标。将本研究结果与上一轮基本农田划定结果比较分析,质量有所提高,更加集中连片。该研究结果为阿勒泰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的技术方法路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本农田保护是指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保护。目前,基本农田仅定量地划定,而无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农用地分等是基于土地的自然特性辅以科学的计算方法并得出农用地的自然质量等的一项技术。文中以农用地自然质量等作为依据,分析了云南省耕地的质量分布规律,并对基本农田的数量确定和范围划定进行研究。自然质量等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弥补了对耕地的质量评价,有利于实现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省滨海平原区未利用耕地后备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结合MAPGIS软件,运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标准和科学类比方法进行研究。确定评定补充耕地等别的指标区,建立未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在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标准和农用地分等成果确定补充耕地等别评定各因素分值,计算补充耕地等别,制定滨海平原区占补折算系数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村级问卷调查的农田设施水平评价及整治分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合理评价农田设施水平,分析农田的限制因素,为农田设施完善和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提升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为研究区域,基于村级问卷调查数据,利用TOPSIS模型和最小方差模型,开展农田设施水平评价和土地整治类型区的划分;基于水利条件、生态防护和机械化条件因素得到农田设施整治潜力指数评价农田设施水平。结果表明:1)海伦市西部、西南部以及中北部部分地区的农田设施水平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较低,总体呈现西北向东南递减的分布;2)按照不同评价单元限制因素的数量与类型,共划分水利条件提升区、生态水利改善区和综合整治区3个农田设施限制因素整治类型区。  相似文献   

14.
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中间成果,以农用地分等定级划分的单元为基础,对影响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其他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然后对每个单元的耕地质量进行量化,提出了一套从质量上定量的划定基本农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中国耕地保护中政府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效率并不高,中央政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实际作用远不如其理论设想。因此,必须完善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改革现行征地制度、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和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计划促使地方政府自觉保护耕地,注重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在全国展开,修编中仍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重点。针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基础数据失准、规划刚性弹性缺乏、规划调整随意等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实用性提出一些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影响县级农田水利化管理系统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建立了综合评价县级农田水利化系统管理质量的层次分析模型 ,确定了农田水利化系统管理质量综合评价步骤和方法 .为县级农田水利化管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供需理论,农民对土地功能的需求是无法消除的,如何弥补因农地征收而造成的损失,使其可以被农地功能带来的效益所代替,那么补偿标准将符合农民的需求。本文采用文献收集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南部县为例,基于农地功能测算农地的价值,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价值、养老保障价值和医疗保障价值进行补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农地功能价值的补偿标准要高于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相较于一次性付清补偿费,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方式进行征地补偿更适合农民。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pGis的基本农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聃同  袁春  周伟  解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596-1597
基本农田上图工作是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MapGis为平台,以基本农田上图方法中的判读转绘法为基础,重点介绍基本农田信息提取的3种实现方法,分别是删除图斑法、提取边界线法、提取图斑法,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