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狄春雷  谭永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242-4246
分析了长株潭地区农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理解了农用地分等定级内涵的基础上,对长株潭城市规划区进行农用地分等定级一体化研究,并对长株潭城市规划区农用地等别、级别的面积、分布特征、等级间相互关系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以期为科学量化长株潭地区农用地数量、质量及分布,为长株潭地区实施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提供参考,为科学核算耕地生产力,确定土地整理中的耕地质量标准服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用地分等更新的基本农田规划问题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市B区为例,在农用地分等更新的基础上,评价规划划定基本农田的质量。分析表明,不考虑农用地分等更新本轮规划划定基本农田利用等为16.82等,考虑农用地分等更新后基本农田利用等提高了0.08等,但仍比上轮规划降低了0.11等。最后,分析了本轮规划划定基本农田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发展定位对基本农田保护考虑不足;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忽视对基本农田质量的检查;三是土地整理后优质耕地未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四是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不及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加强对基本农田质量的考虑;将土地整理后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及时进行农用地分等更新,将农用地分等成果纳入"一张图"工程。  相似文献   

3.
以A市B区为例,在农用地分等更新的基础上,评价规划基本农田的质量。分析表明,不考虑农用地分等更新本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利用等为16.82等,考虑农用地分等更新后基本农田利用等提高了0.08等,但仍比上轮规划降低了0.11等。分析了新一轮规划基本农田布局调整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发展定位对基本农田保护考虑不足;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忽视对基本农田质量的检查;三是土地整理后优质耕地未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四是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不及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加强对基本农田质量的考虑;将土地整理后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及时进行农用地分等更新,将农用地分等成果纳入"一张图"工程。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我国将建设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根据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规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应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开展耕地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5.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依据农用土地的自然属性(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经济属性(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产出),按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规程进行综合评定.宁夏隆德县农用地共划分出3 584个分等单元,3个自然等,6个利用等,6个经济等.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应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一般农地区,以及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规划期间被占用的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6.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调整布局要求,应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基于GIS 技术形成了 农用地等别转绘平均等别计算,耕地集中连片性分析基于多因素的同一等别较高质量耕地地块筛选按等折算等 技术建立了一套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技术方法。并以重庆市大足县为例,研究县级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中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基本农田调整布局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农用地分等就是对农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统一、严格管理,科学量化农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为实施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供依据。合理利用科学的农用地分等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本农田保护是指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保护。目前,基本农田仅定量地划定,而无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农用地分等是基于土地的自然特性辅以科学的计算方法并得出农用地的自然质量等的一项技术。文中以农用地自然质量等作为依据,分析了云南省耕地的质量分布规律,并对基本农田的数量确定和范围划定进行研究。自然质量等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弥补了对耕地的质量评价,有利于实现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永久基本农田制度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农用地的分等定级而划定基本农田,并对划定部分进行永久保护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阐述了永久基本农田制度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制度的可行性和艰巨性,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耕地后备资源的储备、工作机制的健全、监管力度的加强、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保障永久基本农田制度良好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农地评价体系有农业部的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体系和国土资源部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价体系.该研究以吉林省九台市为代表样区,依据《耕地地力评价指南》和《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对其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和农用地分等.通过比较分析耕地地力评价和农用地分等的评价结果,得出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分布趋势相同,一致性较强,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农用地利用等和经济等分布趋势不同,有一定的差异.该文还提出可以通过转换为粮食产量高低这一媒介将二者进行衔接.  相似文献   

11.
农用地定级估价研究是《土地管理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根据新的农用地定级估价规程,制订石柱县耕地定级估价的整体思路和技术路线。在耕地定级基础上,应用样点数据,构建"纯收益—定级指数"模型,测算耕地级别基准地价,然后分别测算耕地的社会保障价格和社会稳定价格,最终得到石柱县耕地定级估价成果。  相似文献   

12.
崔娟敏  季文光  许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95-6898
[目的]为全面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针对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耕地情况,通过对影响其耕地质量因素的筛选分析,剖析其耕地的质量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该区农用地合理利用建议。[结果]通过对影响其土地质量自然性状表土质地、土体构型、有效土层厚度、灌溉状况等5个分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中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计算程序,得到各单元的自然质量分,通过对自然质量分的分段,将广阳区划分为3个区域,获得细化到村级土地质量状况的分析。[结论]广阳区北临北京市,东连廊坊市,具有极高的区位优势,应着眼于满足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通过合理作物布局,积极发展在城市有广阔市场的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13.
臧妻斌  王宇  李明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53-7555
分析了我国基本农田产权制度的现状;指出了合法有效的产权制度可以促使农户不断对基本农田实施保护性的投资;认为构建我国基本农田质量保护机制的重点在于产权制度创新,要明晰基本农田产权,积极探索基本农田租赁制度,建立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的利益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平果县新安镇土地开垦项目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为例,研究不同评价因素对新增耕地国家利用等别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开垦工程措施可有效提升新增耕地质量,为后期桂西岩溶山地区土地开垦项目提高新增耕地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评价方法探讨——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及成果,充分考虑了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耕地质量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确定了霸州市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算方法,为耕地占补平衡的顺利实施,土地的有偿使用,土地流转估价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管理的要求,以2014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为基础,进行敦化市耕地等别监测评价,并对造成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敦化市存在肥力提升及酸化两种渐变类型,但质量渐变耕地渐变趋势不明显,渐变幅度较小;中山山地地区耕地质量等别提升难度最大,耕地坡度具有提升土壤肥力和导致土壤pH变化的双重作用,耕作距离为500~1 000 m和1 000~1 500 m范围内的耕地质量等别易于提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本农田在实际划定过程中存在主观随意性太强,过多的迎合经济发展,忽视耕地的质量要求的问题,本次研究从耕地质量入手,考虑耕地肥力、连片性等,并结合耕地区位条件,确定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基本农田划定的辅助决策模型,为科学合理高效地划定基本农田提供依据。本次研究以平坝、丘陵、山地等地貌,区域内耕地质量和区位条件差异明显的都江堰市为例,对基本农田划定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规划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