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禽白血病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均为禽的肿瘤性免疫抑制疾病,是危害养鸡业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为调查重庆市肉鸡中禽白血病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流行情况,在北碚区、涪陵区、开县、垫江县、潼南县五个区(县)的8个活禽交易市场采集260份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所有血清中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禽白血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5%(43/260)和5%(13/260),双抗体阳性率为4.61%(12/260)。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重庆市肉鸡中这两种病原的感染率相对要低,但仍应重视这两种疾病的防控,以控制病原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山东省烟台地区J亚型禽白血病与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流行情况,于2019年9~10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来自烟台地区8个农业县的16个种鸡场、20个商品代场和16个散养鸡群共940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有5个农业县检测到J亚型禽白血病,抗体阳性率为2.9%;8个农业县全部检测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抗体阳性率为43.9%,双抗体阳性率为2.7%。此次调查为烟台地区禽白血病的净化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禽白血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和鸡传染性贫血在本地鸡群的感染情况,对宁波市7个区、县的15个鸡群进行了3种疫病4种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362份被检血清中,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B)抗体阳性率为55.0%,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抗体阳性率为21.5%,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抗体阳性率为32.0%,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抗体阳性率为66.8%;15个鸡场AB亚群禽白血病和鸡传染性贫血共感染率为100.0%;12个鸡场共感染了3种免疫抑制性疫病,混合感染率高达80.0%。调查结果表明免疫抑制病在宁波市鸡群中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5,(3):114-116
为了解河北进口种鸡群禽白血病病毒(ALV)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感染情况,对实验室留存的2011—2013年间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的15批进口种鸡的血清样品450份,通过ELISA方法进行ALV-A、B亚群和REV的抗体检测。结果共有8批28份样品为ALV-A、B亚群抗体阳性,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53.3%和6.2%;未检出REV抗体阳性样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进口种鸡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抗体阳性个体。  相似文献   

5.
通过ELISA方法对广西6个规模场的874份血清样品进行禽网状内皮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发现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9.63%;用PCR方法对6个规模场的18个批次的鸡痘疫苗和8个批次的禽马立克氏病疫苗进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检测,结果18个批次的鸡痘疫苗检测出1个批次为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阳性,8个批次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均未检测出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和掌握禽白血病在贵阳地区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情况,采用禽白血病A、B亚群抗体(ALV-A或B)和J亚群抗体(ALV-J)检测试剂盒,对贵阳市13个养鸡场中的15个肉鸡和商品蛋鸡共481份血清进行禽白血病抗体间接ELISA检测,结果 ALV抗体阳性率达到11.43%(55/481),其中9个鸡群172份血清样本A、B亚群抗体阳性率达到18.60%(32/172),13个鸡群309份血清J亚群抗体阳性率达到7.44%(23/309),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1 禽淋巴白血病病毒的分群 除了马立克氏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之外,禽淋巴白血病/劳氏肉瘤代表着禽肿瘤性疾病的第3个群.许多年来马立克氏病已经成为养禽业的主要威胁.自从1988年于英国分离到一个新的亚群ALV以来,白血病就成为肉鸡业的一个主要问题,该亚群病毒叫做J亚群.  相似文献   

8.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与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是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的病原,属反转录病毒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中的一种。该病毒主要侵害火鸡,也能引起鸡、鹅、鹌鹑和鸭等禽类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的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急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9.
<正>在感染鸡的众多病毒中,某些病毒如禽白血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等可以通过种鸡垂直传播,其中禽白血病毒还可以引起肿瘤和免疫抑制,是近年来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禽类病原。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2020年全国所有种鸡场的禽白血病必须达到净化标准。1禽白血病毒病原学禽白血病毒(ALV)是鸡的一种反转录病毒,类似于人的人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4,(7):130-134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重要病毒性肿瘤病。本文概述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在细胞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病毒分离培养、病毒电镜形态检查、病毒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查等。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国内外相继建立起的PCR、荧光定量PCR、LAMP技术及斑点分子杂交等。介绍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为临床兽医科技工作者建立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鸡马立克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在鲁北地区鸡群中的感染情况,对来自21个鸡群的送检病例进行了病原核酸的PCR检测.结果显示,MDV阳性率为28.5%,ALV-J阳性率为23.8%,REV阳性率为14.3%,肿瘤病毒的二重感染率为28.6%.结果表明,3种肿瘤病毒在鲁北地区蛋鸡和地方品种鸡群中的感染严重,病毒的混合感染较多.因此,做好MD的疫苗防护,对ALV-J及REV的感染状况要进行定期检测,控制好养殖环境,尽量避免3种肿瘤病毒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安徽省部分禽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感染情况,2017—2019年,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安徽省59个禽场的3 275份血清和2 100份蛋清进行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检测,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三间分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17—2019年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6%、7.66%和5.90%;从不同养殖规模看,大型场的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的场阳性率分别为73.91%、73.91%和62.52%,均高于中型场和小型场;从不同场点类型来看,祖代场的ALV-J抗体和p27抗原的个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1.52%和6.01%,商品代场的ALV-A/B抗体的个体阳性率最高;从不同养殖品种看,黄羽肉鸡ALV-J抗体个体阳性率(26.24%)、鸭ALV-A/B抗体个体阳性率(12.31%)均高于其他禽种。结果表明,安徽省禽白血病流行较为严重,尤其是大型场、祖代场以及肉鸡和鸭的ALV感染风险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高风险禽场和禽群的禽白血病监测,持续推进禽白血病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部分禽用生物制品外源病毒检测的鸡胚检查法、细胞检查法和鸡检查法。鸡胚检查法应用SPF鸡胚检验;细胞检查法主要通过鸡红细胞吸附试验、禽白血病病毒ELISA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IFA检验疫苗是否含有外源鸡红细胞吸附因子、禽白血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并提出疫苗检验的判定标准,为各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新城疫疫苗的外源病毒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是由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引起的火鸡、鸡、鸭、鹅等禽类以淋巴-网状组织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病理综合征。除此之外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引起鸡群严重的免疫抑制。J亚群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毒J亚群(ALV-J)引起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肉种鸡。本病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因此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达20%。  相似文献   

15.
<正>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是指由禽反转录病毒属的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多种禽引起的一群病理综合征。易感宿主比马立克病或禽白血病更为广泛。鸡、火鸡、鸭、鹅和鹌鹑都可发生自然感染和发病;许多种鸟类也可感染;一些哺乳动物虽有易感性但很少发病。随着饲养规模与商品贸易交流的的不断扩大,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分布范围逐  相似文献   

16.
对1日龄肉鸡混合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增殖症病毒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感染鸡生长发育不良,体重显著下降(P<0.05),新城疫疫苗免疫后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效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使早期鸡对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死亡率升高。这种作用在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后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1禽肿瘤病病毒禽肿瘤病病毒包括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禽白血病和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火鸡对MDV、REV以及相对罕见的反转录病毒——淋巴细胞增殖病病毒(LPDV)易感。MDV为双股DNA病毒,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卵黄抗体与血清抗体间的相关性,分别采集一定数量的莱芜黑鸡、海兰褐蛋种鸡和SPF白来航鸡的血清、鸡蛋,所有鸡蛋与血清样品均一一对应。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呼肠孤病毒(REOV)、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B)、禽传染性贫血病毒(CAV)以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等6种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与卵黄中的抗体水平,用SPSSStatistics17.0程序比较分析血清与卵黄抗体OD值的相关系数,从而获得针对ELISA检测卵黄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结果显示,23~38份卵黄样品中REV、REOV、ALV-J、ALV-AB、CAV以及IBDV的抗体检测最佳稀释比例分别为1∶200、1∶400、1∶250、1∶200、1∶20和1∶500,与血清中抗体OD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0.939、0.927、0.993、0.935和0.989;检测结果还表明,最佳稀释度卵黄与血清样品的阴阳性符合率为96%~100%。本研究显示,卵黄可代替血清样品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以判断种鸡群的病原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种蛋卵黄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抗体的检测方法,运用IDEXX公司的RE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不同稀释倍数、不同洗液对卵黄中REV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用直接提取的卵黄液做300倍稀释检测,用含0.05%吐温-20的蒸馏水洗涤时,卵黄抗体的S/P比值与相应鸡群的血清抗体的S/P比值吻合度最高。应用本方法分别对50枚SPF种蛋和50枚普通鸡蛋进行检测,SPF种蛋均为REV抗体阴性;普通鸡蛋有4枚为RE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8%。实验表明,种蛋卵黄ELISA抗体检测法可以代替传统血清抗体检测,为SPF鸡群的REV感染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沈阳地区不同品系鸡群禽白血病(AL)流行情况,于2015年7月份—2016年6月份采集了沈阳市5个县(区)28家规模化鸡场72个不同品种、不同代次、不同日龄鸡群的泄殖腔棉拭子1 896份、翅静脉血液4 656份,对采集的样品分别进行了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和血清中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沈阳地区不同品种鸡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ALV-J亚群感染,平均阳性率为3.39%,p27抗原阳性率平均为5.70%;且肉鸡品种的J亚群抗体阳性率(4.50%)高于蛋鸡品种(2.05%),肉鸡品种的p27抗原阳性率(7.37%)高于蛋鸡品种(3.10%);产蛋初期的鸡群p27抗原阳性率(9.97%)和J亚群抗体阳性率(5.56%)高于其他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