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是中国古代和现代药典中记载的传统中药材,含有生姜精油、姜辣素、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生姜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生姜不仅在抗癌症、抗炎症、抑菌、抗氧化等方面有明显作用,还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材料.本文对生姜进行了本草考证,以医书著作和现代药典中对生姜的记述,简要呈现了对生姜药效探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此外,还介绍了包括生姜主要有效成分生姜精油、姜辣素、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生姜多糖的药理.最后根据生姜药食同源利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的生姜药食同源发展前景,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生姜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设想,以期为生姜的合理科学利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罗汉果与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罗汉果间作生姜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进行大田实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P)、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L)、裸地栽培生姜(CK),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略高于CK,生长后期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CK,产量与CK差异不大.在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高于CK,生长后期略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02浓度、蒸腾速率低于CK,产量比CK增加68.1%.[结论]罗汉果一生姜间作可以改变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生姜产量,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种植模式对新丰生姜生产力与土壤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及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法,对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的土壤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比对,并对单位面积嫩姜的产量和效益进行测算.[结果]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的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土壤中细菌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都显著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同时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土壤中的Cu、Zn、As、Pb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而土壤中Ni的含量略高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莒县棚室生姜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现有生姜品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生姜栽培,阻碍了莒县生姜产业化发展进程。为筛选出性状优良、适于棚室栽培的生姜品种,择优引进优质高产生姜品种,进行棚室对比试验,筛选出了适合莒县进行棚室栽培的生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汉果与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罗汉果间作生姜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进行大田实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P)、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L)、裸地栽培生姜(CK),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略高于CK, 生长后期低于CK, 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CK,产量与CK差异不大。在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高于CK, 生长后期略低于CK, 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低于CK,产量比CK增加68.1%。【结论】罗汉果—生姜间作可以改变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生姜产量,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生姜套种西瓜是根据西瓜的生长期短,对光照、水、肥需求较少,生姜的生长期长,西瓜播种季节比生姜迟的特点,充分利用姜畦空间,在生姜生长期间适时套种西瓜,使生姜、西瓜双获高产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姜地方资源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各地搜集到生姜资源9份,对其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生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莱芜大姜、河南黄姜、潍坊大姜最低;安徽大别山生姜、贵州小黄姜、河南黄姜和四川生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莱芜小姜和贵州小黄姜的粗纤维含量在20%以上;云南黄姜Vc含量最高,其次是四川生姜;山东莱芜小姜、贵州小黄姜干物质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生姜资源,其次是安徽省大别山生姜、云南黄姜、四川生姜。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对生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棚-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生姜的姜块鲜重、大小、第2子姜数、株高、单株分枝数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高于露地生姜,淀粉和粗纤维的含量则低于露地生姜,Cu和Ni含量显著低于露地生姜。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既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汉果与生姜问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罗汉果间作生姜种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进行大田实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P)、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L)、裸地栽培生姜(CK),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罗汉果棚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略高于CK,生长后期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0髯衣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CK,产量与CK差异不大。在罗汉果立式栽培间作生姜条件下,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生长前期高于CK,生长后期略低于CK,气孔导度、胞间c02浓度、蒸腾速率低于CK,产量比CK增加68.1%。【结论】罗汉果一生姜间作可以改变生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生姜产量,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生姜生产中存在的费水、过度施肥、营养失衡、人工投入大、生姜产量低和品质不高的突出问题,本研究把水肥一体化技术和生姜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生姜地块的土壤理化性状检测、设备选择与设计、水源选择、肥料选择以及生姜各生育期的水肥投入方案等方面,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生姜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性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该技术要点体现了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可为各生姜产区的生姜生产、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服务和农业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姜(Zinglber officiale Roscoe)多数种植于中国南方各省。生姜通常在冬末收获并于室温下贮藏数月,但贮藏期因发芽而致降低商品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辐照保藏生姜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用2—3×10~4 rad辐照生姜,可有效地抑制贮藏期生姜发芽,经辐照的生姜在室温条件下贮藏3~4个月不发芽,②经2—3×10~4 rad辐照的生姜,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及17种氨基酸的含量均与未辐照的生姜无明显差异;③辐照保藏的生姜经品尝评定表明,其味道、颜色接近于新收获生姜;④经初步的经济效益估算辐照处理的生姜每100kg可得纯效益20~30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给甘肃省生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合生姜栽培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生姜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姜种催芽、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给甘肃省生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合生姜栽培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生姜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姜种催芽、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  相似文献   

14.
唐山市是河北省生姜第一大产区,也是我国北方生姜的主产区之一.随着种植效益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唐山市生姜产业发展迅猛,2020年全市生姜种植面积达4507 hm2,总产量达37.72万t,初步形成了以新军屯镇为核心的生姜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唐山市生姜产业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基于实地走访、调研,对唐山市生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唐山市生姜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姜汁凝乳的制备工艺与凝乳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使牛乳凝固,以生姜、牛乳为主要原料,利用生姜中的某些成分促使牛乳凝固,制得姜汁凝乳。本文研究了姜汁添加量、冲浆温度、酸度和杀菌条件等对姜汁凝乳的影响,采用硫酸铵盐析法从生姜中提取了生姜蛋白酶粗提物,结果表明:姜汁添加量和温度是影响姜汁凝乳的关键外部因素,生姜蛋白酶提取物是凝乳促进物。  相似文献   

16.
生姜是姜科姜属作物,在缙云县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统计,2004年全县种植生姜面积达325hm^2,总产6000多t,总产值达2000万元,经济效益相当于种粮的2—3倍,并形成了以东渡、七里、溶江等乡镇为主的生姜种植区域,初步形成了生姜产、销、贮、加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种植生姜已成为产区农民的共识,种植生姜已成为产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快生姜品种结构调整,开发特色生姜产品,实现鲜姜的周年供应,笔者研究了生姜的保护地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生姜保护地栽培的品种特点、不同保护地生姜的栽培时间、催芽方法、科学的播种、除草技术、棚内气候调节措施及肥水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缺钾显著降低生姜吸收铁、铜、锌元素的能力,使生姜各器官的铁、铜、锌含量降低;但缺钾促进了生姜生长前期对锰元素的吸收,提高了锰在地上部的含量,但生长后期生姜体内锰元素流失较早且多,使单株生姜的锰吸收量反而低于正常供钾处理。  相似文献   

19.
生姜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尤以肉质细嫩、辛辣味浓、含硫量低的大姜品种在海外深受欢迎。目前我国生姜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及巴西等国家,需求量十分巨大。在我市文成西坑,种植生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然而,目前农民生产上普遍采用粗放型的露地栽培模式,不利于生姜产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发挥。2004年,针对冬季低温不利于生姜的生长的问题,我们采取小拱棚覆盖的栽培措施来延长生姜的生长期,探讨其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析兴街镇生姜种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生姜发展环境;对生姜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种植水平;强化生姜扶持政策,从而推动生姜产业发展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