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冰温贮藏对莲藕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冰温贮藏,测定了莲藕的冰点、色度、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总酚、水份含量、还原糖、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并与冷藏下的莲藕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莲藕的冰点为-1.7℃;在冰温下贮藏,莲藕色度变化缓慢,变化幅度低于冷藏;PPO、总酚、水份含量的变化均小于冷藏;而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在冰温下与冷藏差异不大;在冰温条件下,莲藕各种理化指标变化很小,对莲藕品质的影响较小,能有效保持莲藕的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2.
新疆红枣不同处理贮藏及货架期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新疆三个红枣品种灰枣、河北脆枣、骏枣为试验材料,研究直接冷藏、保鲜袋+冷藏对鲜枣保鲜效果的影响及红枣货架期期间品质.[方法]研究其贮藏期间(0~49 d)在贮藏温度0℃、相对湿度90;~95;的不同处理条件下贮藏品质(质量损失、腐烂率、外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V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力、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和货架期(1~7 d)贮藏品质(质量损失、腐烂率、外观、感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整个贮藏期间,两个不同处理方式下,三个品种枣重量、硬度、VC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还原糖含量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多酚氧化酶活力呈现不规律的趋势;而保鲜袋+冷藏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鲜枣的总酸、硬度、VC、重量损失情况;在货架期期间,两个不同处理方式下,三个品种枣重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且保鲜袋+冷藏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鲜枣的硬度、重量损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情况.[结论]就三个品种而言,灰枣和河北脆枣较耐贮藏,更适于进行保鲜;就两种处理而言,保鲜袋+冷藏处理更适用于鲜枣的保鲜.  相似文献   

3.
伽师瓜贮藏温度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试验以伽师瓜为研究对象,筛选其适宜的贮藏保鲜温度.[方法]温度设置为:1、2和3℃,从贮藏温度与伽师瓜采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硬度、果肉细胞膜透性等关系方面, 研究了伽师瓜采后生理活性和适宜贮藏温度.[结果]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均略有下降,中后期总酸含量下降明显;在1℃条件下能较好的保持伽师瓜的硬度、延缓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降低呼吸强度、维持较低的电导率、延缓细胞衰老和减少腐烂.[结论]在较低温度下伽师瓜表面凹陷能否作为伽师瓜冷害的重要指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菊苣根总糖含量最大最佳最具经济效益的施肥处理。[方法]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肥料运筹对普那菊苣根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长条件和栽培方式下,相比对照组,每公顷追加磷肥120 kg与每公顷追加钾肥100 kg均有利于菊苣根重以及总糖含量的增加,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追加钾肥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追加磷肥组,不仅鲜根重增加、含糖量较高,其鲜草产量也最大。[结论]总糖是菊苣根营养物质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追加磷肥和钾肥均有利于总糖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处理对板栗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水杨酸(SA)处理对板栗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镇安"红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水浴处理10 h,于0℃±1℃条件下贮藏,对板栗贮藏过程的腐烂率、水分含量、淀粉、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A水浴处理可以极显著降低板栗贮藏的腐烂率.1 mmol· L-1SA水浴处理能有效保持板栗贮藏期间的水分、Vc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降低淀粉和还原糖的降解速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板栗品质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贮藏温度对贮藏过程中杉木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理生化检测方法,测定不同贮藏温度下杉木种子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细胞膜透性在不同贮藏温度间存在显著差异,贮藏温度为4℃时,细胞膜渗透率最小,其次是-80℃;丙二醛含量在贮藏温度为40℃时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但在其他温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贮藏温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贮藏温度为4℃时,2种酶的活性均最强;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贮藏温度间无显著差异;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分别与超氧化物歧化酶之间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的负相关.[结论]该试验条件下4℃是杉木种子的最适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7.
单成海  潘天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05-15407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洋葱鳞茎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室温以及5、15℃条件下对白皮洋葱鳞茎进行贮藏,7、30、60、90 d时比较不同温度条件对洋葱鳞茎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可溶性糖含量(SSC)、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白皮洋葱鳞茎在不同温度的贮藏条件下,其内部的生化指标发生了改变,可作为洋葱鳞茎贮藏品质检测的指标;白皮洋葱鳞茎腐烂数在5、15℃和室温的贮藏条件达到0.01和0.05水平差异显著,酶的活性稳定,5℃最有利于白皮洋葱鳞茎的贮藏。[结论]该研究可为洋葱鳞茎在栽培育种、贮藏加工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甘薯在贮藏过程中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以47145、47177、47157、47151、47138、47175共6个自选高淀粉甘薯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结果]试验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甘薯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的下降和可溶性糖的增加呈显著负相关,低温可减缓这一进程.在17℃条件下,6个材料平均贮藏7d淀粉含量下降0.80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87个百分点;贮藏28 d的淀粉含量下降2.96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87个百分点.10℃贮藏7d淀粉含量下降0.16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28个百分点;贮藏28d的淀粉含量下降1.42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16个百分点.[结论]研究可为甘薯贮藏和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低温贮藏对黄藤笋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黄藤笋分别置于3℃,7℃、11℃和25℃条件下进行贮藏,贮藏期间对其主要营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温能有效抑制黄藤笋还原糖、总糖、可溶性蛋白和Vc等营养物质的下降,延缓纤维素含量上升,是一种可行的贮藏方式;但是,3℃和7℃条件下分别在贮藏第14 d和21 d发生冷害现象.综合以上几个指标及从节能的角度来看,7~11℃为黄藤笋最佳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10.
对大蒜在室温贮藏条件下,贮藏过程中总糖、还原糖、脂类物质、可溶性蛋白以及游离氨基酸等 各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在刚开始贮藏时总糖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之后迅速减少.还原糖含量开始有所增加,随着贮藏时间继续延长,还原糖含量逐渐减少.脂类物质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少.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贮存时间对卷烟烟丝pH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探讨最佳的卷烟贮存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烤烟型A牌号卷烟为供试材料,考察贮存时间(0~240 d)对卷烟烟丝pH及石油醚提取物、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氯和钾含量的影响.[结果]A牌号卷烟烟丝的pH及石油醚提取物、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贮存60~180 d呈缓慢上升趋势,超过180 d后石油醚提取物、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贮存期间,A牌号卷烟烟丝总氮、总植物碱的变化趋势与水溶性总糖、还原糖的变化趋势相互消长,氯含量从第60 d开始上升,而钾含量在贮存180 d后明显低于贮存前卷烟成品的原始含量.[结论]A牌号卷烟的贮存时间宜控制在180 d之内.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法用于菊苣菊粉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菊苣菊粉脱色寻求一种最佳脱色工艺。[方法]用活性炭对菊苣菊粉液进行脱色试验,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脱色条件。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还原糖。[结果]活性炭脱色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脱色时间>脱色温度>活性炭用量。提取液中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0 nm,在此波长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温度为60℃、活性炭用量为20 g/L、时间为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得的菊粉平均含量及平均脱色率分别为21.287 8mg/ml和60.098%,相对标准偏差为0.139 8%。[结论]采用活性炭法脱色菊粉提取液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母本、8个父本及其杂交得到的40个番茄杂交一代组合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法测定番茄果型指数、pH、果实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果实总酸、维生素C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番茄红素、可溶性糖、总糖及还原糖含量,通过相关分析了解各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遗传相关系数,通过通径分析得出各性状间的直接相关效应、间接相关效应.[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果实酸度越大、pH越小,果实硬度越大.糖酸比与可溶性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糖酸比、总糖含量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总糖含量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直接效应值较大;果实硬度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间接作用于总糖含量的为负向效应.通过决定系数可以看出,总酸度等性状对糖酸比和果实硬度等性状对总糖含量的决定系数大于0.5外,其他的决定系数都小于0.5,表明性状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其他性状对其也起作用.[结论]筛选番茄优良品种,不仅仅只从果型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总酸含量等性状出发,还要继续探索其他性状,更全面地了解影响番茄品质的其他相关性状,这可为以后有计划、有目的地筛选优良番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产烟叶最佳储存条件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地产烟叶的最佳储存条件。[方法]通过对储存在不同温湿度条件的不同部位、不同等级广西地产烟叶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单料烟评吸,探索适合广西地产烟叶储存的最佳温湿度条件。[结果]广西地产烟的中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超出最佳参考值许多,总植物碱含量在最佳参考值范围;上、下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多在最佳参考值范围,但上部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较高,下部烟叶的处于最佳参考值范围的下限。从评吸结果看,3种温湿度条件存放的烟叶内在质量基本一致。[结论]长期保持温度20℃、湿度63%左右的储存条件比较适合广西地产烟叶的长期(2~3年)自然醇化,有利于保证烟叶的颜色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种子低温处理对低夜温条件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为低温下获得高质量的番茄幼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炭与珍珠岩(2∶1)为育苗基质,番茄L402种子为供试材料。先将番茄L402种子浸种6 h,然后分别于0、4、8和16℃低温条件下进行6、12和24 h低温处理,对照为0 h处理。之后,于16℃下静置0.5 h,再后在25~30℃下催芽,播种于72穴育苗盘中。育苗温度为18~23℃(白天)/6~12℃(夜间)。培养至3片真叶时测定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干重、鲜重、根冠比)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种子低温处理能促进低夜温下番茄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并能增加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根系活力和SOD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含量,其中0℃下处理6 h对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提高最大。[结论]种子低温处理能增加番茄幼苗对低夜温的抵抗能力,有利于提高低温季节番茄幼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丰香”草毒(Fragaria ananassaDuch cv.Fengxiang)果实采后品质及果实腐烂的影响.[方法]将供试草莓用MeJA在25℃下熏蒸处理9h并摊凉2h,最终MeJA浓度为1和100 μmol/L.处理后迅速预冷至5℃后,置于(5±1)℃下贮藏(相对湿度90%~95%).贮藏期间每隔3d取3盒(每盒30果)测定草莓的腐烂指数和备品质指标.[结果]试验表明,1 μmol/L MeJA处理可显著抑制采后草莓果实腐烂的发生,但对果实硬度、Vc可滴定酸(TA)、总糖的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100μmol/L MeJA则显著促进贮藏后期草莓果实硬度及VC的损失,促进果实腐烂的发生,对其他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1和100 mol/L MeJA均没有显著影响果实的呼吸速率.因此,1 μmol/L MeJA没有显著促进草莓果实的衰老,可维持某些果实品质;高浓度MeJA将促进草莓果实品质的下降.[结论]研究得出,1μmol/L的MeJA处理在草莓果实采后贮藏保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中糖类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糖类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高丽参、西洋参、林下参和园参的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品种人参总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还原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高丽参和园参含量最高;可溶性多糖含量以林下参和高丽参最高。不同年限园参的检测发现,7年生园参的总糖含量明显降低,还原糖含量明显升高。[结论]不同品种人参糖类含量存在差异,且差异与生长环境和加工程序有一定关系;不同年限园参中糖类的含量与其生长年限有关。  相似文献   

18.
高淀粉甘薯品种块根淀粉积累和产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高淀粉甘薯品种的淀粉积累和产量特征。[方法]以10个甘薯品种为供试材料,扦插后60d内,每20d每小区选取5株分别进行块根淀粉、直链淀粉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收获期选取10株计算单株薯数和单株鲜重。[结果]收获期,不同甘薯品种间产量和块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差异明显,产量变幅为6.2×10^3-20.7×10^3kg/hm^2,淀粉含量的变幅为46.0%~73.3%,块根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幅为10.9%~17.2%,可溶性总糖的变幅为11.2%~20.2%。甘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块根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持续增高的趋势,块根可溶性总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结论]可溶性总糖含量、直链淀粉与淀粉积累密切相关,产量和干率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基因型是影响淀粉含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