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益生菌已经在畜禽养殖中广泛应用于动物保健。当前益生菌制剂仍存在需低温保存且有效期短的问题。此研究开发了一种由干酪乳杆菌、屎肠球菌和约氏乳杆菌组合而成的新型复合益生菌乳膏剂,在室温下贮存56 d后仍可维持较高活菌数(>108 cfu/g)。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该复合益生菌乳膏剂可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末均重(P<0.05)、降低饲料增重比,而不影响平均日采食量。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和优化的复合益生菌乳膏剂具有良好室温保存稳定性,在断奶仔猪中使用可有效促进饲料营养吸收,从而提高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鸡源乳杆菌对无特定病原体(SPF)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SPF鸡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含益生菌的基础日粮;鼠李糖乳杆菌组和唾液乳杆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1×10~7cfu/g浓度添加鼠李糖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冻干粉,测定SPF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组SPF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粗蛋白消化率、屠宰率、脾脏指数和腿肌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鼠李糖乳杆菌组SPF鸡腿肌、胸肌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说明乳杆菌能提高SPF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率,具有改善免疫功能和肌肉品质的效果,是较理想的益生菌菌株。  相似文献   

3.
乳酸杆菌是猪肠道菌群的重要成员,在促进猪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断奶期仔猪肠道乳酸杆菌数量会减少,这已被认为是导致仔猪肠道菌群紊乱综合征(如腹泻)的原因。因此,在断奶期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可能有助于仔猪保持更好的健康水平。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一种包含6种乳杆菌(L.amylovorus,L.mucosae,L.salivarius,L.johnsonii和2株L.reuteri)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在断奶仔猪上应用效果。从5窝仔猪中挑选20头相同性别和相似体重仔猪,平均分成2组(n=10)。益生菌组仔猪每日饲喂乳酸杆菌的混合物(总细胞数1×1010),试验持续3周,对照组则饲喂无益生菌的安慰剂。本研究旨在评估所饲喂复合益生菌制剂在肠道的存活能力以及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此外,也分析了肠黏膜部分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主要作用在于调节仔猪肠道免疫功能,尤其是大肠。添加复合益生菌组仔猪盲肠的IL-4和IFN-γ的表达上调而结肠IL-8和TNF表达下调。此外,复合益生菌制剂也明显下调了仔猪空肠、回肠和结肠的TGF-β1基因表达。复合益生菌增加了仔猪空肠中的总菌数,但对肠食糜的p H值或肠道中乳杆菌的数量没有明显影响。此外,从粪便中不能分离到所饲喂的益生菌株,表明它们不能在肠道中定植并增殖。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仔猪日增重或肠黏膜形态没有明显影响。虽然在本研究中饲喂益生菌制剂未能实现促生长效果,并且饲喂菌株在与肠道内源微生物竞争中不具有优势,但复合益生菌制剂促进了仔猪肠道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益生菌制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正逐渐应用于改善断奶仔猪腹泻。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约氏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的影响。试验期5周,选用120头21日龄断奶仔猪,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复合益生菌制剂的混合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计算仔猪腹泻率,检测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第2周腹泻率显著降低,第4周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第3周血清IgG和IgM含量显著升高。表明本试验所用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有效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生长性能和机体免疫力,为复合益生菌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是一种定居在人类胃肠道、口腔、阴道中的常见微生物,具有多种益生特性,主要因其减肥特性而闻名。目前主要被应用于食品行业,能够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在肉产品中的生长,还能作为人用益生菌改善人体胃肠道功能。文章综述了加氏乳杆菌的相关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及前景,以期为加氏乳杆菌复合制剂保健、治疗疾病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效果,研究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25日龄断奶仔猪72头(杜×长×大三元杂交),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3个组分别饲喂不含抗生素和益生菌的基础日粮(对照组),添加金霉素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基础日粮(益生菌组),试验为期28 d。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1~28 d),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4.97%和2.2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复合益生菌制剂能显著提高日粮中粗脂肪、粗蛋白质和钙的表观消化率(P0.05),但对磷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复合益生菌制剂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在肠道内的增殖(P0.05),增加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在肠道内的增殖(P0.05),抗生素同样能抑制肠道中大肠杆菌的增殖,但对有益菌双歧杆菌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分消化率,调节肠道菌群,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表现、微生物区系和小肠黏膜绒毛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7kg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112头,按体重、性别、窝别分至如下7个处理组:(1)对照组(不添加益生菌);(2)200×10-6肠球菌制剂组;(3)1000×10-6肠球菌制剂组;(4)200×10-6乳杆菌制剂组;(5)1000×10-6乳杆菌制剂组;(6)200×10-6肠球菌与乳杆菌的混合菌制剂组;(7)1000×10-6肠球菌与乳杆菌的混合菌制剂组。每处理2个重复(栏),每重复8头猪。测定断奶后两周和试验全期仔猪的生长表现,以及断奶两周末仔猪胃内容物pH、回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小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结果表明,1)在断奶后两周内,益生菌极显著增加仔猪日采食量与料重比,各试验组均值分别较对照组高14%和10%(P<0.01),益生菌有提高仔猪日增重的趋势(P=0.0901),其中,1000×10-6乳杆菌制剂组仔猪日增重较对照组增加20.6%(P<0.05);在试验全期(7~19kg),益生菌降低仔猪采食量(P<0.05),而对日增重与料重比没有影响(P>0.05)。2)益生菌对断奶后两周末仔猪胃内容物pH(P=0.8418)、回肠大肠杆菌(P=0.5039)及乳酸杆菌数量(P=0.1397)均无显著影响。3)益生菌对仔猪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影响显著,各试验组均值较对照组增加17.7%(P=0.0238),并有增加小肠黏膜绒毛高度的  相似文献   

8.
植物乳杆菌是仔猪生产中常用的益生菌,其能够耐受仔猪胃肠道低酸和胆盐等形成的不良环境,同时植物乳杆菌代谢可以产生有机酸、细菌素、过氧化氢等多种天然抑菌物质,具有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的生长,改善仔猪小肠黏膜发育,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多种益生功效,其在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本文就植物乳杆菌对胃肠道环境的耐受、黏附及黏附抑制、对肠道菌群组成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表现、微生物区系和小肠黏膜绒毛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7kg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112头,按体重、性别、窝别分至如下7个处理组(1)对照组(不添加益生菌);(2)200×10-6肠球菌制剂组;(3)1 000×10-6肠球菌制剂组;(4)200×10-6乳杆菌制剂组;(5)1 000×10-6乳杆菌制剂组;(6)200×10-6肠球菌与乳杆菌的混合菌制剂组;(7)1 000×10-6肠球菌与乳杆菌的混合菌制剂组.每处理2个重复(栏),每重复8头猪.测定断奶后两周和试验全期仔猪的生长表现,以及断奶两周末仔猪胃内容物pH、回肠内容物微生物区系、小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结果表明,1)在断奶后两周内,益生菌极显著增加仔猪日采食量与料重比,各试验组均值分别较对照组高14%和10%(P<0.01),益生菌有提高仔猪日增重的趋势(P=0.090 1),其中,1 000×1-6乳杆菌制剂组仔猪日增重较对照组增加20.6%(P<0.05);在试验全期(7~19kg),益生菌降低仔猪采食量(P<0.05),而对日增重与料重比没有影响(P>0.05).2)益生菌对断奶后两周末仔猪胃内容物pH(P=0.841 8)、回肠大肠杆菌(P=0.503 9)及乳酸杆菌数量(P=0.139 7)均无显著影响.3)益生菌对仔猪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影响显著,各试验组均值较对照组增加17.7%(P=0.023 8),并有增加小肠黏膜绒毛高度的趋势,试验组小肠黏膜绒毛高度均值较对照组高12.8%P=0.053 8),但对仔猪小肠黏膜隐窝深度没有影响(P>0.05).以上结果提示,益生菌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表现,改善小肠黏膜结构,不失为抗断奶应激添加剂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开发猪源益生菌资源,从昆明屠宰场猪小肠样品中分离纯化出25株乳酸菌,经过表型鉴定和16S-r RNA鉴定均为乳酸杆菌,包括6个菌种。经过抗逆性环境分析筛选获得一株敏捷乳杆菌,其生长性能好、耐酸耐胆盐能力强、肠黏附效果好,适合作为益生菌制剂的候选菌种。将该菌种应用于仔猪生产,能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腹泻发生,对仔猪生产性能上产生有益影响;能提高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细胞因子水平和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  相似文献   

11.
鼠李糖乳杆菌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李糖乳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共生菌,其肠道黏着率高、定植力强。在仔猪饲粮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不仅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等问题,还可以改善仔猪感染性腹泻,促进其生长。本文就鼠李糖乳杆菌调节仔猪肠道菌群平衡、调节肠道免疫稳态、参与宿主营养物质代谢和改善仔猪腹泻等方面进行阐述,为鼠李糖乳杆菌在动物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用于促进禽类的生长和预防及治疗微生物感染疾病。随着抗生素使用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许多国家陆续颁布禁止或限制抗生素使用的法令,使得寻求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成为关注热点。益生菌应势而出,在禽类饲料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1益生菌的种类益生菌种类较多,常见的益生菌有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在鸡饲料应用的益生菌包括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菌种或其混合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益生菌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及胃肠道生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定期给乳仔猪口服益生菌,观察其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健康的影响。选择品种相同、出生日期及体质量相近的仔猪15窝,每窝选择8头仔猪,共计120头哺乳仔猪,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0头仔猪,每窝中每组2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分组如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试验Ⅰ组,灌服干酪乳杆菌培养液(1×109 CFU/mL);试验Ⅱ组,灌服粪肠球菌培养液(1×109 CFU/mL);试验Ⅲ组,灌服干酪乳杆菌和粪肠球菌混合培养液(比例为3∶1)。仔猪出生时灌服1mL,在7,14,21日龄时分别灌服2,3,4mL。仔猪于21日龄断奶,并持续观察至28日龄。结果表明,灌服益生菌试验Ⅰ~Ⅲ组21,28日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6.57%,15.73%,17.55%及17.61%,19.49%,27.40%(P0.05);21日龄仔猪的死亡率和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58.46%,43.13%,64.82%及53.59%,53.10%,55.30%(P0.05);断奶后7d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62.60%,51.93%,70.26%(P0.05)。3个益生菌组之间的生产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复合益生菌组仔猪的胃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及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H值和大肠杆菌数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学分析表明,3个益生菌组21日龄仔猪血清IgA和IgG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益生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益生菌可提高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健康指数,对于哺乳仔猪的生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选择长白二元杂交断奶仔猪90头进行试验,断奶日龄为35d。共分为五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选取健康仔猪6头。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0.1%复合制剂(纳豆杆菌、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0.1%复合制剂(纳豆杆菌、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试验3组:饲喂基础日粮+0.1%复合制剂(纳豆杆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试验4组:饲喂基础日粮+0.1%复合制剂(纳豆杆菌、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中复合制剂中益生菌活菌数为l09cfu/g。饲养30d后观察复合活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溶菌酶含量的影响。结果:在日增重、饲料效率及血清溶菌酶方面,试验1组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腹泻率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复合活菌制剂可提高每头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及饲料效率,降低腹泻的发病率,且增高了仔猪血清溶菌酶含量,提高了仔猪的免疫机能,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益生菌发酵剂对于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开发与应用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一株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益生菌干酪乳杆菌LC-15(Lactobacillus casei LC-15)进行生长发酵特性的研究。通过对干酪乳杆菌LC-15的生长及发酵特性的测定:确定了干酪乳杆菌LC-15在复原脱脂乳中凝乳需10h,12h时pH达到4.5,滴定酸度达到81.5°T,最适生长温度为38℃;药敏实验表明,干酪乳杆菌LC-15对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高度敏感;该菌发酵乳所含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酮类物质与各类挥发性脂肪酸总含量分别达到了35.91%和52.52%;干酪乳杆菌LC-15发酵乳在前期发酵中酸度变化不大,有一定程度的后酸化现象;在pH4.0的PBS缓冲溶液4℃贮存10d总菌落下降近一个数量级;干酪乳杆菌LC-15在与其他发酵菌以3:1:1混合培养时,在39℃培养条件下6h开始凝乳,比干酪乳杆菌LC-15单菌发酵缩短4h。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初生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4只,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物,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益生菌,28 d后评价各组仔猪的生长发育指标、肠道免疫指标及血清抗氧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能够显著提升仔猪的日增重、抗氧化性能和肠道免疫功能,且前期添加益生菌对仔猪的健康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属于乳杆菌属,是肠道重要的益生菌,对维持胃肠道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被广泛用于发酵食品与微生态制剂。在20世纪末,世界各地就开始了对嗜酸乳杆菌的研究和开发,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目前乳酸菌家族中极为重视研究与开发的益生菌之一,被视为第三代酸乳发酵剂菌种。  相似文献   

18.
从腹泻仔猪的小肠内容物及粪便中分离出一株细菌,经16 S rRNA测序及生化特征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该菌具有溶血性及较强的致病性,感染小鼠3 d内死亡率达95%.该菌株的药敏试验及益生菌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左氟沙星、链霉素、四环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表现出耐药性,对头孢克洛、头孢哌酮、头孢呋辛、氯霉素和庆大霉素表现为敏感,且对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表现为高敏感.在小鼠治疗中使用复合乳酸菌的治疗效果与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异不大,说明益生菌在防治仔猪腹泻、替代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快速检测益生菌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试验采用间隔24 h先后或同时定植的体外抑菌法,分别观察从不同样品中分离所得乳杆菌、芽孢杆菌等17株常见益生菌与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竞争排斥作用,根据建立的益生菌对致病菌抑制效果的量化标准进行计分,分值越高表明抑制活性越强。结果表明:当益生菌早期定植时,除了蔬菜芽孢杆菌GXNN20201206-5对2株致病菌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外,其余16株益生菌对2株致病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致病菌早期定植时,致病菌仅对4株益生菌有抑制作用;当益生菌与致病菌同时定植时,嗜酸乳杆菌GX20200417-2、粪肠球菌GX20200417-3、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4、副干酪乳杆菌GX20200417-5均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好。说明益生菌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不仅具有菌株特异性,还与定植时间顺序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采用高通量测序、平板筛选、16S rDNA序列分析、特异性碳源培养和牛津杯法,从哺乳期健康仔猪的粪便中筛选分离和鉴定乳杆菌,并进行其利用表乳糖生长特性以及抑制仔猪腹泻相关致病菌活性的试验研究,探索表乳糖定向调控仔猪肠道乳杆菌增殖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从7~10日龄哺乳期健康仔猪的粪便样品中分离出9株乳杆菌,其中唾液乳杆菌、卷曲乳杆菌、淀粉乳杆菌具有较强利用表乳糖的能力,在以2%表乳糖为唯一碳源的MRS培养基中显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而且其培养上清液对大肠杆菌(猪源)、猪霍乱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宋氏志贺氏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