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2014年实施的禁养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0年我国除港、澳、台、藏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禁养区政策对生猪市场稳定的影响,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该政策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路径。结果显示:禁养区的设立显著加剧了生猪价格波动。环保约束趋紧对生猪市场稳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禁养区政策通过有调节的中介路径对生猪价格波动产生影响。具体地,环保压力下设立禁养区倒逼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提高,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禁养区对生猪价格波动造成的直接加剧效应;但受生猪疫情的影响,规模化养殖的价格波动平缓效应被削弱,甚至规模化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作用方向发生扭转,从而导致禁养区设立通过其自身的直接效应与规模化养殖的条件间接效应加剧生猪价格波动。不同规模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作用受生猪疫情的影响不同,小规模和大规模养殖在疫病的干预下会加剧生猪价格波动,中规模无显著影响。非洲猪瘟背景下环保措施的回调,促进了疫情期的生猪生产供给并平缓了价格波动。为保障生猪市场健康发展,建议政府实施有弹性的环保措施,加强环保监督,加大对中小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完善疫病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和省际差异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规模化是我国未来生猪养殖发展的方向,但并不意味着养殖规模越大越好。各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合理性、科学性、适度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生猪养殖规模效益的有效性。本文分析表明,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我国生猪中等规模养殖方式盈利能力最强。具体到各生猪主产省,盈利能力最强的养殖方式在省际之间存在差异;当前生猪规模养殖存在疫病防控现状不佳、养殖生产成本和出售价格不具优势、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文章最后结合当前全国及省际生猪规模化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推行规模化养殖是保障生猪生产供给、提升产业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HP滤波法测度生猪价格波动的基础上,运用普通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规模化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是否存在平缓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养殖的确能平缓生猪价格波动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规模化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抑制作用随着生猪疫病指数的增加呈现边际递减的门槛效应特征;在规模养殖细分水平下,中规模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平缓作用最强、受疫病影响最弱。本文提出引导生猪养殖企业适度规模经营、大中小各类规模养殖企业有序发展、加快生猪产业链整合以平缓生猪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卢瑶  何蒲明 《安徽农业科学》2023,(5):248-250+253
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造成了“猪贱伤民、猪贵伤农”的现象,对生猪产业链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基于2002—2022年生猪价格的数据,分析了猪周期的特征、影响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生猪产能周期是其价格周期的先导,利润驱动下的生猪供需不平衡是导致生猪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生猪产能调整的滞后性是导致生猪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此外,中国生猪养殖的分散性、疫情不确定性也会加剧生猪价格波动。基于此,提出通过扶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发展,监控能繁母猪产能,构建疫情防控体系,从而缓减猪周期负面影响的系列政策措施,以期促进生猪产业链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东北地区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结构波动效应,完善东北地区生猪养殖短板,基于2004~2014年东北三省四种生猪养殖主体,即散户、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养殖主体生产效率及其构成,通过LMDI模型得出生产效率增长率,从数值和增长率波动趋势分析影响东北地区生猪有效供给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东北地区规模化生猪养殖主体有效供给作用强度最大;东北地区散户生猪有效供给主要影响因素不同;东北地区已具备规模化生猪养殖条件;东北三省各自生猪优势养殖规模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寻影响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找到提高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方法】运用实证方法对四川省新津县63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资金投入规模、经营者文化程度、政府支持和是否参加合作社对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投入产出率和成本利润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养殖场应加强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行业应加强组织化程度,政府应给予良好的指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7.
以昌吉州239份生猪养殖户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猪养殖户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生猪政策了解程度、养猪年限、养殖规模、生猪疫病防控的难易程度、买方付款及时、买方价格高等因素对养殖户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均有显著性影响。为提升养殖户紧密的纵向协作关系,激发养殖户生产积极性,特提出生猪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农村地区,规模化猪养殖已经病不罕见。随着人们在技术水平以及养猪知识储备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生猪养殖逐渐呈现出规模化、科学化状态。但由于生长环境以及品种等多种因素影响,规模化养殖生猪过程中易受到营养供给、饲养方式、免疫注射、温度变化、养殖密度、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带来病害。本文研究了几种常见规模猪养殖中的病害类型,并提出几点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本文运用河南养殖主体调研数据和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生猪价格波动背景下养殖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养殖主体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约束下进行"有限理性决策",在盈利前景和亏损前景下其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具有非对称特征;2)在盈利前景下,养猪专业化程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负向影响,政策满意度有正向影响;3)在亏损前景下,经济状况、是否参加生猪养殖保险、获取生猪价格信息难易程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负向影响,风险偏好、政策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平抑"猪周期",关键在于养殖主体在价格波动背景下决策行为的选择,因此,提升养猪组织化程度、开发多元化生猪养殖保险产品、完善生猪交易信息化服务平台、调整生猪产业政策体系,有助于提高养殖主体决策水平,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各年年鉴,分析了规模化养殖对生猪生产成本及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猪规模化养殖虽然增加了物质服务费用,但明显缩短了养殖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因而明显提高了生猪养殖利润。另一方面,生猪规模化养殖并非规模越大越好,养殖利润与规模化并非成正比。因此,从节约资源与提高效率的角度看,应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但同时也要注意因地制宜、科学测算,合理确定生猪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11.
长期趋势、季节性、周期性和不确定因素是影响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成本上升和需求刚性增长使生猪价格呈现长期上涨的趋势;生产的阶段性使生猪价格呈现一年以上的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周而复始的周期性波动;生产与消费的季节性使生猪价格在一年中拥有规律的季节性特征;自然灾害、疫病等不确定因素使生猪价格在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上出现非常规性波动。由于中长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近期内养殖周期和季节性不可改变,对于养殖主体来说,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技术、加强疫病防范管理水平比预测价格以调整产量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生猪不同饲养方式生产成本变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和2003年我国生猪饲养业不同饲养方式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分散饲养50 kg生猪,2003年的生产成本较2000年增加了6.83%,折算金额为19.15元,主要是由于直接物质费用上升了7.69%和人工费用增加了5.09%,分别使生产成本增加了16.58元和3.08元;规模饲养50 kg生猪,其2003年的生产成本较2000年增加了8.74%,折算金额为23.79元,主要是由于直接物质费用上升了11.19%和人工费用降低了6.85%,分别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了26.94元和降低了1.63元。直接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各项物资的价格及劳动日工价上涨所致。最后提出了鼓励发展中等规模的生猪饲养模式;大力发展饲料工业,加大工业反哺饲养业的力度;提高劳动效率,以减少劳动力成本;加强疫病防疫,降低疫病防疫项目费用等四项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曼奎斯特指数和倍差法分析中国2001—2016年生猪补贴政策实施前后的生猪养殖效率,旨在科学地对中国生猪补贴政策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该时间段,中国大规模和中规模生猪养殖的规模效率总体上略有增长,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下降明显;生猪养殖规模不同,其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化也有所差异;大、中规模生猪养殖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波动幅度并不大,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波动幅度大,且两者都呈现出同步变化趋势;生猪补贴政策整体上降低了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饲料等要素投入的多少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规模效率影响差异显著,表现为投入越多,生猪养殖规模效率越大。地域GDP越高,大规模和中规模生猪的养殖规模效率也会越大,而且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标准化养殖补贴政策降低了大规模和中规模生猪养殖的规模效率。由此可知,中国生猪养殖规模效率的提升并不能过多地依赖于生猪补贴政策,而应该更多地从根本上提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张峭  王克  冷慧卿 《农业展望》2013,9(7):31-34
近年来,中国生猪市场价格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行情,并给养猪业和整个猪肉产业链带来了重大影响,为了给中国政府提供如何稳定中国生猪市场价格的建议,首先分析了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的基本规律,然后介绍了稳定猪肉价格的国际经验,最后,为中国政府提供了缓解价格剧烈波动的几点建议,主要包括:在探索调控生猪市场价格时政府应该具有风险管理意识,生产者、市场经营者和政府应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好不同程度和发生概率的中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政府应充分利用生产者能力和市场来缓和转移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15.
李俊青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5):194-197
选取1980要2012年散养生猪相关数据,运用Minot福利模型,测算出生猪散养户生产的短期福利和长期福利,并就散养户生产福利的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短期福利和长期福利的波动趋势完全一致,长期福利始终大于短期福利但差异并不明显;生猪价格是散养户生产福利的直接影响因素,价格转折点处福利效应变动最大;生猪养殖的粮食投入通过影响生猪供给量来影响散养户的生产福利,是影响生产福利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海南省养猪业及粪便处理情况,海南省养猪业排放的粪便2004年达174万t左右,超过全省同期其它产业产生的固体垃圾量,而对这些猪粪便处理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如果加上其它畜禽排泄的粪便,海南省土地环境所受的有机污染压力较大。因此,建议海南省发展合适的养猪场规模,改分散放养为股份制集中圈养,实现与种植业的有机结合,并尽快提高养猪场粪便的处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环境成本作为衡量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是环境影响的货币化。利用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数据,运用产排污系数法,借鉴农业环境成本评估方法,从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物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两方面建立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模型,对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造成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所产生的年环境成本为25.2亿元,年际间呈稳定增长的态势。由于各县市养殖规模、耕地情况等不同,地区间污染程度差异大,污染物排放量呈向养殖优势区域、密集区域发展的趋势。建立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多渠道提高养殖户对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环境的认知水平,完善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以拓宽养殖户融资渠道,有助于对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省2012 年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从区域分布、产业化水平、价格变化、成本收益、碳足 迹测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对2013 年广东生猪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分析,并对2014 年广东生猪产品价格进行了 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13 年广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生猪价格前期变动呈野V冶字型,波动较大,后期趋于平缓;猪粮 比价在蓝色、黄色、红色、蓝色预警区间徘徊;2011 年广东生猪产业碳排放总量为4 062.32 万t,2012 年为4 110.61 万t。据此提出了构建和完善病死猪无公害处理体系大力发展循环型生态养猪业,进一步优化生猪业健康发展环境 多举措切实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生猪产业的周期波动问题探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养猪业向市场化迈进和产业结构及生产者行为的变迁,生猪周期逐渐显现出来。生猪市场的波动必然影响广大养殖企业和养猪户的生产积极性。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对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生产波动及利润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缓解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规模生猪养殖为研究对象,测算中国24个省(区、市)大、中、小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以及生猪产业集聚程度,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考察产业集聚程度与生猪养殖生产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2005—2018年大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逐年下降,中小规模生产效率缓慢上升;南方地区产业集聚程度普遍高于北方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与中小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关系呈"倒U型",但与大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负相关。建议降低产业集聚中大规模生猪养殖比重,着力推动中小规模生猪养殖适度集聚,并引导南方生猪养殖业向北方转移、增强饲料工业基础、大力发展种猪业以提高生猪养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