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利用活体苹果果实日烧田间诱导试验表明 :光照与温度在诱导果实日烧方面同等重要。无光处理的果实即使达到同样的果面临界温度 ,仍无日烧症状发生。不同品种日烧敏感性有所不同。在试验的 3个品种中 ,凯密欧最敏感 (4 6± 0 5℃ ) ,其次为嘎拉 (4 8± 0 5℃ ) ,红富士相对抗性较强 (4 9± 0 5℃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低温长时间诱导与高温短时间诱导具有同样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苹果果实日烧研究Ⅱ日烧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果实表面温度与主要气象因子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在所研究的 4个因子中 ,气温和日照是影响果实日烧临界温度的主要因子 ,而且二者在一定范围内对果实日烧临界温度可以互补。相对湿度和风速对果实温度也有一定影响 ,有时能成为制约日烧发生的关键因素。根据对诱导日烧发生的气象因子的全面分析 ,提出了预测日烧发生的 4个气象指标。在美国西北部地区 ,如果 16 :45之前气温超过 32℃预示着日烧很可能发生 ,如果超过 35℃ ,日烧将要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 分布在山地、丘陵、河流故道地带的果园,其土壤多属砾质或砂质土,养分贫瘠,保水肥性能差,且又缺乏灌溉条件,因而果树在遇到不良气候时,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日烧,在燕山栽培区尤为突出。日烧严重时,果实细胞组织被破坏,进而腐烂,至使大量果实失去食用和经济价值,对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给生产造成一定损失。近年来,果实日烧时有发生,而目前省内外资料中对该病的报导不多。为此于1990年开始,在玉田县河心庄果园进行果实日烧的防治试验,收到显著效果。使98%以上的果实日烧症状得到控制,并有较多被害果实可以恢复,既使为害轻重的也可使症状缓解和控制。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苹果果实日烧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苹果果实发生日烧的原因、规律及危害。指出气温是发生日烧的最主要因素,查明其临界值为30~32℃。同时介绍了防止苹果日烧的技术:园艺措施、喷雾冷却、果实套袋、使用遮阴布。  相似文献   

5.
瓜果蔬菜的裂果和日烧(或称日灼)是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如在盛夏期间的番茄、冬瓜、辣椒(特别是甜椒)、茄子、甜瓜和西瓜等,在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影响下,都易发生裂果和日烧。 一、裂果和日烧的危害 在夏季栽培瓜果蔬菜时,裂果和日烧的发生率,通常可达40%左右,严重时达到80%以上。瓜果蔬菜的果实,一旦发生裂果和日烧,不仅影响外观,而且还影响品质,失去商品价值,增加了非商品果实的百分率。同时,由于裂果而引起病菌繁殖,造成果实局部变质或腐烂,减弱了贮藏性和运输性。我国南方各省,番茄作为罐藏原料的合格率不高,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6.
郝燕燕  任宏伟  黄卫东 《园艺学报》2008,35(11):1667-1670
 对套双层纸袋的富士苹果采收后摘袋,探讨全除袋与先摘外袋3 d后摘除内袋对果实日烧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一次性除袋后,当日即呈现日烧症状,表皮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解体;先摘外袋3 d后摘除内袋,果实无日烧发生,且着色,着色部位部分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化;不摘袋处理的果实表现正常,细胞结构完整。结果说明果实长期套袋后,摘袋时先除外袋而保留数日内袋,可防止因突然性强光对果皮细胞膜的伤害而导致日烧发生。  相似文献   

7.
柑桔果实在高温伏旱期,由于受酷热和强烈光照的影响,特别是树冠中上部的果实受光面出现灼伤而形成日烧果(日灼果)。一般以枳砧早熟温州蜜柑受害较重,日烧果可达30%,其受害果实表面出现凹陷的褐色斑块,果皮质地变硬,囊瓣失水干枯,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其防治方法是:  相似文献   

8.
柑桔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 ,发病后可引起落叶和果实腐烂 ,进而影响产量。本试验选用 5种杀菌剂分别对果实和叶片炭疽病进行药效试验 ,以为生产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防治果实炭疽病 试验在本所 16年生柑园进行。于 2 0 0 0年 10月 17日果实接近成熟时喷第1次药 ,此时果实尚未发病 ,第 1次药后 12天即 10月 2 9日喷第 2次药。试验设 6个处理 :6 %咪鲜胺乳油 6 0 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 0 0倍液、5 0 %多菌灵·锰锌 (果菌灵 )可湿性粉剂 80 0倍液、5 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 0 0倍液、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  相似文献   

9.
1套袋苹果发生日烧的原因 1.1气象因素 套袋苹果日烧发生与最高气温、日照强度、相对湿度、风速、降雨持续时间、月份等气象因素有关。1.1.1光照光照不仅增加了果实表面温度,而且直接参与了日烧发生的有关过程。据我们对长武套袋富士果园调查、观测,果实表面温度中由光照附加部分可增加7—12℃。  相似文献   

10.
苹果果实日烧研究Ⅰ日烧临界温度及光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活体苹果果实日烧田间诱导试验表明光照与温度在诱导果实日烧方面同等重要.无光处理的果实即使达到同样的果面临界温度,仍无日烧症状发生.不同品种日烧敏感性有所不同.在试验的3个品种中,凯密欧最敏感(46±0.5℃),其次为嘎拉(48±0.5℃),红富士相对抗性较强(49±0.5℃).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低温长时间诱导与高温短时间诱导具有同样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不同果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富士为试材,进行不同果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沂源丰华和青岛海王内袋双面压光双层纸袋,可以显著降低病虫果率,提高果面光洁度和着色度,但摘袋后至采收期间果实日烧率稍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实硬度有所降低。套沂源单层纸袋的病虫果率、日烧果率和果锈指数均高于双层纸袋;果面光洁度和着色度低于双层袋,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套菏泽塑膜袋的病虫果率和果锈指数均高于套双层和单层纸袋,但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日烧果率很低。生产中宜推广应用沂源丰华和青岛海王双层纸袋,其缺点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摘袋前灌水及改进其他管理措施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2.
红提葡萄发生日烧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红提葡萄果皮薄,果实日烧严重。我们在调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防止措施,供广大生产者参考。 一、红提葡萄发生日烧的原因 1.温度剧变和温度过高是造成日烧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2000年红提葡萄日烧较重,主要原因是6月底套袋期间温度剧烈变化和温度过高所致。套袋时日平  相似文献   

13.
富士苹果套纸袋是生产高档果的必要措施,近几年套袋数量不断增加,但摘袋后果实出现日烧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同的年份、地块、树势、摘袋时间、方法,其日烧程度不同,据2004年调查,严重园片日烧率接近20%。为避免日烧,生产上提倡2次摘袋的方法,但费事。因此,在尽量减少日烧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 7~ 9月常出现阶段性的酷暑高温 ,气温高达 35~ 4 1℃ ,且每天平均高温期 4~ 4 5小时。造成柑桔树冠外向阳的果实被灼伤 ,严重烧焦的深达果实的海绵层 ,既影响果品质量又降低产品价值 ,给柑桔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 0 0 0年 7月份南靖县龙山镇农技服务 110深入探讨防日烧的有效技术途径 ,以大棚栽培为借鉴 ,在本镇水田密植的 8年生柑桔高优生产基地 (3333 5m2 ) ,用绿宝牌遮阳网进行柑桔防日烧试验 ,其效果较好。在果园中竖立长 6m×宽 4m规格支柱 (杂木支柱 ) ,支柱高 5m ,地下部埋深 6 0cm并夯实 ,使支柱牢固 ,棚…  相似文献   

15.
以"秦冠"苹果的叶片和果实生长量为调查对象,采用定位观察对所得数据进行数学统计及非线性回归,研究苹果果实的发育动态规律,以期建立苹果叶片和果实生长量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苹果生长发育的时间顺序为:形成叶幕-开花授粉-坐果-果实快速膨大-果实缓慢膨大-成熟。营养生长基本完成后才开始生殖生长,苹果的营养型为"库受限制型"。当萌芽后0至35~40d为苹果叶片的长、宽和叶面积快速增加期;3周左右叶面积日生长速率达到最大;萌芽后40至110~130d果实横径、纵径和果实体积快速增大;10周左右果实体积日增大速率达到最大。叶长日最大速率先于叶宽,叶面积日最大速率最后出现;果实纵径日最大速率先于横径;果实日最大速率最后出现。  相似文献   

16.
柑橘日灼果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明丽 《广西园艺》2003,(4):J008-J008
柑橘树冠中上部向东南尤其是向西南部分的果实易受阳光直射 ,日照时间最长 ,夏、秋季常因局部灼伤而造成日烧果 ,受害果实品质低劣 ,经济价值差 ,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损失。1 产生原因外因 :本病是高温烈日曝晒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生理病害。连续高温酷热天气或低温寡照天气后突变高温烈日天气 ,使果实向阳面连续受到高温和强紫外线的伤害 ,最容易造成日烧果。干旱天气和在烈日下使用石硫合剂 ,会加剧本病的发生。内因 :果皮气孔及有助于水分蒸发的组织不够发达 ,枳砧温州蜜柑根系浅 ,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能力弱 ,果实成熟早 ,果皮组织过…  相似文献   

17.
蟠桃营养生长非常旺盛 ,若不加以控制 ,往往使得内膛郁闭 ,通风透光差 ,从而限制了早期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本试验探讨了不同剂量多效唑对蟠桃生长结果的影响。试验设在本中心夏果引种园 ,供试品种为两年生早蟠桃。设单株土施多效唑 1.0、1.5和 2 .0 g(有效成分计 )和对照等 4个处量。 1999年 11月 2 0日结合基肥施下 ,对照仅施等量基肥。每株选 10个新梢测量长度 ,选 3个主枝观察花蕾数和果实数。试验表明 ,早蟠桃土施多效唑后 ,营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据 2 0 0 0年 10月 10日调查 ,土施多效唑1 0、1 5、2 0 g及对照的新梢长度分别…  相似文献   

18.
“下溪本”橄榄是福建莆田的一个特色优良品种 ,果实长纺锤形 ,两端尖而长 ,顶部较突出 ,果基部有褐色呈血丝状的短条纹 ,俗称“两头尖” ,平均单果重 7 6 g。果皮淡黄色 ,果肉脆 ,味清香、微涩 ,但嚼后有回甜带咸味。本地成熟期在“立冬”至“小雪”间 ,由于本地果农都采用土法贮藏和简易贮藏 ,而且这些贮藏方法又多以常温为主。为探讨不同的贮藏温度、不同的包装方式对下溪本橄榄果实贮藏保鲜的效果 ,我们于 1999— 2 0 0 1年做了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处理方法1999— 2 0 0 0年 :供试下溪本橄榄果实于 1999年 11月 13日采自福建省…  相似文献   

19.
富士苹果套袋与解袋的适宜时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落花后15d,果实横径0.5~1.0cm时套袋,果实日烧和烂果率最低;采收前25~30d,下午4时后解袋,采收后果实综合经济性状最理想。解袋过早,烂果率增加,果实外观质量较差;解袋过晚,风味顿减,色泽较差。  相似文献   

20.
采下的柑橘果实有的直接进入市场 ,有的通过常温贮藏后进入市场 ,1980年代后 ,为提高果实质量有条件地区将柑橘果实进行人工打蜡 (矿物蜡液 )后进入市场 ,但数量很少。 1996年我局首批引进了韩国产的柑橘选果机PH35 0 0型进行橘果商品化处理 ,即洗果─喷蜡─分级─包装处理 ,几年来 ,逐步投入市场应用。为了搞清柑橘果实经选果机处理后的果实品质变化 ,特设本试验 ,并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柑橘果实为宫川系温州蜜柑 ,采收期 10月 2 8日 ,果实成熟度 85 %以上。用韩国产PH35 0 0型选果机进行洗果、喷蜡、分级处理。蜡液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