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苹果果实日烧研究Ⅱ日烧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果实表面温度与主要气象因子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在所研究的 4个因子中 ,气温和日照是影响果实日烧临界温度的主要因子 ,而且二者在一定范围内对果实日烧临界温度可以互补。相对湿度和风速对果实温度也有一定影响 ,有时能成为制约日烧发生的关键因素。根据对诱导日烧发生的气象因子的全面分析 ,提出了预测日烧发生的 4个气象指标。在美国西北部地区 ,如果 16 :45之前气温超过 32℃预示着日烧很可能发生 ,如果超过 35℃ ,日烧将要发生  相似文献   
2.
苹果果实日烧研究Ⅳ褐变症状可恢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烧果实褐变症状是一个不可逆的颜色变化过程。褐变一旦产生 ,不会再自行褪去。但对某些易着色的品种而言 ,轻微褐变可在果实着色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被红色所掩盖 ,从而达到商品果要求 ,但发生较重的褐变永远失去这一能力。采用某些保护措施 ,可有效制止轻微褐变的进一步发展 ,因而可大大提高商品果率。在自然条件下 ,褐变果被红色掩盖的难易程度随品种而异。褐变症状的恢复主要取决于果实的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3.
苹果果实日灼人工诱导技术及阈值温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使用自制的日灼诱导设备,在无风或微风的晴天对活体果实进行田间日灼诱导,通过改变诱导室内的气温来控制和调节果面温度,从而确定了不同苹果品种果实发生日灼的阈值温度。试验证明: 自制的诱导设备运行平稳,诱导期间可保持果温基本稳定,大多数情况下,处理期间果面平均温度与实际设定温度的差异小于0.12℃ ,温度变化幅度一般小于±0.5℃ 。本试验所测定的9个苹果品种日灼阈值温度为(45.9±0.5)℃ (48.5±0.5)℃。光照对日灼发生有重要影响,即使在同样的阈值温度下,有光的处理果实发生日灼,而无光的处理则不发生日灼。  相似文献   
4.
不同砧木上苹果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不同苹果品种、砧木以及不同砧穗组合对嫁接植株叶片光合效率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3个供试品种中,首红叶片的光合效能(叶绿体PS原初光能转换效率)最强。就不同砧木对供试品种叶片光合效能的影响而言,以M26和M7显著高于Bud9。在所有试验的9个砧穗组合中,首红/M26光合效能显著高于嘎拉/M7、嘎拉/Bud9和乔纳金/Bud9。对同一品种而言,只有乔纳金表现为不同砧木种类对接穗光合作用有明显影响,以嫁接在M26上的光合效率较高,而嫁接在Bud9砧木上的较低。就不同砧木对同一接穗品种叶片光合效能的影响程度而言,3个品种都表现为相似的变化趋势:M26>M7>Bud9。  相似文献   
5.
苹果套纸罩对防止果实日灼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结果表明,“嘎拉”和“乔纳金”树冠外围果实套纸罩可减弱果实受光强度2/3左右,生长季晴天果实日表面最高温度降低7℃以上,果实日灼率由45%左右降为7%~11%左右。苹果果实日灼易发区在其树冠西南面应适当多留内膛果和半遮荫果,外围裸露果则可套纸罩保护,时间以5月中下旬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6.
苹果果实日烧研究Ⅲ.预测预报计算机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模型是专为苹果果实日烧预测预报研制的。根据输入的气象预报资料 ,可以提供多至 7d的预报结果。本模型在试验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了品种、果实发育期、树势、日极端温度、日照、风速、相对湿度和降雨时间对果实表面温度的影响。但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 ,当模型预报有日烧危险时 ,建议应于该日监测 17∶0 0以前气温和果温实际变化情况 ,以确定是否需要冷凉灌溉  相似文献   
7.
苹果果实日烧研究Ⅰ日烧临界温度及光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活体苹果果实日烧田间诱导试验表明光照与温度在诱导果实日烧方面同等重要.无光处理的果实即使达到同样的果面临界温度,仍无日烧症状发生.不同品种日烧敏感性有所不同.在试验的3个品种中,凯密欧最敏感(46±0.5℃),其次为嘎拉(48±0.5℃),红富士相对抗性较强(49±0.5℃).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低温长时间诱导与高温短时间诱导具有同样的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