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豫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采用麦秸、稻草、杏鲍菇菌糠与牛粪为原料,进行双孢蘑菇新型栽培基质筛选试验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杏鲍菇菌糠利用,寻求双孢蘑菇新型栽培基质材料,为双孢蘑菇生产提供新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2.
棉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棉秆能否用于栽培双孢蘑菇,不同类型菇房(砖砌房和简易草棚房)栽培双孢蘑菇对其产量影响为目的。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棉秆做原料,麦秸为对照,设计了8个原料配方试验,在砖砌和简易草棚两种菇房中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用棉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率快,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提前,出菇期集中,且当棉秆用量一定时,牛粪和鸡粪同时施用对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比单纯施用牛粪效果更好。棉秆和粪肥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较高。棉秆是双孢蘑菇的优质栽培料且在砖砌房比简易草棚房中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秸秆作孔雀草栽培基质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秸秆(稻草、香蕉干、玉米秆)和香根草秸秆为基质材料,并以泥炭土为对照进行孔雀草的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处理的秸秆作为孔雀草栽培基质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新鲜香根草秸秆适合直接作孔雀草的栽培基质,新鲜玉米秆、香蕉干和稻草不适合直接作孔雀草的栽培基质,需堆沤处理后才有较好的栽培效果;堆沤后的玉米秆较适合作栽培基质,栽培效果比对照好;堆沤后的玉米秆、稻草和香蕉干与进口泥炭土(1∶1)混合后均适合作栽培基质,且栽培效果比单一秸秆基质好。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秸秆为试验原料,以小麦秸秆为对照,设计了四个原料配方,进行了双孢蘑菇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规律符合逻辑斯第曲线,子实体生长规律符合指数增长曲线,菌丝生长速度优于麦秸培养料,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比麦秸培养料提前,出菇期比麦秸培养料集中。玉米秸秆和牛粪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张维玲  张硕  汪峰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5):1215-1219
选择不同稻草、麦秆、玉米芯配比的培养料进行双孢蘑菇栽培试验,测定分析基质理化性质、双孢蘑菇产量、投入产出比等指标,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双孢蘑菇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基料配方T2(干稻草38%、麦秆0%、玉米芯19%、牛粪38%、其他5%)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与全钾的含量均表现出较高水平。且T2的基料配方的投入产出比最高,达143.17%;生物转化率高达31.48%。对比基料配方T3,将玉米芯比例控制在20%左右经济效益最好,生物转化率最高,达到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单纯利用杏鲍菇菌渣和金针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缺陷,以漳州市角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批量生产的一次发酵料(60%杏鲍菇菌渣+20%王老吉茶渣+20%牛粪+豆粕0.25 kg/m2+过磷酸钙0.5 kg/m2+轻质碳酸钙0.5 kg/m2)为对照,开展了复混基质(金针菇菌渣添加稻草)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麦秸栽培双孢蘑菇可有效构建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解决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双孢蘑菇品种As2796为试验材料,选用稻草为主的培养料为对照,设置了麦秸加尿素、麦秸加不同比例的牛粪共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的一次发酵温度变化、不同发酵阶段的pH变化、C/N变化、总糖含量变化等,并对各处理双孢菇栽培过程中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情况等作了观察和统计,初步确定每1 000 kg原料的麦秸培养料的配方为:麦秸秆70%、牛粪26%、过磷酸钙2%、石灰1%、石膏1%.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不同秸秆配方对双孢蘑菇产量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0%干稻草+35%牛粪+5%其他(过磷酸钙1%、石膏粉1%、生石灰2%、尿素0.5%、轻质碳酸钙0.5%)基料配方的投入产出比最高,达到343.1%。牛粪比例过高会增加黏性,透气性变差,从而影响双孢蘑菇生长及产量。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以平菇菌糠和牛粪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蘑菇的最佳配方,设主料菌糠与牛粪质量比〔m(菌糠)∶m(牛粪)〕5∶5(处理Ⅰ)、6∶4(处理Ⅱ)、7∶3(处理Ⅲ)、8∶2(处理Ⅳ)和9∶1(处理Ⅴ)5个处理,以尿素、过磷酸钙和石膏为辅料,研究了菌糠与牛粪不同质量配比对培养料发酵情况、菌丝生长情况以及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平菇菌糠和牛粪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蘑菇时,菌糠与牛粪的最佳质量比为6∶4。该配比下,培养料发酵温度上升较快,发菌速度和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长势最好,现蕾密度最大,产量最高,达到了11.80 kg/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桉树皮为主要原料栽培的双孢蘑菇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为合理评价桉树皮在双孢蘑菇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桉树皮、稻草和麦秆为主要原料的3种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测定比较其双孢蘑菇的主要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必需氨基酸比例、氨基酸评分和标准蛋白贴近度指标对双孢蘑菇的蛋白质营养进行评价.[结果]桉树皮栽培的双孢蘑菇主要营养成分结构与稻草和麦秆栽培的双孢蘑菇基本一致,均以粗蛋白含量最高,达39.6%~42.4%,其次是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5.4%~39.3%;桉树皮栽培的双孢蘑菇与麦秆栽培的双孢蘑菇在营养成分含量上更接近,两者的水分、灰分、钠、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前者仅在可溶性糖含量上显著低于后者(P<0.05,下同).桉树皮、稻草和麦秆3种培养料栽培的双孢蘑菇蛋白质营养结构基本一致,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模式,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亮氨酸;三者的必需氨基酸比例分别为37.51%、45.89%和41.87%,氨基酸评分分别为82.23、91.03和86.06,标准蛋白贴近度分别为0.84、0.91和0.87,其中桉树皮栽培的双孢蘑菇均显著低于稻草和麦秆栽培的双孢蘑菇.桉树皮栽培的双孢蘑菇硒含量为2.35 mg/kg,显著高于稻草(1.31 mg/kg)和麦秆(0.14 mg/kg),达到富硒食品国家标准水平(>0.15 mg/kg).桉树皮栽培的双孢蘑菇重金属铅、汞、砷、镉和铬含量均比稻草和麦秆栽培的双孢蘑菇低或与麦秆间无显著差异,且均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NY/T 749—2018《绿色食品食用菌》)规定范围内.[结论]桉树皮可栽培出符合食品基本营养要求、重金属不超标的天然富硒双孢蘑菇,可作为栽培双孢蘑菇的替代原料,但也有待进行配方优化,以提高双孢蘑菇的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