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斌  黄亚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06-5607
[目的]研究酒糟对双孢蘑菇营养成分、性状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利用酒糟栽培双孢蘑菇的可行性。[方法]以酒糟为主要栽培料,添加玉米芯、牛粪进行双孢蘑菇的栽培试验。[结果]配方中加入酒糟可以明显提高菌丝生长速度。酒糟40%、玉米芯20%、牛粪35%、过磷酸钙2%、石膏2%、石灰1%、pH值7.5~8.0条件下培养的双孢蘑菇子实体性状较好,产量最高,双孢蘑菇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达32.10%。[结论]酒糟是双孢蘑菇生长的合适基质。  相似文献   

2.
棉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棉秆能否用于栽培双孢蘑菇,不同类型菇房(砖砌房和简易草棚房)栽培双孢蘑菇对其产量影响为目的。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棉秆做原料,麦秸为对照,设计了8个原料配方试验,在砖砌和简易草棚两种菇房中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用棉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率快,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提前,出菇期集中,且当棉秆用量一定时,牛粪和鸡粪同时施用对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比单纯施用牛粪效果更好。棉秆和粪肥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较高。棉秆是双孢蘑菇的优质栽培料且在砖砌房比简易草棚房中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单纯利用杏鲍菇菌渣和金针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缺陷,以漳州市角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批量生产的一次发酵料(60%杏鲍菇菌渣+20%王老吉茶渣+20%牛粪+豆粕0.25 kg/m2+过磷酸钙0.5 kg/m2+轻质碳酸钙0.5 kg/m2)为对照,开展了复混基质(金针菇菌渣添加稻草)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张维玲  张硕  汪峰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5):1215-1219
选择不同稻草、麦秆、玉米芯配比的培养料进行双孢蘑菇栽培试验,测定分析基质理化性质、双孢蘑菇产量、投入产出比等指标,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双孢蘑菇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基料配方T2(干稻草38%、麦秆0%、玉米芯19%、牛粪38%、其他5%)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与全钾的含量均表现出较高水平。且T2的基料配方的投入产出比最高,达143.17%;生物转化率高达31.48%。对比基料配方T3,将玉米芯比例控制在20%左右经济效益最好,生物转化率最高,达到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10):115-117
针对重庆地区外出务工多、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采用稻草、谷壳、玉米秆与牛粪为原料,通过合理调配,进行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筛选试验。最终得到牛粪+玉米秆的比例为2∶1,牛粪+谷壳的比例为3.26∶1。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s2796或W-192菌种生产双孢蘑菇,栽培基质选牛粪+玉米秆最好,出菇比对照快了5 d,产量增加了1.23倍;其次是牛粪+谷壳,再次是牛粪+稻草。处理3生产的双孢蘑菇基本营养成分含量与对照比明显提高,品质有较大改善。两种基质与传统的牛粪+稻草栽培基质相比,理化性状更加优化,更易于处理,劳动力和原料成本有较大降低,菌丝生长更快。  相似文献   

6.
利用小麦秸秆栽培双孢蘑菇高产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秸秆为主料栽培双孢蘑菇,可使小麦秸秆变废为宝,拓宽双孢蘑菇生产原材料的来源渠道。以双孢蘑菇菌株AS2796为试材,选用稻草为主的培养料为对照,以小麦秸秆不同添加量设置了3个配方处理,研究了不同麦秸比例对菌丝生长情况、满袋时间以及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Ⅱ菌丝生长速度快,满袋时间仅为22.7 d,鲜菇产量高达10.5 kg/m2,为最佳培养料配方,即麦秸47.6%、牛粪35.7%、鸡粪11.9%、饼肥1.2%、尿素0.2%、石膏1.2%、过磷酸钙1.2%和石灰1.0%。  相似文献   

7.
以工厂化生产的海鲜菇废料为主要原料,采取熟料袋栽模式,设计若干不同配方及不同灭菌条件处理,研究其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海鲜菇废料熟料袋栽双孢蘑菇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较合适的栽培料配方和灭菌条件是海鲜菇废料50 kg、牛粪10 kg、过磷酸钙0.50 kg、轻质碳酸钙0.25 kg、石灰0.06 kg、含水量64%,在121℃条件下高压灭菌2 h。  相似文献   

8.
考察不同的培养条件和不同配方的培养料经过二次发酵后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双孢蘑菇在45%水稻秸秆、35%牛粪、15%鸡粪、1.4%饼肥、0.2%尿素、1.2%石膏、1.2%过磷酸钙、1.0%石灰配方下,于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80%-90%的条件下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生产双孢蘑菇配方优化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5):759-763
为确定玉米秸秆专用隧道发酵技术的改进以及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优化,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过程中与产量相关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高产配方及高产关键因子,选择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为栽培主料,鸡粪、牛粪为辅料,利用正交设计,采用L_(16)(4~5)正交表进行优化设计,并检测秸秆发酵过程中碳氮比、有机质、水分等指标,计算产量,分析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小麦秸秆100 kg,玉米秸秆30 kg,鸡粪20 kg,牛粪20 kg;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因素为最终碳氮比,且最终碳氮比为20.29∶1时,产量最高;有机碳、有机质、粗蛋白、初始碳氮比相互显著相关,检测过程中可以用初始碳氮比代替此类指标;pH值、含水量与其他各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检测基质发酵堆内中外3层,前期、中期、后期的温度变化并与产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温度指标与产量无显著相关,不影响双孢蘑菇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100%泥炭、95%稻田土+5%稻壳(质量分数)砻糠土、50%稻田土+25%珍珠岩+25%蚯蚓堆肥的材料、75%蚯蚓堆肥+25%珍珠岩(体积分数)的材料等处理作为覆土材料进行双孢蘑菇栽培试验,研究不同覆土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产量与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配比为75%蚯蚓堆肥+25%珍珠岩的材料进行覆土的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最快、产量最高、生产效益最好,适宜的蚯蚓堆肥配比能够促进蘑菇子实体提早产生,提高双孢蘑菇的栽培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以平菇菌糠和牛粪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蘑菇的最佳配方,设主料菌糠与牛粪质量比〔m(菌糠)∶m(牛粪)〕5∶5(处理Ⅰ)、6∶4(处理Ⅱ)、7∶3(处理Ⅲ)、8∶2(处理Ⅳ)和9∶1(处理Ⅴ)5个处理,以尿素、过磷酸钙和石膏为辅料,研究了菌糠与牛粪不同质量配比对培养料发酵情况、菌丝生长情况以及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平菇菌糠和牛粪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蘑菇时,菌糠与牛粪的最佳质量比为6∶4。该配比下,培养料发酵温度上升较快,发菌速度和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长势最好,现蕾密度最大,产量最高,达到了11.80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稻草培养料配方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的双孢蘑菇稻草培养料配方,选择金山地区常用的4种稻草培养料配方进行双孢蘑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4(稻草2500kg、菜籽饼200kg、尿素25kg、硫酸铵25kg、过磷酸钙50kg、石膏62.5kg、石灰75kg)能提高双孢蘑菇产量,为本试验中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3.
麦秸栽培双孢蘑菇可有效构建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解决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双孢蘑菇品种As2796为试验材料,选用稻草为主的培养料为对照,设置了麦秸加尿素、麦秸加不同比例的牛粪共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的一次发酵温度变化、不同发酵阶段的pH变化、C/N变化、总糖含量变化等,并对各处理双孢菇栽培过程中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情况等作了观察和统计,初步确定每1 000 kg原料的麦秸培养料的配方为:麦秸秆70%、牛粪26%、过磷酸钙2%、石灰1%、石膏1%.  相似文献   

14.
以泥炭土为对照,筛选出椰糠、木屑、珍珠岩3种持水性较好的覆土材料,采用混料均匀设计将这3种覆土材料混合后以40%的比例添加到泥炭土中进行配方优化。以双孢蘑菇产量为响应值,筛选得到3种覆土材料最优配方:X_1(椰糠)=0.283,X_2(木屑)=0.427,X_3(珍珠岩)=0.290。在最优条件下,双孢蘑菇筐栽两潮菇产量预测值为1 519 g/筐,实际产量为1 636 g/筐。在床架栽培中,配方覆土三潮菇总产量36.5 kg/m~2,较对照提高11.6%;同时商品菇质量提高,子实体单重增加18.8%,商品菇率提高11.7%,商品菇产量增加5.6 kg/m~2。该覆土配方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覆土成本降低7%。对优化后覆土的持水特性变化规律分析表明:该配方覆土在覆土后到双孢蘑菇采收期间,饱和含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高于对照覆土3%-5%,这可能促进了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以及品质的改善,并导致子实体含水量增加0.75%。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秸秆为试验原料,以小麦秸秆为对照,设计了四个原料配方,进行了双孢蘑菇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规律符合逻辑斯第曲线,子实体生长规律符合指数增长曲线,菌丝生长速度优于麦秸培养料,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比麦秸培养料提前,出菇期比麦秸培养料集中。玉米秸秆和牛粪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以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为堆肥原料,通过添加牛粪、玉米芯等原料以研究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堆肥在二次发酵初期温度高于杏鲍菇菌渣堆肥;各菌渣堆肥期间,随堆肥时间的延长,菌渣p H值及含氮量呈上升趋势,碳氮比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金针菇菌渣堆肥的电导率显著高于杏鲍菇菌渣(P 0.05);金针菇菌渣栽培的双孢蘑菇5潮总产量达到17.17 kg/m~2,略低于杏鲍菇菌渣(对照)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18.65 kg/m~2;菌渣堆肥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较不添加的有明显提高,其中杏鲍菇菌渣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总产量相对最高,为20.60 kg/m~2。  相似文献   

17.
以双孢蘑菇产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D-最优设计对双孢蘑菇A15泥炭覆土制作时的含水量(A)、搅拌时间(B)以及泥炭覆土厚度(C)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3个因素中,B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A和C。AB之间的交互作用强于AC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BC之间的交互作用。双孢蘑菇泥炭覆土制作时最佳条件为含水量62.4%、搅拌时间11 min、覆土厚度5 cm。在该条件下,双孢蘑菇两潮菇产量为1 584 g/筐。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也叫白蘑菇、双孢菇。因其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产量一直排在世界食用菌产量的第1位,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45%。而全世界生产的3朵双孢蘑菇中,有2朵是我国生产的,我省近年来年产量在30万t左右。种好双孢蘑菇的关键靠的是良种和好的栽培方法。下面介绍双孢蘑菇栽培种制作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双孢蘑菇培养料配方的优化、利用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本研究以4组不同配方(全麦草、麦草混合稻草、麦草混合玉米秸秆和麦草混合菇渣)培养料为试材,采用二次发酵技术进行隧道式发酵,在温度、湿度、通风等可控的菇房进行双孢蘑菇栽培,并按照工厂化栽培工艺进行菇房管理,栽培菌种为Sylven A15。在堆肥和蘑菇栽培的不同时期对培养料进行取样,测定其含水量、p H、电导率、含碳量、灰分含量、含氮量、C/N比等7项理化指标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各指标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同时参照UPOV测定并分析各潮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单菇重量、硬度等农艺性状。【结果】从发酵期至出菇期,4个配方培养料的含水量、p H均呈下降趋势,二次发酵结束时4个配方的培养料含水量都达到70%,全麦草配方培养料在二次发酵结束时p H为9.02,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在二次发酵结束后电导率均为上升趋势,麦草混合菇渣配方培养料的电导率值在建堆期显著高于其他配方,而一次发酵结束时其电导率显著低于其他配方。灰分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在二次发酵结束时,全麦草配方的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配方。含碳量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二次发酵结束时,全麦草配方的含碳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配方,而且出菇期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二次发酵结束后,培养料的含氮量是提高一潮菇产量的重要指标,达到1.97%—2.25%。进入出菇期后,随着菌丝体对培养料营养的消耗与利用,各配方的含氮量逐渐降低,麦草混合菇渣配方的含氮量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出菇期全麦草配方培养料的含水量最高,双孢蘑菇的农艺性状最为稳定,总产量也最高。全麦草配方、麦草混合稻草配方、麦草混合玉米秸配方二潮菇的产量最高,分别为3061.41、2 534.47和2 534.47 kg,分别占其总产量的43.81%、39.89%、49.71%;麦草混合菇渣配方一潮菇的产量最高,达到3 064.19 kg,占其总产量的47.39%。多元回归分析得到3个回归模型,分别为Y_1=-5926.766+3770.091X_6,Y_2=6285.502+4920.672X_1-1061.418X_2-245.782X_3+949.998X_5+26081.326X_6,Y_3=3073.013+7030.476X_1-114.728X_5-910.576X_6。结果表明,培养料的含水量与一、二、三潮菇的产量形成呈正相关,含氮量与一潮菇和二潮菇的产量形成呈正相关,含碳量与二潮菇的产量形成呈正相关,但含碳量和含氮量与三潮菇的产量形成呈负相关。【结论】出菇期培养料的含水量是提高蘑菇产量及改善农艺性状的重要指标,提高含碳量和含氮量有利于一、二潮菇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改善双孢蘑菇的培养料配方,本文以4组不同配方(全麦草、麦草混合稻草、麦草混合玉米秸秆和麦草混合菇渣)培养料为试材进行双孢蘑菇培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出菇期培养料的含水量是提高蘑菇产量及改善农艺性状的重要指标,提高含碳量和含氮量有利于一、二潮菇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