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对2008年国际水稻所提供的67份国际灌溉稻观察圃(IIRON)材料,在广州进行了田间评价试验,从中选择出熟期适合、产量高、米质好等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以供水稻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2.
INGER在黑龙江省稻区的引进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参加了国际水稻基因遗传评价网(INGER)的项目,在高纬度(43°32′~53°34′N)粳稻区先后参加了国际水稻稻瘟病圃(IRBN)、粳稻品种观察试验圃(IRTON)和水稻抗冷试验圃(IRCTN)的协作研究,共引入INGER材料594份,其中IRBN 343份、IRTON 143份、IRCTN 108份.鉴定出高抗稻瘟病材料116份,丰产材料4份,综合抗冷性强材料11份.为INGER提供了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为育种者提供优质、抗病、抗冷的亲本材料,引入了新的有益基因,进一步充实了寒地水稻种质库.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抗冷性,拓宽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育种者提供优异的抗冷亲本材料,获取新的有益基因,充实寒地水稻种质库,同时为INGER提供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采用分期鉴定的方法,首次对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协作网(INGER)提供的108份国际抗冷圃(IRCTN)材料进行抗冷性鉴定,鉴定出苗期抗冷材料20份,分蘖期抗冷材料49份,孕穗期抗冷材料20份,全生育期抗冷材料14份,为育种者提供丰富的抗冷种质资源,拓宽寒地水稻品种抗冷性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4.
1997—2004年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引进国际冬小麦改良项目(IWWIP)半干旱地冬小麦观察圃、水地冬小麦观察圃和兼性及冬小麦观察圃等试验材料17套2091份。通过试验发现在IWWIP观察圃中有许多材料高抗条锈病,丰产性好,抗旱性强,品质优良。但多数材料植株偏高,穗部性状较差,抽穗期偏晚,不宜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作为品种资源,育种中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材料可重点进行研究利用;对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材料,也可根据材料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国际协作材料在寒地稻区的引进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科院从2000年起参加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R)和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的协作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承担了3个不同类型的6个INGER试验圃和1个GUVA试验圃的研究工作,引进并鉴定评价了包括当地对照品种在内的730份参试材料,获得了一批适合黑龙江省生态条件的新的高产源、优质源、抗源等优异种质材料.这些协作必将为提高寒地水稻生产水平,特别是在米质改良、提高抗稻瘟病性、提高抗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一般采取3年三圃制和2年二圃制提纯,但是三圃制提纯不但周期长,而且制种成本较高。所以现在大多数种子企业对小麦原种制种一般都采用"二圃制"循环制种技术。一、单株(穗)选择1.单株(穗)选择材料材料来源于本地或外地原种圃、种子繁殖田。也可专门设置选种圃,稀条播种植,以供选择。2.单株(穗)选择的重点所选单株(穗)必须具有原品种典型性和丰产性。3.田间及室内选择①株选分2步进行,抽穗至灌浆阶段根据株型、株高、抗病性和抽穗期等进行初选,做好标记。成  相似文献   

7.
以 OPG、 OPH、 OPK等 3个系列 6 0个引物对福建稻瘟菌进行了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 (RAPD)分析 .6 0个引物中有 2 1个扩增出多态性条带 ,表明福建省稻瘟菌群体有丰富的 RAPD多态性 ,可为该菌的遗传分析提供大量的遗传标记 .对 RAPD条带多样性分析发现龙岩江山病圃稻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较简单 ,有明显优势种群 ,可能影响其抗瘟评定的代表性 ,说明多点进行品种抗性鉴定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一、选育经过辽粳287新品种是我所1980年从东沟抗病鉴定圃筛选出来的,亲本组合为秋岭×(色江克×松前)。1981年入选种圃,198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1983年参加预试圃试验,1984~1985年参加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和北方稻区中早粳晚熟组区域试验,1986~1987年进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种示范,表现株型好、秆硬、耐肥、抗倒伏、抗稻瘟病、产量高。1986~1987年在省内及北方有关稻区种植面积约为1.5万亩左右。1988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辽粳287。  相似文献   

9.
利用国际稻作研究所的国际耐早稻观察试验(Aembic Rice Observational Nursery,AERON)进行国外耐旱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通过国际耐旱稻观察试验,能够快速有效的大规模筛选国外引进的种质资源;这种试验田间操作简单易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筛选到适应本地种植的BP234E-MR-7、B6144F-MR-6和B6149F-MR-7三个国外耐旱稻谷新品种,其中B6149F-MR-7的生育期比当地对照早14 d,可以作为茬口紧的地区种植;品种的株高在90~110 cm,具有潜在的耐旱性;而从印度尼西亚引进的品种更能适应云南雨养稻区的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水稻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抗病性,本研究通过室内人工接种和田间病圃自然诱发法开展101个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在室内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诱发的抗瘟性表现相近;FJSM-25(元优2105)、FJSM-26(元优919)、FJSM-70(春优84)等43个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抗性较好;FJSM-21(绿两优2740)、FJSM-23(瑞优178)、FJSM-24(宜优嘉7)等33个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抗性表现较好;FJSM-1(广优1029)、FJSM-11(天丰优110)、FJSM-25(元优2105)等9个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均具有较好的抗性。调查还发现,田间病圃水稻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混合发生的比率较高,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1.
黑米稻三系配套选育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工制保、制恢的方法 ,育成了黑米稻不育系 2个 (“大黑A”和“血黑A”)和恢复系 3个 (“黑恢 1号”、“黑恢 2号”和“黑恢 3号”) ,于 1 997年成功地实现了黑米稻三系配套[1] ,与此同时进行了黑米稻不育系、恢复系与白米稻不育系、恢复系的配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黑米杂交稻优势强、经济性状互补明显 ,较好地克服了传统黑米稻品种产量低、抗性和株叶形态差的缺点 ,而且黑米稻不育系、恢复系与相应的白米稻恢复系、不育系配组 ,其F1代大多数仍为黑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40%丙溴磷·敌百虫乳油用于水稻田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开展了大面积示范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防治对象: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13.
一、选育经过苏棉6号原系号为盐1015,是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其选育经过是:1983年以河北省棉花育种合作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材料冀合24-1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从美国引进的优质材料AC241(编号82-20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83年冬到海南岛加代,1984年种植杂种圃,编号联选12,同时进行病圃鉴定.1985年继续种杂种圃,编号0073.1985年秋从0073中选择早熟、丰产、抗病的单株,1986年种入株行圃,编号1169,进行比较鉴定.1987年继续种植株行比较,编号1015.1988年升入本所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较对照种盐棉48增产  相似文献   

14.
稻种材料抗细菌性条斑病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了对广西新育成的和引进的水稻品种(组合)及新挖掘的野生稻材料进行抗细菌性条斑病性的鉴定。[方法]于2005~2006年,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JZ-8菌株为供试菌株,用改良针刺法在分蘖期对来自广西区试、国际稻圃和南宁野生稻圃的1 251份稻种材料进行抗细菌性条斑病性的人工接种鉴定。[结果]1 251份稻种材料中,抗性材料为11份,占0.9%,中抗材料为52份,占4.2%,其余为中感以下材料。抗性材料的比例因稻型和来源不同而异。IR32720-138-2-1-1-2I、R43449-4-3-43-3、No.733等11份材料对广西细菌性条斑病菌不同致病型具有广谱抗性。[结论]该研究在国内首次对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抗细条病性进行鉴定。在所测试的977份广西野生稻材料中对当地优势菌群抗性反应达到抗性级别的有9份,达到中抗性级别的材料有37份。  相似文献   

15.
为天津市适宜种植水稻新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以引进的17个粳稻杂交新组合为材料,采用田间大区试验研究其在天津市稻区作为春播稻和麦茬稻种植的生育期、产量及农艺性状等综合表现。结果表明:粳优1317作为春播稻种植的生育期适宜、结实率较高、产量优势明显,建议在该稻区作为春稻进一步进行示范种植观察其稳产性和抗逆性;粳优619和粳稻59作为麦茬稻种植的生育期适宜,并具有一定产量优势、结实率较高,建议在该稻区将这2个杂交新组合作为麦茬稻进一步进行示范种植,以观察其抗逆性。  相似文献   

16.
对国际稻观察圃中来自世界各地的165个品种(系)在福建漳州晚季的表现进行初步观察评估,结果表明,与这些稻种在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在表现比较,生育期普遍延长,平均株高普遍增高;多数品种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米质优,抗病力强、遗传背景丰富,在福建不同于菲律宾的生态条件下产生大量变异。  相似文献   

17.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R)在广西的评价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R)是一项全球性的水稻种质交换、评价和利用国际合作项目,是引进国外种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广西从1979起参加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的国际合作,到目前为止,已接受过13个不同类型的INGER试验圃,和包括当地对照在内的约17000份参试材料。通过对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各试验圃试验材料的评价,获得了一批适合广西生态条件的新的高产源、优质源、抗源及具有恢复基因、保持基因的优异种质材料,这不仅丰富了我区的稻种资源库,而且扩大了我区品种改良的遗传背景。从1999年到现在,我们筛选出了600余份优良的育种材料,向区内外20多个科研育种单位无偿提供了8000份左右的种子材料。INGER对提高我区的水稻生产水平特别是在米质和抗性的改良以及杂交稻组合的选配上,起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利用INGER部份优良种质,进行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育成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并推广的品种6个,杂交稻组合17个,这些品种和组合在广西水稻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尽管INGER在广西的试验存在着资金和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我们仍然希望能继续承担这个试验;通过它多引进特殊需要的种质材料;解决种子来华问题,最好由IRRI将供试种子统一寄给国内一个单位;国内项目协调员应积极组织参试单位共同申报国家课题争取经费支持;以及适当组织田间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江西井冈山和南昌两地稻曲病常发区设置田间自然病圃,鉴定了江西省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83份和南方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39份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有的表现为高抗,有的表现为高感,但以感病品种居多;其抗性趋势与生育期、水稻类型及配组方式有关,表现为早熟品种优于中迟熟品种;籼型品种优于粳型品种;三系组合优于两系组合.多数品种的抗性两地表现一致,少数存在差异.对比分析了病株率与病丛率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对应的病丛率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连续两年(2005、2006年)在东港市稻区进行了田间水稻稻曲病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认为在水稻破口前2~5 d内是水稻稻曲病防治的最佳时期.参试的5种药剂均可较好地防治稻曲病.其中以三苯醋锡和纹曲净对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1977年秋,在宜兴(宜丰、万石)、金坛((冫束)渎)布置了麦稻稻、肥稻稻、麦肥(柽麻)稻、麦萍稻、麦豆稻和麦饲(南瓜)稻六种耕作制的定位观察试验,耕作、施肥等管理措施均同大田生产.定位田有关物理测定和茬土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