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马铃薯品种管理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奎 《中国马铃薯》2006,20(1):42-45
1 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1.1新品种保护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1999年农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马铃薯为1999年农业部发布的第一批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之一,《条例》规定,对于《条例》实施前首批列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的和《条例》实施后新列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的植物属或者种,从名录公布之日起2年内提出的品种权申请,凡经过品种所有人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4年,符合《条例》规定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及命名要求的,农业部可以授予品种权。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3年和2019年多次调查数据,对云南剑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维管植物的多样性进行研究,湿地植物依据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标准和相关文献的划分确定。结果表明:剑湖湿地区域分布湿地维管植物34科83属129种,可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和12个变型,温带种比例最高,计97种,占保护区湿地维管植物总数的75.19%;中国特有种13种,占保护区湿地维管植物总数的10.08%,其中云南特有种4种,占保护区湿地维管植物总数的3.10%。按生活型分类统计得到湿生植物92种、沉水植物19种、挺水植物9种、漂浮植物5种、浮叶植物4种。湿地植被分布有湿生植物型、挺水植物型、漂浮植物型、浮叶植物型和沉水植物型5个植被亚型及水蓼–水芹–薹草群系和水蓼–两栖蓼–平卧蓼群系等17个群系。根据野外调查中掌握的物种习性、形态特征、生境及来源,确定剑湖湿地有次生维管植物4类63种,区系次生度48.84%。剑湖与滇西北区域内的拉市海共有湿地维管植物39种,二者物种相似度为22.29%,与滇中区域内的程海共有湿地维管植物18种,二者物种相似度为10.00%,与拉市海物种相似度更高。研究表明,剑湖湿地维管植物表现出物种丰富度...  相似文献   

3.
几种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总DNA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Pich和 Schubert 1993年发展的SDS方法,经适当改进后,成功地从苎麻、红麻、黄麻、青麻四种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中提取了细胞总DNA,并对其得率、质量和纯度进行了鉴定。所得的DNA可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和RAPD分子标记。本研究发展的这一快速、简便、适于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的总DNA提取方法,将有助于在DNA分子水平研究麻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茶种的起源1.茶种的原产地茶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种,学名为:camelliasinensis(L)O.kuntze。许多植物学研究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茶树原产地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的茶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云南是兰科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约100属530种,其中西双版纳约39属400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约101种。其中附生兰居多,是开发食品,药品,保健品等绿色产品的宝贵资源。因此,药用兰科植物从观赏和产品开发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区治疗毒蛇咬伤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锡刚  张艳  董旋 《人参研究》2002,14(4):23-27
从1996年-2000年,在长白山的东、西、南、北坡共设置了5块样地,对本区治疗毒蛇咬伤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储量增行了详细地调查研究,收集了不同植物在长白山三个垂直带的分布,区域,生境和储量等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7.
郑中华  彭先进 《中国麻作》1983,(2):22-22,29
阿德尼克(Atonik-R)是广东省农科院1980年从日本进口的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982年,我们在较大面积(约200亩)示范的同时,为进一步鉴定分析其对黄麻的增产效应,还在振文公社地兴大队设置了对比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护植物、利用植物和发展植物资源出发,生物工作者要加强植物化学成分。引种驯化和种质资源的研究,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让植物在生态和人类的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食虫植物约3科4属27种,分布区遍及20个省(区),从最南端的海南省到最北端的黑龙江省均有分布。其生境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地区。文章首次讨论了食虫植物的进化过程,捕虫方式,生境及形态特征。同时指出食虫植物在农林业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了百里香、迷迭香和柠檬香蜂草 3 种唇形科植物精油的挥发性组分差异。结果表明,唇形科植物精油具有丰富的挥发性组分,本研究在不同唇形科植物精油中检测到 18 种单萜、18 种倍半萜、25 种单萜衍生物、2 种倍半萜衍生物及 16 种酮、酯、酸类化合物共 79 种挥发性物质。不同唇形科植物精油组分差异较大,百里香植物精油组分最多,具有 51 种化合物;其次为迷迭香和柠檬香蜂草精油。百里香酚、1,8-桉叶素和香叶醛分别对百里香、迷迭香和柠檬香蜂草植物精油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几种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总DNA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采用Pich和Schubert1993年发展的SDS方法,经适当改进后,成功地从苎麻,红麻,黄麻,青麻四种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中提取了细胞总DNA,并对其得率,质量和纯度进行了鉴定。所得的DNA可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和RAPD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2.
“802”是广州氮肥厂研制的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本剂为茶褐色液体,微碱性(PH7.5—8)易溶于水而澄清。具有促进植物根、芽萌发、植物生长和保花保果的作用。但用于提高黄麻纤维产量和品质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是我们1981—1983年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已于1984年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3.
钙/钙调素依赖型蛋白激酶(CCaMK,calcium- and 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是一种钙离子结合蛋白,在钙信号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已发表的CCaMK序列作为检索序列,对橡胶树和其他5种植物(木薯、水稻、杨树、蓖麻和拟南芥)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进行全面搜索,鉴定得到6个CCaMK基因,其中包括一个橡胶树CCaMK基因,命名为HbCCaMK1。序列分析发现:5种植物的CCaMK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为73%~94%。基因结构分析发现,HbCCaMK1和所分析的其他植物CCaMK一样均,含有6个内含子、1个蛋白激酶结构域和3个EF-hand结构域;从结构和进化上看,HbCCaMK1和蓖麻、木薯2种植物的CCaMK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表达方面,HbCCaMK1在橡胶树根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为树叶和花;另外,HbCCaMK1的表达还与叶片发育、真菌侵染和低温胁迫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金邦一号植物健生素是一种新型的植物营养剂,含有茶树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是一种无副作用、无污染的叶面肥料。为探索其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从1991年春茶开始,在福建安溪县  相似文献   

15.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新疆棉区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新疆棉区的应用效果王冀川杨正华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阿拉尔8433001997年在新疆对棉花上国内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对比试验,进一步筛选出适合新疆推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这对棉花生产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将结果报导如下。1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2):152-152
《植物三极生长》一书的出发点是基于一种重要发现,即植物生长从某一阶段开始(源极),总要达到一定的遗传目的(集极)。为了达到这个遗传目的,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基极)。这种应对的方法,就像各种源库关系。这与半导体的三极放大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植物生长的三极放大性,不仅在植物生长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所有水平上都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汕优63制种穗萌抑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籼型杂交水稻制种中,种子在成熟后期易穗萌或发生萌发性生理变化而使种子播种品质和耐藏性受到严重影响,这一直是困扰杂交稻制种的大问题。浙农大杂交稻种子激素调控课题组从1987年开始研究杂交稻种子穗萌规律和化控途径,从1988年起先后得到浙江省教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经过2年的试验,初步研制成专用于控制杂交稻种子穗上发芽的穗萌抑制剂。1989年专门在汕优63制种田进行了二期穗萌抑制剂和其它普通植物生长抑制剂和延滞剂控制穗萌效果的试验,现将试验简要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在衢县种子公司特约基地莲花乡…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效果初报邹如清,刘靖,徐天友(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新疆农八师一四七团)新疆石河子垦区重视多元微肥在生产中的利用,1989~1992年累积推广面积达10万余亩。为了摸清石河子垦区甜菜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对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2年开展的北京地区野生草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为基础,通过量化方法对物种的濒临消失风险和优先保护级别进行评价。定量评价北京地区野生草本观赏植物的濒临消失程度采用物种分布频度、分布多度、分布方式及观赏和其他应用价值5个指标,结果显示不存在极易消失的野生草本观赏植物种,存在容易消失种8种,可能消失种28种,其余253种为安全种。优先保护顺序的评定综合濒临消失风险指数和遗传损失指数2个指标确定:一级优先保护植物9种,二级优先保护植物有29种,非保护植物共251种,根据不同野生草本观赏植物的保护级别和分布确定8个保护区。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糖源植物-甜叶菊沈秀丽,胡昌林(东北农业大学)甜叶菊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糖源植物,其叶片中含有多种甜味物质,具有高甜度、低热量的特性,并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对糖尿病、肥胖症等有显著的疗效,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现已广泛应用于保键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