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猕猴桃适宜采摘期确定及其贮藏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其适宜采收期。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采用未浸果和浸果(氯吡脲10 mg/L)处理,监测了谢花后9~128 d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与6个不同采收期下贮藏期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贵长’猕猴桃果实生长可分为3个时期:快速生长期(谢花后9~23 d)、缓慢生长期(谢花后23~100 d)和平缓生长期(谢花后100~128 d)。‘贵长’猕猴桃果实在生长期内,硬度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干物质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呈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呈逐渐增加,总酚和黄酮含量变化呈波动增加。10 mg/L氯吡脲浸果明显提高了‘贵长’猕猴桃果实的生长速率和生长量,降低了生长期果实的硬度;且能增加生长期和贮藏期果实干物质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滴定酸、总酚和黄酮含量,提高谢花后58~128 d和贮藏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但加速贮藏期糖高峰出现和可滴定酸损失,降低了贮藏性能。早采或晚采以及10 mg/L氯吡脲浸果均可加速‘贵长’猕猴桃果实的软化、硬度降低、质量和营养物质的损失,极显著地(P0.01)增加果实腐烂率。‘贵长’猕猴桃较适宜的采收期为谢花后125~132 d,即干物质达16.5%~17.5%、可溶性固形物达6.5%~7.5%间采收。该研究可为猕猴桃优质生产及适宜采收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未浸果和浸果处理(氯吡脲10 mg·L-1)对贵长猕猴桃果实产量品质、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采收期果实产量参数和可食期营养品质,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固相微萃取-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分别分析了可食期果实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0 mg·L-1氯吡脲浸果处理可有效促进贵长猕猴桃果实产量形成及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显著降低果实果形指数和硬度以及维生素C、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影响果实的外观和耐贮性。此外,10 mg·L-1氯吡脲浸果极显著增加果实脯氨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P<0.01),而果实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 贵长猕猴桃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为酯类、醇类、醛类、烯烃和烷烃,共70种成分。其中,未浸果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为丁酸乙酯、丁酸甲酯、苯甲酸甲酯和苯甲酸乙酯等,浸果果实主要为丁酸乙酯、苯甲酸甲酯、丁酸甲酯和(E)-2-己烯醛等。10 mg·L-1氯吡脲浸果增加了醛类、醇类、烯烃和烷烃在果实香气成分中的占比,提高了香气的多样性。本研究为贵长猕猴桃的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在草莓上安全施用氯吡脲的参考临界浓度及其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吡脲处理,以草莓中氯吡脲残留量、果实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为指标筛选氯吡脲使用的最佳质量浓度。实验首先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草莓中氯吡脲残留的方法;再通过田间试验以甜查理草莓为试验对象,设置9个不同浓度的氯吡脲处理,在草莓成熟期检测并分析氯吡脲对草莓安全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吡脲施药浓度与残留量呈正相关,40.0 mg/L为氯吡脲影响草莓质量安全的参考临界浓度;草莓单果质量和固酸比与氯吡脲施药浓度无明显线性关系;5.0 mg/L氯吡脲处理下的草莓单果质量最大为17.7 g,固酸比最高为12.7。综合评估了氯吡脲对草莓安全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了氯吡脲在甜查理草莓上使用的最佳质量浓度为5.0 mg/L,在盛花期后7d喷施。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用于‘京沧1号’枣的叶面肥种类,提高其采前品质及货架商品性,探究不同叶面肥处理对‘京沧1号’枣生长发育及果实采后货架品质的影响,测定不同叶面肥处理组‘京沧1号’枣叶片、果实生长情况及枣果货架期内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喷施叶面肥处理的‘京沧1号’枣叶片横径和纵径分别提高7%~10%和5%~6%,果实横径和纵径分别提高3%~5%和10%~12%;各叶面肥处理组‘京沧1号’枣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加且以果满田复合叶面肥处理效果最佳,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2.8%和1.4%,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采前叶面肥处理有效延缓了‘京沧1号’枣货架期内果实品质的下降,但不同叶面肥处理组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果满田复合叶面肥整体效果最优,至货架期末,该处理组‘京沧1号’枣果实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率分别为57.39%、7.14%、9.79%,显著低于对照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总酚、类黄酮含量分别为34.11%、0.39%、1.08 mg/g、1.75 mg/g、2.07 mg/g、4.08 mg/g,较对照组和其他叶面肥处理组好。研究结果可为‘京沧1号’枣栽培生长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求检测猕猴桃中氯吡脲时样品预处理的净化剂配方最佳组合,以N-丙基乙二胺(PSA)、弗罗里硅土(Florisil)、烷基-硅胶(C18)为净化剂,采用Design-Expert中的混料设计研究3种净化剂的不同组合对猕猴桃中杂质和氯吡脲的影响,建立净化率和保留率与净化剂配比的回归模型,优化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建立的净化率和保留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均显著(p <0.05),可用于净化剂对猕猴桃中氯吡脲影响的预测和分析;净化剂的最优配方为PSA (32%)、Florisil (25%)、 C18(44%)。在该配方下,对含有不同浓度氯吡脲的猕猴桃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净化率和保留率最低分别可达89.02%、 92.48%。该配方可用于猕猴桃样品的净化处理,对提高猕猴桃中氯吡脲残留量的检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以渝西地区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函数方程对露地和避雨栽培模式下果实单果重量、纵径和横径进行拟合,构建非线性回归方程,并绘制导函数曲线,确定猕猴桃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和各指标的理论生长极值,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果实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猕猴桃果实单果重量、纵径和横径都呈近“S”形增长。Logistic函数方程模型的决定系数R2最高可达0.999 78,与实测数据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避雨栽培下果实单果重量、纵径和横径的理论生长极值k值分别为97.761 1 g、62.750 4和52.918 4 mm,均高于露地栽培,说明避雨栽培理论上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随着授粉后时间的延长,猕猴桃果实纵径和横径均呈现“快速-缓慢-停滞”的变化规律,果实纵径的增长速率大于横径。避雨栽培下果实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授粉后49~51 d,此时果实单果重量、纵径和横径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4 g·d-1、2.42和1.23 mm·d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方品种梨果实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优良品种的筛选、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建立8个新疆地方品种梨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以‘鄯善红梨’‘鄯善句句梨’‘鄯善黄麻梨’‘晚熟塔西梨’‘鄯善早熟句句梨’‘诺尕依梨’‘雅格丽克梨’和‘库车句句梨’为试材,测定其14项果实内外品质指标,对14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建立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根据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优良度排序。结果表明:8个新疆地方品种梨14项果实品质性状变异系数有所不同,其中色差值a~*(红绿差异)的变异系数较大,其变异系数为225.40%,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心质量、色差值L~*、果实硬度、总酸含量和糖酸比的变异系数均中等,在20.0%~45.0%范围之内,其余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均相对较小(小于20.0%),且各果实品质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经因子分析提取出特征根值均大于1的4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8.90%,其中第1公因子的贡献率为31.15%,主要由果实纵径、单果质量、果心质量、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5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大小、果心大小和果实形状。第2公因子的贡献率为23.31%,由糖酸比、果实硬度、含糖量和总酸含量4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酸甜口感品质和耐运强度的高低。第3公因子的贡献率为18.29%,由色差值L~*、色差值a~*和色差值b~*3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表面颜色色差程度。第4公因子的贡献率为16.15%,由可食率和果柄长度2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可食部分大小和果实抗风能力强度的高低。经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得出,新疆梨8个地方品种果实综合品质得分的优良度排序依次为‘诺尕依梨’‘雅格丽克梨’‘库车句句梨’‘鄯善黄麻梨’‘鄯善句句梨’‘鄯善红梨’‘鄯善早熟句句梨’‘晚熟塔西梨’,研究结果为新疆地方梨品种的合理应用及科学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探索》2010,(3):26-27
辰光 树种:枣 学名:Ziziphus jujube‘Chenguang’ 审定编号:冀s—sv—ZJ-013—2009 选育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品种特性:果实近圆形,果形端正,平均果实纵径为4.31cm,横径4.21cm,单果重39.6g,最大单果重51.3g,可食率为98.5%。  相似文献   

9.
为杀灭猕猴桃果实表面溃疡病病原菌并保持果实货架期品质,以丁香假单孢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a)和海沃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二氧化氯(ClO_2)对Psa的杀灭效果及对猕猴桃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杀菌工艺条件为ClO_2溶液浓度115 mg·L-1、处理时间8 min、pH值4,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ClO_2溶液对Psa的杀菌率的最大预期值可达100%,对猕猴桃果实表面的Psa杀菌率为98.64%,并能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保持可溶性固形物、Vc、可滴定酸的含量,延长果实的货架期。综上可知,ClO_2溶液处理既能杀灭猕猴桃表面Psa,又能保持果实货架期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控制猕猴桃果实传播Psa及其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复合益生菌对草莓品质和货架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草莓为研究对象,在生产基地试验探讨了生长期使用复合益生菌对草莓长势、产量、果实品质以及采后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的使用促进了草莓健康生长,根系更发达;提高单果重10%以上,增产18%左右;提升了果实的鲜食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度以上,糖酸比提高20%以上;延长了草莓的货架期,常温18℃和4℃低温条件下处理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指标与对照比下降缓慢,腐烂率显著降低30%和52%以上。另外,新型缓冲包装盒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常温18℃下降低腐烂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Eurasian Soil Science -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of the properties of urban soils of the city of Sibay located in the mining region of the Republic of Bashkortostan are presented. A specific...  相似文献   

12.
分析论述了青海省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特点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青海省耕地资源进行研究的框架体系和思路,同时基于GIS/RS技术设计了相关的技术路线。最后依据所做设计对青海省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做了初步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对策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是一个集信息通信、数据交换、传感器技术与软件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探讨和分析了物联网的结构体系与发展中遇到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荔枝种子从果实中剥离出来后, 即使在室内条件下, 也极易失水干缩, 潮湿环境中又易发霉而腐烂。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种皮上布满纹孔, 水分散失面积很大; 种脐部为疏松的海绵组织, 且营养丰富。据此, 生产上应对种子彻底清洗, 并保存于适当湿度的环境中, 以提高其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三门峡水库库岸坍塌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门峡水库自1960年9月蓄水运行以来,库岸坍塌现象频繁发生,平均每年塌岸0.5~0.7亿m3.指出了造成库岸坍塌的原因主要是地质环境的影响以及水力条件的变化;不同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和岩性特征,表现了不同的塌岸强度,其中黄土塬区为极强塌岸段,黄河Ⅱ级阶地为强烈塌岸段,黄河Ⅰ级阶地为中等强烈塌岸段;分析了引起库岸坍塌的主要水力条件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并且不同水力条件及其变化特征,对库岸坍塌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也不同;最后给出了防治库岸坍塌应采用标本兼治的原则,治标是指对塌岸进行必要的加固、支挡、衬砌等;治本就是根据引起塌岸的原因以及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塌岸特征和水力条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从根本上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塑料大棚内种植的食用仙人掌在土壤墒情较好时也有萎蔫现象发生,通过试验观测和对仙人掌生理习性的分析,发现阴雨过后天气突然放晴温度急剧上升易使仙人掌发生萎蔫现象,并提出了田间管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Eurasian Soil Science - Layers were step-by-step removed from macroaggregates (2–1 mm in diameter) of Protocalcic Chernozems via successive abrasion in a revolving rotator during 5, 10, 15,...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崩岗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淑光  蔡庆  邓岚 《水土保持通报》1993,13(2):43-46,49
  相似文献   

19.
Unity of mechanisms of water and wind erosion of soi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equation for the threshold velocity of the water or wind flow at which erosion of a homogeneous model soil begins was derived on the basis of accepted and explicitly formulated suppositions and limitations and tested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s and equations describing the lifting force of the soil-eroding water or wind flow and the interaggregate cohesion in a model homogeneous incoherent soil was confirmed. The limit for the decrease in the threshold flow velocity with decreasing size of the soil particles (aggregates) was theoretically substantiated. The first unified equation of the threshold velocity of the water or wind flow for a homogeneous model soil in dimensionless variables was derived and experimentally justified.  相似文献   

20.
大豆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生物学、微生物学和植物营养生理学的角度及诸多障碍因子等方面,综合评述和分析了国内外大豆连作研究的现状,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各种应对连作问题的策略和技术措施,提出大豆连作障碍研究仍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