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考虑到多种因素,残疾人口的总量也增加很多,影响运动或认知功能及改变人的生活。机器人辅助康复门诊培训已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方法。对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估是更好地帮助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通过查找国内外资料,主要阐述了下肢康复训练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比例的变化,以及残疾人数的增加,由于年老或者疾病等原因造成的运动功能损伤也越来越多,这也使得康复设备的需求量增加。由于国内外研究的下肢康复机器人价格昂贵,体积笨重,不能适应普通家庭康复训练。本文结合现有的康复设备基础,按照人体工程学理论,设计计算合理的结构尺寸,并通过CATIA软件建立下肢康复机器人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下肢运动障碍患者逐年增多以及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康复行业发展变得十分紧迫。本文在原有下肢康复训练机构(曲柄摇杆机构)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正常青年人步态下的膝关节运动规律,并利用MATLAB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一个正常青年人在步态下膝关节的运动角度、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在一个步行周期内的变化关系图,为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出一种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肘关节与腕关节康复的曲柄摇杆康复机构。首先建立肘关节与腕关节康复机构的构型,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运动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得出位置作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分析了曲柄摇杆机构应用于肘关节及腕关节康复训练的可行性[1]。仿真分析的结果为人机作用点的选择、康复训练方式的制定及其相应的控制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2]。  相似文献   

5.
工业机器人中有很多机构需要合理设置运动轨迹。本文以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中的直线段开始设计,考虑到智造机器人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启停速度均衡,直线段区域分成三段来设计;然后对智能机器人运动轨迹中的圆弧轨迹进行规划;最后分别计算出过渡区域坐标点三个起始位置和末端位置的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现代医学新模式和康复医学健康新概念,为缓解养老、生活辅助和康复治疗等现状提供部分技术手段,以医疗领域的康复用具为导入,对轮椅型康复辅助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功能设计及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产品设计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统的人工技术或者简单的医疗设备已无法解决患者和老人们的康复训练和健康需求。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一种外骨骼式下肢康复训练器,可以帮助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主、被康复训练,并根据人体下肢运动的特征,提出了外骨骼式下肢康复训练器的设计思路,说明了康复训练器机构组成、工作过程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康复机器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对其相应的设备研究也就备受关注。带传动作为康复机器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结构,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康复的效果,因此文中对带传动的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剖析人手解剖学为理论依据,设计了一种新型6R串联拇指关节康复机器人机构。该机构按照正常人体拇指的基本尺寸范围,对拇指康复机构进行了数学建模。然后通过Matlab软件中的机器人工具箱模块——Robotics Toolbox建立仿真模型并验证参数正确性,最后运用蒙特卡洛法快速求出其工作空间。从而能够为拇指康复机器人机构的运动性能分析和轨迹规划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庄志鑫 《南方农机》2023,(7):153-155
随着工业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不但可以提高数控生产设备的实际效率,还可以显著改善生产企业的总体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基于此,笔者从工业机器人的研究背景出发,对工业机器人GSK的特点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阐述了GSK机器人的功能、980T数控系统车床的工作单元以及自动上下料系统中机器人的工作流程,并从车削技术、拓展功能、通信功能、运动轨迹设计的角度研究了工业机器人的具体应用过程,以期助推机械智能化发展,助力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科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已经在医疗领域有了广阔的前景,是机器人领域的关注重点,但其结构是集合了驱动方式、传动方式、控制系统与人体康复学于一体的科学性应用。本文分析了下外骨骼肢康复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如基本方案与机构、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H模式并进行了公式推导,总结了目前应用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不足,提出了所需注重的领域和改进措施,旨为后续下肢康复领域与机器人多元化应用领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采摘机器人组为研究对象,针对采摘机器人组在执行采摘任务时出现的单体机器人数量、总任务数量以及单体机器人之间的相互协同作业,基于物联网对系统模型参数和任务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仿真试验随着采摘机器人组当中执行采摘任务单体机器人数量的增加,执行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增加;对总任务按照分配策略进行恰当的分配组合,当单体机器人数量满足任务需求时,即可在全局范围内执行采摘任务,且耗时较短;当单体机器人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采摘机器人组系统负荷增加,采摘过程中断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下肢康复机器人机构在进行低速运动时,主轴可能会与带轮发生谐振,并且在人体施加的力作用下受压。建立主轴以及各零件三维模型并进行装配,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线性静力学分析以及模态分析。对其进行应力应变分析,找到轴最大变形以及应力位置,为轴的强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总装配体进行模态分析,分析六阶模态,进行机械结构的分析改进,得到合理的机构。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机器人是农业机械的高等类型,在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民劳动环境和提高作业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做了简要概括,并对农业机器人的定义及其工作能力进行了解释说明。根据应用领域,对农业机器人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农业机器人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旨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四足机器人已经成为仿生机器人研究领域中最大的热点之一。但是目前由于技术手段有限,已经研制开发的四足机器人多数只能完成较为简单的行走、小跑等运动形式,且主要是在水平规则的地面环境中。为了考虑到四足机器人在斜坡地面上的稳定运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估计斜坡地形为一个三维空间平面的方法,该方法只利用了姿态传感器和四个最新的落地点位置,即可将地形信息求解出来。最后展示了对四足机器人进行的仿真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估计效果,能够提升四足机器人对未知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机器人越来越受关注。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实现人机交互,取代大量的劳动力,机器人与人力的配合更加密切,这也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共识和趋势。文章就工业4.0时代下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医疗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功能康复及辅助护理等方面,其中机器人柔性多指灵巧手由于高度灵活、能模仿人手抓取等特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成为当前最为活跃和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课题组针对柔性多指灵巧手,依据简化的机构运动简图,建立坐标系,分析D-H参数,得到了灵巧手的正运动学模型,从而得到了灵巧手在空间中的位置坐标.后续利...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易对植被造成损害、易污染环境等原因,传统的机械通常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都在进行农业机器人的研究,由于农业机器人智能化的不断提高,它相对于传统农业机械能更好的适应生物技术的新发展.改善了传统的劳动方式,改善农民的生活劳动状态.因此,世界各国对农业机器人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9.
对启发式搜索算法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选择采用A*算法进行自动采摘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研究了采摘机器人路径规划的二维空间环境的模型,并采用栅格法建立了采摘机器人路径规划空间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A*算法可以明显改善采摘机器人移动路径,使规划的路径更加平滑,证实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家正在进行向视网膜植入电脑芯片的试验 ,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不久的将来 ,电脑芯片可能会帮助很多盲人恢复视力。一些盲人由于光敏细胞退化死亡而失去视力 ,但是他们视网膜中的神经原仍然活着并保持完整。研究表明 ,当盲人视网膜中的神经组织受到微型电脑芯片的刺激时 ,他们就有可能看见光亮点、昏暗的轮廓甚至字母的形状。目前 ,美国很多公司和科研部门都在积极研究这种视网膜植入物。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正在试验用两种微型硅芯片帮助患者恢复视力 :一种是信号处理芯片 ,它连同一个摄像机一起被安装在患者佩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