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提高鲜食型甘薯贮藏安全性和贮藏效率,结合本地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从鲜食型甘薯的品种选择、收获时期、采后处理、贮藏设施准备、预贮、贮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指导大庆市鲜食型甘薯安全贮藏,使鲜食商品薯可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2.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鲜食型甘薯由于其营养保健功能,备受人们关注。本文总结了鲜食型甘薯大垄双行滴灌栽培技术,包括地块及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育苗、适时栽培、田间管理、杂草防治、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入库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鲜食型甘薯规模化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鲜食型甘薯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甘薯是辽宁省葫芦岛市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习性与当地自然气候相吻合,具有明显的种植优势。近年来,葫芦岛市鲜食型甘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专业的甘薯种植合作社初具规模,呈现出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方式,但甘薯主产区存在现有品种种植年份久、种薯种性退化、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鲜食型甘薯的产量及品质,制约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本市几种鲜食型甘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及规模化种植示范进行梳理,总结优势甘薯品种的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贮藏技术,以期为鲜食型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甘薯品种更新换代,通过对6个鲜食型和6个淀粉型品种的产量、干物率、商品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筛选出了适宜潍坊地区栽培的鲜食型和淀粉型甘薯品种各3个,为推进当地甘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宜遵义市生产的蔬菜型、鲜食型脱毒甘薯品种,引进7个蔬菜型、鲜食型脱毒甘薯,比较了不同品种的生育期、生物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001、紫云甘薯、1083、广薯87、浙紫1号适宜作蔬菜型、鲜食型品种在生产上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当地甘薯蔓长、产量低、生育期长、薯形不够美观等缺点,助力食用型甘薯产业发展,开展鲜食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以桂紫薯为母本,以心香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甘薯新品种防薯9号,经2014年广西区甘薯新品种筛选试验表明:品种结薯早,生育期短,蔓短,鲜薯产量高,干物率高达30.6%,食味品质好,鲜薯和鲜食商品性好,是比较理想的鲜食型和加工型紫色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甘薯是中国重要的杂粮作物,鲜食型甘薯的选育是甘薯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甜度则是鲜食型甘薯选育的重要指标.甘薯熟化后的甜度取决于麦芽糖含量,麦芽糖含量的变化不仅受β-淀粉酶活性的调控,而且受甘薯淀粉糊化特性及熟化方式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甘薯熟化过程中麦芽糖合成相关酶的研究进展,以及淀粉糊化特性和熟化方式对麦芽糖合成的影响,旨在弄清甘薯块根熟化过程中麦芽糖变化的影响因素,为鲜食型甘薯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在鲁中地区种植的鲜食型甘薯品种,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引进10个鲜食型甘薯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通过综合考查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商品性状、抗病性等,发现烟薯25、济薯26、哈密、泰紫薯1号具有商品性好、食味优、产量高等优点,适宜在鲁中地区作为鲜食型甘薯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甘薯是日照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效益较高,尤其是鲜食型品种,市场行情较好。通过调研发现,日照市鲜食型甘薯生产管理比较粗放,单产水平较低,传统的种植技术已无法呈现持续性发展,更谈不上优化升级。为保障市场供应、增加薯农收益,鲜食型甘薯生产要按照“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可持续”的原则,实现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鲜食型甘薯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易推广、种植效益高的特点,特别适合当前大众的消费习惯,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是种植户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作者从鲜食型甘薯品种和脱毒薯苗的选择、土地起垄、地膜覆盖及轮作倒茬、大田定植、田间管理、绿色防控、适时收获、安全贮藏等方面介绍了鲁中地区鲜食型甘薯种植的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生产者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冀中南地区的河北省邢台沙河示范基地为例,以普薯32为试验对照,引进9个鲜食型甘薯品种,在同一管理条件下,筛选出3个产量较高、品相和口感较好的鲜食型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发展现状卢龙县是甘薯栽植大县,素有"中国甘薯之乡",的美誉。全县甘薯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卢龙县按照新的发展思路,推进传统的甘薯产业升级发展,并引导农民调整甘薯的种植结构,增加了鲜食型甘薯的种植面积。在全县推广茎线虫病无公害防治措施,提升了鲜食甘薯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卢龙县种植鲜食型甘薯面积达1万多亩,种植户每亩每年增收2000多元。1、资源基础卢龙县种植甘薯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单  相似文献   

13.
以鲜食型和菜用型甘薯为研究对象,应用Licor-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其叶片光合参数、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鲜食型甘薯(红红1号和浙薯13)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充点以及暗呼吸速率均高于菜用型甘薯(浙菜薯726 和薯绿1 号)。在饱和光强条件下,鲜食型甘薯的最大羧化速率也高于菜用型甘薯品种,其最大羧化速率分别为34.168 μmol/m2.s(红红1号)、44.448 μmol/m2.s(浙薯13)、27.244 μmol/m2.s(浙菜薯726)和30.617 μmol/m2.s(薯绿1 号);不同品种间的CO2饱和点(CCP)、CO2补充点(CSP)和初始羧化速率(CU)则差异较小;鲜食型甘薯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菜用型甘薯,而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则以菜用型甘薯薯绿1号最高。  相似文献   

14.
<正>1发展现状卢龙县是甘薯栽植历史典型的农业县,素有"中国甘薯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甘薯种植面积大幅度的减少,由原来30万亩缩减到现在的15万亩。卢龙县按照新的发展思路,推进传统的甘薯产业升级发展,并引导农民调整甘薯的种植结构,增加了鲜食型甘薯的种植面积。在全县推广茎线虫病无公害防治措施,提升了鲜食甘薯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卢龙县种植鲜食型甘薯面积达1万多亩,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卢龙县是一个甘薯大县,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淀粉型甘薯加工带来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我县区域转变甘薯种植理念,带领种植户由种植淀粉型甘薯改栽种鲜食型甘薯。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薯的市场价值,增加其经济效益,我镇赵翟坨、万田庄村甘薯种植大户把鲜食甘薯利用地窖储藏起来,以待好的商机卖上好价格,大大提高种植户的收入。为了保证甘薯能够安全储藏保鲜,其储藏方法如下:一、甘薯收获1、适时收获。甘薯收获期不宜过早或过晚,  相似文献   

16.
为了巩固省级贫困村——张家石沟村脱贫攻坚成果,助力该村实现乡村振兴,扶贫工作队员立足当地自然环境优势,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开展鲜食型甘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与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带动群众集中连片种植鲜食型甘薯,为当地培育了一项特色甘薯产业,指导认证无公害甘薯1个,对于扶贫干部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甘薯是鲁西南丘陵区主要作物之一,多年来以种植淀粉型品种为主。随着粮食生产发展和消费需求多元化,甘薯逐渐向鲜食、食品加工、保健等多功能转变。鲜食甘薯近年来发展迅速,生产上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高品质产品成为甘薯生产的主要目标,也是丘陵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鲜食甘薯产品有其特殊要求,外观、颜色、味道要好,商品价值要高,还要达到薯形匀称.  相似文献   

18.
<正>为深入开展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卢龙县甘薯产业,我县开展了食用型甘薯品种品比试验,为调整甘薯种植结构,发展鲜食型甘薯,减少淀粉型甘薯种植面积提供依据。一、试验示范品种参试甘薯品种有(21个):龙薯601、红香蕉、  相似文献   

19.
主要进行了淀粉甘薯、鲜食甘薯和紫心甘薯产量比较试验,筛选出淀粉甘薯、鲜食甘薯和紫心甘薯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鲜食甘薯食用品质标准化鉴定的需要,针对优质鲜食甘薯种质筛选和品种分类鉴定评价技术的特点,制定鲜食甘薯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技术规程.包括有关术语与定义、方法原理、评价流程、操作步骤、样品制备、品评方式、要求步骤、结果判定等,为评价的各个环节技术措施提出具体要求.期待该规程为鲜食甘薯食用品质标准化鉴定提供技术支撑,为促进专用品种的推广和商业化应用起到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