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研究6月龄牦牛和成年牦牛卵巢及表面卵泡发育状况,试验比较了6月龄和成年牦牛卵巢长度、宽度、厚度、重量、卵泡数量以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效果。结果表明:成年牦牛卵巢长度(2.29±0.43)cm、宽度(1.91±1.31)cm和厚度(1.60±1.90)cm均显著大于6月龄牦牛[(1.65±0.30)cm、(1.14±0.25)cm、(0.79±0.26)cm](P<0.05),成年牦牛卵巢体积(6.92±7.00)cm3和重量(3.19±1.58)g极显著大于6月龄牦牛体积(1.63±0.93)cm3和重量(0.87±0.44)g(P<0.01)。6月龄牦牛Ⅰ级卵泡数(14.47±8.74)枚和平均总卵泡数(15.17±8.87)枚极显著高于成年牦牛Ⅰ级卵泡数(7.97±3.72)枚和平均总卵泡数(8.98±3.87)枚(P<0.01),Ⅱ级卵泡数差异不显著(P>0.05),成年牦牛平均每头含(0.02±0.15)枚Ⅲ级卵泡,而6月龄牦牛无Ⅲ级卵泡。成年牦牛有黄体卵巢重量显著大于无黄体卵巢重量(P<0.05),有黄体卵巢含(0.06±0.24)枚Ⅲ级卵泡,而无黄体卵巢不含Ⅲ级卵泡。6月龄和成年牦牛A、B级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率分别为(81.39±3.53)%、(80.44±4.50)%,差异不显著(P>0.05),而6月龄牦牛卵巢的平均卵母细胞数和平均A、B级卵母细胞数均显著高于成年牦牛(P<0.0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贵州黄鸡的蛋品质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随机抽取44周龄贵州黄鸡新鲜种蛋60枚,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在24 h内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贵州黄鸡平均蛋重为(52.74±5.33) g,蛋形指数1.36±0.10,蛋壳厚度(0.35±0.05) mm,蛋黄重(17.55±1.66) g,蛋黄颜色9.26±0.73,蛋白高度(4.72±1.13) mm,哈氏单位平均68.43±4.29。相关性分析表明:蛋壳强度与哈氏单位、蛋壳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蛋黄重与蛋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蛋黄比例和蛋壳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蛋重与蛋黄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蛋白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蛋白高度与哈氏单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鸮形目6种鸟类普通雕鸮(Bubo bubo)、黄腿渔鸮(Ketupa flavipes)、褐林鸮(Strix leptogrammica)、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红角鸮(Otus scops)、长耳鸮(Asio otus)进行鉴别,试验以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飞羽的羽长、阳面羽枝长、阴面羽枝长、羽毛面积、深色羽斑面积各量化指标的组间偏差进行评定,并以这5个量化指标为变量建立判别函数,再利用方差所占比例解释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结果表明:各量化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差异极显著(P0.01)、显著(P0.05)或不显著(P0.05)。说明飞羽的羽长、阳面羽枝长、阴面羽枝长、羽毛面积、深色羽斑面积作为物种的鉴定具有标志性特征,以这些量化特征进行判别分析可对鸮形目鸟类进行种属鉴定,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品系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对其后代商品猪胴体性状的影响,选取214和108头分别由美系和加系杜洛克公猪配种、出生时间相近(±2 d)和体重相近(35±5 kg)的后代三元商品猪进行育肥饲养,结束饲养后开展屠宰试验,测定背膘厚度、眼肌厚度、瘦肉率和肋骨数。结果显示:加系杜洛克商品后代的背膘厚度、眼肌厚度显著(P<0.05)高于美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加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的瘦肉率、肋骨数显著(P<0.05)低于美系杜洛克。同一品系不同性别间背膘厚度、眼肌厚度、瘦肉率均不显著(P>0.05),加系商品公猪肋骨数极显著低于母猪肋骨数(P<0.01)。结论:美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的胴体性状优于加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饲粮对育成期高原型藏羊复胃形态发育的影响。选择2~4胎次、体况良好、体重[(26.38±0.43) kg]相近的4月龄高原型藏羊30只,依据性别分为3个公羊组(M1组、M2组、M3组)和3个母羊组(F1组、F2组、F3组),每组5只,分别饲喂NFC/NDF为2.20(精粗比为70∶30,F1组和M1组)、1.39(精粗比为50∶50,F2组和M2组)和0.92(精粗比为30∶70,F3组和M3组)的试验饲粮。饲养试验的试验期为10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90 d。结果显示:1)瘤胃组织形态方面,公羊的角质层厚度、颗粒层厚度、乳头长度、乳头宽度、肌层厚度及中央肌层厚度与饲粮NFC/NDF呈负相关;F3组母羊的角质层厚度、颗粒层厚度、乳头长度、乳头宽度及肌层厚度显著大于F1组(P0.05)。2)网胃组织形态方面,M3组公羊的角质层厚度、颗粒层厚度和乳头宽度显著大于M1组(P0.05);F3组母羊的角质层厚度、颗粒层厚度、乳头长度、乳头宽度与中央肌层厚度显著大于F1组(P0.05)。3)瓣胃组织形态方面,藏羊的角质层厚度、颗粒层厚度、乳头长度、乳头宽度、肌层厚度和中央肌层厚度均随饲粮NFC/NDF的减小而增大,其中F3组母羊的中央肌层厚度显著大于F1组(P0.05)。4)皱胃组织形态方面,公羊的角质层厚度、黏膜层厚度、黏膜下层厚度及肌层厚度均以M3组最大,其中M2组和M3组公羊的黏膜下层厚度显著大于M1组(P0.05);F3组母羊的黏膜层厚度、黏膜下层厚度以及肌层厚度均显著大于F1组和F2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NFC/NDF影响高原型藏羊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的组织形态,饲喂NFC/NDF为0.92饲粮的藏羊的复胃形态发育优于饲喂NFC/NDF为2.20和1.39饲粮的藏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羔羊消化道组织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健康的初生湖羊公羔[(初生重(3.01±0.12)kg]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羊。对照组随母羊哺乳,试验组随母羊哺乳同时于7日龄开始补饲NDF水平分别为15.13%(高NDF水平组)和10.00%(低NDF水平组)的开食料。35日龄时屠宰。结果表明:1)高NDF水平组的瘤胃乳头长度、肌层厚度,网胃乳头长度、乳头宽度、肌层厚度,瓣胃瓣叶宽度、肌层厚度以及皱胃肌层厚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瓣胃瓣叶长度、皱胃黏膜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NDF水平组的瘤胃乳头长度、网胃肌层厚度均极显著高于低NDF水平组(P<0.01),瓣胃瓣叶宽度、肌层厚度以及皱胃黏膜层厚度均显著高于低NDF水平组(P<0.05)。2)高、低NDF水平组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低NDF水平组的十二指肠肌层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NDF水平组的空肠绒毛长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NDF水平组(P<0.01),高、低NDF水平组的空肠隐窝深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NDF水平组的空肠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低NDF水平组的回肠绒毛长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低NDF水平组的回肠肌层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对照组的瘤胃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高、低NDF水平组(P<0.01),高NDF水平组极显著高于低NDF水平组(P<0.01);低NDF水平组的瘤胃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NDF水平组的空肠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NDF水平组(P<0.05),低NDF水平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15.13%NDF水平的开食料有利于断奶前羔羊消化道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鼠子宫内膜慢性缺血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腺体数目的 变化、同时检测端粒酶(TERT)、POU5f1、c-kit和caspase3的表达.方法 实验组通过结扎8周龄SD大鼠双侧子宫动脉构建慢性子宫内膜缺血性损伤模型(实验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通过阴道细胞涂片判定性周期.3个月过后,于发情期处死SD大鼠,取子宫内膜组织HE染色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端粒酶和caspase3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c-kit、POU5f1和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端粒酶、c-kit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膜厚度( 502±148)、腔上皮厚度(17.20±4.98)、腺上皮厚度(9.17±1.96)、内膜腺体数目(18.9±4.8)以及内膜腺体体积分数(0.15±0.02)和对照组内膜厚度(800±130)、腔上皮厚度(29.46±9.27)、腺上皮厚度(15.68±2.50)、内膜腺体数目(30±5.5)以及内膜腺体体积分数(0.40±0.16)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c-ki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0.23±0.01)、(0.31±0.13)]较对照组[(1.00±0.06)、(0.75±0.09)]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1.43±0.22)、(0.67±0.23)]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16)、(0.40±0.08),P<0.05],端粒酶蛋白表达水平(0.64±0.19)明显低于对照组[(0.87±0.12),P<0.05].结论 子宫内膜慢性缺血以及子宫内膜慢性缺血引起的端粒酶和c-kit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增加可能是薄型子宫内膜发病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蜜蜂肽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蜜蜂肽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湖羊公羔18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400和800 g/t蜜蜂肽。预试期14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400、800 g/t组的第42天体重和第63天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200、400、800 g/t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400 g/t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各组之间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00 g/t组的瘤胃液乙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00 g/t组的瘤胃液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100、200和400 g/t组的瘤胃反刍兽新月单胞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g/t组的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0和800 g/t组的瘤胃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200和400 g/t组的瘤胃嗜淀粉瘤胃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4)400和800 g/t组的瘤胃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200 g/t组(P<0.05),800 g/t组的瘤胃丁酸弧菌属_2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 g/t组(P<0.05),800 g/t组的瘤胃毛螺菌科_NK3A20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00 g/t组的瘤胃瘤胃球菌属_2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 g/t组(P<0.05)。综上,在饲粮中添加蜜蜂肽有利于育肥湖羊生长性能的提高,并且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作为理想的抗生素替代物应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讨发酵薄床养猪模式下垫料的最低有效厚度。研究了在不同厚度下,垫料的温度、湿度、pH、大肠杆菌菌群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垫料厚度的增加,各试验组的中部和表面平均温度显著增加,且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平均湿度无显著性差异,但3个试验组的平均湿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随着垫料厚度的增加,各试验组平均pH显著降低,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40、50cm试验组的大肠杆菌菌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试验组之间差异显著,垫料产生的高温对有害微生物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垫料的合适厚度为40cm。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新型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根据胎次、体重相近原则,选用26日龄断奶体重为(4.75±0.38)kg的90头杜枫姜仔猪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日粮+17.5%发酵豆粕)和试验Ⅱ组(日粮+35%发酵豆粕),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为期20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P<0.05)、Ⅱ组(P<0.01)仔猪日增重效果均显著;料重比分别降低4.21%(P>0.05)、19.47%(P<0.05);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试验组仔猪胃内容物pH值均显著降低(P<0.01);而胃黏膜厚度及胃壁厚度显著增加(P<0.01)。试验Ⅱ组的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显著降低;试验Ⅰ组肠道发育也有所改善。表明新型发酵豆粕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促进仔猪胃肠道发育,且完全替代普通豆粕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在结扎子宫颈的情况下,在同一子宫的两侧子宫角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精液(试验组)以研究精液对子宫免疫和孕向发育的影响。试验共用母兔8只。子宫注入后48 h处死试验用兔,取子宫进行测量,并制片染色,用图像采集分析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兔子宫注入精液后可以显著(P〈0.05)增加子宫的长度、直径和子宫角指数;可明显增加子宫壁(P〈0.05)、黏膜上皮层(P〈0.01)和黏膜层(P〈0.05)的厚度;可显著增加黏膜中腺管(P〈0.05)和血管(P〈0.05)数量,可明显增加腺上皮的厚度(P〈0.05)。2)子宫注入精液后,子宫冲洗液中的细胞数(53.3±4.03×109/L)较对照组极显著增加(P〈0.01);单位面积子宫黏膜中肥大细胞的数量(2.85±0.05个/mm2)较对照组(3.72±0.04个/mm2)显著减少(P〈0.05)。子宫冲洗液涂片染色检查发现,子宫冲洗液中的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粒细胞。本研究表明,兔精液确实能够促进母兔子宫的孕向发育,能够改变子宫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光强下鸭跖草科植物茎秆性状和力学特征的变化规律,以紫鸭跖草、花叶水竹草、吊竹梅和绿叶水竹草的茎段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遮光网设置5种光强梯度(分别为自然光强的100%、75%、50%、25%、5%)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光强对4种植物茎秆形态性状、解剖结构和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强的降低,4种植物节间长显著增加(P<0.05),比茎重显著降低(P<0.05),除紫鸭跖草的茎生物量无显著变化外,其他3种植物的茎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的光强对4种植物的表皮厚度、皮层厚度、维管束直径、髓直径以及茎粗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但各组织结构与茎粗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光强降低使4种植物的髓细胞长和皮层细胞长显著增加(P<0.05),髓细胞宽和皮层细胞宽显著降低(P<0.05);4种植物的弯折性能和抗压强度以及紫鸭跖草、吊竹梅和绿叶水竹草的组织结构强度随光强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比茎重、表皮厚度、皮层厚度、维管束直径、髓直径、茎粗、皮层细胞宽、髓细胞宽与弯折性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髓细胞宽与组织结构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比茎重、表皮厚度、髓直径、髓细胞宽与抗压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综合上述结果,4种植物可以通过增加茎生物量的分配、节间长的方式在弱光环境中获取有限的光资源,但茎生物量的增加存在明显的阈值,且与节间长的增加呈失衡状态,导致比茎重的降低以及茎秆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造成4种植物的弯折性能、组织结构强度和抗压强度降低,隶属函数分析表明不同光强下花叶水竹草和吊竹梅的茎秆特性较优,其次为绿叶水竹草,最差的为紫鸭跖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饮水温度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研究采用单因子水平随机试验设计,选用断奶日龄、体重相近、营养状况良好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断奶仔猪45头,完全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即猪场常温饮水(11±1)℃、适温组饮水温度为(24±2)℃、近体温饮水组饮水温度为(39±2)℃三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且公母比例为3∶2。结果显示:(1)近体温组猪只平均日采食量较适温组、对照组分别提高4.25%1、.47%(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46%、3.68%(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2.0%、2.3%(P〉0.05)。(2)与适温组、对照组相比,近体温组的腹泻率分别降低40.75%、54.02%(P〈0.01)。(3)随着试猪日龄的增加,消化试验期间,适温组的平均日采食量较近体温组、对照组分别提高22.5%、3.2%(P〉0.05)。适温组猪对粗纤维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近体温组(P〈0.01),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适温组猪的粗蛋白、粗灰分、钙、磷的表观消化率较近体温组分别提高4.95%、9.1%、7.9%、5.0%(P〉0.05),较对照组则分别提高2.7%、3.6%、4.5%、3.2%(P〉0.05)。适温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较近体温组、对照组分别提高9.1%、18.9%(P〉0.05)。由此得出,在仔猪刚断奶时饮用(39±2)℃温水可极显著降低腹泻率,提高其生产性能,且随着日龄及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对饮水温度做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卵巢激素及其子宫内膜受体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作用,以产后6~10d健康及患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通过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中PGF2a,血清中孕酮和雌二醇浓度,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PGR和ESR-1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病牛子宫内膜PGF2α水平为(6.503±0.122)μg/L,血清孕酮为(0.816±0.281)μg/L,血清雌二醇为(35.462±2.523)μg/L,而对照组分别为(14.408±0.285),(0.543±0.142),(37.6±1.317)μg/L;子宫内膜炎患牛组PGF2a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孕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GF2a与孕酮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93),雌二醇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GR基因的mRNA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ESR-1基因的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上述结果表明,孕酮浓度显著升高及PGR mRNA高表达,可能抑制子宫收缩;ESR-1mRNA低表达使子宫新陈代谢减慢,子宫内膜合成PGF2a功能下降,这些改变有可能促进了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对31头牦牛肉阜间区子宫腺的相关组织学数据进行了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除了妊娠151~180 d,牦牛肉阜间区子宫腺上皮高度随着妊娠时间的增长极显著降低(P0.01);妊娠期子宫腺管周长和面积非常明显增大(P0.01);不同妊娠阶段之间体积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先增加后下降,而表面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除了妊娠151~180 d,扭曲腺管和管状腺管的比例随着妊娠时间的增长分别非常显著地增大或减小(P0.01);分泌腺管的比例在妊娠期间有明显变化(P0.05),牦牛肉阜间区还存在嵌套腺管。结果显示,妊娠期牦牛肉阜间区子宫腺形态结构有明显的变化,子宫腺变的更大、更长,形状更加扭曲。  相似文献   

16.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通过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测定绵羊发情周期的0、5、9、12、15d的卵巢内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近成熟卵泡、卵巢间质微血管的分布,并分析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规律,探讨绵羊发情周期不同时期各级卵泡微血管生成状态及卵泡微血管生成与卵泡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绵羊的原始卵泡周围无独立血管网,而初级卵泡的卵泡膜附近开始出现微血管,其MVD值为3.60±0.89,次级卵泡周围微血管密度值显著增高(P〈0.05),MVD值为6.80±0.84。大窦腔卵泡0、5、9、12、15dMVD分别为15.80±0.84、23.00±2.30、22.40±2.41、21.20±2.28、34.80±2.39。0~5dMVD值显著升高(P〈0.05),而5、9、12dMVD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12~15dMVD值又明显升高(P〈0.05)。卵巢间质MVD值在各个发情周期各个时期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绵羊在发情周期内卵泡的血管新生是从初级卵泡开始的,并且卵巢的血管新生主要发生在卵泡上,而卵巢间质无血管新生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牛体外受精性控胚胎发育率,试验从体外受精(IVF)培养8 h后的胚胎,采用不同的脱除卵丘细胞方式(机械脱除法、酶脱除法、振荡法)脱除卵丘细胞,研究影响牛性控精液体外受精效率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体外受精8 h后,采用不同的脱除卵丘细胞方式(机械脱除法、酶脱除法、振荡法)脱除卵丘细胞,受精卵经体外培养48 h后统计胚胎卵裂率分别为(58.8±2.8)%、(58.5±5.7)%、(69.9±3.4)%,体外培养192 h统计囊胚率分别为(26.7±2.7)%、(26.9±3.9)%、(35.8±4.1)%,由此可见,振荡法显著优于机械脱除法和酶脱除法(P〈0.05)。性控精液体外受精时,体外受精8 h后采用振荡法脱除卵丘细胞对于提高性控精液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功能的影响,选取3种与泌乳功能相关的中药(甲珠、通草、蒲公英),应用CASY细胞分析仪及HPLC分别检测其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及乳腺上皮细胞分泌β-酪蛋白、乳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草对乳腺上皮细胞泌乳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甲珠和蒲公英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和乳糖分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综合考虑确定蒲公英30 mg/mL为其最佳作用浓度。  相似文献   

19.
高温季节羔羊育肥舍环境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原农区(山东东营、河南洛阳、河北衡水)三个国家肉羊试验站同类型半开放式羊舍,取中伏10d高温时段(14∶00),测得羔羊育肥羊舍内平均温度(30.34±1.16)℃,平均湿度71.9%;测得舍外平均温度(31.89±2.88)℃,湿度70.2%。舍内比舍外低1.55℃(P〉0.05),湿度增加1.7%(P〉0.05)。而同步测得本试验羊场(济南)同类型羊舍与三个试验站的平均温度、湿度相吻合。极端温度舍外温度40.3℃时,开放式羊舍内达到38.2℃,半开放式羊舍内35.5℃,密闭式(空调)舍保持在24.4℃,比开放式羊舍降低13.8℃(P〈0.01),比半开放式羊舍降低11.1℃(P〈0.01)。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开放式羊舍中鲁西黑头羊公羔呼吸次数达到94次/min,而半开放式羊舍中的鲁西黑头羊公羔为62次/min(P〈0.05)。综合分析,夏季农区羔羊育肥最好选择半开放式羊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日粮中添加抗氧化应激产品-爱克多对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年龄相同的健康绵羊24只,分为试验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测定血液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样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较对照组多6.19μ/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蛋白质和血浆羧基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少2.9μ/mL、0.18μ/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含量为1.29μ/mL,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绵羊日粮中添加500g/1 000kg爱克多可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提高羊肉品质,延长新鲜羊肉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