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三氯醋酸沉淀蛋白,用SS-2锥状和平板型超滤膜离心超滤及CXA-50超滤膜压滤超虑截留蛋白,用荧光法测定牛、羊血清和牛奶中总的色氨酸(Trp)和游离型Trp含量。重复试验和回收试验结果表明,除压滤超滤法测定值和回收率偏低外,其余方法均适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应用上记方法测定了235例总Trp和119例游离型Trp正常值:牛血清正常值总Trp为42.21±10.82μM/L(游离型Trp为4.61±1.16μM/L)、羊血清总Trp为33.07±.70μM/L(游离型Trp为3.19±1.03μM/L)、牛奶总Trp为3.07±0.86μm/L。但由于动物品种、饲料组成及5采样季节和时间不同,正常值变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ELISA基础上建立了快速ELISA程序,优选出试验条件,经70份牛、羊血清试验,结果表明,快速ELISA对琼扩阳性检出的覆盖率为100%,且比琼扩多检出阳性样品12.85%,45分钟内即可出结果,比常规法缩短时间2/3,与常规ELISA敏感性一致。  相似文献   

3.
随着免疫化学诊断药盒在临床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其药盒中重要试剂之一——第二抗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多用马和驴等大动物为免疫动物,以限量多次采血法生产大量第二抗体血清。我们在研制出口用马抗羊血清过程中,观察到马抗羊血清与传贫琼扩抗原之间可发生非特异性反应。通过试验,明确了该反应是由传贫琼扩抗原中被浓缩的牛血清同马抗羊血清抗体之间交叉所致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秋季补饲对不同年龄阶段欧拉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12、36月龄健康且体况相近的欧拉羊母羊各24只,将各年龄阶段欧拉羊随机分为放牧组(Ⅰ组)和放牧+补饲组(Ⅱ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6、12月龄Ⅱ组欧拉羊平均日增重高于Ⅰ组(P<0.05)。6月龄Ⅱ组欧拉羊血清雌二醇(E2)、生长激素(GH)含量高于Ⅰ组(P<0.05);12、36月龄Ⅱ组欧拉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高于Ⅰ组(P<0.05)。6月龄Ⅱ组欧拉羊血清球蛋白(GLB)含量高于Ⅰ组(P<0.05);12月龄Ⅱ组欧拉羊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含量高于Ⅰ组(P<0.05);36月龄Ⅱ组欧拉羊血清GLB、免疫球蛋白M (IgM)、白细胞介素-4 (IL-4)和白细胞介素-6 (IL-6)含量高于Ⅰ组(P<0.05)。6月龄Ⅱ组欧拉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高于Ⅰ组(P<0.05);12、36月龄Ⅱ组欧拉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Ⅰ组(P<0.05)。研究表明,秋季补饲促...  相似文献   

5.
接种马传贫疫苗地区琼扩阳性、班点试验阴性4匹马.属慢性活动型传贫马;其生物学试验的8匹马,一匹呈现急性型传贫的病理变化,一匹为亚急性型传贫病理变化,5匹为慢性活动型传贫病理变化,一匹为慢性静止型传贫病理变化.斑点试验阳性、琼扩试验阴性的2匹马.无传贫病理变化.为Ⅱ型免疫马;其生物学试验的2匹马亦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应用云南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蓝舌病病毒:(BTV)羟胺灭活苗接种绵羊178只。接种后42天以琼扩试验检测免疫接种前琼扩阴性羊45例和琼扩阳性羊15例.均无改变。接种后205天攻毒,免疫羊保护7/10,对照羊蓝舌病阳性数为8/10.  相似文献   

7.
1977年秋,某县配种站一匹种马发生高热性疾病,印象诊断为马传染性贫血病(以下简称马传贫),但采血做琼脂扩散反应(以下简称琼扩)却是阴性,由于症状典型,濒死时又采血做琼扩反应,结果阳性。不久,又一匹种马发病,症状相似,病后4天采血检查琼扩阴性,第10天复查琼扩阳  相似文献   

8.
用禽脑脊髓炎病毒免疫的鼠阳性血清作为诊断抗体,对21份待检禽血清和10份病料进行检测,其结果如下:抗体阻断荧光试验(ABET)检测21份血清中,阳性血清11份,阴性血清10份,中和试验测得,阳性血清11份(NI>1.17),阴性血清10份;琼扩试验测得阳性血清5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得10份病料中有7份阳性,2份可疑,1份阴性,用这些可疑病料脑内接种1日龄雏鸡,成功  相似文献   

9.
以突然死亡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性,且威胁着人类健康的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已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作为严防对象之一。并制定了《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操作规程。在实践中,我们将2034份被验鸡血清用琼扩试验进行初检,检出琼扩阳性51份,并随机抽检琼扩阴性血清5l份,用血凝抑制(HI)反应做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色氨酸(RPTrp)对绵羊血浆色氨酸(Trp)及相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3.0±0.5)岁、平均体重(53.49±2.41)kg、健康的萨福克绵羊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精料饲喂量为10 g/(kg BW·d),玉米青贮为1.8 kg/d,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Ⅰ、Ⅱ组绵羊分别添喂150 mg/(kg BW·d)Trp和333 mg/(kg BW·d)RPTrp,进行2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上午和下午饲喂后2 h,试验Ⅰ组血浆总色氨酸(T-Trp)、游离色氨酸(F-Trp)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犬尿氨酸(Ky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午饲喂后6 h,试验Ⅱ组血浆T-Trp、F-T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下午饲喂后4 h,试验组血浆F-T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上午饲喂后10 h、下午饲喂后8 h,试验Ⅱ组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午饲喂后6、8 h,试验组血浆褪黑素(M L)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午饲喂后4、8 h,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下午饲喂后2 h,试验组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时间点各组间血浆白蛋白(ALB)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以极显著提高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并极显著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1),试验Ⅱ组还可极显著提高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因此,补喂Trp可使绵羊采食后血浆T-Trp、F-Trp和Kyn含量迅速升高,而补喂RPTrp时上述作用则较平缓。补喂Trp、RPTrp对绵羊血浆ALB、FFA、5-HT含量影响较小,仅有个别时间点作用显著。补喂Trp、RPTrp使绵羊白天血浆中ML含量升高,补喂Trp对夜间绵羊血浆中ML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补喂RPTrp可使绵羊夜间血浆ML含量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补喂Trp、RPTrp可提高绵羊血浆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禽呼肠病毒S1133毒株尿囊腔接种10日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无菌收集24 h~120 h的死胚尿囊液,加1 mL/L的甲醛灭活,浓缩制得琼扩抗原;用该抗原制成灭活苗两次免疫SPF鸡,无菌采血分离制备阳性血清;选用SPF鸡无菌采血分离制备阴性血清.经过效价测定制备16单位琼扩抗原,8单位阳性血清;取免后的SPF鸡血样4个20~2-5稀释分别与1单位~8单位琼扩抗原做琼扩试验,确定了应该用4单位或8单位琼扩抗原做工作抗原;并以血清中和试验为参照证明琼扩试验在血清抗体监测中的可行性.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禽呼肠病毒琼扩抗原与血清,为用琼扩试验定量检测禽呼肠病毒感染禽和疫苗免疫禽的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取2批计746只试验鸡,累计对应采取其卵样和羽样1102只次,进行了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AL)卵清琼脂扩散试验的研制工作。试验证明此法与羽髓琼扩法的阳性符合率较高,检出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其敏感性与羽髓琼扩试验是相近的。通过对3份AL卵清样品检查出禽白血病C型肿瘤病毒粒子,从而证实AL卵清琼扩试验的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pH8.6的BBS稀释琼脂制板效果优于0.01MpH7.4的PBS。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西某规模化种山羊养殖场羊群的健康状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及正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对随机抽取的羊血清进行布鲁氏菌感染情况和口蹄疫免疫效果调查。结果表明:45份羊血清中,41份为布鲁氏菌阴性,4份为阳性,阳性率为8.89%;56份羊血清中,O型口蹄疫血清抗体检测合格40份,合格率为71.43%。说明调查的羊群有布鲁氏菌病感染,需及时淘汰阳性病羊,逐步净化羊场;O型口蹄疫的免疫合格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70%),但生产要求免疫合格率达到80%以上才能更好地保护羊群,建议该养殖场加强口蹄疫的免疫工作,提高羊群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IBD试纸条对中强毒力苗毒及分离野毒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琼扩为对照,应用IBD试纸条分别检测了人工感染鸡、疫苗接种鸡、自然发病鸡3种不同类型的法氏囊样品以及不同的疫苗。毒株测定结果显示,IBD苗毒228E、MB、V877、NF8、QC试纸条均为阳性,琼扩对照均为阴性,分离强毒H4、He3、Y2试纸条及琼扩对照均为阳性。法氏囊样品测定结果显示,自然感染病例,H4、He3、Y2感染鸡,228E、MB、V877、NF8接种鸡两种方法测定均为阳性,QC则为阴性。对法氏囊样品的检测结果证明,IBD试纸条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特点,其敏感性高于琼扩的敏感性,为IBD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6,(3):121-122
为了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效果,658份牛血清和365份羊血清进行了检测,并通过试管凝集试验(SAT)对两种方法筛选到的阳性样品进行了确证。RBPT法检测出103份阳性牛血清,44份阳性羊血清;GICA法检测出129份阳性牛血清,65份阳性羊血清。通过SAT法验证结果显示牛血清有84份为阳性,羊血清有44份为阳性。GICA法的敏感性要高于RBPT法,可以作为家畜布病初筛试验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鸡骨型白血病免疫琼扩与放射摄片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特异性免疫学诊断方法对鸡骨型白血病(OP)的检测效果。用双盲法分批采样同时进行羽髓琼脂扩散试验和胫骨X线摄片检查对比,共检834只鸡(433羽属天然自发OP鸡群,401羽属人工诱发实验鸡群)。结果羽髓琼扩试验的OP阳性检出率为3.48%(29/834:)。阳性病理符合率为75.86%(22/29)。阳性误诊(假阳性)率24.13%(7/29),阴性误诊(假阴性)率36.15%(291/805)。而X线摄片检查的OP阳性检出率为38.37%(320/834)。X线阳性完全可获病理组织学证实,不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把禽白血病羽髓琼扩试验试用于检测鸡骨型白血病尚属初次报道,其阳性检出率低而误诊率高,尚不宜作OP检测手段。放射摄片诊断的阳性检出率高而误诊率低,可快速诊断,故适用于OP检疫。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色氨酸(Trp)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体成分沉积、血清游离Trp以及下丘脑游离Trp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并根据二次回归模型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总Trp和可消化Trp需要量.选用2 000只1日龄岭南黄鸡,采用5×2两因子设计,设5个饲粮Trp水平(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补反、琼扩双阳性及补反或琼扩单阳性的79份免疫马血清和52份自然感染马血清的ELISA终点滴度测定,确定了被检血清适宜稀释倍数。还证明采用多头份健康马混合血清作为不同地区被检血清的阴性对照是适宜的. 对1.625份不同地区的马血清的检测,进一步证明本法是特异性的,具有可重复性。用ELISA检测30份国际参照血清,所获结果与琼扩试验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9.
1987~1991年自延安地区甘泉、富县、宜川、延长、安塞五县随机抽取牛、羊血清1590头份,按农业部颁发的《蓝舌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其阳性检出率为14.8%(235/1590).其中,检测牛458头,阳性9头(2%);绵羊475头.阳性37头(7.8%);山羊657头.  相似文献   

20.
1997年至 2 0 0 0年应用流行病学、血清学、病理学等方法对勃利地区 14个乡 (镇 )的马属动物 2 6 34匹进行了马传染性贫血病调查和检测 ,结果 1997年检查 10 0 8匹马 ,琼扩阳性率为 4 .3% ;1998年检查 970匹马 ,琼扩阳性率为7 4 % ;1999年检查 2 77匹马 ,琼扩阳性率为 5 .4 % ;2 0 0 0年检查 379匹马 ,琼扩阳性率为 7.4 %。每年剖杀 2匹琼扩阳性马 ,共 8匹马 ,作病理学观察 ,均表现为慢性型的马传贫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