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为了研究高脂血症大白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本次试验将SD大白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连续饲喂14 d,然后测定大白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显示,试验高脂组大白鼠血清TC、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高脂组大白鼠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说明给予大白鼠高脂饲料90 d,可出现高脂血症,并且血液流变学指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高脂血症大白鼠血清血脂、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磷(P)的含量,以了解其含量变化以及相互间关系和影响,试验将SD大白鼠随机分为2组,即空白组、高脂组,分别给予正常饲料、高脂饲料。试验90 d,共监测3次血清指标的变化,每次间隔30 d,每次测定SD大白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UA、Cr、BUN、P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高脂组SD大白鼠血清LDL-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高脂组血清HDL-C含量极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TG含量无明显差异变化(P0.05)。试验第60天、第90天高脂组SD大白鼠血清UA含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BUN含量无明显差异变化(P0.05),第60天高脂组SD大白鼠Cr含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第30天高脂组SD大白鼠P含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说明高脂血症SD大白鼠UA含量明显升高,这与脂质代谢紊乱造成肾损伤有关,由于肾小管对UA的重吸收与分泌比例失调,UA排出受阻而致UA含量升高,但高脂血症对Cr、BUN、P含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饲喂试验兔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其目的在于探索兔外源性高脂血症模型的制作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兔在饲喂高脂饲料后出现精神萎靡、被毛蓬乱、粪便稀湿等现象;模型组兔的肝脏指数明显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模型组兔血清中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饲喂试验兔高脂饲粮能够制作外源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观察富硒益生菌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脂代谢的影响作用,并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述富硒益生菌降血脂的机理。将24只4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n=6):正常对照组(NC)、高脂对照组(HFD)、无机硒+益生菌组(IPS)和富硒益生菌组(OPS),其中IPS组和OPS组都是饲喂高脂饲料。8周以后,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酯(LDL-C)、高密度胆固醇酯(HDL-C)的含量以及肝脏、附睾脂肪的湿重。结果表明:与高脂对照组比较,高脂+富硒益生菌组小鼠的血清TC、TG、LDL-C含量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肝脏和附睾脂肪的湿重减少;富硒益生菌对小鼠的各检测指标的影响显著优于无机硒+益生菌组。富硒益生菌能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的血脂,而富硒益生菌组的降血脂功效比无机硒+益生菌组明显。  相似文献   

5.
紫苏叶提取物对家兔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喂法建立家兔高脂性脂肪肝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紫苏叶提取物低剂量组(0.17 g/kg)、中剂量组(0.50 g/kg)、高剂量组(1.50 g/kg)血清中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计算肝脏系数,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3个用药组血清中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第8周末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高脂模型组肝脏系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用药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仅高剂量组的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病理切片显示各用药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均小于高脂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用药组脂肪变性程度最小.因此,紫苏叶提取物具有抗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家兔形成脂肪肝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有关.收稿日期:2008-01-29;  相似文献   

6.
选用12只雄性健康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后期耳缘静脉采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变化。在饲养实验过程中定期称量家兔体重,比较各组的家兔平均日增重变化。于第5周末处死家兔,即刻剖腹取肝脏,测量肝湿重,计算肝指数,然后取肝脏标本做光镜观察肝脏结构。结果:高脂血症引发兔非酒精性脂肪肝,兔模型组TC、TG、HDL-C、LDL-C、AST、ALT、MDA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SOD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脏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家兔平均日增重呈稳定增长趋势;模型组平均日增重变化与高脂血症出现过程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肉眼观察和光镜观察均显示模型组肝脏脂肪变性最为严重。结论:高脂血症引发兔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肝脏严重脂肪变性,血脂异常,ALT、AST升高,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两组,正常对照组(10只)喂养普通饲料,模型组(30只)喂养高脂饲料,两组同时饲喂12周之后,观察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肝脏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呈棕黄色。肝内灶片状肝细胞有脂肪变性。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脂肪病变严重,正常对照组肝细胞未发生脂肪变性,肝脏呈暗红色;模型组肝脏指数(TG、ALT、AST、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C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本试验证明:用改良的高脂饮食饲喂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成功且稳定。  相似文献   

8.
大鼠模型研究乳酸菌调节血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酸菌制剂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预防性高脂血症模型,将实验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6#动物双歧杆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Qq08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45d,观察两株乳酸菌制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连续喂养45d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G和T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45d后,1)6#动物双歧杆菌低剂量组TG和TC显著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TG和TC极显著地降低(P<0.01);2)Qq08菌低剂量组TG和TC显著降低(P<0.05),Qq08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TG和TC极显著地降低(P<0.01);3)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株乳酸菌制剂都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柚皮苷对大鼠试验性高脂血症的调节机制,将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低、高剂量预防组,低、高剂量治疗组;低、高剂量分别为10 mg/kg和30 mg/kg。5周结束,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表明,4个柚皮苷处理组肝PCSK9的表达和血清中TG、TC、LDL-C水平都低于高脂模型组,4个柚皮苷处理组肝LDLR的表达和血清HDL-C水平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说明柚皮苷通过PCSK9-LDLR通路防治试验性大鼠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苏子提取物低剂量组(0.1 g/mL)、中剂量组(0.5 g/ml)、高剂量组(1.0 g/mL)血清中的TC、TG、LDL-C、HDL-C含量,研究苏子提取物(EPS)对大鼠模型高脂血症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EPS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TC、TG、LDL-C水平,提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提示EPS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普洱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和肝脏病理作用,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用药、普洱生茶和熟茶茶汤连续灌胃35天,检测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肝脏病变情况.结果证明,普洱茶具有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普洱(熟茶)预防脂肪肝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配比的黑参黑蒜混合液对高脂膳食大鼠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将60只成年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参蒜混合液A、B、C给药组,每组12只。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 A、B、C组分别以3种不同配比的参蒜混合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30 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葡萄糖(Glu)的含量。结果显示与高脂对照组相比,A给药组仅血清中HDL-C的含量有显著升高(P 0. 05); B给药组仅血清中TC含量有显著降低(P 0. 05); C给药组的作用最为显著,C给药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均显著下降,并且HDL-C的含量显著升高(P 0. 05)。表明一定配比的参蒜混合液对高脂膳食大鼠具有预防高脂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苜蓿皂甙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及肝脏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r)基因表达的影响。取雄性健康Sprague Dawley大鼠(SD)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高脂模型组B、苜蓿皂甙预防组C和苜蓿皂甙治疗组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其中预防组从第1周开始灌胃苜蓿皂甙,治疗组从第5周开始灌胃苜蓿皂甙,试验期8周。观察试验大鼠体重、肝脏系数、血脂水平和肝脏病理变化情况,并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肝脏HMG-CoAr和ACAT-2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结果表明,1)苜蓿皂甙可以显著降低高脂模型大鼠体重、肝脏系数、血清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及改善肝脏脂化程度(P<0.05)。2)苜蓿皂甙预防组和治疗组ACAT-2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HMG-CoAr 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则差异不显著。苜蓿皂甙通过降低肝脏ACAT-2的表达,抑制机体对外源胆固醇的吸收,发挥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高脂饲料饲喂8周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模型验证后,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埋线A组、空白埋线B组、模型组、模型埋线A组、模型埋线B组,每组6只。埋线组进行穴位埋线,A组:肝俞、胆俞、后海;B组:肝俞、胆俞、后海、后三里。2周后检测血清TG、TC、FFA、LDL-C、HDL-C、ADPN含量及肝脏TG、TC、FFA、ACC、FAS含量;RT-PCR检测肝脏AdipoR2、PPARα、CPT-1a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模型埋线A、B组血清HDL-C、ADPN含量显著升高,TC/HDL-C、TG/HDL-C比值显著降低;模型埋线A、B组肝脏TG含量显著降低;模型埋线B组肝脏FFA、FAS含量显著降低;模型埋线A、B组肝脏PPARα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脂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有效降低肝脏TG、FAS含量,调节肝脏脂质的合成,其机理可能与其参与PPAR通路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选用15只雄性健康家免,随机分为高脂血症模型组和高脂血症中药预防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90g/天,只),高脂血症中药预防组饲喂高脂饲料(90g/天,只)和“保健增乳乐”(20g/天,只),分别于试验后7、14、21、28天检测血清总脂、胆固醇、甘油三脂、酮体水平及肝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中药“保健增乳乐”能显著地降低血清总脂、胆固醇、甘油三脂、酮体水平(P<0.05或0.01),并能抑制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黄芪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的影响,试验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大鼠饲喂基础日粮,高脂对照组大鼠饲喂高脂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大鼠饲喂高脂日粮,并分别给予100 mg/(kg·d)、200 mg/(kg·d)和400 mg/(kg·d)黄芪多糖,灌胃。8周后空腹称重,摘除大鼠眼球,取血,测定血液总胆固醇(TC)、总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解剖大鼠,分离肝脏并称重,计算肝脏指数。结果表明:黄芪多糖给大鼠灌胃后,血液TC、TG和LDL-C的含量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HDL-C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肝脏指数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说明黄芪多糖可以降低脂肪肝大鼠血液脂肪的水平,减缓脂肪在肝脏中的沉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研究建立大鼠高脂蛋白血症模型。取雄性SD大鼠采用腹腔注射维生素D3联合高脂乳剂喂养法建立大鼠高脂蛋白血症模型。造模24 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酯(TG),观察造模后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变化。结果显示:高脂蛋白血症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大鼠血清中T-CHO、LDL-C和TG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 0.01),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表面有明显脂肪粒。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维生素D3的联合高脂乳剂喂养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高脂蛋白血症模型。  相似文献   

18.
牛磺酸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白酒灌胃及饲喂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探讨牛磺酸对酒精脂肪肝病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将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预防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试验周期共为16周。检测牛磺酸干预后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甲状腺激素(T3、T4)的含量,制作大鼠肝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变化,从而研究牛磺酸的药理学效应。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有效降低大鼠血清中TC、LDL-C、TG、T4含量,提高大鼠血清中HDL-C、T3含量;牛磺酸能够减轻肝的病理损伤程度,表现为牛磺酸干预后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数量明显减少,脂肪空泡变性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9.
裙带菜纤维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治疗高脂血症(HLP)另辟蹊径,探讨裙带菜纤维降血脂作用.采用高胆固醇饲料饲养大鼠,造成HLP模型.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低、中、高3个裙带菜纤维剂量组.用酶法检测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大鼠血清TC、TG、LDL-C显著降低(与高脂对照组比较,P<0.05或0.01).另外还具有升高HDLC.表明裙带菜纤维对HLP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即裙带菜纤维具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两种高脂乳脂配方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肝重及肝病理的变化,为高血脂症的预防、治疗以及研究选择合适的动物造模方法。比较两次试验中,正常对照1组和高脂高糖乳剂1组、正常对照2组和高脂高糖乳剂2组SD大鼠,10只/组,按10mL/kg分别给予相应的高脂高糖乳剂连续造模40d,正常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纯净水,分别于造模前、造模10d、造模40d时测定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及HDLC/TC比值,并测定肝脏重量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第一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脂1配方造模40d,可使血脂含量升高,肝脏细胞脂肪变性,第二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脂2配方造模40d,只能使血脂含量升高,未见肝细胞脂肪变性。与高脂高糖乳脂1组相比,高脂高糖乳脂2组造模40d体重下降幅度较小(P0.05),TC、TG、LDLC含量升高幅度较少(P0.05),HDLC/TC比值降低幅度较少(P0.05),肝脏重量增大幅度较大(P0.05),肝脏系数增大幅度较少(P0.05),肝脏未产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结果表明,第一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剂1配方可以制作混合型高脂血症伴脂肪肝大鼠模型,第二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脂2配方可以制作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