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母猪分娩率的关键因素,为调整猪场的猪群结构和准确掌握母猪的繁殖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非条件逻辑回归方法,跟踪调查了2010~2011年广西某规模猪场配种的1856胎的分娩状况,分别对母猪胎次、季节、发病史、公猪年龄和母猪品种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猪胎次、季节和发病史极显著影响母猪分娩率(P<0.01);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5个因素中母猪胎次、季节和发病史3个因素对母猪分娩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母猪品种对母猪分娩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且都是负向影响,其中以发病史的影响最大.[结论]母猪分娩率主要受母猪胎次、母猪品种、季节、发病史等4个因素的影响,且都是负向影响,其中以发病史的影响最大.因此,今后在母猪的生产管理上要重点控制母猪产道感染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因不同季节激应带来的负面影响,选择优良抗应激品种,调节好母猪群的胎次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胎次长大二元杂母猪的繁殖性能,探讨胎次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为猪场控制胎次分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记录不同胎次(1~8胎)共312头长大二元杂母猪分娩原始数据,用SPSS 24.0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采用Pearson法计算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母猪第4胎次的受胎率与分娩率表现最佳,显著高于第8胎次(P<0.05,下同);第4胎次在产仔数和健仔数方面均表现最好,并极显著(P<0.01,下同)高于第1和8胎次;第4胎次初生窝重表现最好,显著高于第1和7胎次,极显著高于第8胎次.仔猪断奶成活率以第3胎次最高,为97.00%;第4胎次的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第1、2、7和8胎次.总产仔数与健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健仔数与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长大二元杂母猪第2~6胎次繁殖性能处在高水平,建议第6胎次后淘汰繁殖性能差的母猪,繁殖性能较好的可在第7或8胎后淘汰.  相似文献   

3.
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荷斯坦奶牛305 d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305 d产奶量的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年度对305 d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产犊季节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冬季产奶量最高,夏季产奶量最低;不同胎次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305 d产奶量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产奶量也逐渐增加,5胎后开始下降;不同初产月龄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当初产年龄在24-26月龄间产奶量最高.[结论]年度、产犊季节、胎次和初产月龄均是影响荷斯坦奶牛305 d产奶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新疆地区荷斯坦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产犊间隔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场地对产犊间隔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对产犊间隔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间隔随胎次增加有延长的趋势;不同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冬春季节产犊间隔明显高于夏秋季节;不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犊间隔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延长.[结论]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产犊间隔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固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纯种长白猪、大白母猪、杜洛克猪的5 505窝繁殖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及21日龄断奶窝重的资料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着重讨论胎次、分娩季节、品种等固定效应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分娩季节、品种等对主要繁殖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荷斯坦牛与新疆褐牛牛奶体细胞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奶产量和奶牛品质.[方法]通过对荷斯坦牛与新疆褐牛16个月(2006~2009)的DHI记录资料从品种、产犊季节、产犊胎次和不同月份对体细胞数(SCC)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品种、产犊胎次和不同月份对SCC影响显著(P<0.05),产犊季节对SCC影响不显著(P>0.05),荷斯坦牛SCC随着胎次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在同一TMR饲养方式下,荷斯坦牛和新疆褐牛牛奶体细胞数在各影响因素下对比分析,荷斯坦牛牛奶体细胞数高于新疆褐牛.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养猪生产实践和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我国华南地区长白母猪妊娠天数的影响因素,并研究妊娠天数与其他繁殖性状的关系.[结果]胎次、分娩月份及年份对妊娠天数均有极显著影响.初产母猪的妊娠天数比经产母猪显著增长,低温季节分娩比高温季节有显著增长.妊娠天数近年来有显著缩短趋势(0.2 d/a).妊娠天数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死胎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木乃伊数及畸形数间无显著相关性.死胎率在妊娠116 d时最低.[结论]妊娠天数可作为养猪生产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了昌黎种猪场昌黎种母猪1973~1978年间1~6胎的产仔记录,借助PC-1500计算机,采用单因素次级样本含量不等的方差分析法,分别研究了产仔胎次及分娩季节对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及仔猪平均初生重和断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仔胎次对产仔数、产活仔数及仔猪平均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分娩季节对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仔猪断奶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因素,并估计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的遗传参数,为猪场育种规划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材料为2011—2016年间采集的华南地区2个场区(A场和B场)大白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繁殖记录。采用Duncan’s法对影响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并使用DMU软件的AI-REML结合EM算法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分娩胎次和断奶年份对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影响均极显著(P0.01);断奶季节对A、B 2个场区长白母猪及B场大白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影响均极显著(P0.01),而对A场大白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带仔数对A、B 2个场区的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影响均不显著(P0.05)。A场大白和长白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遗传力分别为0.02和0.04,B场大白和长白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的遗传力均为0.06。【结论】华南地区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为低遗传力性状,受分娩胎次与断奶季节的影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应缩短母猪初产后断奶至配种间隔,并尽可能使母猪在冷季断奶。  相似文献   

10.
调整优化繁殖母猪的胎次结构,以建立高产基础母猪群,对无利用价值的母猪进行淘汰,然后根据生产规模补充后备母猪,是规模化猪场的一项重要工作。规模化猪场每年母猪淘汰率在30%~33%,所以每年需要补充大量的后备母猪,一个万头猪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性好、简便快捷,适用于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和血清学调查的诊断技术,为规模化养猪场监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感染及净化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ApxIV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ApxIV-ELISA检测方法,经可行性、特异性、准确性、重复性检验后,对采自广西南宁周边地区随机抽取的未免疫APP疫苗育肥猪与经产母猪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经试验证实,以ApxIV-ELISA检测APP具有可行性,且具有特异性良好、准确性较高、重复性较好的特点,其判断标准:S(样品孔OD630 nm)≥0.397为阳性,S<0.397为阴性。以ApxIV-ELISA检测的90份血清样品中有40份为阳性,阳性率为44.4%;其中经产母猪阳性血清33份,占总阳性血清的82.5%。【结论】广西南宁周边地区的养猪场已普遍存在APP感染,特别是经产母猪较严重。采用ApxIV-ELISA检测方法能及时鉴别诊断猪群的APP感染情况,且敏感性好、简便快捷,适用于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和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山黑猪繁殖数据网络数据库平台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满足山黑猪种猪资源数据的保护,提高其繁育效率及遗传进展。【方法】基于北方山黑猪从祖代种猪到父母代种猪及商品猪的生产管理流程,将种猪划分为种公猪、后备公猪,种母猪、后备母猪;育成公猪、育成母猪;育肥公猪、育肥母猪等,在设计种猪基本信息的数据标准规范后,采用.Net及SQL Server 2008网络数据库技术。【结果】研究构建了山黑种猪繁殖数据管理及分析平台,实现了对山黑猪种猪基本繁殖数据的网络远程数据库管理,包括平均胎间距、低产母猪、高产母猪等在线动态分析与数据输出,配种、临产、断奶、转群及淘汰等各类生产事件的智能提醒,以及各种繁殖性能参数,如猪群结构、母猪胎次结构等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图形分析等。【结论】 不管山黑种猪的类型、数量及世代繁衍过程多么繁杂,都可以通过数据库、业务逻辑及相应的模型等形成网络计算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数据管理、分析及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13.
民猪PRLR基因PCR-SSCP多态性与产仔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民猪促乳素受体基因PRLR的多态性与母猪产仔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民猪PRLR基因多态性,最小二乘法分析其多态性对母猪产仔数影响的遗传效应。【结果】PRLR基因在民猪中存在多态性,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在PRLR-1座位,对于初产母猪,BB基因型母猪的TNB和NBA比AA基因型母猪分别多0.93头和0.78头(P<0.05);对于经产母猪,BB基因型母猪的TNB和NBA比AA基因型母猪分别多0.62头和0.74头(P<0.05)。在PRLR-2座位,对于初产和经产母猪,3种基因型个体的TNB之间和NBA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民猪群中这两个座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结论】PRLR基因B等位基因对民猪产仔数性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NS复合乳酸菌对猪生长性能及其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使用NS系列复合乳酸菌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30头重胎母猪及其所产342头仔猪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饲喂添加0.2% NS复合乳酸菌制剂的基础日粮,B组饲喂加0.2%六味酸制剂的基础日粮添,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间对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成活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检测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含量。【结果】试验后期(63~150日龄),A组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5);但从整个试验过程(0~150日龄)来看,各组间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除仔猪回肠内容物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是C组略低于A、B组外,其他肠道各段的大肠杆菌数量均是C组高于A、B组;在乳酸菌方面则恰好相反,仔猪肠道各段的乳酸菌数量均是A、B组高于C组。经济效益评估分析,发现A组的平均毛收益较C组高16.7元/头,较B组高6.7元/头,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NS复合乳酸菌通过改善仔猪生长前期胃肠道的菌群平衡,增强仔猪抵抗断奶应激能力和提高成活率,在中后期能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显著促进肉猪增重,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摸清广西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肠道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旨在为养殖户提供预防及控制猪寄生虫病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直接涂片法、沉淀法、尼龙筛淘洗法、卢氏碘液染色法、蔗糖溶液漂浮法等对广西12个市的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共3021份样品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广西猪群感染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猪球虫、小袋纤毛虫、线虫和隐孢子虫,小袋纤毛虫和猪球虫的感染虽然比较普遍,但感染强度均较低,属于正常带虫现象。广西规模化猪场中线虫感染率最高的是类圆线虫(2.26%),其次是鞭虫(0.98%)和蛔虫(0.81%),食道口线虫最低(0.58%);在广西散养户猪群中,线虫感染率最高的是蛔虫和鞭虫,均为8.19%,最低是食道口线虫(4.56%)。0~6月龄猪群中各种线虫的感染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长,但6月龄以后,线虫感染率在规模化场猪趋于平缓,散养户猪群则明显下降。【结论】广西猪群仍然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危害,其中线虫的优势虫种是猪蛔虫和鞭虫,即广西当前甚至未来几年内,猪群需要重点防范的体内寄生线虫仍是蛔虫和鞭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稻鸭共育”有机稻生产模式基础上,结合广西在优质稻生产优势,探索“猪—鸭—蚯蚓—优质稻”有机稻生产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的有机稻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丰富广西的有机稻生产模式,为广西有机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育4号”为参试品种,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施肥量(3750、4500、5250 kg/ha)与3种种植密度(30.0、33.0、37.5万穴/ha),测定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等。【结果】各处理产量都在5.25 t/ha以上,最高产量达到6972.0 kg/ha。施肥量从3750.0~5250.0 kg/ha,种植密度从30.0万~37.5万穴/ha,产量均逐渐增加,早、晚季施肥量为5250.0 kg/ha、种植密度为37.5万穴/ha的产量最高。【结论】“猪—鸭—蚯蚓—优质稻”有机栽培模式及有机稻栽培技术能获得较高产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块根淀粉粒粒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阐明不同类型甘薯块根淀粉粒粒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淀粉品质的关系。【方法】选用6个淀粉型品种、5个食用型品种和1个兼用型品种,研究块根中淀粉粒的体积和数目分布、淀粉粒体积和数目分布与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甘薯块根含有小(粒径<3.36 µm)、中(粒径3.36—19.76 µm)和大(粒径>19.76 µm)3种类型淀粉粒,其粒径范围为0.39—55.14 µm。淀粉粒体积和数目都表现为双峰分布,低谷粒径均为3.36 µm;其中,粒径<3.36 µm的淀粉粒体积占总体积的9.8%—18.5%,而粒径<3.36 µm的淀粉粒数目占总数目的97.7%—99.1%。与淀粉型品种相比,食用型品种粒径<3.36 µm的淀粉粒所占体积百分比和粒径<1.00 µm的淀粉粒所占数目百分比较高。块根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与小型和中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支/直链淀粉比率与小型和中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食用型甘薯块根中小型淀粉粒所占比例较高,而淀粉型甘薯块根中大型淀粉粒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8.
精氨酸对妊娠环江香猪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精氨酸对妊娠环江香猪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体重35—40 kg的环江后备母猪10头,单栏饲养,每栏1头。配种15 d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83%L-精氨酸,对照组添加1.71%L-丙氨酸(等氮对照)。配种第45天,称取母猪体重,颈动脉放血处死母猪,收集血液,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解剖母猪,记录胎儿数量、重量和存活率,采集羊水、尿囊液和胎盘,-20℃保存,用于实验室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精氨酸组与丙氨酸组相比,胎儿平均个体重和黄体数分别提高14.4%(P<0.05)和6.0%(P>0.05),胎盘粗脂肪含量降低14.7%(P<0.05),羊水和尿囊液中精氨酸的浓度分别提高65.0%和79.1%(P<0.05),尿囊液中赖氨酸浓度降低28.3%(P<0.05);血浆和尿囊液中NO的含量分别提高22.9%和66.3%(P<0.05),胎盘中总NO合酶、诱导型NO合酶和结构型NO合酶的活性分别提高75.5%、61.7%和84.5%(P<0.05)。【结论】提示精氨酸通过促进胎盘一氧化氮的生成促进妊娠母猪早期胎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西兰花品种比较试验,为筛选适合桂林秋冬季栽培的西兰花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玉冠西兰花为对照,比较分析绿宝石西兰花、绿花王西兰花、优美青花菜99号、寒秀青花菜、绿冠305西兰花和绿皇6个引进西兰花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及商品性,进行适栽品种筛选。【结果】优美青花菜99号和绿冠305西兰花单球质量大(分别为0.485和0.553kg)、产量高(分别为21570.0和24585.0kg/ha)、抗病性强、商品性较好,生育期长(分别达110和120d),可用作晚熟品种;玉冠西兰花茎部空心率为零,商品性好,产量18000.0kg/ha,生育期80d,可用作早熟品种。【结论】优美青花菜99号和绿冠305西兰花可作晚熟品种、玉冠西兰花可继续作早熟品种在桂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香菇菌株各出菇性状间的关系,以期得出可推及香菇菌株性状间联系的一般性结论,为香菇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68支香菇菌株进行栽培出菇管理,测定20个性状指标,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对20个出菇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性状指标间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因子分析将出菇性状指标按照因子得分归纳为6个因子成分,包括产效因子、单菇质量因子、结构因子、着生及潮次因子、营养生长因子和菌丝菌棒互作效应因子,可以解释73.223%的性状变量信息.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等3个出菇性状指标对单棒产量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量化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关联程度大小为单棒菇数>菌盖直径>污染率.[结论]68支香菇菌株出菇性状的信息可以用6个因子成分表征,性状指标与单棒产量之间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6.616+5.389x1+3.087x2+ 131.744x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