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合理使用低毒农药防治水稻粘虫,2015年7月在广西乐业县同乐镇和甘田镇进行25%灭幼脲悬浮剂和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粘虫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7 d,核心区25%灭幼脲对粘虫的防治效果和保叶率分别为96.19%和94.73%,在培训指导农民防治示范区的防效分别为93.50%和95.10%;施药后10 d,核心区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粘虫的防治效果和保叶率分别为96.61%和97.35%,在培训指导农民防治示范区的防效分别为90.07%和89.59%。25%灭幼脲和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区对粘虫的防效均要高于农民自防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不同寄主植物对台湾稻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台湾稻螟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度27.5℃、相对湿度80%、光照L∶D=12 h∶12 h的条件下,用水稻、薏苡、甘蔗、玉米和茭白5种寄主植物分别饲养台湾稻螟幼虫100头,记录幼虫的死亡数、雌雄蛹数、蛹重、蛹长、蛹存活率和雌雄性比;每种寄主植物单头饲养幼虫25头,每天定时观察记录不同寄主植物上每头台湾稻螟幼虫各龄历期和蛹期。【结果】台湾稻螟在水稻、薏苡、甘蔗、玉米和茭白上取食,2龄幼虫至蛹的发育历期依次为10.12、13.00、9.52、14.69和14.96 d,幼虫存活率依次为51.00%、30.00%、27.00%、26.00%和59.00%,蛹存活率依次为68.63%、83.33%、74.07%、53.85%和88.13%,雌雄蛹重分别为4.9、4.1、4.4、4.8、5.0和3.1、2.9、3.6、3.6、3.1 mg/头,雌雄蛹长分别为12.29、11.59、11.75、11.67、11.98和10.71、10.21、10.39、11.37、10.40 mm/头,雌雄虫性比依次为2.00、1.14、0.42、1.60和0.72。【结论】水稻最有利于台湾稻螟生长发育,茭白次之。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品种名称是水稻生产和科研中重要的专有信息。对近20年来(1999-2018年)通过品种审定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水稻品种命名的用字和长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审定和获得授权的品种最常用的3个汉字分别为"优、号、两"和"优、号、恢",最常用的3个阿拉伯数字是"1、2、8";除了数字外,审定品种名称中出现率高的字符有"优、号、两、粳、稻、香、丰、占、华、中、金、Ⅱ、农、A、吉、糯、龙、天、博、隆";授权品种中,除了数字外出现率高的字符有"优、号、恢、A、粳、两、S、R、稻、香、丰、华、中、龙、占、金、农、D、-、Ⅱ";汉字"两"在审定品种命名用字中的排名在不同年份区间一直上升,从第17位、第13位、第12位升到第7位,于近5年成为使用率仅次于"优"字的汉字;水稻品种名称大部分是5个字,审定品种中占40.2%,授权品种中占38.4%。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命名大部分遵循原约定俗成的规则,但亦有例外,且在部分年份例外品种比例高达36.4%。研究结果可为品种命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稻鸭共育”有机稻生产模式基础上,结合广西在优质稻生产优势,探索“猪—鸭—蚯蚓—优质稻”有机稻生产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的有机稻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丰富广西的有机稻生产模式,为广西有机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育4号”为参试品种,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施肥量(3750、4500、5250 kg/ha)与3种种植密度(30.0、33.0、37.5万穴/ha),测定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等。【结果】各处理产量都在5.25 t/ha以上,最高产量达到6972.0 kg/ha。施肥量从3750.0~5250.0 kg/ha,种植密度从30.0万~37.5万穴/ha,产量均逐渐增加,早、晚季施肥量为5250.0 kg/ha、种植密度为37.5万穴/ha的产量最高。【结论】“猪—鸭—蚯蚓—优质稻”有机栽培模式及有机稻栽培技术能获得较高产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猪—鸭—蚯蚓—稻"全生态产业链模式进行优质稻有机栽培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的有机栽培技术措施具有明显的增产潜力,可进一步扩大种植推广。4个参试品种中,桂育4号表现最突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表现好,是本试验的最适宜品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本试验的有机栽培条件下最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可进一步提高有机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优质稻新品种桂井1号的选育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桂井1号是以“桂丝占”为母本,“马坝银占”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型优质常规稻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等特性,早造种植全生育期约124d,晚造种植全生育期约103d,公顷有效穗237万左右,区试产量6297.6-6320.7kg/ha,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2009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优质稻SRI本土化研究及其物质生产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强化栽培关键技术"为参考,结合广西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拟定了一套广西优质稻SRI本土化技术方案,以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力源占1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栽培方法为对照,设S-1(30cm×30cm,11.25万穴/ha)、S-2(23cm×20cm,21.45万穴/ha)2个种植密度,对各处理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以及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各处理的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技术体系下每穴最高分蘖、成穗率、每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每穴穗重,及各时期每穴干物质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同时该技术方案省时省工,适当延长了水稻的生育期,能极大发挥植株个体的生长潜力,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能很好地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达到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桂华占是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七丝占作母本,桂引901作父本配组杂交,经过6年8代选育成的优质高产籼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227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以不育系龙特甫A(特A)为母本、本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227为父本配组而成,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株叶形态好、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比特优63早熟7~8d等特点,2003年2月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寄主植物对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Duponchel)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温度(24±1)℃、湿度(75±5)%、光周期为12 h光∶12 h暗的室内条件下,分别以玉米、水稻、甘蔗和稗草叶片为寄主植物,观察劳氏黏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蛹质量、成虫繁殖力并计算生命表参数。【结果】劳氏黏虫幼虫历期取食玉米时间最短,为20.18 d,取食甘蔗时间最长,为25.24 d。非成虫期存活率在玉米上最高(68%),在稗草上最低(58%);雌成虫蛹质量以取食玉米的最高(32.43 mg),取食稗草的最低(22.61 mg);取食玉米的产卵量最多,单雌产卵量为1 019.42粒,取食甘蔗的产卵量最少,单雌产卵量为665.27粒。劳氏黏虫在玉米、水稻、甘蔗和稗草上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13、0.12、0.10和0.10,净增殖率(R0)分别为226.54、211.48、153.71和171.85。【结论】在4种寄主植物中,玉米为劳氏黏虫最优寄主,其次是水稻,甘蔗和稗草可作为寄主或中间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